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我的岳父郭继恩先生(散文)

精品 [晓荷·旧时光]我的岳父郭继恩先生(散文)


作者:柳重安 布衣,28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89发表时间:2023-09-12 15:52:24
摘要:对岳父一生的怀念

岳父离开我们有些年了,之所以到现在才写点纪念性的文字,是因为我至今不愿接受岳父确已逝去的事实。我总觉得,岳父还在这个世界,似乎只是出了趟远门,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情感归情感,理智归理智,或许,那些熟悉岳父的人们,那些理解或不理解岳父的人们,在得知岳父离世的消息后,都希望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岳父的片言只语。因为在不大的都昌,特别是文教界,岳父毕竟踏踏实实地存在过。
   也许是我的年少轻狂吧,年轻时我一直看不懂岳父:拚命地做事也就罢了,干嘛不要名利、不要权势呢?不为名利、不为权势也就罢了,干嘛还那么拚命地做事呢?迂啊!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里少了一份对岳父应有的尊重。
   我不明白岳父哪来那么充沛的精力。无论是领导安排的任务,还是同事要求的工作;不管是亲朋好友请他做的事情,还是年轻同事想他做的事情,岳父想都没想过是份内还是份外,一律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做好。上班时在单位做不完,下班后拿到家里接着做;白天时间不够,晚上再加班加点做。有一次,我压制不住地对岳父说,要加班到单位加吧,把办公室的灯开得亮亮的。你在家里就是通宵也没有领导看见哪。岳父不明就里,面无表情地说:“我要领导看到做什么?我习惯在家里。”
   熟悉岳父的人都知道,在同时代人里面,岳父的起点是较高的:解放初期正牌的九江师范院校生,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单位工作。然而,岳父的前程却是我们心中的遗憾:参加工作四十多年,职位几乎是原地踏步。按理说,他工作这样的认真负责,能力也比较强,接触领导又多,应该有不少的升迁机会。
   岳父育人无数,可自己四个儿女,没有一个读上大学。我大舅子高考时,数学总分120他能考114,英语却只考了9分。其余三个不是偏科,就是因病退学。岳父有一位早期的学生,当时在市里当权。他偶然得知岳父子女的情况,主动对岳父说先解决非农户口,再慢慢安排工作。岳母把农产品等都准备好了,多次催促岳父去找这位学生,可岳父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还说:“人家都主动说了帮忙,还有必要去打搅人家吗?办好了他自然会告诉我!”老人家竟然没有想到,在这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的社会,办点事情是多么的难啊!就算这位学生不需要打点,他去找别人也需要打点哪!难道要让这位好心的学生暗地里掏腰包为你办事吗?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看到单位里别人的儿女安排得好好的,岳母经常唠叨岳父:就只晓得认两只死眼盅字!就只晓得写两只死眼盅字!(都昌方言)
   在这个现实而残酷的时代,只有八面玲珑的人才混得开、吃得香。一个人如果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不去主动关照自己的前程,不主动与领导接近,除非遇到的是菩萨心肠的领导,或者是“朝里有人”,否则,你永远是个不在考虑之列的人。挤破家门的人、拍桌子甩凳子的人都安排不过来,谁还会考虑你这安分守己、不跑不送的呢?
   岳父为人处事从来不知道用利害关系去掂量一下轻重缓急,有求于他的人们哪个也不会轻慢,唯有一视同仁才能让他良心安逸。
   有一年我去送节,两位想评职称的先生,一前一后拿了论文,要岳父几乎在同一时间内修改。待先来的那位出门,后来的这位偷偷地去楼下拿了条烟上来,要求岳父先给他修改,并说了他和某领导的关系。岳父拒绝无果,干脆视若无睹,眼睛没怎么离开稿子。待后来的这位也走了,岳父干脆一言不发就进了自己的房间看稿子去了。趁岳父午休的时候,我轻轻走到书桌旁,看看他到底先给谁修改稿子,结果让我的小人之心倍受打击!我想起一件往事:岳父在武垦中学(现在的大港中学)任教时,有位学生家里非常困难,有时一个礼拜不带一粒米、一匹菜,就带几只萝卜、几只红薯去吃。这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岳父尽管四个孩子当时都在身边,但还是经常把这位学生叫去吃饭吃菜。后来这位学生大学毕业后也分配在县城工作,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吧,虽同住一城,却从来没有去看过岳父。我们这些功利的子婿经常念叨此事,岳父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平淡地说一句:“一件丁丁事儿有什么好说呢?我难道还指望回报不成?”表情是那么淡定、平静。
   从此以后,我开始理解、也更加敬重我的岳父!
   在“四人帮”下台的时候,岳父受牵连三年不能回家过年。在都昌有个别朋友以此认定岳父是个政治狂热份子。其实岳父是个政治观念非常淡薄的人。在一场政治运动中最狂热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政治野心的人;另一类则是政治观念淡薄的人。政治涉及到一个人的信仰,因此最难改变。野心家们深知这一点,就不会在有自己政治立场的人身上白费功夫,而专门去煽动、利用那些政治观念淡薄的人们。当一个物体运动时,就会在它运动的方向上产生很大的惯性,要改变它的运动方向非常费力;当一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时,要让它从静止到运动就省力多了。正因岳父在政治立场上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穷苦出身的他如果受到阶级感情的煽动,那就义不容辞、一往无前了。也许有朋友要说,怎么证明岳父就一定是政治狂热中的“另一类”呢?其实,要区分这两类人非常简单,野心家们往往心狠手辣,会为了自己的目的阴谋地诬害别人;而后一类人心地良善,没有害人之心。话说到这里,相信认识岳父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再怎么不理解郭继恩,也无法把“害人”之事与他联系起来。
   三年后岳父重获自由,他老家郭家山全村几百号人扶老携幼,走出山口几里路去迎接岳父回家……
   岳父不是物影相追无法接近,但也不是随便就可接交的。在他眼里人与人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好学与不好学、有学识与无学识的区别。岳父终生与诗书为友,如果有谁写得一手好文章,岳父便视为知己,不论男女老少,他一定要找机会和此人激情澎湃地赏析一番,乃至废寝忘食。记得在武垦中学时,有次考试,首场是考语文,有一位学生的作文写得非常的好,岳父等不到考试结束,一定要在两场考试的间隙找到这位学生当面表扬。岳父自幼苦读,深知读书之苦之不易,尽管他是个无职无权的人,但对那些在困境中发奋的学人,岳父总是尽己所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民办老师事迹被岳父报道后被上级发现,树为典型,转编转正;有的困难学生因他的帮助重返校园,不一而足……
