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流淌着岁月的河(散文)
一条小河,曲曲柺柺,绕过村庄,流向远方,消失在茫茫天际间。小河一年四季都在变化,夏秋季节,雨水频繁,河水充盈而湍急,有时候一场暴雨,就灌满了河道,溢出河堤,倒流进庄稼地里。春冬两季,河水涓涓,悠悠流淌。赶上缺少雨水的年份,小河断流,露出了河底,只有村东的水库里存有一洼枯水。
水库南边,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小桥,青砖白灰浆垒砌。经过多年的岁月侵蚀,泡在水里的桥墩破损严重,青砖被水流侵蚀冲刷的不再方正,圆润瘦小,让人时刻担心它们,下一场暴雨山洪,就能冲毁。小桥是三孔砖拱,牢固美观,倒影在水里,小鱼游过,小桥倒影便影影昭昭,让我赞叹这水中美景,心中浮现很多的想象。
小河涓涓,也不知道流淌了多少年。从我记事起,它就这样流淌。夏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跳进河里畅游。小河不深,大人们从不担心我们会溺水。其实大人们也会来洗澡,炎炎夏日,闷热难当,跳进干净凉爽的河水里,就是最舒服的降暑方式。他们打嘭嘭,钻猛子,打仰浮,我们男孩子看得起劲儿,也跟着学,有大人们的保护,孩子们都学会了游泳。我们村里的孩子基本都会些水性,也能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所以大人们从不担心我们。
女人们白天不敢,晚上也会来洗澡,不过男人们在南河里洗澡,女人们都在东河,不用约定,就形成了默契。一帮女人嘻嘻哈哈,婶子大娘,姑姑大姨,都开心欢笑着。小男孩小女孩,还不懂事,也跟着一起洗,听她们讲着白天的劳累,夜晚的烦恼。大嘴的三嫂,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寂寞,经常讲一些荤段子。光棍和寡妇偷情了,邻村的一个小媳妇被公公摸了腚了等等,逗得妇女们都笑得前仰后合。四神子有时会打断三嫂:“老三家,别守着孩子说这些,你那破嘴,口无遮拦,小心带坏了孩子。”
过了麦秋,天气干燥炎热,收割后的麦地,一片银白。齐刷刷的麦茬,已被焦阳烤焦,大地龟裂,狗尾巴草都打焉儿,耷拉着脑袋。玉米种不上,可急坏了农民们。大家拉来机器,按上水泵,抽取小河的水浇地。玉米种上了,大人们心满意足,小孩子也高兴,因为河水抽干了,可以逮鱼。
在小河还没有抽干的时候,我们就禁不住诱惑,跳进泥水里,开始摸鱼。水位下降,河里生长茂盛的水草都露出来,没有水的地方,水草铺了一河床。我们就在水草里扒拉,那些搁浅的小鱼小虾,都被我们收获。妹妹太小,逮不着鱼,就在泥里挖嘎啦(河蚌)。我们都很开心,纵使弄得浑身泥巴,也不怕回家挨打。年龄小的,和胆子小的孩子,都在水草里捡鱼挖嘎啦,而我们几个顽皮的孩子,就跑进深一点的水里,那里的鱼又多又大。从小喜欢逮鱼摸虾的我,能在泥水里掐住大鲤鱼大黑鱼,被人们夸奖的自豪,让我不断进步,成为后来的逮鱼哥。
人们都在浇地,河水断流,然后干枯,最后只剩下那个水库。还没有浇完地的人,又把水泵按到了水库上。水库几天就被抽的快干了,只有中间那个深坑,因为水泵够不到,还有一坑水。最轰动的时刻到了!
