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生活就是进退有序(随笔)

精品 【东篱】生活就是进退有序(随笔)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92发表时间:2023-08-08 07:12:19
摘要:进退有序,人生智慧。

“进退有度三秋树,通达人生二月花”。“进”是历史的车轮,永远向着前方驶去。“退”是人生大智慧,是明智的抉择。进退两相和,通达美人生。掌握进与退的尺度,面对各种挑战便会游刃有余。以进为退,以退为进,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一
   第一次接触进退有序并有所思考,是从目睹了母亲和队里的人一起干活时开始的。那是我读四年级的某天下午,我背着妈妈给我缝的黄色书包,和小伙伴高兴回家。老远,便听到有声音从生产队的大晒场发出,那声音在大山里回荡,整齐划一。有大雁在上空列队盘旋看究竟,有飞鸟歇在树梢叫着凑热闹。那阵势完全可以用威武、雄壮、霸气来形容,远在数百米远却很是清晰明了。我和小伙伴边说话边往大晒场走去。越走近,声音越大。原来是妈妈和生产队里的人一起正在打油菜。他们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连枷。
   “连枷”,是曾经的粮食脱粒工具。有地方说“吊锤子”,也有的说“背子”,是根据当地的材料自取,老百姓自己做成。或用竹片、或用黄荆木棍、或用土荆木棍、或用茶树木棍等,五至七根,火烧编成枷,一端装横轴,能活动旋转,不紧不松,用长竹棍做手柄,通过转轴,然后拍击粮食作物,达到脱粒的目的。
   只见队里的人面对面站成两排,男女各一排,每排八个人,排与排大概三四米的距离,每排人的间距大概一米左右。那时,刚看过《红色娘子军》不久,妇女半边天。我便把这排女人,很自然地与娘子军连在一起。娘子军将连枷高高举起的时候,对面的男子已经将连枷重重落下;然后娘子军将连枷重重落下的时候,对面的男子又高高地举起。无论男女,举起的连枷在空中像一条直线,同时划成弧线落下,很壮观。一上一下很有节奏,八个人,同节拍,像鼓点一样同时打在油菜上,娘子军落下的声音一点也不输男子,同样清脆震耳。连枷每每落下,油菜粒争先恐后窸窸窣窣从夹角里欢快蹦出,拥挤地滚落在一起。
   为了等妈妈一同回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远远地站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我的眼睛跟着他们的连枷上下移动。看着看着,我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是一边打一边在慢慢移动着脚步。移动的步伐根据击打油菜夹角散落油菜粒的速度来定,我为有这个发现而感到高兴。见娘子军这排人边打边往后退,对面的男子则是边打边进。他们的节拍、他们进退的速度都是有序地进行着。直到所有的油菜打完一遍,然后来几人用扬叉将油菜渣一边抖动一边彻底翻个。反过来发现先前在底部的还有一些夹角没被打开。他们又像先前一样开始打。这次是娘子军这排的人前进,男人们后退,依顺序,油菜渣上每个夹角也不放过,保证颗粒归仓。直到这一面全部依顺序打完。最后用扬叉叉开粗渣,用耙子掀开空夹角,用筛子筛出油菜粒,用风车车出其中的灰,最末尾便是小巧玲珑的黑粒油菜籽了。吃油不容易啊,栽种管理已经耗费了不少心血,收割后都还有这么多的工序,还要晒干后再到榨油坊,才炸出了香喷喷的菜籽油。
   这精彩的场景,不亚于进行了一场盛大的丰收鼓乐会,演员是队里的人,观众也是队里的社员,外加几个放学回家的学生。
   我看着妈妈他们进退的脚步,歪着头思考,这排进那排退,这排退那排进,然后将事情做圆满。我总感觉其中有些什么我说不出的道理,应该还蕴藏着一些我当时还无法理解的知识在里面。
  
   二
   回到家,我带着疑问问妈妈:“妈,我们同学一起做操,有人喊着口令,才有整齐的动作,而你们没人指挥,八个人同上同下,都落在同一个节点上,只听到一个响声。关键是一边打一边移动,这排进那排退,不乱节奏,不乱间距,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大学问?我不明白妈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妈妈说:“不错啊,我们打油菜你都能看出一些问题。大道理我也说不出,我们都是心领神会的,不用人指挥,只要能举起连枷,能顺利转动连枷,一看就会。打油菜,是依顺序进行的,乱了顺序就会打不干净。丫头,你要记住,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都是要进退有序,才方得始终。你以后自己慢慢思考就会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
   妈妈说她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我觉得是谦虚的说法。她能将这道理正确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引导我,教导我,改变我,已经是我很崇拜的妈妈了,我为有这么能干的妈妈而骄傲。
   后来,我经常会想起妈妈说的“进退有序”这句话,并在实践中应用。
   不久,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六尺巷”的故事。完了最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受到了什么启发?”说法各有千秋。我当时就联想起妈妈说的“进退有序”,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我大脑里就是蹦出了这个“退”,让出的三尺就是“退”,这个“退”有着大智慧。我举手回答了问题,说:“因为退让,而感动对方,他也让出三尺,成了‘六尺巷’千古美谈。”老师当时表扬了我,说我会思考问题,并且回答很正确。我回家将这个故事说给妈妈听,妈妈当时是一阵感动,说:“这是个好例子,你多说给人听,咱们日后都把‘六尺巷’当尺子,经常拿出来量一量,肯定会少了矛盾,多了和谐。”
   不久,我又听说了临村发生的一件事,觉得也与“进退有序”有关。
