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自立赢得未来(随笔)
所谓自立,就是凭自己的本事和劳动独立生活,而不依赖别人,不屈服于命运。这是做人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的基本保证。唯有自立自强不息,才能前进生存发展,才能赢得未来强大.
在人生之舟刚刚起锚之际,如何自立潮头,把住舵轮,让生命的航船劈波斩浪,永远向前?这是值得人们探讨与深思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革命领袖及许多有识之士历来都大力倡导和强调自立精神的确立与发扬。毛泽东同志在称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八连颂》中谆谆教诲:“全军民,要自立。”周恩来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一代,一定要自立自强,把握自己的未来,要接受清朝八旗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终于败家误国的历史教训。
人,应当像“人”字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自立于坚实的大地。有志自立的人是推不倒的,因为即使倒下去了,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
古往今来,人生的辉煌无一不是在自立精神的激励下,在不断地追求和奋进中创造的。力量虽小但自立精神强的人,在某一点上甚至比力量大而没有发挥极致的人要伟大得多。美丽的浪花,是在浪涛与礁石撞击中怒放;璀璨的火星,是在铁锤与铁砧的急剧敲打中迸发;人生的价值,也正是在自立自强的奋斗中显现。伤痕百处的吴运铎锻造不朽人生,失去四肢的朱彦夫创造极限人生,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走出辉煌人生,双目失明的李志军奉献光明人生,双目被炸失明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做公益帮扶1.6万余人绘就光辉人生。他们的不凡业绩,不正是自立生辉的最好注释吗?
在此再说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自幼患脑瘫的江苏省苏州市的陆鸿,从小患脑瘫,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影响肢体和表情的控制,被嘲“傻子”。对此,其父母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让他进入了一所可以包分配的职高就读,可是毕业后全班50多个孩子,唯独他没有任何一家工厂愿意接收。后来找到一家月饼厂替人包月饼,后又摆自行车修理铺、又开碟片店,感到还能发展,他自立自强不息,从报停、电话超市、电脑装配到办网吧,只要看到一点希望的光,他都去尝试,从不气馁。后来,学习摄影,在老教授的指导下,没日没夜刻苦钻研,办起了“天使乐园”照相馆,再后来又创办纸制品工厂,电商直销,2022年营业额达到1300多万元,成了顶天立地的自立英雄。他还主动为上门求职的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42名员工中,有30个残疾人。他也入了党,结了婚。从“傻憨憨”到“陆师傅”再到“陆老板”,陆鸿就像电影里的“阿甘”一样,在人生道路上不停地奔跑向前。他的过人之处在于自立奋斗精神,同时用自己的光辉照亮了别人!这位“中国阿甘”是残疾人自立创业者的代表,选为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自立,乃是一种不屈不挠的风骨,一种不甘平庸的信念,一种顽强搏击的意志,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自立精神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自立精神的确立与发扬得如何,衡量一个人成熟的程度,标志一个人价值的高下,预示一个人发展的前途,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缺少自立风骨的人,无论在哪里都难有立足之地,无论何时都难以生存发展,更谈不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而自立的强者,能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成为时代的楷模、人生的榜样。上世纪60年代,流传着两位耳熟能详的模范人物的光辉业绩,一位是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一位是许昌的党支部书记杨水才。这里就说说杨水才的故事:据《党魂》记载:许昌水道杨党支部书记杨水才,用生命实现着心中“小车不倒尽管推”的信念。
