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从草原带一朵花回来(散文)

精品 【东篱】从草原带一朵花回来(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61.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7发表时间:2023-09-01 04:50:46
摘要:特地给自己设计一次赏花的主题游。可能你会说,赏花何必去大草原呢,哪里没有花!我觉得,就像何处没有水的反问一样,看大海波涛汹涌的水,看三峡奔腾咆哮的水,看黄河锦带般的水,是不一样的观感的。尤其在草原赏花还有精彩的故事,收获更美了。


   科尔沁大草原,是没有圈起木栅栏的巨大花市。只要萌生赏花的情调意向,用不着拿出手机微信付款扫码,徜徉其间,任个醉。完全可以随手掐花几朵,只要喜欢。诗人李之仪“阑干掐遍等新红”(《江神子》),掐得花瘦,确实“伤红”,而草原的野花,岂止万千数,我就掐一朵,带回家。
   朋友志骏也模仿,吟道“草原赠我一点红”。
   我们腾出一日,专门跟草原的野花见面。要做一次深度游,不然,草原会嗤笑我们太肤浅。“风流何必待歌筵”,我自赏花惹风情。
   有了这样的想法,草原在我们的眼中顿时变了样子。“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局太小。无际的绿,恣肆的青,是为野花铺设了千里绿毯,没有边幅,只有深度;没有拼接,一碧几千里。万点红,也不止。野花可恣肆,哪里是遇雨才娇艳的孱弱样子。草原的风,似乎为花儿吹拂,草显出姿态,压低了草尖,留出足够的空间,展示花之姿,就像舞台上的伴舞,一律一齐地俯卧,让花的主角献唱。草原上的牛羊,起得没有花儿早,或者是躲着花儿一段距离。野花和牛羊一样,谁也不留下名字,默默对视,我不知牛羊是否读得懂野花,但那种相伴已经告诉了我,一定了知彼此心底的秘密,尊重各自的存在。尘埃里有马,轻尘被马的疾奔而带走,留下一缕呵护的风,给了草和花。就像一座庭院,牛羊进入,盆花并不担心会被牛羊啃食。草比花卑贱,还是花比草高贵?这样的判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假设,绿得恣意奔放,红艳斑斓得热烈。我觉得它们是在互相欣赏,就像风去摇曳一朵花,风是记得并喜欢一朵花的香;香要借助一缕风弥漫它的味道。我怎样形容草原和野花的关系呢?草是一张绿色的涛笺,花是这张绿笺上的音乐,是旋律,是灵魂。草拥抱了花,花依偎着草的怀;花亲吻着草,草在温柔里醉倒。风过一瞬,我获得了这般诗句。
   穿行科尔沁大草原,时不时地腾跃出一片野花,密密匝匝,挨挨挤挤,我们惊讶地高呼,不知名字,就用“哇”这样的叹词,花儿一定懂得,不然为何摇曳轻舞?科尔沁草原的血脉霍林河的支流东哲里木河、朝尔图河,我们不止一次跟随流水在沿岸的路上漂流,没有灌木乔木,蓝天映入,蜿蜒的蓝带,系住了两岸的野花,野花对水以为镜,只是匆匆而过,不得端详花儿几朵瓣儿,瓣儿是卵形,还是缱绻之状。洗一洗尘面,漾起原始的妖娆。同车的人说,我们在一条花河里。花儿,梳洗罢,无需登高“眺河楼”,一路行人正观妆,花容入镜美,醉了花醉了赏花人。
   想起从小喜欢的秦观写的一首回环诗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我疑似这赏花的美感,应该是在大草原上才会有。这种顶针格,给了草原铿锵的节奏。我就吟着这首诗吧,无马心作马。
  
   二
   有时间了,必须细读尊容。志骏的老母亲总拿老家的花去猜草原那些花的名字。志骏打开手机上识花软件,纠正并讲解。
   紫花地丁。我怎么看都像古代闺房待嫁的姑娘。草原报春来,紫花地丁第一艳。她可以自春至初冬,一直陪伴着草原。紫色,在汉文化里是忧郁的颜色,而在这里,她是忠诚的颜色。丁,通钉,挺直的花茎,扎在草原。又名“光瓣堇菜”。紫色的火焰,点亮了草原的热情,临近,却是以缱绻之态示人,仿佛害羞了一般。她何时扎根于土,不得而知,深深的爱,老了时光,也让地老天荒。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在草原的边缘,剪几朵忘忧草花,把草原里的“黄花香”送进嘴里。志骏的母亲说,花大又亮。自然灾害挨饿的年头,一把黄花菜比金子贵。忽然觉得自己有这般规格的待遇,多么庆幸,急忙抱拳作揖。老母亲在这里找到的不是艰辛的记忆,而是忘忧草的本色。
