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纸飞机(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纸飞机(散文)


作者:清风垂柳 秀才,140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5发表时间:2023-10-07 10:48:04
摘要:“我的纸飞机呀,飞呀飞,飞到了芦荡边......”。纸飞机,飞走了,带走了我们的童年,也带走了父母的青春岁月;纸飞机,又飞回来了,带来了我们无限的回忆,带来了母亲两鬓的白发,带来了父亲满脸的皱纹......

最近有首歌曲《我的纸飞机》,其中歌词唱道:“我的纸飞机呀,飞呀飞,飞到了芦荡边……飞到了我的童年,那时的母亲还没有长出白发,人群中如此耀眼。”
   歌词让人无限感慨,时光如梭,当时无忧无虑的童年,早已逝去。童年的笑声湮没在母亲两鬓的白发里,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近期,不知何故,总是在脑海里不断浮现死亡、白事、葬礼等字眼。假期期间又参加了一场白事,村里的老人也在慢慢消失,总觉得死亡就在身边,感叹人生苦短,不可捉摸。可能人年龄越大,越容易回想以前的事情,也许只有这样才会觉得自己年龄还不是那么大,童年时光还没有走远。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小时总希望快点儿长大,真是愚蠢的想法。思绪万千,随着纸飞机再游荡一遍童年的时光吧。
   纸飞机,应该是我们80、90后的孩子,小时候最常见也最常玩的一种玩具。起初,没上学之前,父亲爱用烟盒给我叠纸飞机,当时的烟盒都是软包的,用来叠纸飞机正合适。后来,再大些,跟前面邻居小伙伴,我们天天在一起玩。当时我们虽然没有上学,但是他堂哥堂姐上学了,他就拿来堂哥堂姐的旧书叠纸飞机,一样玩得不亦乐乎。
   上了小学,虽然有了书,但是不舍得撕课本去叠纸飞机。不过等发了新书,那些旧的练习册可以用来叠纸飞机,课本是绝对不舍得叠纸飞机的。当时,小学也上早自习,但是只有三年级及以上的年级才强制上早自习,一年级和二年级全凭自愿。上一年级的时候,留了一级,留级后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这点儿让父亲很骄傲。学习好,就要起带头作用,所以每天早上也去上早自习。小伙伴们起得都很早,有时四点多就来敲我家门,喊我去上早自习。一听到他们喊我,马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背上书包就去上早自习了。学校离家约有两公里,中间还要路过一片坟地,但是我们几个人一起,并不觉得害怕。看着满天的星星,有种披星戴月的感觉,特别是冬天,大早上起来,带上棉帽子、手套,更有感觉。去上早自习,还要自己带着蜡烛和打火机,因为学校教室里没有电。一进校门,就能看到三四五年级的教室里全是烛光,当时还没有六年级,后来我上四年级时,才有六年级。我们一二年级,没几个去上早自习的,一班也就去五六个人,有时三四个人。毕竟不强制,所以很少有人能天天早起,自觉来上早自习。班主任也不是天天去,只是偶尔去一次。我们几个人,名义上是去上早自习,其实是在班里玩。男孩子总是奇思妙想,我们用作业本叠纸飞机,然后在蜡烛上点燃飞机头。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把飞机扔出去,叫做“开火飞机”。虽然贪玩,但是防火意识还是有的,教室前面是一大片空地,正适合玩耍。我们就这样玩得不亦乐乎,有时班主任突然来了,不免被他一顿吵。当时的老师都很严厉,一点儿做不好,就会被严厉训斥。而且,老师上课都爱拿一支树枝做成的教棍,看谁上课不老实,就给他头上来一下。我也曾因上课调皮,被老师敲了一棍。但是,仍然改不了调皮。
