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怀念我的2018(散文)
2018年,我行走在山水文字间,一路山水,一路书香。
1月1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应邀参加国家级作家饶远先生童话馆的落成仪式。现场上,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早在中学时代,我喜爱读书作文,在饶远先生主编下的《蒲公英 》发表了《南郭先生新传》《聪明果的传说》两篇小作文,——这是我在成长路上盛开的两朵小花。
1月15日,我特意去了一趟马市。这辈子,我跟马市有缘,那是我工作的第一站,在那儿挥洒了青春的汗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旧地重游,往事如烟。我当天编发一则《马市老街印象》,没想到居然唤起人们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数天之内,该文阅读量突破一万。
1月20日,我回到江口老家,在河边散步,在桥上赏景。浈江西流,河面壮阔,波澜不兴。可我却心潮澎湃,情难自禁。
一条悠悠长河,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忧愁;一条老街,烙下了我早年的成长足迹。
1月27日,始兴作协组织新年首次采风活动,我们冒着凛冽的天气,兴趣勃勃地参观沈所红围,游览铜钟寨,听老一辈革命家讲述始兴红色故事。
站在洞钟寨前,欣赏着大大小小的洞穴,我心中一念闪过,触动小说创作灵机:张无忌无意功名,退隐江湖,携赵敏远赴岭南,隐居在铜钟寨,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可朱元璋欲置张无忌于死地而后快,密派大批大内高手前来捉杀他。面对强敌,张无忌忍无可忍,与爱妻赵敏联手,施展绝世神功,诛杀敌手,毅然与赵敏进京寻朱元璋复仇。
2月4日,天气寒冷,室内却温暖如春,我参加始兴作协举办的新年茶话会。文友相聚,济济一堂,喜气洋洋。
我站在领奖台上,这是对我一年来的文学创作的肯定,但我深知,文学的道路依然遥远,充满艰辛,这点成绩微不足道。
2月22日,我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一篇散文《那年芳华》,回忆了我的青春爱情故事,喜得一枚红豆,获得精品。我难掩激动的心情。毕竟江山是我最常关注的地方,就像自己的菜地,早晚回来,我都要习惯性地来瞅瞅。是我生活的伴侣一样。
三年前,我入驻江山,在那儿安安静静地舞文弄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尽情地付诸笔端,忠实地记录了我的人生之路,讴歌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结识了一批文朋师友,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收获了五十多篇精品文章,颇为难得。
2月26日,我们驱车远赴澄江方洞,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小山村展现在眼前。
夕阳西坠,彩霞满天,房舍、篱笆被染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一条清流穿过村庄,哗啦啦地奔流着。我用图文揭开小山村的来龙去脉。没想到,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3月4日,我们相约来到韶关学院,慕名观赏校园灿烂如雪的樱花。游人如织,场面热闹。
韶关学院前身是韶关师专,当年我们青春年少,在这儿艰难求学。漫步校园,我重拾青春记忆。
3月6日,听说沈所镇上南坑的桃花盛开了,我与一群美女急急忙忙赶往目的地。
我们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大山深处,桃花灼灼,如诗似画,宛若仙境,果然是个好去处!