   有了紫花地丁,草原上的“狼毒花”并不孤独。就像在冰糖水里蘸过,看一眼就甜在心里头,想吃。可听听名字,一个“毒”字让人心生禁忌。我还是喜欢蒙语称作“达仁图如”,一头雾水。据说这种花的确有毒,这花又以“断肠草”的别名,让人心中颤栗。据说,这种花是草原和沙漠之间的一道防线——花墙,即使凛风酷寒,至此也要却步。她是花,也是一杆枪啊。有毒的东西,不能入口,未必不能闻,古诗吟此花“任是无人也自香”,陆游咏梅曰“寂寞开无主”,一样的意思,却境界迥然。无语花自香,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还有一种让我心生恐惧的花——野罂粟。我是有定力的,赏花不受花名的左右,突然觉得她应该是和汉语里的“虞美人”差不多。花开妖娆,妖冶抢眼,如果去掉那个“野”字,有多少人经不住其诱惑,但野罂粟有着魔法变身的功夫,多了一份野趣,可以诱惑,但总是给人美丽邂逅的感觉。
   在通往霍林郭勒的路上,我们看到草原上无边的野罂粟,天际和草原之间,有了野罂粟,仿佛可以伸手可及,云彩似乎压低了身姿,相会于野罂粟,是要抓取起来,带到天上,把这些花儿变成彩色的星星?美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我们审美遐想的,伸手摘下一朵,那名字就刺痛了我们的手。
   哒哒香,蒲公英,离别草(芍药花),山丹丹,并头黄芪……我记住了草原野花的一串串如诗般的名字。阅草原花色,与野花对视,美不胜收。
   能够留住美好时光和幸福的,是格桑花。也就是说,哪里有美好和幸福哪里就有她的芳姿。科尔沁草原是这样的地方,于是我们投入了格桑花海。这片格桑花景是在巴仁哲里木和霍林郭勒之间的哈日诺尔苏木,这个名字的蒙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我未见湖泊,却在一片巨大的牧场停车。
  
   三
   湛蓝的天,如明晃晃的蓝锦缎,仿佛要落在牧场;一片片牛羊,像无数散落的珍珠,好想用手捧起几粒;那位身裹蒙袍的女人,离我们最近。我高声呼一句并不地道的“其赛白努”(你好),不知音速音高是否对,女人马上转头招手,我成了她的地道蒙族兄弟。美好的声音,无需一长串,只有四个字,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民族关系。
   我们的眼神是游离的,扑在了她眼前的这片格桑花上,连绵无尽,宽度几百米,为她的牧场镶上了花边。我忙着给格桑花摄影,女人也摆着合适的姿势。
   出奇的是,她叫得上格桑花的名字,不过她还是比划着扫地的样子,说着“扫帚梅”。格桑花是藏族名字,又叫“格桑梅朵”,但并非因为这个名字里有个“梅”字,蒙人就那样称谓。“梅朵”在藏语里是花的意思。蒙人入藏,曾称其为“翠菊”,藏语叫“格巴桑布”,意思是“盛世之花”。在我的家乡,习惯叫波斯菊,野杜鹃。一朵花,开遍祖国的北疆西域,开遍平原高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格桑花,让各族人民找到了共同的花意花语,我随手掐下一朵,送给那位牧羊的女人。她懂得这支花的花语,放下牧鞭,合掌感谢,一笑,让我找到了笑靥如花的美。纵横几千里,不如赏花一笑。花开是最美的遇见,人不是花,也无花容月貌,但有如花的笑容,美过花,胜过月。
   格桑花自将花色渲染得缤纷多彩,粉如霞,红似火,黄若锦,白像雪,紫胜过胭脂流。从泰戈尔的诗歌《飞鸟集》里看到“生如夏花”这个词,一直觉得不太可能,缤纷莫如春花开,在这里我找到了诗人的写生地。
   格桑花形如舌状,一下子让我想到莺莺细语这个词,仿佛看到一位位女子轻启红唇,与我絮语。花开八瓣,如阳光四射,怪不得有人称之太阳花。旅行去,和一朵花相遇,遇见,可能是旅行的全部意义。王菲的《流年》歌唱道“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相遇”,那是漫长的等待。为一朵花的缘,极尽耐心;我遇见的是一片花海,更可纵情;一朵花开的时间,感受的是期待的美感;我看到的是已经璀璨缤纷,获得的是赏心悦目的快感。说什么幸运,美丽的邂逅,是属于不远千里也要寻找风景的人。脚步和车轮,只为去赶赴一场花事,是浪漫,也是值得。
   浪漫,从来不能让诗缺席。在我的眼中,梅凌冬而开,是雪中的一树精灵,是清寒里的魂魄。而蒙族人称格桑花为“梅”,欺雪盛于夏,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坐于格桑花里,用手机敲出诗句,赠与她,题为“咏扫帚梅”——
   七月欺梅凌雪功,绝尘入眼俏双瞳。
   并非错觉恍如梦,浮动熏香醉夏风。
   岂止是醉了夏风!我以什么来比拟格桑花的存在?