1965年的一天破晓,杨水才怀揣馍馍,去长葛县太平店林场学嫁接技术。近黄昏时,他学会嫁接准备回去,突然乌云翻滚,一场暴雨就要降临。杨水才一心惦着队里几万棵树苗,撑着疲惫的身子,盯着大风上了路。没出几里地,大雨倾盆而下,身患肺结核、胃溃疡及肾结石等顽症的杨水才哪里跑得下来!他走到半路,头晕眼花,连连咯血,双脚沉得像灌了铅。他默念心中的信念,硬是苦撑着于当晚回到了水道杨。第二天,他又拖着病痛的身子,手把手地教人学嫁接,从早忙到太阳西沉。酷暑时节,嫁接的树苗成活率高,杨水才带领群众一头钻进苗圃搞树苗嫁接。他的病经常发作,啥时痛得厉害了,他就吃瓣大蒜压压,继续工作。在烈日的炙烤下,杨水才几次昏倒。当年冬天,全面造林,他发高烧,大口大口地吐血,刚一退烧,就支撑着下了床,扶着墙,拎着石灰蓝,在刺骨的寒风中,一步一步走出了家门,身影挪动着在树坑之间……杨水才生前数十年如一日,以惊人的自立意志,默默实践着“小车不倒尽管推”的坚定信念,为人民奋斗终身。
自立,这是每一个正常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然,自立的程度与要求是因人而异的。值得注意的是,应该能够自立而依赖他人、不思进取的现象,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并不鲜见。有的自小娇生惯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入学住校后,怕苦怕累,对做值日搞卫生等勤杂工作懒于动手,甚至连洗衣、叠被等日常生活琐事也难以自理,让家长挂念、老师操心;有的同学做作业怕动脑筋,不独立思考,而是马虎应付,抄袭别人成果;有的要求进步,想入队、入团、入党,却不愿付出艰苦努力,想通过拉关系、求人情达到目的,甚至要家人出面“做工作”;还有的凭借家庭优越的经济条件,不愿刻苦读书学习或努力掌握干事业的本领,而是得过且过混日子,吃喝玩乐度年华。这种不能主宰自己,靠乞求别人恩赐的思想与做法,必然是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的,亦失去了做一个正常人的资格。
人生,决不是一条笔直平坦的道路,而是一条曲折漫长的征途,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幽的峡谷;既有横阻的高山,也有断路的激流。只有矢志不渝地开拓,才能赢得光辉未来;只有坚忍不拔地奋进,才能到达幸福乐园;只有顽强不息地攀越,才能登临理想的峰巅;只有自立自强地搏击,才能实现宏伟的愿望。
自立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自立关乎一个人的生存与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自立精神,提高自立能力,从而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呢?
自立,要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人生是一部乐曲,理想就是这部乐曲的主旋律。你的主旋律是高昂激越的,就将奏出战斗的进行曲,而不会是低沉的小调,更不会是轻浮的靡靡之音。理想的建立是人生的开始。追求,可以让弱者自强,强者自励;追求,可以使愚者添智,智者添勇。追求的目标愈高激励的力量愈大,就愈能产生自立自强的激情与活力,使之顽强地支撑起自己的生命与艰难困苦作斗争,创造出人间奇迹。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1962年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医生说这种病的患者最长只有二三年的寿命。然而,霍金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屈不挠,在与病魔作殊死搏斗的同时,继续自立自强地肩负着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使命,他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且研究出一项关于宇宙演化的最新成果,找到引爆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的导火索,解开了世界上最难以解答的谜题,这就是:宇宙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时间是如何产生的?时空有没有尽头?坍塌与无限扩张,所谓世界末日的两种可能会不会发生?这一成果引起世界关注,如同火星探测、克隆绵羊,霍金的“开放性膨胀”理论,使科学再一次成为大众传媒那里的社会性焦点。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他在生前给地球、人类留下10个预言,已有4个兑现了。霍金以病残之躯坚持科学研究,惊人的学术生命力更使他受到普遍的尊重。事实说明,一个人的理想追求,是自立自强之源,它能给自立不竭的伟力;自立又推动与保障着理想的实现。
自立,要有豪迈的骨气。风骨与气节,产生于一个人的心胸和头脑,又支撑着一个人的生命,它是人生态度的标签。一个有骨气的人,他不会一味依赖外力,向人卑躬屈膝,而会依靠自身求得生存与发展;他不会因私利,接受无理指责与人生污辱,而会挺起铮铮铁骨,维护人格尊严。
1995年珠海某外资公司韩国女老板,曾威迫中国工人下跪,吼叫“不跪就滚蛋!”来自河南南阳市的24岁小伙子孙天帅,感到下跪是个人与民族尊严的屈辱,所以宁肯站着被“炒”,决不跪着求职,尽管那儿有月薪1300元的收入,还是愤然而去。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气就是做人的骨气。孙天帅宁肯不要那份工资,也不丢掉中国人应有的骨气。事后,他忠告在外打工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自尊、自强”。事后,孙天帅被郑州大学破格录取,学习国际金融管理,毕业后做过多种工作,后任《大河报》行政区读者服务中心主任,手底下有200名发行员。多年后问起他对当初是否后悔?他说,虽然没有人愿意和钱过不去,但是自己依旧不后悔,毕竟代表的不是个人,还有整个国家的体面。天极尊严物有道,不减不溢常不忒。