   纸飞机,只是我们儿时玩的自制玩具之一,纸面包,也是常玩的玩具。纸面包每个地方叫法不一样,有的叫“砸纸片”。纸面包的做法也很简单,用两张纸,分别竖着对折,然后把两张对折好的纸交叉叠在一起,一个正方形的纸面包就做成了。“砸面包”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不画圈,就是互相砸对方的纸面包,如果把对方的纸面包砸翻面,就算赢了。另一种玩法,先画一个圈,在圈里互相砸对方的纸面包,砸翻面或者把对方的砸出圈,自己的不出圈都算赢。有时为了能轻易赢对方,会特意穿一件外套,砸的时候,用手捏住外套右下的角。随着自己的纸面包砸下去,让外套带着风,借助风力可以轻易把对方的纸面包扇翻。经常“砸面包”,就不免会受伤,有时为了砸翻对方的纸面包,也会作弊。砸的时候,顺势用手指扒拉对方的纸面包,但是这样做是有危险的,不是把手指砸肿,就是把指甲盖砸劈,不免一段时间疼。有时砸一天纸面包,晚上胳膊又酸又疼,但是这并不阻碍第二天接着砸。有时玩得兴起,母亲喊回家吃饭都听不到。母亲无奈只有跑到跟前,一顿训斥,才乖乖回家吃饭。吃了饭还接着玩,真是童年不知疲倦。当时的纸面包,都用一个酒盒子盛着,开始自己并没有叠几个,后来竟然赢了满满一酒盒。
   那些年,家家户户流行用火柴,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样玩具。有两年,我们流行玩“洋火皮”,其实就是把火柴盒撕开,只要带字的那一面。玩法也很简单,自己出几张洋火皮全凭自己,玩的时候,先以石头剪刀布决定先手和后手。然后,把自己的洋火皮和对方的洋火皮,竖着对折一下,使洋火皮中间形成一道沟,呈“V”字形。然后,向右侧顺势把洋火皮摔在地上,看看反扣在地上几张,自己就赢几张。前面邻居小伙伴,攒了洋火皮也会让我给放着,我们经常一起玩,也跟同村其他小伙伴比赛。后来,竟然也攒了一酒盒的洋火皮,一直在屋里放着,也不知什么时候,全部没有了。现在想起来,不免觉得可惜。
   陀螺,应该是我们80、90后的孩子都玩过的玩具。当时的陀螺并不是像现在的一样,全是买现成的,而且还带灯光和音乐。当时我们玩的陀螺,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起初,都用圆柱形的墨水瓶做陀螺。上了三年级,开始用钢笔,墨水瓶是不缺的,用一个墨水瓶、一颗弹珠、一些沥青就可以做陀螺了。有些小伙伴,不知在哪找的沥青,把弹珠放在墨水瓶口,把沥青烧软,使其把弹珠和墨水瓶粘在一起,一个陀螺就成了。但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可以找到沥青的,我也想做陀螺,无奈没有沥青。我和妹妹就想到了用“娃哈哈”瓶子,用火把瓶子点着,它会慢慢融化,滴下来一滴滴塑胶,滴在墨水瓶口,正好粘住弹珠。没想到,最后粘得比沥青还结实,那个陀螺玩了很长时间。打陀螺的绳子,是在旧的拖拉机传送带里抽出来的。村里有个小伙伴,他家是修拖拉机的,不缺这种橡胶带,我们都去他家要一根,然后把里面的细丝抽出来做打陀螺的绳子。村里的小伙伴爱在一起玩耍,最爱玩的是互相碰对方的陀螺,看看谁的更结实。有的陀螺粘得不结实,一下就被别人的陀螺碰散了,弹珠和墨水瓶瞬间就解体了。这还不是最惨的,墨水瓶都是玻璃的,陀螺转速快的时候,一碰墨水瓶就烂了,输掉的一方垂头丧气,赢的一方兴高采烈。不光是能碰烂,有时用力过大,一下就把陀螺打到墙上了,“叭”一声,陀螺就碎了。
   后来,小伙伴们都学聪明了,不再用墨水瓶做陀螺了。找一截手腕粗的树枝,用菜刀或者斧头削成圆锥形,在圆锥尖上砸进去一颗钢珠,再在另一头套上一个钢套,一个木制的陀螺就好了。这样的陀螺,随便打,随便碰,再也不用担心打坏了。后来在东地,我捡了一个卖的那种木制陀螺,比自己做的好看多了,我如获至宝。经常拿出去跟小伙伴炫耀,非常得意,小伙伴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除了这些自制的陀螺,还有天然的陀螺。不过这种天然的陀螺,要等到每年秋收才会有,其实就是棉花桃。各家的棉花刨掉后,都会放在东地,等棉桃被晒开,再择上面的棉花。这时,我们都会去东地,摘棉桃用来当作陀螺玩。这种陀螺唯一的缺点就是玩不长,打着打着,棉花桃就被打开了。不过没关系,棉花桃多的是,再去摘一个就是了。要是被主人看到,我们拔腿就跑,再去摘另一家的棉花桃。
   弹珠,是童年不可多得的玩具之一,因为这玩意儿,自己做不了,只有拿钱买。零花钱,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可遇不可求,毕竟那年月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小学时期基本没有过零花钱。后来,不知谁给了一毛钱,去学校门口买了七个弹珠。而邻居小伙伴,都是拿他堂哥的弹珠玩。我们那边弹珠的玩法比较简单,在地上砸一个窑儿,在窑儿前面约一米远的地方画一根横线。开始先从窑儿往线跟前扔弹珠,谁的弹珠离线最近谁先玩,要是扔过线,那就是最后一名。排好顺序后,从线往窑儿里扔弹珠,谁先把弹珠扔进窑儿里,谁就可以去碰别人的弹珠,被碰到的弹珠就输掉了。有点像现在玩游戏一样,先升级再打怪。后来不知不觉,也有了很多弹珠,也用空酒盒装着,有半酒盒。这些弹珠,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不见了。