   就像归舟的渔人看见了闪烁的渔火,“渡头渔火锁寒烟”,(郑会句)草缘花盛斗绿光。就像夜幕之下在荒野点起的一堆堆篝火阵,“篝火荧荧擢夜芒”,(秦观句)格桑灼灼亮草原。如果被那些古董收藏家遇见,恨不得马上采撷几朵,放在青花瓷上,哪管颜色,颜色绚烂正好改变一下千篇一律的单色调。格桑花啊,你在茫茫草原的熏风里抒情,我在缤纷的花意里吟诗。我没有辜负格桑花的存在,愿把最美的句子赠与你。
   蛱蝶最懂一朵花蕊的香,不管不顾地进出,旁若无人。缘分给了蛱蝶,珍惜熏风送清香。我怎么看,在格桑花圈起的牧场里的女牧者,就像一只蝶,翩跹着,巡舞着,手中只有一杆牧鞭,那是她的虹吸式口器。那些牛羊就是她的格桑花吧。
   跟她做简短的聊天,她说丈夫因腿折而居家,她要承担起五口之家的生计,三四百头牛羊,就是她的家当。我说,这是你的格桑花。她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相信“格桑花”的比喻送给她最合适,花语是“怜取眼前人”。幸福是什么,就是珍惜与之携手走过岁月的眼前人。她是我心中的女强人,就像格桑花不惧气候的变化,圣洁纯粹。对时光里发生的一切,可以莞尔一笑,简直灿若花开,就像汉子一口酒入肚,千愁吞下。何必祈求慈悲为怀,何必佛前燃起一炷香,花前总有怜惜人。
   我征求牧者的同意,弯腰采一朵给她,再弯腰采一朵,双手呈给朋友志骏的老母亲,又弯腰,掐一朵拈在手中,我要带回家。之所以这样,是我觉得此时采花最富诗意。西天的云霞映红了牧者的脸,一朵花正笑盈盈,口占一首古诗吧。题为“黄昏相逢格桑花”——
   谁偷暮色千杯酒,醉得烟霞云害羞。
   踞草为家凭绿蚁,旷原起舞不言愁。
   忧,被忘忧草给吸进了金黄的花瓣里;愁,被格桑花弄成了醉态。日子的好,有一群牛羊,有一片绿色的草原,有一个相守的家,心中有一面格桑花海,忧愁被消解,唯有幸福色。
   与牧者告别,竟然忘记问她叫什么名字了,这是遗憾么?没有。我的记忆里,她就是一朵姿容俏丽的格桑花。
   尘世的安排,都是最好的。或问千江东逝水,凭谁怜取眼前人。哀怨,绝不是一朵花给我们的花意,心如花开,何必如此追问呢。
   无贪婪草原那么多的花,只要一朵,一朵足以让我记住花的故事,一朵足以让我悟出美丽的花语。那朵从草原带回家的格桑花,被我风干成标本,花语不因风干而无声——怜取眼前人。
   回家又来“对花吟”——
   取来菊魄三分韵,借得梅魂一缕香。
  
   2023年9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美绝伦的游记佳作。作者怀着一份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来到了科尔沁草原赏花,无边的绿草,万紫千红的野花,洁白的羊群,飞驰的骏马,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富有动感的彩锦画,让作者心醉神迷,情不自禁掐一朵花带回家。作者这次草原之行,收获的不只是草原赏花带给的震撼人心的观感,还有和花有关的温暖而感人的故事。作者先以宏观的角度远距离赏花,作者笔下的各种物象,比如野花、绿草、熏风、牛羊、河流等都是有灵魂的,也是有情感的,绿草与繁花共舞,牛羊与野花相伴,花儿对着河流梳妆等,作者将这些物象赋予了人的情感,于是便有了情感的交集与碰撞,不知不觉间,把读者带入一种幽美奇幻的情境。作者从远观走向近赏,并对草原的一些花做出了细致而深邃的解读,从花的颜色到名字,再到花的象征意义等,解读的颇有深度,比如紫花地丁的忠诚、深情与亮色,忘忧草的美好蕴意并带给志骏母亲的美好回忆,狼毒花作为草原和沙漠之间防线的功用,还有狼毒花“无语花自香”的精神境界,罂粟花带给人摄人心魄的美感等,在作者的眼里,真正能留住美好时光和幸福的,是格桑花。作者在一片格桑花海附近,邂逅了一位蒙族的放牧女,作者友好地和她打声招呼,她也做出了热情的招手回应,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她竟然叫得上格桑花的名字,她说格桑花的蒙语名字为“扫帚梅”,格桑花在藏语中叫“格桑梅朵”,意思是盛世之花,多么美好的蕴意!格桑花开遍祖国大江南北、北疆西域,旷野高原,确实是一个奇迹,让各族人民找到了共同的花语花意,感念于这份美丽的邂逅,作者掐一朵格桑花送给这位牧羊女,看到她笑靥如花,比花更美。作者遇到一片格桑花海,获得是赏心悦目的美感,美丽的邂逅,是属于不远千里寻找风景的人,赶赴一场花事,是浪漫,更是难得的情怀,浪漫会滋生诗情,作者情不自禁为格桑花赋诗一首,赠予这位有缘人。通过交谈得知,牧羊女生活并不容易,她的丈夫腿部伤残,她不仅要照顾残疾的丈夫,还要承担一家五口人的生计,三四百头牛羊,是她的全部家当。格桑花的花语是“怜取眼前人”,作者感觉格桑花的比喻送给她最合适,她就是一朵最美的格桑花,珍惜一起携手走过岁月的眼前人。作者征求牧者同意后,采摘一朵格桑花送给她,再采摘一朵送给志骏的母亲,又掐一朵带回家。这篇文章内容厚重,语言唯美,立意新颖,构思绝妙,情怀浪漫,思想深邃,情景交融,以花喻人。作者以生花的妙笔,不仅带给读者一幅幅草原花开的盛景,也有精彩的故事,赞美了牧羊女勤劳、善良、热情、坚强、忠贞等优秀品质。文章语言精美精粹,充满了诗情画意,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大美之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 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0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9-01 15:44:09
