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本地民间对联趣话之一(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本地民间对联趣话之一(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18.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3发表时间:2023-09-23 09:32:51
摘要:对联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老幼,妇孺皆知,逢年过节,节日喜庆,贴上一副对联,那真是喜色无边。就是在民间不会对对联的人,也颇喜爱对联。古代科举考试,还有对对子的考题。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平民,从新科状元到乞丐中,都有对对联的高手。

对联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老幼,妇孺皆知,逢年过节,节日喜庆,贴上一副对联,那真是喜色无边。就是在民间不会对对联的人,也颇喜爱对联。古代科举考试,还有对对子的考题。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平民,从新科状元到乞丐中,都有对对联的高手。纪晓岚聪颖,唐伯虎灵通,解缙巧妙……还有许多无名小卒,也在联坛留下对联趣话。今日将平生看书学习到的一些绝妙对联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对联的快感!
   有一则拆字对联很是精妙。对联是:“鸿是江边鸟;”把“鸟”字移开,就是“江”字,这个江边鸟多自然流畅。但是下联不大好对,有人对“吴乃天上口”,字是拆开了,可是意思远远赶不上。后来一个乞丐对出“蚕为天下虫。”对得很是工稳,大家称道。
   有人出上联:“凤凰遍体文章。”把凤凰满身的花纹必做文章,真的很形象。可是对句却难了,凤凰是动物,满身还有花绣的文章,怎么对呢?这时来了一个落第秀才,他随口对出:“螃蟹一身甲胄。”螃蟹是动物,身上的硬壳像铠甲一样,对得好,大家拍手。
   有个寡妇出了一个都是“宝盖头”的对联,说谁要是对答出来,就与他成好事。寡妇的对联是:寄寓寒窗空寂寞;都是宝盖头,有个丫鬟对出“俊俏佳仙伴伶仃”;对联基本可以,但是有点勉强。这时来了一个和尚,对出:“退还莲蓬返逍遥。”寡妇觉得对联不错,但没有成好事,就同和尚一起去修道念佛了。
   一个书生苦读,想考起状元,可是一拿起书本就要打瞌睡。他的母亲即景做一上联:“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书生听得出是母亲的教训,就马上对答出下联:“哈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明朝中期,沙地沟有个滑稽秀才,他与同事打赌,说谁要是对出他的上联,他就一下吃五个烧包谷。他的上联是:“鼠无大小都称老;”对联很绝,老鼠大小都叫老鼠。三天没有一个人对答出来。烧包谷也吃不成。第四天来有一个提着鸟笼的青年,只见他把鸟笼朝秀才面前一放,就说你的对联我对:“鹦有雌雄全叫哥”,秀才一听,不错,鹦哥这种鸟都是这么叫的,于是一下就吃了五个烧包谷。
   还是在这个沙地沟,还是这个秀才。那一年乾隆皇帝到江南游玩,从三峡进入金字山,到了沙地沟这个地方,见到这个秀才独自看书,乾隆皇帝就出对联夸赞这个秀才:“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秀才抬头一看,眼前的人器宇不凡,料想是个有来头的北方大人物,于是就开口对出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乾隆一听,果然对得不错。就马上再出一上联开导这个秀才不要读死书,要学习父亲去经营生意。乾隆的上联是:“子当承父业”,这秀才马上对答出:“臣必报君恩”,乾隆听了哈哈一笑,那就跟我走吧!结果这个秀才做了乾龙皇帝的文书。
   过去乡村贫困,人们每逢过年就都感到苦恼,有个叫谷多的人贴出对联的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对联一贴出来,引来人围观,一个叫尤少的青年马上给他对出下联:“事难成,事事难成!”谷多觉得此对联很有意思,就留下尤少在家玩耍,过年没有肉吃,谷多就给尤少煮了一碗面条,二人对面坐起来,都端起碗吃面条。谷多见景就出上联:“面对面吃面。”这个对联很有情景,二人面对面,又正在吃面。一般人很难找到下联。尤少感到谷多能用面条款待他,很是合心,要成为好朋友,就一思考,对出下联:心连心贴心。这对联也是很对当时情景,二人心连心,那就是贴心。于是两人就情好日密,一起读书,最后双双考起进士。
   过去女子当中也有对对联的高手。利川县城有一个大户人家女子,28岁了还没有嫁人,但是又很想念有男人去聊她。于是就在大门上贴出一个对联上联,说是只要对得出这个对联,就不分贫贱富贵,马上与他结亲。女子的对联是:“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白,男人们稍微一想就知道意思,但是没有几个年轻人对答出下联。正在拉女子失望之际,有个嫣巴老头走来,说:“我来对。”女子精神一振,回答说:“你对吧,对得好,我跟你走。”嫣巴老头笑笑说:“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意思是你不要看我人弱小,可功夫还是不错的。女子听得明白,就说:“行,我跟你走,看看你的火有多厉害!”
   民间有趣的对联,各地都有,只要随时留心,就能搜集许多,今天先说以上这些,以后再来交流。
   2023年9月23日秋分节日于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16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联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老幼,妇孺皆知,逢年过节,节日喜庆,贴上一副对联,那真是喜色无边。就是在民间不会对对联的人,也颇喜爱对联。古代科举考试,还有对对子的考题。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平民,从新科状元到乞丐中,都有对对联的高手。不仅对联对得好,而且还留下许多对联佳话趣话,读来也是别有逸趣,作者深入搜集,整理当地民间的对联趣话,就是很好的传承了对联文化的精华,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景仰!一组对联佳话,读来情味多多,推荐欣赏!【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9-23 09:34:36
  作者深入搜集,整理当地民间的对联趣话,就是很好的传承了对联文化的精华,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景仰!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9-23 09:38:11
  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平民,从新科状元到乞丐中,都有对对联的高手。不仅对联对得好,而且还留下许多对联佳话趣话,读来也是别有逸趣。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9-23 09:39:15
  谢谢鼓励,好要努力学习!把对联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9-23 10:47:17
  七律·五老闲坐
   邀来五老说华年,冷暖忧愁各有天。
   立业成家多苦累,安居养老已超然。
   人间闲话无须说,身外钱财莫纠缠。
   学得糊涂开口笑,一盘车马换心鲜。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