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静静的月亮(散文)

精品 【东篱】静静的月亮(散文)


作者:房顶月亮 秀才,192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1发表时间:2023-09-03 05:11:50


   七月半,月圆满。
   月亮一点一点从最低处爬到了前面的房顶上。
   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大,圆,亮。
   天是浅蓝的,一眼就到底的浅,像洗旧了点的牛仔布。月是淡黄的,如初春嫩柳染的那层鹅黄。周边一层模糊的绿光晕,显得格外沉静。
   坐在窗台上,看着月亮。它那么近,那么静。我把手平放在窗玻璃上,指缝间立刻出现两个月亮。把手指并拢,她就隐藏在手掌后面,只把焦糖一样透亮的光留在天幕上。
   我们是相知相亲的老朋友,凝视,对望,彼此默默无语,心心相惜。
  
   一
   春天的月亮,是和那棵老槐树一起印在脑海里的。
   老槐树长在院墙外面,弯弯曲曲,树皮皱裂,尽显苍老。但树干却遒劲有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特别是那一树槐花,泼泼洒洒,似锦似缎,如云如霞,如火如荼,蝶飞蜂舞,浓香扑鼻。整个花期除了蜜蜂,就是我的天堂。我和伙伴们蹦着跳着,猿猴一样,伸长手臂,把那些低垂的,缀在枝头的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来塞到嘴里。那些高处的,就只能看着它们化作一片一片洁白的精灵,分明无声,却又缠绵,像一首宋词,纷纷扬扬,悠悠荡荡,在风中,落下来,落到我仰起的小脸上,落到我看月亮的眼睛上。一地的白,像是月光叠了又叠,折了又折。几声狗吠从巷子深处传来,把满地的月光和一巷的槐香,晃得一颤一颤,一漾一漾。玩累了,我躺到地上,月亮静静地挂在天上。她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她为什么不下来和我捉迷藏?又一片槐花掉下来,落进嘴里,甜甜的。
   夏天的时候,我知道了,月亮在天上,是为了照亮人间,为了爱。
   夏天晚饭是不能安心吃完的。匆匆扒拉几口,就扯着一张芦苇席,跑到大门口。那里早就有人在了。西院的胖三娘,茂田大嫂,前院的英子,东院的芸。大人们坐着马扎子,每人手里摇着一把蒲扇,摇来摇去,扑打着蚊虫。小孩子们跑啊闹啊,叽叽喳喳不停不歇。
   蒲扇,凉席,萤火虫,头上星光闪闪。
   蝉鸣,蛙叫,狗吠声,还有嘻笑一片。
   疯够了,躺在席子上,月亮俯视着我们,我们都喜欢望着夜空。
   “快看!那是牛郎!”在村里当教师的二哥是最有学问的人。他一指天空,我们几个脑袋都凑在一块,去找可怜的牛郎。牛郎织女的故事让我们很是愤愤不平。如果找到王母娘娘,凭我们几个一定能把她五花大绑,让她收回成命,还牛郎的一双儿女一个完整的家庭,像我们一样有爹有娘。
   “那星的两头两个小星星,是他用扁担挑的两个孩子。”
   “那个弯弯曲曲有很多星星的地方,就是银河吧。”
   “银河边上那颗最亮的星就是织女!”
   “二哥,牛郎和织女真能在七月初七见面吗?”我有点担心。
   “会的。那个晚上,你们别说话,坐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他们说话呢。”
   于是,我们盼着等着,到了七月初七,用开了的芝麻花洗了头,头发柔柔的,滑滑的。织女是个漂亮的神仙姐姐,她不喜欢头发毛糙的女孩子。晚饭后,我,英子,芸早早就到胖三娘家的院子里。三娘家有一个葡萄架,我们三个人挤在一起,耳朵贴耳朵,凝神屏气,大气不敢出,生怕弄出了一点声音,惟恐惊了天上那对苦命鸳鸯。
   可是,我们什么都没听到。既没听到牛郎轻声唤娘子,也没听到织女嘤嘤啜泣。只看见月亮弯弯如眉眼,只缺不圆。它斜斜挂在西天上,不言不语。为什么月亮不圆呢?三娘说,因为牛郎织女还没见上面啊。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王母娘娘睡着了,他们才能走到银河中央,见面说话,那时月亮就圆了。月亮用明亮的光照着地面,等牛郎从天上下来的时候,不至于黑漆漆的看不见路,不至于吓着两个孩子。
   月亮好呀!我们小声说着。只是没有等到夜半三更,我们都睡着了。梦中,我看到了那个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静静的,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间的角角落落。从此,每一年的七夕,再遥远的距离,思念也会乘着月光,抵达离人的心间。
  
