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塔尔寺(散文) ——游记三
塔尔寺座落在西宁市湟中区,它是一座古老的藏族寺庙。我们从西宁市出发,也就两小时车程,然后再坐一小时区间车,步行一小时,就到达塔尔寺景区。寺庙里游客真多,人头窜动,摩肩接踵,简直要挤爆庙堂。
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站在高处向下看,殿宇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雄壮巍峨,气势恢宏。塔尔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后几经损毁重建。作为藏传佛教的“三大寺庙之一”,它地位特殊,影响非凡。它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
我一般不热衷游览寺庙,并不代表我不虔诚敬佛,主要是不熟悉寺庙内的塑像,佛学知识少之又少,各座神佛菩萨尊号不明,更欣赏不了艺术成就。我觉得佛祖应该住在心里,而不在形式上。我平日喜欢行善助人,关注周围的人,经常为那些特殊困难的人捐钱捐物,这其实就是爱佛,是佛家弟子的行为。
不过也有这样的俗语:逢庙必进、遇佛必拜。我算起来也进了不少寺庙,拜了许多佛尊,但分辨不清佛祖法功,印象不深刻。那一年参拜了西藏的大昭寺,它美轮美奂,金碧辉煌,我一下子被震撼了,对这座寺院膜拜到了极点。导游讲,动乱时期,一些暴徒进入西藏,毁坏了许多佛像寺庙,把佛身上的金箔刮掉拿走,甚至把佛像拦腰砍断,把佛头削下去,从高台上推下,致佛像摔坏……这样不爱佛的行为,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会受神佛惩罚的。
这次随团游览了青海省塔尔寺,开始觉得走这样远的路就为游览一座寺院不划算,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游览自然美景上,可当踏进塔尔寺山门,进入佛堂,却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又一次受到了震撼。佛堂太美了,是重量黄金打造出来的,一片耀眼辉煌,美得不可述说,每一处都是稀世珍宝,每一室都美得超乎寻常。这是虔诚的藏民信徒们,几百年来用心打造的圣地,是至高无上的佛院宝寺。这样的寺院确实可以塑造一个民族的信仰。
寺庙内部富丽堂皇,装饰锦绣,高大威严的佛像,金身灿烂,光彩夺目。四壁殿顶,装帧华丽,色彩绚烂,壁画挂图精美绝伦。其中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是别处寺院不具备的独特艺术形式。
当我们看到高大佛像的四周,一簇簇艳丽的鲜花盛开,还以为是敬奉佛前的自然花卉。导游介绍:这就是著名的酥油花。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酥油花浓艳逼真,美丽繁复,栩栩如生,却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工艺。原来是熬成的酥油冷却后,手工制作出的人工花卉。
导游详细介绍制作酥油花的多道工序:先做好造型的骨架,再用酥油泥塑造出轮廓,进一步塑造的时候,把酥油融化成液体状,加入各种矿物质颜料, 调成自己需要的油素原料, 再把原料均匀涂抹在制好的酥油花雏形上。师傅们用酥油精细制作时,是在低温中工作的。温度过高,酥油花容易变形,最好在零度左右的寒冷环境中进行。寺庙里有酥油花的空间需空调设备,能保持一年的新鲜度,而每年都要重新雕塑敬献一次,除旧布新。寺庙里那些特殊技能的师傅们,他们不辞辛苦,为了庆祝酥油花节,提前三个月进行制作,准时在正月十五晚上献花。
在大殿里边参观,边听导游讲解,他给我们介绍了另一美术工艺——堆绣。大殿四壁悬挂着许多堆绣制作的佛像,堆绣艺术以绣佛像为主,用精湛的手工技艺,将绸缎剪成所需的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或棉花之类的填充物,再精心地绣在布幔上。堆绣是塔尔寺艺人们创造的藏族艺术品类之一,属于唐卡的一种。
堆绣看上去更加逼真形象,它给人立体感,加进去填充物鼓鼓的,四周刺绣,中间染色绘画,每一副堆绣都色彩艳丽,美妙无比。
在大殿里参观真是眼花缭乱,四处色彩缤纷,佛像壁画唐卡彩绘,让人目不暇接。游览的时候,不可能忽视塔尔寺壁画,它是塔尔寺佛教艺术“三绝”之一,同样艺术价值巨大。地接导游是位藏族小伙子,他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壁画多用石质矿物颜料涂染画面,色泽绚丽,经久不变。塔尔寺壁画或直接绘于墙上和栋梁上,多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壁上。每年六月的观经会上,便将上绘大佛像的30~40米长的布幔高高地挂在山坡上,谓之“晒大佛”。
走进塔尔寺各大佛殿,看到的每一幅壁画,色彩艳丽丰富,色泽诱人醒目,各幅壁画绘画技艺高超,形象逼真,多绘佛教故事或菩萨大佛形象,观之惟妙惟肖,使人流连忘返,真是佛教宝地啊,让人不由地对佛祖崇敬,拜舞起来。
还有更让人过目不忘之景,那就是佛像的流金异彩,塔尔寺内共用860公斤黄金装饰。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塔尔寺金塔下挂着一张介绍牌匾:“金塔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视之金光四射,黄灿耀目。
