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逆境促人奋发(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逆境促人奋发(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7发表时间:2023-10-11 16:50:23
摘要:逆境对人生是一种考验,处理得好,可以催人奋进,勇往直前,战胜艰难困苦,取得辉煌业绩;处理不好,害怕艰苦,经不起考验,就会一蹶不振,一事无成,这里关键是意志与毅力的问题。所以要树立信心培养意志,朝着心仪的目标奋勇前进,体现人生的价值。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有一条平坦笔直的人生道路。然而,现实往往有悖愿望,苦难、屈辱、厄运,生活的熬煎,学习与工作的不顺心等等,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来光顾你。特别是那些学有所长、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总会遇到各种艰难曲折、坎坷困苦,这就是所谓的逆境,也就是不顺利的境遇。
   逆境,这是人们所不喜欢的,想竭力避免的,它是绊脚的顽石、刺人的荆棘、拦路的猛虎,它会给人带来忧愁、焦虑、痛苦与不幸。但是,任何人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环境,轻而易举地避开逆境;人们只能以大无畏的精神,以唯物辩证法的态度,直面现实,勇敢地迎接逆境的挑战。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这是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关于逆境的断言。是的,历史上经常发生这种情况:置身优越环境而悠然自得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大凡成才者几乎都是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的。一个事事满足的人,只会在永恒的“幸福”中沉寂。只有艰苦与成功的因果循环,才能造就丰富的人生、得到真正的幸福。古语说得好:“自古英才多磨难”。人不能逃避艰苦,而要能动地把经受磨难转变成自身的一种精神价值。人可以用精神上、道德上的力量与艰苦抗衡,同时又从艰苦奋斗中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只就像燧石只有在锤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翻开人类的发展史,我们完全可以领略到那些勇于同逆境奋争的人们所创造的辉煌,窥见其在逆境面前的人生态度。他们有的家境贫寒、幼失孤恃,有的身躯残疾、环境艰苦,有的蒙受冤屈、备受压抑,有的横遭凌辱、排斥妒嫉……等等,然而,他们面对命运多舛的境遇,毫不退缩却步,毫不灰心丧气,而是逆流而上,勇于进取,刻苦磨炼,奋发努力,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让信仰在搏击中变得更加坚定,让生命在厄运中发热闪光。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属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所为作也。”
   司马迁本人正是在蒙受宫刑之辱后写成《史记》这部永远闪耀着不朽光辉的巨著的。以上种种皆为圣贤伟人逆境发愤之所为。
   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有总多英雄豪杰,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慷慨赴难,奋力搏击,自立自强。
   方志敏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吴运铎在病床上写出了《把一切献给党》,朱彦夫失去四肢写出了《极限人生》,张海迪在轮椅上走出了光辉的道路,史光柱、李志军用失明者的双手为人们送去了更多的光明……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会轻易地退出人生的舞台,草率地熄灭生命之火的,他们以坦荡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笑对征途上的风风雨雨,在实践中锻造无比坚强的人生。逆境给人以宝贵的锻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在此,我情不自禁地要特举一例、发生在我身边的、完全是被冤屈错误处理、多年多次伸冤而被趋炎附势者置之不理,我也为其喊冤申诉不起作用,至今几十年过去由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将近成耄耋老人仍在努力奋斗着的——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张崇发同志,他在逆境中的奋发有为、突出贡献,显然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代表,可让那些挂着党员牌子而不像共产党人,尤其是那些高位贪官不干人事的所谓共产党员无地自容!那么,他是怎样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呢?
