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何以救赎(随笔二则)
◎何以救赎
什么是救赎?当外界无法接纳我们,我们的情绪可能就面临着败坏的可能,甚至被摧毁。此时,就应当意识到,自己需要被救赎了。救赎,可能求助于人,但更多的改变应该是我们自己救赎自己,找到救赎自己的途径。
当大海不复纯净,仰望天空是一种救赎;找到另一个“蓝”。当世间布满坚硬的石头,一块松软的泥土是救赎;我们还有泥土可接纳。骄阳炙烤处,一棵繁茂的大树是救赎;尽管树荫很小,但此时就荫蔽了我们,不必挑剔了。茫茫沙漠里,一汪清澈的甘泉是救赎;总是有希望给我们惊喜,相信再干旱的地方都有水。寒风凛凛的三九,一件厚厚的棉衣是救赎;再怎么冰天雪地,我们总能找到一点温暖。滴水成冰的冬夜,两朵橘红的篝火是救赎;火光对抗着寒冷,心中自生温度。蒺藜密布的冷血丛林,一副柔软心肠是救赎;我们总能发现哪里是救赎我们的缺口。
乌鸦的领地,一只洁白的天鹅是救赎;不是异类,而美好不会缺席。漆黑的夜里,一粒小小的萤火虫是救赎;光亮再怎么小,也不会被黑夜吞噬。苦大仇深的群系脸谱里,一抹质朴的笑容是救赎;不必做出什么样的施舍,一点怜悯都是对心的关照。世故圆滑的成人世界,儿童的天真拙朴是救赎;我们总能在混沌中发现纯净,纯净可以洗涤很多东西。满世界都是人,无人可对话时,文字便成了救赎;世界上没有寂寞,就怕我们不去寻找欢乐。困居斗室,两面是水泥墙,玻璃窗外依旧是水泥墙,当视线飞越不了层层阻挡,目光被刺得生疼时,一方小小的柔软的山水画,便成了救赎;这是人们把山水画搬进屋里的重要理由。当噪音掩盖了天籁,从天边传来一声嘹亮的鸽哨,那也是救赎!在喧嚣的尘世,总有人可以享受生活的旋律。
当坎坷摆在我们的面前,挡住去路,我们总会找到拐角处;当在每一个矛盾让我们选择,我们要相信总能找到破解。我们不必硬闯,因为世界总有缝隙,打开缝隙的不是钻头,而是我们有一颗救赎的心。
两颗星星,在浩瀚的宇宙,沿着各自的轨迹运行。在无涯的空间,有限的时光里,因同频而靠近,因懂得而相知……
以一颗纯然的心,并行在四季,不问来路,不问归途,坦诚而真挚,给予和接受,于彼此,是成全、更是救赎。
至此,才知,再超脱的个体,也从未与这个世界真正清零过。我们一直在万物中,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能够感受这些,就不会认为世界和我无关了。
人的一生,有许多遇见。假如途中遇见的一些不好的人、寒冷的记忆,大可放在时间的旷野,让它渐渐风化,降解;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适合做成精美的画框,挂在房间案头,时时观赏、时时回味、好好珍藏。
感谢那些为我们点亮时光的人。哪怕遇见一点点零星的美好,也让那荒原中独行的人,感动不已;哪怕是些微的善意,也是漆黑夜空,闪耀的最亮的那一颗星!足以让人潸然泪下,铭记于心。
在秋天,朋友从远方寄来了新书。秋天盛大的礼物,除了明月、落花、落叶,再就是这些书了。
就像农人在过冬前要准备好粮食、棉衣与柴禾。以书作城墙,才能在这四面透风,暴雨洪流不断的世界,筑构一隅安宁。
请铭记那寄书的人,一块墙砖,虽无关尘世烟火,也为你抵挡过寒流的侵袭。
当生命充满倦意,请铭记那为你伸出的温暖的手:是这双手,让你看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至真至纯。
你惊奇,行走半生仍是少年的人,眼神依旧清澈,笑容依旧明朗,声音依旧温润,丝毫都没有被世界磨损,那颗柔软的心,有着怎样强悍的力量?你叹服,世间最无坚不摧的不是金刚石,而是一颗饱含悲悯的心。
困在这烈火与寒冰交织的世界,因为有了一棵树、一汪泉、一颗星、一朵花、一只蝴蝶、一幅画、一只鸟哨、一个笑容……瞬间的美好,也可救赎漫长的一生。
秋天,每颗水果,都应该从心里自然熟透,才能散发生命的馥郁芬芳。那些远离了急功近利的农夫,远离了黑科技的果树,是多么幸运!