   邻村一个大伯,为了让一家人早日过上好日子。白天里在生产队努力干活,晚上他独自一人,要么是下河捕鱼,要么是半夜起床在月亮底下砍柴,预备着卖钱。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休息时间被剥夺了不少。砍柴的地方山高坡陡,多悬崖和石头。一次,他凌晨借着月光砍了柴挑回家,天才蒙蒙亮,在半山的陡坡路上,精神一恍惚,一脚踩空,重心不稳,人往坡下滚,掉落在一个深沟里,沟里有大石头,柴压人身,直接摔在石头上,坐骨神经断裂,手臂骨折。卧床了很久,再也干不了重活。
   妈妈时常拿这事做例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只知道拼命干活,休息太少的缘故。那样干,铁打的身体也会受不了,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我立马又想起妈妈说的“进退有序”的话,我感觉又明白了一些道理。我揣摩,这大伯是没想清楚“干活是进,休息是退”的道理。他急于求成,一味地竭尽心力,劳身伤财了。没想到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重要性。
   毛主席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越是繁忙,越要克服不善于休息的困难。”休息,是暂时的“退”,是为了下一步“进”得更大更快。“退”是一种不疾不徐、掌握节奏的处世风格。上面的大伯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只是一味地求“进”,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
   后来,渐渐知道,人生路上,一味求“进”,未免激进;一味知“退”,又太过懦弱,二者皆不可取,都属于极端的行为。只有进退得当,进退相济,才能豁达。善于“进”的人,有着充满青春活力和勇于攀登的勇气,永远都在朝着心中的梦想跋涉前行。“退”是看得清时局时势,暂时隐忍、冷静避让来缓冲矛盾,是柔和理智的动作,是及时止损、善于转身的人生智慧。
   我母亲已去世多年,但她说过的话,我常记心间。我也经常用“进退有序”来劝慰自己,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压力山大,我当如何调整自己的作息,调整自己的心态,劳逸结合,在保重自己身体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又要让自己的读书写作等爱好正常进行,我就用“进退”两个字来思考。
   人生的路,是正在进行时,是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不能因为“进”,而不管不顾,瞎冲猛撞;也不能因他人的负面因素而影响自己,从而畏手畏脚止步不前。既要敢于创新,又要懂得迂回,才会一步一步踏稳前行。
   “进退有序”是个开动脑筋的话题,我当时刻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尽可能做到笑看人生。
  

共 30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人说:进退有度,左右有局。这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我都快进入人生的下半场了,还是没整明白,可红花草老师从读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思考了。在一次目睹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打油菜的场景中,不光是看热闹,还看出了门道。打油菜的两排队伍中,一排前进,一排后退,不乱节奏,不乱间距,还能确保颗粒归仓,事情做得很圆满,虽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还是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妈妈“进退有序,方得始终”的话语引导、激励着作者,让她把这深刻的道理正确地运用到了生活的实践中。“六尺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安徽省桐城县境内。清代康熙年间的某一天,当朝大学士张英收到了一封控诉邻居的家书。张英老家的府第与一户姓吴的官员相邻,吴家盖房欲占张家的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为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难以定夺,恳求相爷做主。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相邻的吴家也让出了三尺,作者从这个历史典故中,悟出了“因为退让而感动对方,谦让是千古美德”的人生哲理。进退不仅表现在做人的原则上,也体现在做事的态度上。“进退有度三秋树,通达人生二月花”。知进知退,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邻村的大伯就因为不明白“干活是进,休息是退”的道理,一味求“进”,才掉落在深沟里,造成了“坐骨神经断裂,手臂骨折”,不能再干重活的严重后果。善于“进”的人,有着充满青春的活力;知晓“退”的人,有着不疾不徐、淡定从容的处世风格。一味求“进”,一味求“退”,都是极端的行为。让我们记住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吧:人生之路,是正在进行时,是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不能因为“进”而瞎冲乱撞;也不能因为“负面情绪”而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夹叙夹议,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和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小文章,大智慧,倾情推荐,赏读精彩。【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81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枫桦        2023-08-08 11:05:55
  进退有序,彰显智慧,老师的文章从自己的感悟出发,把生活中的进与退,描述得井然有序。知道退的道理,就懂得进的能量,中间有许多的哲理。一篇小文章,却突出了大智慧!拜读好文!