   回想老人家这一生,曾经让我心头难平的,就是岳父再怎么任劳任怨,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别人没有单位小车不下乡,可岳父年纪一大把,还经常坐着摩托车下乡搞调研。记得有一次,我从厦门请假回家,因故不能如期回返,便去岳父办公室打个电话向公司延假。一位领导模样的人表情严肃地说:“崽俚也,长途电话好贵哈!”。细论个中的是非实在是太无聊了,只是我觉得,此一小事对岳父一生的勤勉是多么的富有讽刺意味。一时我为岳父感到十分的委屈和难过,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单位集资房在都昌还是个罕物。岳父的单位也集资建房了。房子虽名为公私集资所建,但福利的成分占比很大,因此就难免人多粥少。当时我们心想,再怎么论资排辈,岳父也该得到一套吧。没想到事与愿违,岳父依然住在低矮、狭小、阴暗、潮湿的体育馆双套间的外套间——内套间还住着一位岳父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年轻同事,这位同事进出都要经过岳父的房间。一个阴雨绵绵的梅雨夜,看着窗外高大、宽敞、明亮的新楼,不难想象岳父所住的这座低矮的老建筑匍匐在新楼脚下的寒碜样,一时我心绪难平、闷热难耐。而此时的岳父,却在昏暗的白炽灯下修改一篇稿件。他右手拿着一支笔,左手夹着一根香烟,不时美滋滋的吸一口;翘着的二郎腿有节奏地弹着,看到兴奋处,还要我凑过去品读章句,是那么的兴味盎然!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忽然间我明白了:
   看多了这世上的弱肉强食,我们总以为只有强大才可以让自己免受伤害,但强大从来都不是无上的境界,因为强大可能招致更大的伤害。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欲求。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无欲无求的时候,才真正到达了一种无上的境界,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的。当我们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当我们自以为欺负了的、当我们自以为伤害了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的时候,实在是高看了自己!
   时间终于到了岳父生命的最后时刻。淡泊经世、笑对死神的岳父放弃了他最后的、唯一的抗争,停止了他那与心脏一起律动的笔,别下了他无限挂虑的儿孙,一个人默默地、一步一回头地走了,永远地走了……享年73岁——这只是当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做一世公家人的岳父从不多占多拿,没想到连寿命也是这样!
   天国的调令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前文化部长贺敬之老人,影星葛尤的父亲葛存壮夫妇,江西民政厅前厅长江海,前都昌县委书记杨正辉,当代学者摩罗,一些民间、学界、商界社团,以及岳父生前好友、学生,和一些我不知悉名字的领导和朋友都发来挽联挽诗、送来花圈以示悼念。
   我永远也忘不了书画名家刘伯溪老师,以八十岁的高龄,坚持着站立了近一个小时,几乎是在泣不成声中完成了他饱含深情的悼词!
   人们在悼念的同时,也给了岳父极高的评价。然而,作为他的子婿,我们知道岳父既不是“文星”,也不是“鸿儒”——那只不过是社会对他的褒奖与肯定——他只是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一位合格成员,一种价值尺度。他无意中恪守的只是一个人的本份。因为岳父并不是多么的高洁,而是他拒绝堕落!他的名字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们遗忘,但是,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人类如何进步,他的精神永远不朽!

共 3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的一生,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文章让我们看到一个尽心职守在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一位老先生。他对教育上的高尚情操让人敬佩,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恪守着自己的本分,当好人民的教师。在关系复杂的社会生存里,许多人上演了不一样的角色,用自己的私心与欲望和公正良心分属不同的舞台里。然而岳父老先生却用一个“德”字诠释了自己的一生,就像荷塘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一样,积攒了一生高尚的品质。尤其是在岳父审稿时,他居然不为利欲所动,恪守着这个教师的脸面,让这面旗帜鲜艳地躺在阳光里迎风招展。一件件往事,岳父都无愧于教师这个身份,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做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我的岳父郭继恩老先生光辉的一生的经历。文章描写细致细腻,情感充沛。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2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9-12 15:52:5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柳重安        2023-09-13 08:22:33
  感谢老师采用拙作,让我完成了一个对岳父大人在天之灵的愿望!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9-22 22:29:46
  恭喜精品!老师真棒!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柳重安        2023-09-23 11:08:56
  谢谢社长老师赐精鼓励!
3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9-23 06:19:04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3 楼        文友:柳重安        2023-09-23 11:11:23
  与总编老师同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