   二
   童年的光阴,像童年的月亮,弯有弯的甜美,圆有圆的喜庆。她娴静温淑,静静的,陪我度过了快乐而幸福的时光。她给了我无限的遐想,也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温馨。
   此后很多年的很长时间,日子像月光一样流淌,或明或暗,不留痕迹。遂悟得,看月赏月需要月光一样纯净的心境,需要童年一样简单的心情。
   直到那一年的冬天。
   那年冬天,我在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老家的冬天很冷。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汽车尾气的挤攘,北风撒着欢儿地野,吹得屋顶“呼呼”直响。屋里的火炉要不停地填碳,才能镇住寒冷,松散开浑身的筋骨,舒舒服服地喘气。
   天将暮黑的时候,同村的小学同学得知我在老家照顾母亲,好心邀我去山中饭庄吃晚饭,以消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母亲病着,吃不下太多东西。即使有珍馐美馔摆在面前,如果不能和母亲一同分享,我又怎么能咽得下去?
   于是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
   这会儿,母亲睡着了。我披衣下床,走到院子里。
   夜深了。天空澄澈安宁。一轮明月,静静的,如一颗嵌在苍穹的夜明珠,高而远,清而冷。月光如冰,透亮,却透着不可触摸的冷气。风停止了呼啸,只偶尔轻轻掠过树木,发出“呼呼”一阵声响,空气更加清冽,院中月光更浓更稠了,而愈发清冷透骨。整个村庄都在熟睡。村西头的山,沉沉的,听不到一点鼾声。那两棵梧桐树直愣愣地站着,一半的枝桠伸到西院二婶家的房顶上。西院原来是胖三娘住的。三娘死了多年了,至今仍记得她满月般的脸庞,和那月光般的笑容。东南角的水井,像个时光老人,蹲在月光下,回忆着它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少。父亲有魄力,打了村里第一口水井,水质纯净甘甜,而且从不干涸。后来村里有许多人家也打了井,不是水不好喝就是水不够吃。我们家的水井,天旱的时候,养活了村里一半的人。
   夏天,从傍晚开始,来挑水的人就络绎不绝。直到月亮出来,我们在院子里吃饭,挑水的人仍然排队。五六岁的小弟调皮,爱玩,他最喜欢压水。常常吃了几口饭,就跑到水井边,整个身体趴在压水井的把上,打着秋千,“吱呀,吱呀”,水井里的水终于被他压出来,邻居们夸他能干,父亲喊他,母亲叫他之后,才肯坐下来把饭吃完。
   水井仍然用着。井里的水冬暖夏凉,洗菜洗衣,淘米做饭,用母亲用得顺手顺心。只是家家都有了自来水,没有人来挑水了。冬天的水井更是落寞了不少。
   我走到水井跟前,摸了一下,冰凉刺骨。月亮坐在西厢房顶上。清清的,静静的。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日子,却早已不是原来是的日子了。
   我和弟弟们各自成了家,一个一个相继离开了小院。父亲,走了。剩下母亲一个人。西院三娘离世多年了,那个我们曾经听过牛郎织女悄悄话的葡萄架,也早已隐藏在岁月深处了。东院墙外的老槐树,不记得哪一年被父亲砍了,也不记得做了什么大家什,有几个板凳我记得清清楚楚,板凳做得有模有样,因此记忆犹新。小巷早就变了模样,住在巷子周围的大人都老了,当年的孩子都大了。月亮下,再也听不到叽叽喳喳的嬉笑打闹了。
   深冬的夜,就这么寂静无声了。
   月亮静静的。淡淡的橘色,圆圆的脸,亮而不灼,清而不腻。
   山村的冬天是冷的,冬天的夜晚是寒的。深冬的月光是冰的。
   那晚的月亮,是静的。
   尽管月光如冰,但月色很浓很暖。因为屋里头,睡着母亲。母亲在,月亮在,心就在。
   母亲走后的这些年,一想起那个夜晚,就会想起那个静静的月亮。想起月亮照着的房屋里,睡着我的母亲。
   那一晚,我和母亲共同拥有那个明亮的月亮。
   那个月亮就在我们的院子里。
  