回复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07:22
  枫桦老师好,谢谢老师的鼓励。期待老师的《大森林》长篇,想知道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再次感谢老师,祝老师吉祥!
12 楼        文友:夕泠        2023-08-08 11:09:19
  欣赏红花老师这篇富有人生哲思的文字,进退有度,是人生大智慧。文章论证充分,表达到位。欣赏老师的见解,祝福夏祺!
回复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09:24
  夕泠老师好,对这种大道理的文,我还是有些驾驭不了的,反正是当练笔学习吧,谢谢老师的鼓励,祝安!
1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8-08 11:37:14
  那个连枷,我也用过,捶打谷物很管用。老师的随笔,都是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很有说服力。从打油菜说起,再说六尺巷故事,再说邻村大伯摔伤,自然也就逻辑上紧凑,突出了主题。拜读学习老师特色随笔,谨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13:07
  连枷很多地方都有用过,只是叫的名称不同。它是农村人的大功臣,以后专门写写连枷试试。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福老师!
1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8-08 13:13:05
  看到草儿老师给我的回复中对我的高抬,很是汗颜。其实,我是非常佩服草儿老师的,热爱生活,勤奋耕耘,敢于挑战,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成长为一个实力派写手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虽然学习过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对文字的感悟性好像有那么一点点,但已经三年没写文了。编按毕竟只是纸上谈兵,在勤奋创作和写文经验上,你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的心里话。随笔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形式灵活多样,最忌枯燥无味。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的劳动场景和历史典故中,这个写作路子是非常正确的。草儿老师的劳动场景写得非常细腻,生动而传神。六尺巷的故事没有展开,我在编按里补充了一下,应该放在原文里的,忘了。
回复1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20:25
  谢谢老师指点迷津,老师的精辟指点我当铭记于心,好好学习,勤加练笔。老师虽然很久没写文,但老师的功底在那里摆着,一看便知,老师曾经写的文就很不一般,是我学习的榜样。再次感谢老师,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1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8-08 14:01:03
  以退为进,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有证可考的。话说有那么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他的一个政敌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不期而遇。他的政敌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笑笑说:我正好相反。说完,就潇洒地退到了路边。结果可想而知,这位政客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非常尴尬。我才想到,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原文里,会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回复1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27:25
  这个故事要是放到文章里,文章肯定会增色不少,我还是太那个才疏学浅了,老师的指点让我顿开茅塞,老师真的很了不起,知道很多。再次感谢老师,老师的用心、老师对此文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很受感动,致敬!祝福老师!
1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8-08 14:36:44
  作者由打菜籽油的集体劳动,引出进退有序的话题,通过清代历史故事六尺巷和身边实例,一正一反,两个论据的使用,很好的说明了,人生要知进退的主题。文章描绘生动论述得体,引人思考,值得学习!
回复1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30:23
  郑老师好,我是觉得主题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就是我的文笔还欠火候,以后我会多加练习,争取进步,谢谢老师,祝老师平安每一天!
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8 15:26:14
  进退有序,是和谐;进退有度,是智慧。红花草老师把小时候的故事拿来思考,具有哲理性,易于为人接受。打油菜籽的劳动场面,作者看出了门道,六尺巷的故事,开启了人生的理性思考。文章深入浅出,极有情调,给人启迪。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1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36:49
  怀才老师好,我是鼓了很大勇气勇气才思考着写这文的,我知道写这种文很难驾驭,哲理性强,大道理多,做到深入浅出深刻探讨我还真差水平,尝试着写写吧,谢谢老师的指点和鼓励,感恩,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1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8-08 16:22:56
  “进退有序,方得始终”,寓哲理,大智慧。“六尺巷”是最好的诠释。有理有据,令人叹服。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进退有序是理性,是生活的哲学。作者的人生感悟深刻。读后深受启发。好文,拜读学习,问好红花老师!
回复1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08 16:38:55
  吴老师好,谢谢吴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初次写这类文,当练笔学习,嘿嘿。再次感谢老师,祝福老师!
1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8-09 07:38:22
  这篇文章读来有意思,从小事入手,阐述一个道理,进退有度。其实在我们这个年龄记事之前,社会关于左和右的批判也是进和退的争论,国家也一样,进的太快不协调,太慢太保守,也容易出乱子。那是政治大智慧。老师太勤奋,精彩不断,祝贺祝贺!
回复1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11 23:37:16
  谢谢天方老师鼓励,祝福!
20 楼        文友:巧眉        2023-08-09 10:35:26
  进退有序是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观看母亲与同伴打油菜,看出了步调的一致性得出了人生进退的结论。人生都是直播,没有彩排,休息就是退,不会休息的人不会是人生赢家。作者举例阐明了进退的哲理。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2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11 23:38:47
  巧眉老师好,谢谢老师点赞和鼓励,祝安!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