   1984年,张崇发因遭迫害、错误处理,脱军装转业秦皇岛市。转业前,开国上将董其武给他题词“愈挫愈奋”,希望他在挫折中奋起;著名作家魏巍给他题词“锲而不舍”,希望他像过去一样,继续奋斗,毫不停步;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他题词“坠地金石自有声”,告诉他:你要像金子那样,虽然从高层跌落了,但不要沉沦,要努力干出点声响来!逆境中,张崇发就按照3位长辈的指点,不消沉,不退缩,不畏惧,像在部队时那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为所在的单位,开创新局面而勤恳工作、搏击奋斗。
   1985年,刚一转业到秦皇岛,领导让张崇发创办一张《文化生活报》,由于办得有声有色《河北群众文化》杂志发表长篇文章,宣传张崇发艰苦办报纸的事迹。次年,他便着手研究文物如何为旅游服务,与人合作写了一部《威远城传奇》的古装电视剧;接着在《中国文化报》发表了3篇头版头条经验性消息,在全国文化界反响很大。由于工作成绩显著,1986年张崇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张崇发自发成立《旅游文化丛书编委会》,主编出版了《秦皇岛名胜古迹传说》一书。之后推出《历代名人咏长城》和《名作家笔下的秦皇岛》两本书。领导为张崇发记功一次,被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委会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被《中国引进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
   张崇发在新闻采访的同时,坚持著书立说,走学者型记者之路。10年间,他主编了10部15卷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还利用中国引进报社归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的优势,策划、并组织了与国家医药、卫生学术团体合作,召开全国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的大型活动,8年间,共举办国内会议6届8次;举办中美、中德国际传统医学学术会议2次,向世界宣传中医中药,为中医走向世界出力。他举办的国内会议,受到卫生部长崔月犁、钱信忠等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分别为大会题了词。钱信忠参加1991年首届会议时,赞扬张崇发:“功德无量,办了我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
   张崇发把北戴河近代名人别墅的保护、开发、利用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了《救救北戴河近代名人别墅——关于文物工作的思考》,被新华社《河北内参》采用,引起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从而解决了北戴河文物保管所10多年来一直解决不了的“别墅无法管理,无法保护,难以利用”的问题。然后,张崇发又在中国旅游报发表了《北戴河名人别墅何时风光再现》一文(整版,配评论),在更大范围内造舆论。北戴河区终于在2004年3月颁布了《北戴河近代建筑保护条例》,把64幢名人别墅正式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使别墅产权单位不能再随便拆、建、毁。为巩固这一成果,他又在中国文物报发表《北戴河名人别墅保护法规出台记》。由于贡献出众,《秦皇岛日报》以《天道酬勤》为题用一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的事迹。
   张崇发在逆境中,不便写政论性文章,就大写宣传名胜古迹的报道,有多篇具有很高的历史与学术价值,如《一场没有枪声的战斗》《稀世国宝脱险记》《赵城金藏始末记》《有关抢运赵城金藏的部分文章及其失实问题》等文,既宣传了名胜古迹,又宣传了共产党人、人民军队的大智大勇,是党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有国际影响。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的几位教授看后,给以高度评价,认为张崇发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填补了党史和佛教史在这方面的空白。张崇发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国史镜鉴》这部400万字的记述和分析上起先秦、下迄清朝灭亡,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间有镜鉴作用的典型历史人物和典型历史事例。还主编了60余万字的《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近年来,尽管年近八旬,仍然笔耕不辍,大力宣扬革命先烈的功勋业绩、团队精神,为张扬正能量竭尽全力!
   纵观张崇发的踔厉奋发、不断进取,真正践行了董其武、魏巍、臧克家三位革命先辈:“愈挫愈奋”“锲而不舍”“坠地金石自有声”的企望,在逆境中建树了不凡业绩,令人赞叹钦佩!
   逆境,乃是进击的疆场,开刃的砺石,锻打的铁锤,激流中的礁岩。它可以激扬你的士气,鼓励你去搏击,去拼杀,扼制厄运的咽喉,迎接胜利的曙光;它可以坚定你的信念,唤起你的激情,去磨炼,去开拓,勇往直前,实现梦寐的夙愿;它可以砥砺你的意志,迫使你去锻打,去淬火,除掉脆弱的铁锈,炼成坚硬的纯钢;它可以震撼你的心灵,振奋你的情感,去奔突,去搏击,飞溅起奋发向上的浪花,描绘出壮丽雄浑的人生。
   逆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人的素质常常在不屈的奋斗中才得到提高。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在他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中写道:“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逆境,把它当作进击的疆场,经受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呢?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泯灭了心中的灯火。只要你心中点燃理想的灯火,那么,生活的道路再曲折,也会铺满光明。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历史上许多在逆境中能做出辉煌业绩的人物,大都具有远大的理想与人生追求。
   马克思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在他的革命生涯中,长期遭到各国反动派的迫害,生活颠沛流离,动荡不安;在经济上所遇到的困苦,令人难以想象,他的三个孩子先后死于贫困交加之中;疾病也像魔鬼似的向他袭来,险些夺去了他的生命。但他始终顽强不屈,没有中断他的工作。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在给李卜克内西的信中写道:“他(马克思)的健康状况愈来愈坏。如果他自私一点,他会干脆把一切工作丢开不管的。可是在他的心目中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东西存在着——这就是他对事业的忠诚,他想要完成他的伟大著作。”马克思就这样在种种逆境中,用了整整40年的心血写成《资本论》这部光辉的科学巨著还有篇章恢弘的马克思文集。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伟大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一道人生的大课题,能够交上合格的答卷,做出不凡业绩的人,大抵都有鲜明正确、积极进步的人生观,能够在这人生观的驱使下经受得起逆境的磨难与考验,创造辉煌的人生。历史上有众多这样的人物,范仲淹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之一。
