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牵 挂(散文)
深秋,夜已寒凉。九点多钟下晚自习回到家里,想着,今天学校的事终于忙完,斜靠床上随信手翻下微信,看有新消息没有。
刚一打开就看到几个红点,知道是有人找我。点开,哦,是新区老年大学刚毕业的几位学员发来作品,让修改。“……集体创作,诗成数篇。幸福洋溢,慈祥容颜。快乐无边,童心再现……”“岁月悠悠,唯留情长,离别时刻,心泛惆怅;别情依依,惜情徬徨。回眸校园不相忘!……”这是娜环和美玲的新作,还像平常一样,我仔细地、一句一字帮她们审阅,连标点符号也没放过。最近他们写的都是和毕业有关的作品,大多写得很好。由于他们已经毕业,再没作业了,我也好几天没进群。批改完,准备休息时,突然想到应该进群看看。
进群翻看消息,看到他们发的作品很多,现代诗、古风,近体诗、词、曲、赋,啥都有。突然看到一个朗诵音频,点开,“秋风瑟瑟,秋雨绵绵。毕业在即,往事再现。不畏风寒,不畏艰难。不知老矣,毅然决然,奔赴校园……”
这是班长娜环在诵读她的《毕业随感》。忧伤哀怨的音乐,伴随着窗外瑟瑟秋风,低沉深情的吟诵,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即刻触动到我神经最脆弱的那根,不由得泪雨涟涟,我果断地转发到朋友圈里。想着,今夜,注定难眠……
“夜深人静,难以入眠。两年情景,尽现眼前。往日故事,已成画卷。师生情谊,倾注笔端……”这充满离别幽怨之情的诗句,也是我的感慨!
带过无数届毕业生,初中的、普通高中的、重点高中的,习惯地送走一批又一批,因不舍,有时心中会泛起微澜。但是,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疫情,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上了一个月的网课外,还送走两批毕业生,一批是七月份在局一中送走的高三八班——高中毕业生;因疫情,市老年大学开学较晚,到十月份,送走的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批老年大学诗词班的毕业生!以前的都是我英语教学生涯中的毕业生,可这次,是头一回,跟我学了两年诗词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是离退休人员,老年人多数历经风霜,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生离死别有着独特的感悟。
从将近离别的前一周拍完毕业照开始,就有学员不断地写离别的诗、词、曲、赋发到群里,我只是看看,没有太多感触,就像平时送走的高中生差不多。但是,今夜,又有几位学员发来作品,加上班长娜环那无限深情的诵读和窗外如泣如诉绵绵的细雨,一下子勾起我的回忆。两年来我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安奈不住激动的情绪,眼泪不住地往下落。往日的一幕一幕,在眼前徐徐而过……
2018年夏,好友,著名的古筝演奏家耿超对我说,市老年大学想提高下层次,开办个“诗词班”,但是属于公益性大学,可能没有啥费用,问我愿不愿意去代课。因为正上着班,新区离家比较远,再个作协还经常有一些活动得参加,有时候还有一些公益讲座,的确很忙,所以刚开始我并没有答应,后来她又说了几次。最后盛情难却,便答应下来。答应后也没太放在心上,想着时间早着呢。直到有一天耿超老师告诉我,市老年大学吴校长想来见见我。本来想着,大不了是校领导派个代表,加上耿超来聊聊教学情况。谁知那天,吴校长、樊所长、耿超等一行亲自到局一中,诚恳地聘请我为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还非常正式地下了聘书,让我十分感动。
开学第一天,教室里齐刷刷坐满了人,清一色的老年人,有的甚至和我父亲的年纪不差上下,和我在局一中那些十几岁稚嫩的中学生形成鲜明对比。中学生有的是家长逼迫来学习的,而他们是主动来学习的。因为是第一节课,吴校长特意向学员隆重介绍了我。他们因为年龄大,又离开学校很久,好多人学历又不高,因此对知识非常渴望,对这次学习机会倍加珍惜。每次他们上课非常自觉,从来没人说话和扰乱纪律的,听课格外认真,虽然有课本,并且上面讲解得很详细,但他们还是都认真做笔记,来不及的就拍照。
