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二货(散文)
一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凡是与学习、工作无关的爱好,基本上可以与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联系起来,大都归于二货之类。那些无事可做、寻衅滋事的街头混混,那叫无赖,离二货差二里路,二货是不会正眼甩这帮人的。真正的二货,是肚子里要有点真货,会欣赏一些好东西,会痴迷一些好玩意儿。必要的时候,会去拜师,用心学习,问个所以然。无论如何,在大众看来,二货不是正经人,属于玩物丧志之流。
到了大把年龄,少儿的许多记忆已经模糊,至于课堂学习方面的,差不多都还给辛勤园丁了。很奇怪的是,能留下深刻记忆的,大都与玩有关。攻城、斗鸡、猫猫虎、打尜尜、转扭扭、滚铁环、玩髀矢、跳绳、踢键子、摸鱼、掏鸟窝、溜冰刀、滑冰车等等等等,样样都可以玩得兴高采烈、忘乎所以。能得到心爱之物,或是玩一场说走就走的游戏,可以三月不知肉味。玩起来是那样的投入,不到十二道金牌,是不会轻易收手的。玩出道道,玩出名堂,那是有讲究的。随便一个游戏,都可以掰扯半天。单说髀矢,是羊后腿关节处的一块骨头,像色子一样有六个不同的面,分窝窝、背背、香九、臭九。两人或多人都可以玩。两人玩时,甲方把髀矢立在地上,乙方在一定距离外转击髀矢,若髀矢被撞击出界,甲方髀矢归乙方。如不成功,甲乙攻守互换,循环往复。时间伯伯可以作证,半个世纪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激动不已。
二
年龄渐长,开始走上了正道。感觉除了看书,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时不时喝一些逢场作戏的大酒,又不抽烟,能夸耀的事情不多。一圈一圈的年轮,眼看着快修炼成百年的榆木疙瘩,想想实属无趣。国外有一个报道,采访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说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坐在街边看过往的美女,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人生就像一个皮筋,一定要松紧有度,有弹性。太松了拉垮,太紧了容易折断。
工作不久,有一时期,迷上了麻将。有时,朋友家支两个桌子,大伙群情亢奋,一直会玩到雄鸡报晓。打扫战场时,数数脸上的纸条,再算算钻桌子次数,然后,相视哈哈一笑,各自归队。后来,一个响应号召下海经商的副县长,湖北人,痴爱麻将,常常组局。那一阶段,因为要往内地发运农产品,整车皮装卸,时间比较宽裕,一时成为特邀局中骨干。早晨处理完业务后,预定一个特间,一般上午十二点正式开战。四人摆开阵势,开始撕扯捉杀。室内云雾缭绕,桌上机关算尽,像四台高配电脑,全速运转,直到地老天荒凌晨二点。中间不下桌,茶水、饭菜有专职服务。往往上午的事推到下午,今天的事推到明天。一天下来,头昏脑胀,腰酸背痛。如此这般,连续了二十多天。每次回到家里,都后悔不已。骨子里,原本就不是太喜欢麻将之类的游戏,这样的煎熬,已经失去了玩的意义。
痛定思痛,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金盆洗手。为彻底了断念想,把家中的两副上好麻将随手送人。起初一星期,局长天天邀约,态度诚恳。接电话时,心里猫抓似的,手指自然摩挲起来,思想斗争激烈。一星期后,局长组建新班子,黄鹤一去不复返,从此再无搅扰。佛讲贪嗔痴,最难断舍离。回头是岸,就在那一刹那间。
三
其实,细想起来,个人还是有一些小爱好的,茶算一个。记得九三年,在北京参加“砸三铁”培训班时,曾在王府井大街购得一套台湾知名紫砂茶具。一套茶具,八百多元,那可是一笔巨款啊,那是两三个月工资,真金白银,买一套茶具,现在想想都有些疯狂。可能是因为割肉的原因,尤为珍惜。直到今天,过去了三十年,那套茶具的茶巾还在使用,不过已经面目全非,像渔网一样了。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好也一样,往往一个爱好会连出许多的爱好。先是茶叶,最早是普洱,普洱又分熟普、生普,还可细分出产地、年份。后是黄茶,黄茶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讲究制作工序和口感体感。再后是白茶,推崇高山、有机、天然。其间,绿茶、黑茶、红茶、铁观音,还有岩茶,等等等等。
茶品到一定段位,一定会关注到柴烧。柴烧,顾名思义,就是用松木等天然薪柴为原料,经过几天几夜甚至更长时间高温烧制,松脂油或者其它植物油脂和灰会滴落和粘附在毛胚素胎上,火路留下的火焰纹,加上窑滴窑汗,精灵般窑变会在器物上呈现出多样色彩和画面,光泽熠熠,贵气迷人。
记得入手的第一个柴烧茶壶,那种惊喜,一下子弥漫到全身。说来实在奇怪,壶在手中,脑海浮现的却是大美人王昭君。当时即兴制作了一个短视频,取名《落雁》,配文如下:“世上有一种美叫昂扬。这把壶高挑,正面黄沙漫漫,背面夜空沉沉,一滴美人泪明翠闪闪,第一眼想到了落雁王昭君,专泡熟普,色泽愈发明亮,想必美人已是心领神会”。
二月二十四日,恰巧俄乌战争爆发的当天,收到第二把壶,作《羞花》短视频,配文:“世上有一种美叫风情万种。这把壶丰满,色彩绚丽,红中透紫,应是羞花杨玉环了。专泡岩茶,挡不住异香迷心、花枝乱颤。此时此刻,美人回眸一笑,能不能让俄乌化干戈为玉帛”。
第三把壶短视频取名《沉鱼》,配文如下:“世上有一种美叫清新可人。西施壶,人见人爱。一直用铁观音养着,若隐若现的孔雀蓝下,一定有许多沉鱼在偷看。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这把西施壶才名不虚传”。