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的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核心殿宇,是雪域内外信教群众心目中的圣殿,被称为“南瞻部洲一庄严”,殿内供奉的菩提大银塔,是青藏高原最珍贵的圣物之一。
塔尔寺所有的佛像全部是鎏金或镀金,有的佛像直接就是金身塑像,再加上各种佛教法器绘画上的装饰,门框柱廊佛座器具等等,由黄金粉饰或镀金镀银宝石装饰,走进大殿,金碧辉映,富丽华贵,让人敬爱仰慕。
大殿四周和穹顶,都用佛教绘画装饰。四壁悬挂着美丽的唐卡,件件唐卡都是艺术珍品,都是艺术大师的精心制作。传统唐卡所用的颜料,全部由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天然矿物材料构成。因为唐卡的宗教属性,颜料中有的还配有藏红花、大黄、蓝靛等天然植物。
唐卡有严苛的绘制要求和复杂的制作程序,内容包含了宗教、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多数传世唐卡以藏传佛教和苯教中的菩萨、佛、度母等为表现主体。我第一次知道莲花生大师、白度母、绿度母等,便来自唐卡。唐卡在其他藏族寺庙里也有,不是塔尔寺独有的艺术品。
我随人流虔诚跪拜了许多大佛,还在一些佛前捐赠善款,虽然款项不大,那却是我的一片敬佛之心。由于人流庞大,在向菩萨圣母佛前鞠躬敬拜之时,同行的一位体型高大的姐妹(是在北京组团,因而不认识),为了抢占佛像正前位置,用她肥厚的臀部挤我到边角。我心里只是默念对佛祖的敬词,对她的行为不予计较,我默拜以后鞠了几躬,便走出大殿。进入转经筒的甬路,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有序前行,这条甬路是方砖铺设,距离地面也就一平砖高,在我前面不远处走着的,正是那位挤我的高大女士,她脚下一个不小心踩空,向前冲出几步,用力摔在旁边庙堂的台阶上,头磕到了砖石台沿上,只听”咚”一声,周围的人发出了一声惊呼:哎呀!有人摔倒啦!
她本不应摔倒,因为台阶不高,就是脚底闪了一下,也没有那么大向前冲跑的力量,可她确实是因巨大的惯性冲跑了几步摔倒。当周围的人聚拢过去,发现她两眼发直,身子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好像昏死了过去。我心软,看到这样的场面吓得两腿发飘,一下坐到了旁边儿的台阶上。导游赶紧拨打景区救援电话,这时她小便失禁,地上便溺了一滩,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一定是脑出血了,赶紧送医院吧。由于客流量大,而且寺庙是在山上,救护车半小时才到。过了一会儿她眼睛睁大了,直勾勾地看着我,我想她不会是怪我吧?我可离她有半米距离,而且有监控,是她自己摔倒的。
她的眼睛为什么直直盯着我,我心里发毛,是佛祖显灵吗?回忆起她挤我的时候,我心里只想到:在佛祖面前还这么强势?拜佛的心诚吗?其他的什么也没想,我没有怨恨她,我当时十分谦卑低眉,在佛祖面前我不敢造次。其实,这也是个傻娘儿们,即使在山门外给佛祖行礼,佛祖也会看到的。
意料之外的事儿又一次发生,医院检查结果,她身体竟然毫无损伤,只是在脸腮处有一片淤青,砖沿磕在腮帮。大家都觉得奇怪,那么重的身体有160斤吧,1米70的个头,摔倒时好多人都听见了那重重的一声响,竟然什么事儿没有,检查完就出院了,又跟随我们到景区吃晚饭。
吃完饭我诚心诚意地走到她面前问候她,祝贺她身体无恙!她也笑眯眯地谢了我,对我没有啥想法,我才放了心。大家也都说,在佛寺里摔倒,肯定有佛祖庇护。
走出宏伟的塔尔寺,我更加相信佛,佛住在了我的心里,我潜心向佛,今生只行善事,不问回报。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这些藏民聚居的自治州,正在塔尔寺周围。藏民虔诚敬佛,对藏教的每一个节日,他们都要远远地赶来参拜朝圣,磕着长头,行着一个个等身长跪礼。一路上我们看到这些独特的风景,他们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向前直伸,三步一磕头。据说不论路途多么遥远,都要认真磕头到寺庙里,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藏民信佛,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参观完塔尔寺,我对这座寺院,对藏传佛教,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热爱这个民族,也更愿敬奉佛教。塔尔寺是藏民心中的圣地,它被代代虔诚的藏民信徒雕梁画栋,装点美化,粉饰金身,打造的灿烂辉煌,美丽绝伦,成为藏民朝拜圣祖,礼佛念经的心灵圣地。
每年的佛教节日和寺庙庆典,也是当地藏民隆重庆祝的重要时刻。 藏传佛教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这座寺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塔尔寺也因成为藏民心目中的圣殿而熠熠生辉。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