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生日(散文)
一
生日,一年一度一轮回,每逢生日,意味着又长了一岁,也意味着人生的阅历又增多了几许。
每个人庆祝生日的方式都不相同,千姿百态,有的奢华,有的素简,有的隆重。每个人庆祝生日的场面都不一样,千差万别,有的热闹,有的庄重,有的安静。
今天是我的生日,本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度过,不惊扰任何人。没想到,好友简打电话过来,说要给我庆生。简不仅是我的好友,还是我的东北老乡,我们的关系亲如姐妹。简如约而至,手里提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袋子里装着一个精美的蛋糕。她满面春风,笑意盈盈,一见面,就问我想吃什么,我告诉她,就想吃一碗面。
简睁大眼睛看了我一眼,可能是吃面对她来说,太过于简单了吧。她幽默地说,本想请你吃大餐,没想到你却长了一个平民的胃。我笑了笑,说道,这你就不懂了,过生日就应该吃面,我把吃寿面的习俗和历史渊源讲给她听。
自古以来,过生日吃寿面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面条,形状长而瘦,瘦与寿谐音,于是,人们借助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面条因而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和寓意。面条,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寄托了一种情感,承载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幸福的美好祝福。
“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唐书—王皇后)由此可见,生日吃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我笑着对简说,你看,连皇帝和王皇后都喜欢吃面,所以吃寿面并不只是平民的习俗和喜好。简不再说什么,拿着手机认真仔细搜索面馆,定下来后,说,我们走吧。我说,吃一碗面,还用得着去餐馆?自己做就可。她答道,那当然,过生日一定要有一种仪式感。简比我讲究,看来盛情难却,于是和她一起,驱车前往面馆。
金秋十月,秋阳温煦,秋风送爽,秋色斑斓。蔚蓝的天空,好像水洗的一样,蓝的深邃,蓝的通透,蓝的明澈。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白如雪,洁如玉,白的莹亮,白的耀眼,白的纯粹。街道两侧的树木色彩缤纷,有的红艳如火,有的黄灿若金,有的绿莹似缎,再把目光望向远方,远山含黛,云雾缥缈,朦胧若幻。蓝天、白云、远山、烟树、云雾等,构成了一幅精美的油画,令人心旷神怡。由于每天忙于工作,很少有这样的闲心好好观赏风景,我有一种放飞心灵的感觉。
原以为餐馆很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达,其实不然。车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般行驶了二十多分钟,下了高速拐入一条街道,根据GPS导航,左转右转,就好像在走迷宫,总也走不出去,在大街小巷又行驶了十多分钟,才到达面馆。这家面馆看起来既不恢弘,也不气派,房屋低矮古朴,看着更像一座民居,我甚至对这家面馆所做的面产生了怀疑,如此不起眼的一个小面馆,做的面能美味吗?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了吃一碗面,开车半个多小时,是否值得呢?
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不但值得,而且我还会再来,因为这家面馆充溢着温馨和暖意,温暖了我的心扉。
二
“吱呀”一声推开门,刚踏入面馆,就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服务员快步迎了上来,满脸笑意,用汉语说道“你好!”在异国他乡的餐馆,能听到母语,就好像是听到了乡音,感到特别亲切。
他引领我们来到一个靠窗的餐桌坐下,转身离开,片刻工夫,就端过来了两杯热茶,茶香袅袅,清香沁脾。接着,递给我们两张菜单。和这个服务员聊了几句,得知这是一家中餐面馆,老板和老板娘是哈尔滨人。他是一名留学生,来自吉林,刚来加国一个月,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今天是他第一天上班。我看到他,不自觉想到了初来加国时在餐馆打工的自己,万事开头难,苦尽才会甘来,而他刚刚开始,但看到他从容而自信的神情,相信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正看菜单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这家餐馆的刀削面很好吃!我刚刚吃完一碗。”她说的是汉语,而且还是东北口音。我顺着声音的方向转头一看,在我们的邻桌,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穿一件淡紫色的衣服,容貌秀美,皮肤白皙,柳眉杏眼,长发飘飘,气质高雅。
在她的建议下,简要了一碗刀削面,我要了一碗拉面。简又额外点了一盘红烧肉搭配油饼,一盘凉拌黄瓜和一盘凉拌土豆丝。
等餐的时候,我们和这个紫衣女子攀谈起来,当她听到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马上说,我们中国人过生日都要放两个鸡蛋,你快和老板娘说,加两个鸡蛋。简快速跑过去,告诉加两个鸡蛋,额外加钱。老板娘说,这两个鸡蛋不但免费,对于过生日的顾客,还有冰淇淋相送呢。这是一个多么热心的老板娘!
