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读到深处归已迟(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流年】读到深处归已迟(散文外一篇)


作者:秋蒿 童生,69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7发表时间:2023-09-25 13:11:15

我这人,平生没有别的嗜好,唯爱读书,嗅着书香,心里充实,日子有味。只是书读多了,也能读出花样儿,闹了不少笑话。
   性格内向的我,向来不爱热闹,尤其喜欢安宁的读书环境。家庭吗,多了几分烟火气,电视一开,吵得你心里直冒火。与之相比,办公室倒是清净之地,也就成了我读书的乐园。
   那年夏夜,我照例来此夜读。办公楼不大,仅三层,我的办公室位于顶楼一角,偏是偏些,读书却是不错的地方。因已下班,楼内静悄悄的,似乎成了我的个人专场。无人打扰,这氛围颇似专为读书准备的。
   夜幕降临,霓虹灯闪,不甘寂寞的小城,如一位妖艳的女人,正卖弄着她的风情。但热闹被关窗外,我已无感,醉心于夜读,能诱惑的,恐怕也只有文字了。
   我的面前摆放着一本《林清玄散文精选》,龙章凤姿,风流儒雅,比美人可要漂亮多了。我一头扎进书里,在文字的丛林中遨游,那炳炳烺烺的声韵之美,如一曲天籁,引领我步入神奇的境界。那一刻,我像穷汉子发掘到宝藏,惊喜之余,尽情享受着读书之乐。
   不知何时,一只壁虎悄悄爬上墙角,双眼凝视灯下的飞虫,就像我关注文字一样。突然间,只见它一个暴起,然后津津有味地享受起来,那味道想必和我品尝文字一样。想罢嫣然一笑,原来,自己不过是一只吃文字的壁虎啊!
   夜静更深,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着,就像一只陪我遛弯的小狗,场面竟有些温馨和安暖。时针不知疲倦地走着,不知不觉,已是夜半零点。猛然间醒悟,遂匆匆合上书本,都怪自己太投入。我这人就这样,未读书时人是真实的,文字如梦;读书时文字真实了,人却又入梦。
   我苦笑一声,该回家了。哪知走到楼口,铁将军把门,我已被“关禁闭”。原来,粗心的门卫只是查了个大概,处在角落里的我就这样被遗忘了。喊人吧,哪知楼体隔音,门房又远,任你喊破喉咙,却也难叫醒门卫的黄粱美梦。无助的我就像被出卖的傻子,愣了半天才缓过神。哎!也只好在办公室过夜了,给妻子打个招呼吧。
   拿起手机吓了一跳,十多个未接电话。原来,为免打扰设置了静音,任不放心的爱人再是催促,我却被蒙鼓里。回话吧,那头的她气得责骂:“你真是个书虫,钻书本里睡觉吧!”我嘿嘿一乐,文化水平不高的她,骂起人来还怪有文学味哩。骂归骂,毕竟老夫老妻了,临了她关心道:“睡觉注意,别感冒了。”那一刻,我心里竟暖融融的,知冷知热的她,也许是受我那满橱书香熏陶的缘故吧。
   打个地铺,书本为枕,我真的钻进书里睡觉了。读书爱做梦,但都是美梦。那一夜,我睡得很是香甜。
  
