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流年】结缘江山,魂归玉山(散文)
窗外细雨蒙蒙,屋内的我静静地读着投来流年社团的小说《七婶》。读完仍意犹未尽,凄美的故事在耳边萦回环绕,让我唏嘘不已,心绪难平。这篇小说寓意深刻,生活韵味浓郁,烟火气十足,可读性强:
追求纯真的爱情,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年轻漂亮的翠姑也是如此。翠姑喜欢外乡人六子,想嫁给他。可家里人不同意,父亲想凭翠姑的美貌把她嫁给有钱的罗家。罗家的儿子拴牢年龄小,体弱多病,长得尖嘴猴腮,翠姑不喜欢,心里只有六子。可在当时,翠姑是无法选择爱情、选择婚姻的,只能顺从父母的包办。
强扭的瓜不甜,翠姑身在曹营心在汉,她一直想摆脱罗家,去与心上人相会。为了追求爱情,翠姑听从了堂嫂的计谋,害死了拴牢。这暴露了翠姑的不善良,为六子的死埋下了祸端。再次说明女人是感性的,为爱情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解放后,翠姑虽然获得了自由,又组建了家庭,也生下了儿子,正当生活逐渐向好时,丈夫老七又死于意外。都说是翠姑,也就是七婶害死了三个男人,其实是包办婚姻害死的。
这是二〇二〇年四月的一个午后,雨还在飘落,我读完了小说,写完了按语,心里却不停地为翠姑抱屈:她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不应该算在她身上。
时隔两年,我再来读《七婶》,依然被深深打动。
这是孙兴盛老师的小说,孙老师是陕西蓝田人,住在玉山脚下。孙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摇篮》名誉主编,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的作家。
孙老师是陕西颇有影响力的资深的老作家之一,早年,在家乡蓝田创建了蓝田作家协会,任第一届作协主席,培养了一批乡土作家。近几年,孙老师在西安创建了《作家摇篮》,为陕西及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专业及业余的作家。
孙老师做过教师,当过农民,曾下海做过生意,还是位高产作家,著有长短篇小说及散文八百多万字。由于阅历丰富,孙老师的作品故事情节感人,哲理性强,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在读者中影响颇大。
孙老师是位大作家,却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就像邻居大叔那样和蔼可亲。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与孙老师见面。那天上午,孙老师从公交车上下来,把文稿递给我。我邀请他去吃午饭,孙老师说中午还有事,我就把他请进公交站前的肯德基里坐下,我对服务生说,来两杯咖啡!孙老师一摆手,笑着说,不要那玩意,喝杯茶水就行,花那钱干啥?顿时,我摆脱了拘谨。
与孙老师的认识,源于陕西《作家摇篮》。三年前,我加入《作家摇篮》,并担任了杂志的责任编辑。从那时候起,经常与孙老师接触,他每隔三个月给我送一次文稿,一来二去,我与孙老师熟悉了。
有一天,我对已82岁的孙老师说:“到我们江山文学网来投稿吧?”当时,流年正处于低迷期,缺乏稿件,如果有孙老师这样的大作家来投稿,是再好不过的了。孙老师说,几十年来,他一直在纸媒上投稿,或是出书,从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过文章。
我说可以试试啊,并向孙老师介绍说,我们江山文学网,在全国都有名气,有四十多个文学社团,一万多名作者。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剧本都可以投稿。您一旦在江山发表文章,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子文集,既不占地方,又能随时打开,很方便的。
孙老师说,那好吧,我也尝试一下新鲜事物,你帮我注册账号,我要在江山文学发表文章。不过你得帮我,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我可是一窍不通啊。
孙老师,没问题的!我兴奋地答应着。注册完了,等网站审核完毕,四月三十日早晨,孙老师向流年社团投来了第一篇文章,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七婶》,我细细读完,于当天下午编发。
《七婶》一经发表,孙老师就转发了朋友圈,高兴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欢迎大家指正。江山文学网办得不错,面对全国呢。
从此以后,孙老师的小说、散文源源不断地发表在江山文学上,还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曙光初绽》,十九万多字。我阅读过,场面宏伟,很有气势。