   三
   今夜,七月半,中元节,月亮又大又圆又亮,特别像那个冬夜的月亮。但肯定不是那个月亮。因为今晚,我一个人看月亮。
   这几年喜欢看月亮,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立在窗前,月亮不语,我无声,常常看着看着,就会泪眼婆娑。月亮有双最善解人意的眼睛,有颗最柔软最纯净的心。我所经历的,承受的,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她总是用最明亮最柔和的眼光来抚慰我。
   不知道几点了,迷迷糊糊,睡眼惺忪中只见一丝亮光留在窗棂上。我爬起来找月亮,但是窗前高楼林立,挡住了视线,月亮,看不见了。只有楼下响了一夜的虫鸣还在继续。
   天快亮了。人间马上就热闹起来。鸟鸣人欢,车马喧嚣。可是那么好的月亮,也要隐退了。一直以来,她选择夜晚选择寂静,在人们都不注意的时候,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路。
   只是她不知道,这么多年,我的心,早已经和她的光交融到一起了。
   我的身影,离月亮最近。我的笔名叫“房顶月亮”,喜欢把微光,把皎洁带给夜里的人们。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光,希望自己的情感以月亮为样子。
  

共 34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七月半,月儿圆,作者坐在窗前,静观圆月。这轮圆月,触动着作者的情思,思绪乘着月光回到春天,回到了墙外的那棵老槐树下,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所有意象,所有的场景,在作者笔下是那样诗意,那样浪漫,那样充满着情趣,有笑声不绝于耳。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夏夜。作者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复制故事,而是引线穿珠,着重写当时的生活场景,用生动的笔墨再现了真实而动人的画面,令人读罢,有着如临其境之妙感。作者的思绪又回到某年冬夜。作者那时在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夜深了,母亲睡着了,“我”披衣下床来到院子里。一轮明月悬在高空,那样清冷透亮。作者在月下触景生情,回到时光深处,回忆着乡村旧事。而这些物件、人物和场景,不是被强推而出,他们如窈窕淑女般从作者的文字绣廊里款款而出。乡情如酒呀,并不因为时间和空间的相隔而变得淡薄,那些画面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真挚、淳朴、深情、深沉,字字句句撩动着读者最为敏感的心弦,产生着共情共鸣。本文语言如行云流水,表达上张驰有度,前后贯通。作者的情感是真挚丰沛的,手法是质朴老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童年的欢乐,流淌的是活力,乡韵,乡情,这些是生活的诗意。文中却又带着一点悠悠的留恋和向往,更多的是对故乡对亲人的热爱与深切的怀念之情。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0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9-03 14:44:32
  深情款款的美文,全篇以月亮为线索,月缺月圆,人间离合。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行行深情的话语,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让人动容。月亮妹妹的文就像月亮一样漂亮,真好,拜读学习,祝妹妹工作愉快,快乐平安!
回复1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22:38
  草儿姐姐好。姐姐的留言很温暖,很贴心。谢谢姐姐。一直想写写月亮,不敢动笔。这次做个小尝试吧,以慰我心。祝姐姐开心快乐!
12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9-03 15:39:09
  全文始终围绕月亮来写,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大、圆、亮,儿时春天的月亮带给作者温馨和欢乐,那年冬天的月亮因母亲生病带给我的是高远清冷,以情摄景,情景交融。文字清新淡雅灵动,感情真挚,人如月亮,文如月亮,大赞才情。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胜意。
回复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26:26
  花开老师好。老师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提炼能力。老师的荒凉与绚烂写得深邃睿智,充满哲理又不乏情趣,功力不浅。谢谢老师给予月亮的鼓励和热情。问候老师!