以后是五档高速,各样柴烧壶、柴烧杯入了一批。王昌龄的《闺怨》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然一天,心有所动,千里追寻茶器,竟然忘了品茶。想想可笑,人生痴迷,容易误入歧途。好比开车,可左,可右,可前,可后,前进重要,刹车更重要。
四
小爱好除了品茶,书法也能算一个。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的珠子串起来的,可以说,人生即选择。人生这条项链是否精彩,要看每一个珠子的成色和品相。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这是年龄、经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人的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偏执,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或左倾,或右倾。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偏是当然的多数,但实际生活中,都认为自己是老正。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点透了这个道理。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情缘,自记事起,书法就有“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感。年少时,独尊楷书,其它一概排斥,最看不上的是隶书。中年后,眼里只有《灵飞经》,特别是《灵飞经》四十三行本。再以后,极为推崇的是《石门颂》。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隶书。
青年意气风发,都有指点江山的冲动,楷书的遒劲刚正与青春荷尔蒙如干柴烈火。到了中年,棱角被生活磨平,变得四平八稳,了无生气。这个时候,沙漠遇甘霖,看见灵动的书体,自然视为红颜知己。春去秋来,日月如梭,生活积淀到看山不是山的时候,高山的冷峻挺拔,群山的平缓起伏才最能打动人心。《石门颂》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瘦劲,飘逸自然,有“秦碑力劲。汉碑气厚”的神采。所以,成了夕阳红的最爱。
书法有意义吗?除了抒发情怀外,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实用功能。细想起来,所谓的有实际用途的,都是物质的。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虚无缥缈的,精神的,美的,已经脱离地球引力,升华为艺术了。
五
写书法,不能没有名章、闲章,诸如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拦腰章是必不可少的。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动手,悦己怡情。于是,刻刀有了,刻石有了,刻床有了,朱泥也有了,诸如此类,万事俱备,那就上手练练吧。
接触到篆刻,才知道书法的不足,也就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要花大功夫崖壁刻石。书法到不了的,需要刻石。像人生一样,艺术表达,也需要扬长避短。
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一不小心又成为了一名香客。自己心甘情愿跳进了坑里,那是咎由自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顺藤摸瓜,果然是慧根作祟。多年前,因为痴迷玫瑰香味,忍不住在江山文学柳暗花明发了一篇小文。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手里的沉香有单圈、有多串,有国香系、惠安系、星洲系。品内敛的幽香,有海南莺歌绿棋的清凉杏仁果花香,有柬埔寨菩萨棋蜜甜薄荷百花香,有文莱的药香、清凉花蜜木香。品张扬的浓香,有老山檀香、太行崖柏。
人的爱美之心是无止境的,活到老,爱到老。有人说,金钱是人性的放大器。我的体会是,选择也是人性的放大器,不然,在直播间,怎么会有这么多冲动消费呢!好在有七天无理由退货,可以在头脑冷静后后悔。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一个二货。开车时,会时不时闻闻手腕上的沉香。一下班,会目不斜视直奔家里,泡一壶白茶,发一个多小时的呆,出一身细汗。忙一阵后,手中转一对核桃,沿河溜一小时。到家后,点一支香,如后宫选妃,挑一样沉香戴上,开始毛笔书写古文,每日一篇。
古往今来,玩物可以丧志,也可以养志。苏轼《放鹤亭记》有“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说国君纵酒好鹤会导致亡国,而隐士纵酒好鹤却可以怡情自娱。
有哲人说,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灵魂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会不会将来有一天,在云边,在水头,某个二货,吟箫临风;或者,坐在街边,看过往的美女,也未可知。
今天是九一八,外面响起了警声。警醒国人勿忘国耻,也提醒二货们在沉迷小我时,还要有大爱。
另外,主编的第一个评论被我误删,在这里致歉!
《二货》想表达的是天性的可贵,天性就是活力,天性就是创造力,天性就是由内而外的澎湃,天性就是诗和远方。偏离了天性,偏离了人性,虚假的浮尘一定会蒙蔽人的心灵、遮蔽人的双眼,困住人的手脚。人性的大河,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