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邂逅少年(散文)
一
去大西北旅行,除了欣赏到戈壁大漠的奇绝风光,感受不一样的风俗人情,我还有一个收获——邂逅了一位翩翩少年。
七月二十三日飞抵甘肃兰州后,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导游“红红”安排我们坐大巴车前往张掖一睹丹霞地貌。上车后,两位同伴“桃”和“静”坐在一起,我只能坐在陌生人旁边了。我左看右看,发现空位不多,巧了,倒数第二排一位男孩旁有空位。我瞅向那里,男孩也看向我,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指指那空位。我明白了,开心地走过去,落座。然后,简单攀谈起来。男孩问:阿姨来自哪里?答:江苏镇江。我问:你呢?答:河北石家庄。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这位瘦高清秀的男孩叫“子骞”,是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初二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的他,出身于教师家庭,爸爸是一所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妈妈是一所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老师。他的爸妈就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座位,他们都友好地冲我笑笑,算是打招呼。从小在书香中浸染,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少年,很阳光活泼,喜欢写作文,喜欢打篮球,参加了学校科技活动兴趣小组。他还热爱旅行,他的爸妈几乎每年都利用暑假带他到各地去看看。正是在长期的山水熏染中,男孩变得有一股灵动之气。他跟我对话时,显示出这个年龄少有的成熟之风,谈吐淡定自信,落落大方。
坐在大巴上,他掌握着欣赏风景的节奏,兼顾休息、拍照、跟他爸妈交流,当然也不时与我交谈。去张掖途经十万亩油菜花海时,他激动地拉开车玻璃窗,选择好角度,对准黄灿灿的花海一阵猛拍,在他的镜头中,蓝天、绿山、油菜花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油画,那么美,美得那么生动、变幻多姿!欣赏美、捕捉美、定格美,这是多么有意义、有趣的事情。“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用一双爱美的眼睛留住美,与美同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和享受啊。
我们每到一个景点,都会针对名胜古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对那些遗落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是一个积极思考、眼里有光、活力四射的男孩。那天我们一行从张掖来到嘉峪关,我们用心触摸那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石,触碰时光深处的苍茫与沉厚。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走在嘉峪关的城墙上,看着那城墙,那些散落的历史、战争遗迹,男孩感慨不已,情不自禁地吟咏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声情并茂的朗诵令人动容。男孩的目光望向遥远的地方,仿佛穿过茫茫烟尘,搜寻着古老的岁月,感受烽火狼烟中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二
带着嘉峪关的厚重感,我们上了大巴,驶向新的目的地——敦煌。在车上,我得知,男孩子骞还非常喜欢写作文,我很是欣喜,我是从骨子里欣赏与文字结缘之人。男孩妈妈听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同时大概觉得我有亲和力,立刻打开她的手机,找出她儿子写的一篇作文给我看,那是一篇电影《流浪地球》的观后感。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文末尾部分:腊梅在历经冰雪苦寒后一枝独秀,爬山虎在荒芜贫瘠中抓取着蓬勃向上的力量,幼鹰在峻拔突兀的岩石与悬崖间反复摔打磨炼,终成搏击风云的雄鹰。人类,跟其他生命一样,虽然渺小而脆弱,但也可接受磨砺而强大,在百折不挠中变得坚韧,只要有拼搏的勇气,我们终能用满腔孤勇汇聚洪荒之力,寻到家的方向。我们终将流浪于宇宙,让我们凝聚孤独,拥抱孤独,我心安处即家园。
读完这篇读后感,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观影产生强烈的共鸣,有着丰富深邃的思考,会使用精当生动的语言,以深挚澎湃的情感,去谈看完影片的真实感受,挖掘影片内容想表达的主旨,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为他竖起大拇指,他很开心,又诚恳地说:谢谢阿姨,我会继续努力的。说着还握紧右拳表示“加油”。
我又问他,听说过“江山文学网”吗?答:听过,但不甚了解。我说:“江山文学网”是全国最大的纯文学网站,我也是其中的作者,目前在“东篱采菊”社团从事创编等工作。男孩一听,兴趣颇浓,让我继续说下去。我点开“江山文学网”,又点开“东篱采菊”社团,让他浏览了一下我的文集,男孩看得很专注,表情充满新奇。我又让他看怀才老师和岚亮老师的一些绝品文,读到怀才老师的《得“半”之妙》时,男孩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激动,时而读出声来,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忽而眉飞色舞,自顾自地鼓掌喝彩。当读到岚亮老师的《水上水下》时,嘴角不时上扬,读到震撼处,突然站了起来,喃喃道:太好了,太好了,原来文章可以写得这么惊艳!
看完几篇文章,由于山路颠簸,在抖动的车里长时间看字,眼睛会疲劳。出于关心,我建议男孩暂时让眼睛休息一下,男孩明白,但还是有点爱不释手。后来,他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期待我常分享好文与他一饱眼福,想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写文的方法。我表示乐意为之。我还告知,江山文学的“萌芽作文”社团非常适合少年儿童投稿,希望他能积极参与,他说会好好练笔,期待有一天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他的习作。
三
由于旅途劳顿,大伙不约而同都在车上闭目养神,不知过了多久,车上又热闹了起来,谈笑风生,气氛欢快。男孩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精神十足地饱览窗外的风景,有时邀我共赏手机拍下的镜头。我感叹,虎虎生气、热爱生活、捕捉美好的少年,未来有无限可能。我想起之前做的美篇《读画》,立刻转发给他,并告知画家燕平先生的绘画经历和取得的卓然成就。男孩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赶快打开链接,他屏气凝神地赏画,读赏析文,神态很是陶醉。他感叹:这些历史名人以前只在书中看过,极少在画中看过,这么多画同时集中呈现,气势非凡,真的太有冲击力,太棒了,这位画家太厉害!他又灿然一笑,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说道:阿姨对每幅画的评论很恰当,文字有意境,真好!我以微笑回应。
随着谈话内容的展开,我知晓男孩还有一个非常痴迷的嗜好——喜欢飞机,并且想当飞行员,渴望有朝一日能驾驶飞机自由地翱翔于高高的蓝天上!他每坐一架飞机,都想方设法让机长为他签名留念。大西北旅行结束返冀时,他乘坐的是一架外观是粉色牡丹的飞机,非常华丽精致,缤纷了时光。他请机长为他留言纪念,非常明确地表达内心的热切祈盼:尊敬的机长先生,我是一名初二学生,作为一名“资深”飞机迷,您能为我明年的中考送上一份祝福吗?机长先生愉快地答应了男孩的请求,挥笔写下浓情祝语:祝子骞同学明年中考顺利,一切如愿顺遂,奔跑吧,少年!
前些日子,他发微信给我:路过南京南站。我问:这次目的地是哪里?答:上海。又问:看风景?曰:主要看看上海的名校。男孩抵达上海后,先去了一家飞机模型店,斥“巨资”购买了三架造型和色彩都不同但都很别致的飞机模型,准备好好研究研究。然后分别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当然也去了上海外滩等名胜景点。他看到了这些名校外在的雄浑壮观,也了解了各校的精神内涵和办学方向,了解到各校培养一流人才的辉煌成就,非常向往,在心中立下了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誓言。
好有朝气的少年!兴趣广泛,在学习上持续发力,热爱大自然,对飞行这一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有追求,有目标,活得热烈而精彩。祝福少年,前程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