   范仲淹是北宋中期的一位品德高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出生的第二年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自己体弱多病,过着“断齑划粥”的生活。那么他是怎样由一个孤寒贫弱的孩子,逐步成长为德识才学为后世推崇的人的呢?其奥秘除了他有志气,即从年轻时就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并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决心和信心外,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他确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人生观。无论是在位或被罢相、遭弹劾的境遇里,都能忧国忧民,实是难能可贵。
   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强如钢的意志,无疑是摆脱逆境困扰,战胜苦难折磨的最有效的武器。人生的逆境也是欺软怕硬的。无穷尽的叹息——这种软弱的音响,既不能感动它,也不能震撼它;只有英勇顽强的搏击——这种强劲的呐喊,才能威慑它,征服它。毅力,能在逆境中创造奇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他的亲身经历、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此书写成已经90年了,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观的重要精神武器。这部光辉著作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成的。在整个创作期间,他把一切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力量都集中起来,表现了非凡的毅力及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将生命的最后时刻奋力“燃烧”起来,毫不吝惜地贡献给人民。1936年冬,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了,但是这位作家的言语与他同逆境抗争的精神,继续着他的英雄而美丽的生命,他成了苏维埃青年的教育者,成为世界进步青年的教育者,以致影响整个世界的进步人士,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奋斗终身!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是整治逆境恶魔的妙方良药。有了它,就能坦然面对厄运的挑战,以极大的热情拥抱生活,充满希望,见到光明,把逆境当作成才的摇篮、战斗的阵地、创造不朽的园地。法国启蒙思想家拉美特利说过:“大海越是布满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去要求不朽是一件赏心乐事。”“当代保尔”张海迪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尽管我有着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都不能不受制于这个可恶的病魔。对此我并不感到遗憾和悲观,因为我已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终身幸福的源泉,我十分虔诚地将我全部的感情献给我为之奋斗的事业:学习、学习、再学习,贡献、再贡献!我决心保持永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为个人的舒适而乐,要为人类的幸福而乐。”
   是的,她不仅是个生活的强者,而且是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高位截瘫和癌症的折磨并没有把她吓倒,她以蓬蓬勃勃的朝气,在小小轮椅上迈出了铿锵有力的前进脚步。她笑对逆境,自强不息,攀登不止,为亿万青少年,为众多被逆境困扰的人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朋友,你在人生旅途中,也许已经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遭遇、困境、挫折、失败与烦恼吧?但请你记住,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麻烦与境遇,都应该坦然无惧,战而胜之。要知道,任何新生、进步事物的发展,任何人在社会里生活、成长,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曲折、冤屈、病痛或危险,处在逆境之中。人类正是在战胜诸多逆境而发展起来的。在逆境中可以体验到许多顺境中无法体验到的东西。既不要因遇幸运而固步自封、悠然自得,更不要因遭厄运而一蹶不振、悲观失望。要善于从顺境中看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进击的目标。苦难是人生的向导,不幸是最好的大学,灵魂的苍穹上应该升起理想的太阳。无论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或是年老力衰,都要发光发热,人生任重道远,务须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乐观主义精神,在顺境特别在逆境中,积极奋起,把握命运之舟,张开理想的风帆,向着美好的未来,挺进!
   (2023年10月1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共 55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朱老先生长期笔耕不辍,这次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积极奋进的《逆境促人奋发》,洋洋洒洒5000余字,语言铿锵有力,内容环环相扣,从不同角度劝告人们部位逆境,锐意进取。文章开头点明每个人都期待顺境,不喜欢逆境,但逆境的到来不可逆转,也无可选择。逆境带给人的负面影响痛苦不堪,但只有战胜逆境的人生才更为精彩。历史上经常发生这种情况:置身优越环境而悠然自得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大凡成才者几乎都是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的。只就像燧石一样经受磨砺敲打,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彩。又从人类发展史上那些勇于同逆境奋争的人们所创造的辉煌,用革命先驱的事迹鼓舞人们勇于突破逆境更为令人称赞。又通过现实生活中张崇发的事迹说明如何才能摆脱逆境纷扰,有所作为。突破逆境,就是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泯灭了心中的灯火,像马克思那样始终顽强不屈,像范仲淹那样胸怀抱负,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文章最后表明,其实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善于从顺境中看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是一篇令人鼓舞的佳作。感谢老先生赐稿文璞,祝愿健康长寿。【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10-12 16:43:19
  佩服朱老先生,洋洋洒洒5000多字,引经据典,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阐释主题,逆境促人奋发,老先生的精神又何尝不令人倍受鼓舞呢?问好朱老先生,向您学习!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