  老师去了一趟草原,意兴滔滔不绝,思如泉涌,美文随之滚滚而来,数月不绝。随便一个事物,随便一个场景,都能信手拈来,连缀成文,而且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拜读欣赏,钦佩万分。祝老师秋安,一切皆好。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01 15:57:27
  谢谢淡墨老师的美评鼓励。可能因为草原太大,一两篇文章怕是装不下,所以就分侧面写了。草原的确给我了太多的东西,现在发现,一生未到草原,是人生的遗憾,对我如此。好在一句话反复走进她的怀抱,感受她的无边魅力。也很喜欢淡墨老师的文章风格,西部一行,带来那么生动多彩的文章,很佩服。远握,就像期待你的精彩,问候秋祺,谨祝快乐!
1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9-01 15:45:02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多么唯美,多么诗意呀!可怀才老师却说,格局太小。百度老爷爷告诉我,这里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传说北宋时期,皇帝徽宗老爷子心血来潮,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绘画殿试。题目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绿,动人春色不须多”。某人画了丛林中的一座小楼,楼上一小姐凭窗而坐,唇上一抹春红,赵老爷子立即评为第一名。仔细想想,美则美矣,确实是格局太小。如果之前宋徽宗到了科尔沁,而不是后来当俘虏才看到了“一碧千里万点红”的辽阔草原,宋朝的结局也许是另一番结局了吧?作品以花喻人,妙笔生花。既有草原花开的盛大场景,也有精彩动人的故事。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和眼有山川,胸怀四海的怀才老师不可同日而语。大美之作,大赞特赞。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01 16:02:18
  非常喜欢梅骨老师讲故事。谢谢!这段点评,美哉!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宋徽宗的确在皇帝中也算是一个大悲剧的人物了,不过,那个科举命题还是不俗的,可与“深山藏古寺”的命题媲美了。如果是把我在科尔沁大草原看到的牧羊女放在“一点红”位置,是不是更精彩了?梅骨老师可是不出门叶知天下事,也很羡慕。我有时候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精彩,怕眼俗。远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1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9-01 19:36:39
  怀才老师的想象力超凡!草原、小花、蓝天、白云,在普通人眼里就是普通而平凡的存在,但在作者眼里,披上了梦幻的霓裳,打上了别样的情调,漫漶着浓得化不开的诗情画意。还有对花语的深情解读,也是作者心态阳光、满怀感恩、拥抱美好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再读大美之作,不舍掩卷,感佩不已!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01 19:42:35
  谢谢罗老师再度留墨。总觉得,如果单纯看看花的风景,可能就失去了深度,当然也可以寄情吧,我总喜欢看人间之事,解读那些,有一种享受感。我喜欢格桑花花语,的确道出了幸福的含义。遥握,问候晚上好!
14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23-09-04 20:05:16
  从一朵花看到草原的风景,亦看到草原的风骨。感谢怀社美文,再睹草原美景。祝好!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04 20:08:14
  谢谢幽兰部长百忙之中留墨给小文以鼓励。草原看花,是突然生出一个主题游,看到花草,也看到比花草更美的蒙族牧者,不记下,总觉得遗憾。遥握,问候幽兰部长秋祺,期待你的更多随笔佳作。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