1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09-03 16:01:16
  房顶月亮的散文,比过去务实多了,小清新中掺着烟火味。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含蓄地反映了一家人和亲邻的生活状况,虚实结合,以月亮为红线,串起一片,非常好!
回复1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28:33
  小溪老师好。谢谢你中肯的评语,月亮记住了。以后争取更务实一些,让月亮脚踏实地落在地上。问候老师!
1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9-03 17:20:25
  月亮的美文,总是充满诗情画意。此文中的月亮,是静静的,是温情的,是善解人意的,也是笼罩着淡淡忧伤的。月亮回忆幼时看月、母亲生病时看月、如今看月,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心情下看月,月是不一样的。少年的月,天真纯净浪漫,母亲生病时作者看月,月光清冷透亮,如今看月,对亲人的思念漫漶,难以释怀,月光以柔情抚慰着作者的寂寞乡愁。从文中,我读懂了“房顶月亮”这一笔名的由来。该文温婉柔美,诗情弥漫,情感沉厚难以自抑,读之动容。月亮仙子好才情,辛苦了,多多保重,照顾好自己,祝秋安大吉!
回复14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32:30
  香香公主好!你的解读深刻细腻全面唯美。谢谢啦。确实,想用“房顶月亮”作题目来着,又怕写不好。后又用了这个题目。月亮太美,笔力太浅,写不出它摄人心魄的魅力。留念吧。问好!笔丰!
15 楼        文友:白玄        2023-09-03 18:02:34
  月亮,弯弯、圆圆、大大、皎洁、静静,寄寓着作者的感情,纯朴真挚,语言优美,诗意浓浓,内涵丰富。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1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34:10
  白玄老师好久不见。其实我很喜欢老师的散文,比我的好多了。希望能再读到老师的好文。谢谢您的鼓励!问好!
1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9-03 18:47:04
  天上一个月亮,圆满、鹅黄,沉静又纯静。房顶一个月亮,浪漫、柔美、快乐又忧伤。在七月半那个静静的夜晚,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望,无声地述说着秋日的私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春夜里,满地的月光,一巷的槐香,两个月亮,一个挂在天上,一个躺在地上;一个快乐,一个宁静。夏夜里,两个月亮,一个疯够了,安静地仰视着夜空,一个很安详,照亮着人间的角角落落。七夕的葡萄架下,地上的月亮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牛郎会织女。天上的月亮见证着人间月亮的悲欢离合,父亲的勤劳,母亲的慈爱和欢乐的童年。今夜两个月亮互相守望,一样的皎洁,一样的明亮,把美丽和希望带给夜里的人们。深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生动的比喻,让作品情真意切,缠缠绵绵,既有诗词的意境,又有人间的烟火;既有浓浓的欢乐,又有淡淡的忧伤。我想,月亮妹妹写月亮,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吧。美轮美奂,妙不可言。点赞美文佳作,问候月亮妹妹。
回复1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38:17
  梅骨哥哥好!不愧为最美评论员,你的留言我反复看,读了好多遍仍不愿放手。太美了!比我的原文要好得多。语言美,句式美,意境美,画画感特别强,画中诗,诗如画!谢谢哥哥的热情鼓励!认识这样多才的哥哥,月亮深感荣幸!问候哥哥!一切都好!
1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9-03 22:57:34
  我记得我小时候母亲说“三月三种下黄瓜秧,七月七在黄瓜架下放上一碗水,半夜就能在水里见到牛郎织女相会”都是差不多的故事。这篇是思念故乡,思想母亲的文章,含着淡淡的忧伤,月亮,月亮,你别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两乡”我在这边把天上的月亮逗乐,她把笑脸传递给你,开心一下!
回复17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04 17:41:49
  看到天方老师的留言,心里很暖,谢谢你!谢谢你的善良温暖月亮认识你,认识东篱家人,真的非常幸运!祝你生意兴隆!心情大好!文章大精!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