4月23日,广东金羊网率先发布一则征文获奖讯消。出人意料之外,我釆写的报告文学《文海筑梦》居然荣获一等奖。
这是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为纪念三十周年而举办的一场大型比赛。我笔下的主人公是始兴作协主席陈志强,他身残志坚,性情豪爽,喜欢喝酒,酷爱写诗,是个有故事的人。
5月11日,我从一本书籍中获知,马市镇有个黄塘村,村前有九株古榕,犹似天神从天而降,傲立河畔,守护村庄,景色迷人。
我走进村中,从不同角数拍下数十张精美照片,用图文形式发布在平台上发布,引发广泛关注。这篇小文还发表在报刊上。
3月17日,我听说江口小江坝村有个传说,便冒雨走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踩着湿漉漉的石阶路,打量着古老的小围楼,神奇的传说故事在我脑海中已然形成。
3月28日,我走进始兴中学,把美丽的校园推介在大众面前。
每年三四月间,岭南莺飞草长,气候宜人。始兴中学紫荆花盛开,繁花似锦。校园内,花香怡人,蜜蜂争飞,蝴蝶轻舞,成为始兴县最美的一片花海。
4月17日,我们相约来到马市大安坪村。村口路旁,葵花怒放,美不胜收。
大安坪村是一座古村,又是新时期下打造的新农村典范。老村新貌,风景独特。我向读者奉献一篇散文《马市大安坪村,最美乡村》,并发表在报刊上。
4月30日,一群就读师专时的老同学来访,我带他们走进始兴中学,重拾当年实习时的青春难忘时光。
游完校园,我们走进始兴顿岗选陂围楼,我们在围楼上的天桥相会,我们倚着天桥上的栏杆,双手捧着脸庞拍照。我俏皮可爱的神态难得一见。
5月6日,我走进沈所镇,在宝塔山下,在老墟镇寻找远去的记忆。
我对沈所老街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广州,母亲那时年幼,她从广州逃难到这儿,被好心的人家收养。母亲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我在母亲住过的老房子前停下脚步。睹物思人,念母之情顿生。
5月13日,我走近马市远迳凉石岩。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洞穴,我怀疑这是神仙曾经修炼的地方。
凉石岩风景独特,山水相依,美如画卷。如此美丽的山水,自然留下了我的文字。
5月21日,我走进司前笔子薮围楼。围楼内的石阶路被岁月磨得深深地凹陷下去。
这是一座仿龟形而建的明朝围楼,它守护着村庄,享受天地之灵气,气势非凡,令我大开眼界。令人惋惜的是,围楼已现破败之象。
5月30日,我走进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湖坪永成围楼。我四处寻觅,太平天国遗留下来的那份宝藏究竟藏在何处呢?
这座围楼留有清末重臣张之洞的题字,嵌在门楣上,字迹清晰。围楼青砖灰瓦结构,虽历经百年,却仍保持着清朝晚年的风貌。
6月25日,我与一群广东作家一起走进南雄,参加南雄“嘉盛杯”散文大赛。我收获文字的同时,也收获了浓浓的友情。
梅关古道、坪田杏林、帽子峰农场、新田古村、孔江湿地公园,我们携手走来,一路风景,一路欢笑,一路诗行。
7月1日,韶关、始兴、乳源三地作家齐聚始兴沈所,进行实地采风活动。
沈所老街,追寻革命家邓文礼的成长足迹;走近地母庙、关帝庙,挖掘沈所丰富的民俗文化。
7月7日,我们深入武新高速仁新路段采风,目睹筑路工人挥汗如雨的火热场景,见证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在深渡水高速路段,在高山沟壑下,一座座拔高架桥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犹如一根根擎天之柱,撑起一条巨龙,隐没在深山云海中。
8月7日,我携妻儿走进车八岭。莽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清的溪水,留连忘返。
我们在森林里穿行,聆听山鸟的唱和,观赏如画的美景。一副悠悠的吊桥,把亲情串连在一起。
8月16日,《九龄文丛》迎来首发式。十本书籍凝聚着始兴作家的心血。这是新时期下始兴精心打造的一场文学盛宴。
我从小崇尚英雄,痛恨奸臣,发誓长大后要做一位顶天立地大英雄。可世事难料,仕途不易,只好退而结网,把思想化作一行行文字。新书《历史的余音》就是我的历史观,也是我的人生观。
8月18日,我们在韶关市参加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我们的书籍摆在案桌上,接受读者的检阅。
没料到,那么多热心的读者排队等候作者签名。他们当中有满头白发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孩,他们的眼光充满热切的渴望。
10月5日,我们走进罗坝镇廖屋围楼。我抚摸着老物件,犹如抚摸着始兴厚重的历史。
我站在廖屋围楼内瞭望外面的世界,心里忽然顿悟: 只要心中有座围楼,就能装下美丽的山水!