   谈读书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与同道交流,谈及读书。说实话,鄙人愚钝,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大多情况下,只能做一看客而已。但不讲并不代表没有想法,在读书方面,本人还是小有体会的。
   某虽不才,尚自视为读书人,从小到大,读过的书也不算少,虽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乐趣却是有的。与我来讲,书就是伴侣,一日不读,人生无味。读书,就是与睿者的心灵对白,从中,你可以获取启智的钥匙。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嘛。
   人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书中有你需要的知识。《励学篇》告诉我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读者来讲,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心灵的大后方。当一个人感到迷茫时,读读书,可以有一种超然的解脱。那种感觉,就像孤独的旅者,在茫茫戈壁发现绿州一样。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人生于世,红尘三千,静下心来,沏一壶香茗,旅行在文字的丛林里,那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什么功名利禄,一切都是浮云,禅悟人生,心流清泉,被文字过滤的灵魂是最纯净的。
   读书再好,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知珍惜,以种种理由推脱。其实,只要想读书,即便再忙,总能挤出时间的。在过去,有幸读书的人,大多非富即贵,穷人读书,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都是励志的典型。由此可见,家贫并非妨碍读书的借口。古往今来,学堂的窗根,不知成了多少学子圆梦的摇蓝,只是因为,他们想读书。
   作为我来讲,自己除了阅读,也喜欢写作,借以表达内心的想法。要了解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只须看他的文章即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摆上书面的行行文字,都是作者思想的倒影。所表现的文风,都是其内在性格的外显,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李白之所以被称“诗仙”,首先是爱酒,所以才能写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诗句。大文豪鲁迅嫉恶如仇,写出的杂文挟一股刀剑的寒芒,维护的是社会正义。
   想读书、爱读书,但一定要读好书。在读物的选择上,须把握方向,有所取舍。一部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那些垃圾的读物,无疑于寄生的毒瘤,侵蚀着人们的健康。灵魂没了,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有那么一些公知,写出的文章带着一股铜臭,竭力为敌对势力歌功颂德,属于典型的汉奸文学。这样的败类,写出的文章不看也罢,免得脏了我们的双眼。
   这让我想到了时下倍受关注的毒教材事件,令人痛惋。真难想象,读这样的书,会教育出什么样的下一代。这哪是什么心灵鸡汤,分明是一杯断肠的毒药。所以,对读者来讲,必须保持一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火墙。读与不读,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浑水是趟不得的。
   一般来讲,阅读全凭嗜好,读物也就有了特定的受众。要了解读者喜欢什么,看他读的书就知道了。读兵书的人一定对军事感兴趣,看菜谱的想必喜欢厨艺。你让一个行外人看专业书,不睡着才怪。
   读书也和年龄有关,少儿读物自然是童年的专利,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一切都是可塑的,就像阳光下的树影一样。我二十多岁时就爰看武侠小说,通宵达旦地读,情到深处,甚至于产生幻想,年轻就爱做梦。现在老了,依然喜欢阅读,但多和修身养性有关,也许这就叫岁月吧。
   光阴有限,让人生活出精彩,应该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书相伴,等待我们的一定是诗和远方。

共 23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启智明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足见书籍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作者的这两篇文字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读到深处归已迟》记录的是作者的一次读书经历。作者为了寻一清净之地读书,来到了办公室,却又因读书太过入迷,忘记了时间,当恍然想起时,已是凌晨,单位大门早已落锁,无奈的他只好留宿办公室,拥书入梦。《谈读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梳理出的关于读书的一些建议。书籍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可以增长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可以锻炼人的表达能力,许多人因为阅读而爱上写作。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读好书,在书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两篇关于读书的小文,或活泼灵动,或严肃认真,却都彰显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散文行文流畅,语言质朴真诚,佳作,编者推荐赏读。【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9-25 13:17:35
  读文,让我想起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他将墨汁当成了红糖吃到了肚子里,还说,真甜真甜。读书真的能让人废寝忘食,也真的很甜呢。都说开卷有益,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书读来可能不仅不能受益,还会毒害人的心灵,需要好好甄别。
   很有意义的两篇小文,拜读学习。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秋蒿        2023-09-25 14:30:06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钻到里边去。
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9-25 13:18:44
  感谢李老师投稿流年,祝在流年写作愉快,期待分享更多佳作。
闲云落雪
回复2 楼        文友:秋蒿        2023-09-25 14:27:51
  感谢推荐,感谢江山文学网平台,感谢逝水流年社团。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10-29 04:44:43
  读书是一件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此等如痴如醉的读书人,古时谓之“书痴”,是个雅称;如今则改为“书呆子”,可“书呆子自有其乐趣,也许还可以说是其乐无穷”书呆子之手不释卷,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大概每个真正的读书人都有与此大致相近的心境和感悟。宋代诗人尤袤流传千古的藏书名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读老师的文让我也感觉到了这一层意境。但是我们要守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原则。问候老师深秋吉祥安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3 楼        文友:秋蒿        2023-12-05 10:46:59
  由于自己的原因,点评才看到,时间过长,非常抱歉。同时,对老师的关注表示感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