村里喜欢逮鱼摸虾的人,还有爱看热闹的人,都聚集到河沿上,把水库围了一圈。没有人招呼,心急火燎的喜子就跳了下去。他只走了几步,那泥就陷到了大腿,他一时动弹不得。了解水库深浅的五星,从东南角下去,躺着没过小腿的淤泥慢慢靠近水坑。一条河里的鱼,几乎都躲进了这个水坑里。五星只是一伸手,便抓住一条大鲤鱼,用尽吃奶的力气,把鱼丢到岸上。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都议论着鲤鱼的红尾巴,估量着鱼的大小轻重。看到鱼获,早就按耐不住的人们,纷纷跳下河,涌向水坑,一时间河里挤满了人。陷在泥里的喜子,实在着急,也顾不得身上的衣服,趴在泥水里,向水坑爬去。
大鱼不断出水,水里的,岸上的人们,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河里更是充满了激情,不断有人跌倒,有的是滑倒的,有的是被人挤倒的,也有人直接趴在水里,打起了嘭嘭,溅旁边的人一身泥水。一时间咋呼声,笑骂声,惊叫声,响彻了整条河。中午的时候,水坑里基本逮光了,人们都提着草筐,背着袋子,拎着篮子,里面都盛满了大大小小的鱼虾。东子去走亲戚回来,没有顾得上回家拿家什,直接跳进水里。逮的鱼就用芦苇杆串起来,挂到脖子上。满载而归的人们,都高高兴兴,议论着往村里走去。有几个和东子一样去的晚的人,还在那个水坑里摸着,寻找着漏网之鱼。我和哥哥逮了一化肥袋子,由于背不动,不爱逮鱼的父亲,用独轮车推回家。但是我太小,没有逮着太大的鱼,心里懊悔,脑子里想着手中跑掉的那些大鱼,甚至夜里做梦还在想。梦里,我逮到了那条和大腿一样粗的大黑鱼,我乐醒了。
从来没有淹死过人的小河,那年的夏天,还是淹死了人。那年夏天暴雨倾盆,接连几天都没有停。河水暴涨,洪流夹杂着树枝杂草庄稼,席卷而来。冲垮了河堤,村子周围一片汪洋,村庄成为了孤岛。人们焦急万分,因为村子已经进水,低洼的房屋,经不住雨水的浸泡,摇摇欲坠。家里的人都跑到高一点的地方,披着塑料布,站在雨水里,等待大水退去。都是乡里乡亲,看到庄乡有难,都没有漠视,把他们拉进家里,让到屋里,问寒问暖,端上热汤热饭。
几天后,洪水终于退去,人们走出院子,看到村庄一片狼藉。村里的老人早已经经历过,他们指挥着年轻的后生,开始清除胡同里大街上的淤泥树枝杂物。村支书带领村民,抢修倒塌的房屋院墙。不久,村庄又恢复了生机。但是地里的积水严重,庄稼还泡在水里,如果不尽快放水,今年的庄稼就要绝产,这可是村民们的命。于是,家家户户都把水泵按到地头,从庄稼地里往河里抽。经过大家没白没夜的努力,地里的水大部分都抽干,庄稼虽然减产,可是总算是保住了。
就在人们脸上露出笑容的时候,村里却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人们呼喊着,奔跑着,互相转告:“老王家的闺女掉河里了,大家赶紧去救人啊!”所有听见喊声的人们,都向小桥跑去。
这次洪水,冲倒了小桥的一个桥墩,小桥塌了半截。老王家的小丽就是从这里掉下去被洪水冲走了。没有过多的话语,人们纷纷跳下河,寻觅着,摸索着。整整一个下午,人们也没有找到小丽的身影。小丽的娘悲痛欲绝,坐在桥上嚎啕大哭。婶子大娘们安慰着,也跟着流泪叹气。村子太小,每家人都了解每家人的脾气性格,乡亲们也都互帮互助,和睦共处,充满了亲情厚意。村里婚丧嫁娶,盖房修院子,大家都会帮忙。
第二天,人们终于找到了小丽的尸体,在村北小河的下游找到的。小丽的娘哭的悲痛,让人动容,天地间也充满了悲伤,又下起了沥沥小雨,淋湿衣裳,淋湿了村民的心。人们抬着小丽的棺椁,走向村东,走过架上檩条门板的断桥,走向河对面的坟地。人们踏着泥泞,心情沉重,把小丽埋进土里。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陷入了悲伤痛苦里。
从此后,大人们再也不让我们去小河里洗澡游泳,说是只要淹死过人的水里,会有怨鬼,把人拉进水里淹死,才能替出她去投胎。这话灵不灵,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却真的很害怕,所以大家都不敢再去那里游泳。小丽一家,把河东的地,跟人家换到了南坡里。因为在那桥上走过,就会让他们伤心欲绝。
古老的村庄,古老的河,一代一代的人,出生成长,最后都会被抬过小桥,抬进坟地,化作泥土。人,只有活着,才能有思想,知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死了,只会被后人记住几十年,然后就被人们遗忘,仿佛不曾来过世上。
太阳初升,村庄平静,大地无声,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劳作。日子总得要过,谁家没有喜怒哀乐,谁家又没有悲欢离合?大地如此,村庄如此,人们更是如此。日月交替,岁月如梭,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经过修缮,小桥又恢复如初,人们扛着锄头,铁锹,牵着牛赶着羊群,走过小桥,走向河东。没有尽头的劳作,没有尽头的日月。这就是古老村庄的延续。小河依旧,涓涓流淌。无情的洪水,带走了悲伤,柔情的溪流,留住了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