从2020年4月到2020年9月,孙老师在江山发表文章27篇,其中一部长篇。在此期间,孙老师还介绍原延河杂志主编裴积荣老师来发稿,他是孙老师的朋友,裴老师发表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路遥逛新区》。这部小说,是获奖作品,写得很好很好,想象力极为丰富,写延安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欣赏到了什么是大作家的作品,很是受益。
在江山文学网站,有不少陕西作者,还有蓝田的。当他们看到孙老师在流年发表文章后,明里暗里都来拉孙老师去他们社团发文。也有人对我酸酸地说,你厉害,都把孙老师拉到流年发文章了。孙老师也对我说,有人拉他去别的社团发表文章。当时,流年已经滑落到了第八名,孙老师真要走,我也没有办法挽留。可是孙老师没有走,他说,我既然答应你在流年发表文章,就不会再去别的社团,做人不能那样。
孙老师有些作品,入不了审核组的法眼,没有获得精品,我心里着急,恨不得将绿豆涂成红颜色,也感觉不好意思,无法面对孙老师。可孙老师无所谓,照样乐此不疲地转发分享。孙老师有庞大的朋友圈,仅《作家摇篮》三年来,就有四五百名作者,还有不少的群。孙老师为传播江山好声音,做出了贡献。
从六月份开始,孙老师校稿,排版,写作,出书,旅游,还要校对一部小说,时间安排得很满。他说实在顾不上,等到过了年,再把电脑中的稿件复制出来,继续投到流年。
过完年,孙老师常在西安与蓝田之间奔波。到了深秋,孙老师病倒了,这一病再也没有起来,刚入冬,大地还没有迎来第一场雪,孙老师便丢下还没有排版的《作家摇篮》杂志,那些还有没有复制出的稿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天早上,得知孙老师走了,我魂不守舍,眼泪不停地往外流,一整天,都晕晕乎乎,做什么都力不从心,眼前不断地浮现出孙老师的身影。
第二天,一场大雨从天而降,砸在我的身上,也砸在了我的心上。在雨雾弥漫中,我坐车前往蓝田,去送孙老师最后一程。车窗上,雨水流成了小河;车轮下,雨花四处飞溅。
一个多小时后,我走进了蓝田,来到玉山脚下的峒峪村,走进了孙老师家里。我默默地站在孙老师的灵前,望着他的遗像,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想到这位善良的文学老人,在流年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流年最大的扶持,帮助流年度过了难关,还不惜余力地宣传江山……这种恩情不能忘。
从灵堂下来,我来到客厅坐下,孙老师的爱女亚玲,给我端来一杯开水,指着书架说,玫瑰姐,那都是我父亲的书,你挑几本留作纪念吧!
我来到琳琅满目的书架前,上面有孙老师早期作品,也有近期作品,我拿了几本早期的书,还拿了一本才出版的年谱,记载了前一年发表的文章及出版情况。我翻开年谱,一月,二月,三月……翻到七月时,突然有一行字跳入了眼帘:两三个月以来,在签约作家五十玫瑰的帮助下,我的五个短篇小说《七婶》《扳碑》《光棍儿王二》《我的桑树坪》《孤儿》在江山文学网得以发表。散文《惊魂清峪河》《箭峪割竹子》《父亲的一场劫难》《儿子,你必需得考上高中》《砍枋桐》《我把黑虎杀了》等,相继在江山文学网发表。
我捧着书,又流下了眼泪,孙老师记录得真详细啊!把江山文学都写进了书里。
孙师母瞪着眼睛问我,你就是五十玫瑰?
我含泪点头。
孙师母说,他整天说,江山文学很不错,都是五十玫瑰编辑的文,都是她帮我在江山发表文章的……
我默默地对孙师母说,感谢孙老师,对江山文学的宣传。
那天,《作家摇篮》编辑部人员,都拿了孙老师的年谱。没过多久,刊物责任编辑王启新老师找我说,你们江山文学网不错。我将江山和流年介绍给他,王老师听完说,他想在江山文学发表文章。
我说可以啊!两天后,王老师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地发到了江山文学网站。文章一旦发表,王老师总是第一时间转发分享。
王老师虽然没有说过,但我想过,一定是他受孙老师的宣传影响,又读了孙老师的年谱,才决定把文章发到江山的。
孙老师是玉山的儿子,从玉山走进江山,虽然只在江山驻足了半年,却留下了深情的一笔,宣传了江山,传播了江山的好声音。
姐姐的文字读来总是这么温暖、从容。问候安好。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姐姐的这篇文章不仅动情还动了声,这声音将会传遍大江南北,传到每个热爱文学的人心里。
问候姐姐,秋日安好!
看到这一句,真的是特别感慨,确实,流年最艰难的时候,是孙老师支撑走过的。此时此刻,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只能用心做好流年,以告慰孙老师期许!


祝贺玫瑰姐姐,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