在拥挤而狭窄的生存空间,一个生命,为避免人为的扭曲,除了靠自己坚韧的生命力,还仰赖于外界的救赎:阳光、雨露、微风、时间。
人生如寄,泅渡在汹涌的海上,幸好,脚下还有一杆芦苇,伴你远航;头顶总有一颗星星,为你引路。
世路无常,何以救赎?惟诚挚以待,彼此赋能,彼此照亮,最为救赎。你救赎了别人,也就救赎了世界,世界的运行,总不会扼杀我们的善良。救赎的是一颗心,救赎的永远是自己,也在救赎别人。所有的作茧自缚者,都不懂得如何打开心扉,救赎自己,更不会去主动救赎别人。
这就是做人高低的界限。我相信救赎的力量可以提高我们的境界。一颗清澈而聪慧的心,是一切救赎力量的发源地。
◎人间深情
有些深情,就算没有落到自己头上,远远地看着,也是一种幸福;有些相知,就算与己无关,只要世上还有,就足以令人欣慰。
像秋天的风,枝头的花,虽然风并没有为我停留,花儿也并非为我一人而开,但秋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和煦的风,这样美丽的花,才是绚丽多姿的秋。情归何处,可能与人的心境有关。
最近,读了多篇朋友和其恩师的往来文章,看着融化在字里行间的相知相伴、相互扶持、共同提升,感慨良多。
两个陌生人,因缘际会,相识于茫茫人海,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人这一生中,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日常的诸多交往中,唯知音之交最为难得,最为珍贵。
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上天注定的,不管亲人性格如何,才情如何,彼此都会无条件去关爱去守护,尽管在精神层面和心灵世界来说,彼此又是那样的陌生。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成为挚友,全仰赖于彼此人格的吸引,才情的感召,这份相知,正好弥补了亲情的不足。
朋友与恩师的情谊,根植于时光的土壤近三十年,已经从一棵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彼此的根系,早已融入到了对方的生命血脉之中。这份深情,是何等令人动容、令人向往!
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呢?许多走散在时光里的人,都曾有过乍见的欢喜,却因各自前行的步伐不一致,而渐行渐远。任何情感的维系,都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包容。
朋友说,以前和恩师在同一个城市,经常可以见面,在一起喝茶聊天,诗文酬唱,切磋学艺。后来朋友调离了原来的城市,与恩师隔得远了,但他每天都会抽时间,陪恩师聊天,嘘寒问暖,给予慰藉。节假日,还会驱车前往恩师所在地,探望慰问,共叙天伦。
在这个重利轻情的时代,许多人信奉“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一个内心只有现实利益的人,怎么会以真心待人呢?一段关系没有了真情,拿什么来维系?只有择君子而交,友情才能行稳致远。
读着朋友与恩师的时光片段,浸润在浓浓的深情里,是一种快乐。如同秋日的傍晚,行走在落英缤纷中。
都说与人相处累,那是因为没有遇到磁场相融的人。好的友谊,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于彼此,是滋养、是拓展、是提升。
而高质量的友谊,只能发生在两个高质量的生命之间:你有成就,我为你高兴;你有难处,我不遗余力帮助;你有优点,我学习;你有短板,我指出。
在这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里,我看到,人性之美,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阔广远;人情之厚,远比我们看到的要深厚绵长。
一篇文章,就是一扇窗子;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书里遇见有趣且深情的灵魂,是可喜的事情。
人有很多种活法,人的生命有很多种形态,虽然有情无情都是一生,只是,那些活得深情的人,比薄情的人,有了更多美好的体验,生命也因之更加丰盛圆满。
在这个鼓吹成功,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我只敬畏深情的人。惟有深情,才能使人活得更高贵、更像个人。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相信能量守恒定律,相信天道,心念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遇见最深情的人。
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愿世间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相知相伴;愿世间深情的人,都能各得其所。除了父母亲情,还有什么样的感情可以持续三十年?如果有,那就是深情,我们值得去认真研究这样的感情,因为不仅仅是缘分使然,更重要的还有心底的一份纯粹,纯粹的相遇,纯粹的坚守,情自然就和岁月一样有了深度。
2023年9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