10月10日,我读到一本有关瑶村的历史书籍,便独自走进瑶村,寻找那些久远的故事。
村子变成了空心村,寂静异常,难见一人,着实有点恐怖。我只好站在村庄外,探头探脑地偷窥村里的大厅,期望能从紧闭的门缝中窥见历史的真容。
10月15日,我在秋雨绵绵中走进隘子镇。隘子是始兴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它是唐朝贤相张九龄的故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隘子至今仍在传诵着张九龄的传奇故事。
大清晨,我独撑雨伞,从街头走到街尾,街道有点冷清。在田野上,一只只鸟儿不畏寒冷,在阴雨中展开翅膀,博击长空,在空旷的田野上觅食。我恻隐之心顿生:鸟儿在险恶的环境下求生存,也不容易啊!
11月1日,我们积极响应始兴县委宣传部的号召,走进学校,举办校园文学讲座,期望发现和培育更多的文学新苗,进一步壮大文学队伍,擦亮始兴文化品牌。
在一系列的文学讲座活动中,我的身影不时出现在校园。能为始兴的文化事业贡献一点绵薄之力,荣幸之至。
11月6日,武深高速开通前夕,我们再次走进仁新路段管理处中心,采访负责人。
我们进一步跟踪了解仁新高速建设的故事,这项伟大的工程背后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
11月16日,听说南雄的杏叶黄熟了,我们相约走进坪田。
天空飘荡着小雨,古老的树枝上挂着黄熟的叶子,满地金黄。我们宛如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11月17日,我们从大山沟出发,行程数百公里,来到大都市深圳。
我们得到盛情款待,有幸观赏到深圳音乐灯光节,七彩灯光照亮深圳夜空。深圳之行,令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大。
11月18日,我们抽空专程看望饶远老师。饶远老师是始兴走出去的著名童话作家,他著作等身,是我们从小崇拜的偶像。
饶远老师退休后,独闯深圳,成功地创办蒲公英教育基地。现在,饶远老师已八十高龄,仍积极从事童话创作,不辍笔耕,令人钦佩。
11月26日,广东老区建设网发布一则消息: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讴歌老区征文"比赛中,我的参赛散文《我家住在万达旁》荣获一等奖,令我倍感意外。
在这篇作品中,我以真挚的情感,描写了家乡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一位文友评价说: 人物饱满,叙述流畅,故事生动,对细节的把握十分到位。
11月27日,我们走进始兴水南村。东莞塘厦镇对水南村进行精准对口扶贫,投入巨额资金。水南村旧貌换新颜,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我们的到来。
池塘景观、村容村貌、道路硬化,一项项工程进展神速,日新月异,水南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月8日,我出席韶关市本土文艺评论颁奖典礼。我撰写的评论《水浒传:一部黑暗社会的写真集》榜上有名。
多年以来,我喜欢读书,特别钟爱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各朝史书,对英雄人物和黑暗社会自有不同的看法。
12月10日,喜讯传来,我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土地之恋》已送交出版社编审。
这是我花费五年之久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虽说这部小说荣获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但我感觉小说不够厚重,不够精致。我心中忐忑不安。
12月13日,我回到江口,推开老家庭院大门,见一盆盆菊花开得灿烂,不由得百感交集,且喜且怜。
喜的是,菊花不离不弃,以美丽的花容等待主人的归来;怜的是,主人家长久不归,花儿独守庭院,一片片花瓣悄然坠落。
12月18日,我随族中兄弟子侄回到罗坝老家,参加祖坟修葺庆典仪式。
老家地处大山深处,山清水秀。最令我着迷的是老家竖起的一块块功名石,它们垒起了李氏宗族的荣耀与希望。
12月19日,我们在寒冷中走进风度中学,举办校园文学讲座。校园内书声琅琅,风景如画。
枫叶泛红,杏叶黄熟,它们在冬天里尽情地展现美丽,用瑰丽的色彩,为过去的一年献上一份厚礼,划上圆满的句号。
那一年,新年寄语,我写下一段鼓励自己的话语:但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棒棒的,再写一部书稿,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将继续努力,继续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