历史上的英烈们,多是用头亦即用生命来表示自己的气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砍头不过风吹帽”;“我何惜此头”。正是这气壮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骨气,使革命势力所向披靡,使中华民族顶天立地而不仰人鼻息,理直气壮地自立于世界之林。一个人能养成这种骨气,那么,什么样的困难都将奈何不得,他将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自立,要有充分的自信。有些人自立能力差,其原因在于缺乏自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缺乏自信的人,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不可能做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判断和决定,总喜欢请教别人,询问老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按他人的意见行事,毫无自己的主意。殊不知,世界上除了自身以外,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理解与辨别问题的能力,只要以充分的自信,最大限度地开发这种能力,就能够自己处理问题。自信,这是一个人干事情要获得成功,一个民族要获得生存发展的基础。要是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还指望谁来相信你?你怎能有立身之地呢?翻开中华民族历史的大书,每一个做成一番事业的人都非缺乏自信的懦弱之辈,都是信心百倍、百折不挠的强者,即使遇到逆境,也能自立自强、从容应对。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又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并实现理想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充足的自信心,才能独立自主地去决断与处理问题,实现成功的良好愿望,否则将一事无成。
自立,要有良好的素质。素质、才能是独立工作、生活以及成就事业的基础。没有必要的素质讲自立,只能算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有一句格言说得好,从寻常的现象到惊人的创造,对于一个有准备的头脑,也许近在咫尺;对于一个没有准备的头脑,则远隔万里。这里的所谓准备,是以良好的素质为先决条件的。这种素质包括思想、精神、技能、身体状况等诸方面。当然,首要的仍然是精神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精神起着主导作用,有了它就会能动地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要自立,就要发扬拼搏精神,勇于在实践中摔打自己,逐步练就搏击人生风浪的过硬本领。所谓艺高人胆大。有了高超的技艺,有了驾驭生活的本领,就敢于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迎接困难;就能在任何境遇中,站得住不趴下。自古以来,那些自立自强有所成就的人,那个没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哪个不是具有良好的素质?
自立,还要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走出认识误区,划清是非界限,不把依赖别人、坐享其成当作荣耀,不把能拉关系、善找靠山看成本事,不把诚实守法、埋头苦干视为无能。
当然,强调自立,并不是说永远也不能求人帮助。一个人能耐最大也不会全知全能,也少不了别人的关照和帮助。但求人帮助只能是在个人实在无能为力之时,而且目的光明正大而问心无愧。这种无奈求助与一味依赖是有原则区别的。现代生活的发展,使每个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单独完成工作;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只有你自己的思想与你同在,只有你的本领才是你自立的支柱。
朋友们,刻苦造就自立的素质,不断培养不屈的风骨,勇敢地接受时代的考验,这是摆在你面前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愿你在时代的感召下,在人生的搏击中,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努力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2023年9月21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