   弹弓,应该是每个男孩子最爱的玩具之一。弹弓也是我们自己做的,起初都是找一根带杈的树枝,用斧头修砍一下。找两个带圈的钉子,钉在两根树杈上,再花上一毛钱买一根橡皮筋,最后用破自行车内胎剪一小块盛弹器,一个弹弓就做好了。弹弓的子弹,在地上随手一捡都是的,就是小土块。后来,父亲用铁条给我捏了一个铁制的弹弓,比木头做的要好看很多,也比木头的轻,让我在小伙伴面前挣足了面子。玩弹弓,不能对着人打,都知道这是一条不言而喻的规矩,大家都会自觉遵守。虽然玩了那么多年的弹弓,但是也没有打到过一只鸟。玩弹弓是有技巧的,我们小时候也是胡乱玩,并打不准。前段时间,楼下有家邻居的狗老在半夜嚎叫,吵得人睡不好觉,主人也不管。后来去找他家人说了说,他说可能是狗在夜里看到监控的红外线一直动,所以狗才不停地叫。他说以后夜里把监控的红外线关掉。我当时在网上买了一个带红外线的弹弓,想着他家的狗要是夜里再叫,我就用弹弓打它。没想到,自从找了它家主人后,狗再也没有半夜嚎叫过,我买的弹弓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害得我还练了一晚上的弹弓,到最后我也没有练会瞄准。哈哈……
   思绪随着纸飞机又游历了一遍童年时光。童年的时光,每每回忆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这些自制的玩具,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当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通过我们小孩子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了无数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高级,但却是我们智力的结晶,感觉要比现在买的玩具更有意义,更加有趣。不仅仅是玩起来有趣,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看着一件件玩具在自己手里诞生,有种无可比拟的成就感。
   “我的纸飞机呀,飞呀飞,飞到了芦荡边……”纸飞机,飞走了,带走了我们的童年,也带走了父母的青春岁月;纸飞机,又飞回来了,带来了我们无限的回忆,带来了母亲两鬓的白发,带来了父亲满脸的皱纹……

共 39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纸飞机、砸面包、玩洋火皮、陀螺、弹珠、弹弓……这些属于七零八零后孩子童年的玩具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展现。作为一个时代的孩子们的独特记忆,这些玩具的制作简单,取材普通,几乎没有作为商品出现的身影。但是每件玩具的制作过程无不体现出孩子的聪明智慧,所包含的快乐元素也一样不缺。通过作者的文章,小编我很有些感慨,快乐的获得有时真的与物质无关,反倒是在那些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更加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丰富了快乐获得的方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留下的欢乐和笑声都是唯一永恒的,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佳作推荐共赏。【晓荷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3-10-07 10:50:54
  感谢老师倾情分享,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10-07 11:08:26
  谢谢萧垦老师的编辑。老师辛苦了,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