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北京笔记(随笔)
北京,国家首都,首都国家。
人生家国,与北京结缘,诚情不自已,尤天经地义。
余生也愚、也晚,何以与伟大民族祖国首府元都京城有缘,实乃三生有幸。
1982年,北京《作品与争鸣》发表拙作文学批评《夜曲神功——扎西达娃的<归途小夜曲>试析》(82,08)。
1986年拙文《难产前的阵痛——1985年文学批评訾议》(辽宁《当代作家评论》,86、04)、1987年《民族的歌者,时代的歌——扎西达娃小说漫评兼谈中国西部文学》(四川《当代文坛》,87、01)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收录,且列为当代文学研究必读书目,同时载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一晃10余年过去。2002年,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征文竞赛举行,在下《迟到的警示——韩寒现象解读》获中国基础教育论文一等奖。奖状该组织单位寄发,而后期入编的《中国基础教育论文集》(海洋出版社,02、03第一版)则由作者本人过去领取,于是有此平生第一次北京之行。
予素来不喜热闹,爱独处。适逢有家妹在京,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在北京市规划局上班,知悉此情况后极力撺掇着我去;还有一学生事业也在京,为某公司总裁,自己又有换个工作的想法,遂启程。至京,家妹来接,次日去学生公司,学生与其一员工风尘仆仆地铁口盛情相迎。在京10日,先后取了书,应聘了几家公司,最后于一家私企文化传媒公司文学部编辑室上班,但仅呆了一个下午后则起身请辞……住学生公司前门大街崇文区金鱼池粉厂胡同。其间,发博客文《北京地铁》《海燕行》《想说爱你》《啊,上帝》。
2004年,北京《当代教育》(04,第12期)发表拙作《语文是一门科学》,该文据称同时被北京某国际展览中心“中国教育教研成果公展”展出。
2005年,接北京•中国未来新世纪教育研究所编辑部先生电话,拟用敝人书稿《教海逆舢——语文教学散论》,此书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教印刷厂印刷(05、12)。
2009年,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拙著《诗人之钓》(09、03)。
2010年,《大写的教师,大写的人——跟三毛学教书》载北京《教师文汇》2010年05月号。
2012年,受北京大学博士朋友王教授引荐去该校“诗书画文艺论坛”作演讲。因家事耽搁,于论坛当日方成行,又动车晚点而误了时间,抵京后干脆直接往长城。在长城上接朋友电话,告知当下情形,对方将本人讲稿《诗与诗人——北大诗书画文艺论坛演讲词》代发论坛,并通报了论坛的一些相关情况安排,相约翌日见。
与王君相识缘于另一个论坛,即徐州市首届“国学与教育”全国(部分地区)研讨会。该论坛于3.28—30日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市教育局承办,北京大学政府文化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博士应邀授课。予有幸参与,并于会后即时发文《追寻•传承•发展——徐州市首届“国学与教育”全国(部分地区)研讨会纪实》予以报道。王教授有读此文,寻联系方式和不才取得联系,竟得以相识,并热诚邀请前述论坛。一次偶然邂逅,一桩人生难忘故事。
2018年(?)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作家研究征文,吾一向崇拜和景仰先生,即有拙作《1921:一位伟大思想家的呐喊与彷徨》一文,此幸获优秀奖。获奖名单网络公布,本人不存,无证书。
2019年,中国诗书画家网组织第六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拙文《诗者太阳》获一等奖。
2023年,北京•中国作家网发表敝作《西部文学东渐探微——兼论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文学批评系列文章。
2023年,北京•中国诗书画家网、华夏开明书画院举办第二届“晋唐杯”全国诗书画创作赛,拙墨“正气乾坤”草书荣膺三等奖。此对于中国传统国粹书法艺术久已仰之无尽孺慕而疏于问津和染指的一个门外汉来说,幸获此奖并盛情邀约金秋九月首都长安街燕京饭店业内文朋书友众同仁一聚,殊喜出而望外。
此外,寓居北京早年同学、原工作单位社会生活同事、现今文学网站诗与远方同行一干人等,颇多联系,千丝万缕,一直以来心心念念,梦绕魂牵——北京,早已融进自己的骨髓里,和血液中。
外省、边城、小镇、一介庸夫,生于伟大中华,结缘国家首都,且得以有缘亲近,更诸多交集、牵绊、维系,是幸甚矣哉……
人的一生有家、有国,天下一理,古今皆然。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