我一向是个做事认真的人,面对一群老年人,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确实不好教。但看着他们一个个渴望知识的双眼,我不得不更加认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不仅如此,还得备学员,根据他们理解力强,记性不太好的特点,拿捏着备课。努力把诗词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好记。还经常把自己创作中的经验和技巧在课堂上细致讲解,让他们少走弯路。由于诗词知识比较深奥,中途还是流失一些学员,这让我很难过。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从平仄开始,从最基础的对联开始,一字一句不厌其烦地仔细反复讲解,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构思、如何开头、如何收尾、如何修改等等。每次讲完课都把讲义发进群里,好让他们反复复习巩固。他们每个人学习都很刻苦,不管有多忙,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能完成,甚至有的还反复做。我也总是抽空抓紧时间批改,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认真纠正错误,并指出原因,甚至怎样修改,常常批改到深夜。有几次白天忙得忘记了,半夜两三点钟起来批改。自己每次也完成作业,做出示范,让他们模仿。我的努力和耐心,感染着他们,也激励着他们更加刻苦学习。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逐步从对诗词一窍不通,到照猫画虎能写,再到写得流畅自然,后来,甚至感觉他们有的作品比我的还强。在一起学习交流过程中,我非常尊重他们,从不说难听话,不批评任何人,总是鼓励、表扬,使他们不自卑,学习有动力、有信心。
在生活中,他们也有不少事情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更加关爱他们。忘不掉,课间,经常会有学员主动帮我把水接好;忘不掉,放学后,凤菊、晓峰、爱萍、娜环的爱人等在顺路活不顺路的情况下,无数次开车把我送到九路车站;忘不掉,娜环无数次地看着我坐上车才放心离去,有时还要给我买车票,被我制止,她那关爱的眼神真像大姐姐护送小妹妹一般;我有散步的习惯,时不时会步行到车站,然后再搭回老区的车,忘不掉,多少次放学后有学员执着地陪我到咸丰车站,特别是丽侠,无数次陪我步行到车站,其实我知道她并不顺路,只是那份恋恋不舍的深情驱使着她一直陪我走下去,无论是赤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细雨绵绵……她都陪着我,从花开明媚的春天走向艳阳高照的夏季;从瓜果飘香的金秋走向大雪纷飞的深冬。一路上,我们谈论学习,谈论家庭,谈论子女,谈论人际关系、谈论各自的爱好……忘不掉,我们十几个人一起开心地在晓峰开的茶社里畅谈;更让我忘不掉的是,我上课从来是不迟到,仅有的一次是,那天中午在新区有个宴会,我还注意着时间,怕上课迟到了,提前半小时辞别朋友往老年大学赶。一出酒店赶紧打上一辆公交车,谁知这辆公交虽然是直达车,但却要绕很多站才能到达,粗心的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心安理得地想着已经在新区了,很近,肯定不会迟到。谁知道当我再次看时间的时候,只剩三两分钟就上课了,怕学员们久等,我赶紧给班主任王老师打电话,让大家稍等会儿,很快赶到。结果还是迟到了,当我给学员们道歉并说明情况时,大家不仅都原谅了我,而且还霸气地说,“老师偶尔迟到,没事的,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招呼一声,我们开车去接您!”当时我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忘不掉,老年大学的领导和各位老师,像吴校长、樊所长、达科长、刘老师、任老师、班主任王老师、田老师等的亲切关怀……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难以忘记!
转眼间,两年很快过去了,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地练习,我老年大学的第一节学员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对诗词的一无所知,到成为诗词行家,他们进步的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及时表扬。经常有学员的作品发表在报纸、杂志和微信平台上,还有的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今年九月,市文联举办的“怡情入景书画铜川”美文比赛中,2018级诗词班的学员脱颖而出,成绩斐然!有十一名学员获奖,其中凤菊还获得了二等奖。
虽然分别在即,但让我不会忘记他们每一个人,会时常联系,分享生活和创作中的点滴。愿他们每个人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在诗词的世界里永远留存着我们的友谊。
作品体现了邵桂香老师的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为邵桂香老师的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点赞!为邵桂香老师的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