最先端上来的是凉拌黄花、土豆丝、油饼和红烧肉。翠绿的拌黄瓜,吃一口,脆生生的,清香舒爽,蒜香浓郁,非常爽口。土豆丝口感爽脆,有淡淡的蒜香,也有淡淡的醋酸,无论是凉拌黄瓜,还是土豆丝,就像妈妈做的凉拌菜,有妈妈的味道。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口里,又香又软又糯,满口噙香。还有那金黄的油饼,酥脆浓香,让我想起了父亲做的油饼,也是这么香,我慢慢地吃着,细细地品着,悠悠地回味着。
当服务员把两大碗热乎乎香喷喷的面端上来时,一股诱人的香味在空气中氤氲漫漶,看着面前的淡蓝色大碗里,白色如玉的面条上,一层层叠放着一片片褐红色的牛肉,一棵棵翠绿的小油菜,还有两个白中透着黄的荷包蛋,五彩缤纷,秀色可餐,品尝一口,鲜香味美,牛肉软嫩香浓,拉面劲道爽滑,汤汁浓郁鲜香,面香融合着肉香,在舌尖上缠绵、碰撞,香气在口腔里交融、跌宕。好吃极了!
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年过生日,妈妈会为我做一碗手擀面,加入两个荷包蛋,感觉味道非常鲜美,吃完一碗妈妈做的手擀面,感觉幸福而满足。因为那时候物质匮乏,平时很少能吃到手擀面,只有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妈妈才会做手擀面,平时很少吃。妈妈说,吃寿面和鸡蛋是中国人的习惯,荷包蛋蕴意着团团圆圆。但那个时候,鸡蛋金贵,也只有过生日才能吃到两个鸡蛋。不禁感叹,那时候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当今,又有几个人还会把面条和鸡蛋当珍馐美味呢?
一碗拉面,竟然勾起了我舌尖上的乡愁,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三
吃完面,简从塑料袋中取出生日蛋糕。这是一个水果奶油蛋糕,红红的草莓,金黄的菠萝,绿色的猕猴桃,小巧玲珑的紫色樱桃,蛋糕的边缘点缀着淡紫色和淡绿色交织在一起的花边,简在蛋糕的上面插上了一根根红色的迷你蜡烛。
当服务员把蜡烛点上的时候,点点烛光,闪烁着喜悦,摇曳着祥和,飘逸着馨香,一切都那么温婉,一切都是那么温馨,老板娘和那位紫衣女子,还有服务员走过来,和简一起为我唱生日快乐歌,我感觉好像被亲人簇拥着,围绕着,在异国他乡,有这么多如亲人一样的老乡为我庆生,是多么荣幸!又是多么幸福!让我感觉暖心暖肺,温暖又温馨。
简让我吹灭蜡烛,许一个心愿。我吹灭蜡烛,在心里默念我的心愿:祈愿我的妈妈、亲人和朋友健康快乐!幸福吉祥!
我想起了奶奶九十岁那年的生日宴会,大伯父、大伯母、凯哥、香姐、凯哥的女儿,以及香姐的儿子特意从沈阳赶回来,他们风尘仆仆,专门给奶奶祝贺生日,爷爷、大伯父、大伯母、二伯父、二伯母、我的父母、我的哥哥、我的堂哥堂姐们,我的表哥表姐们,还有舅爷(奶奶的亲弟弟)、舅奶、舅爷家的五叔和小姑等,很多人都来为奶奶祝寿,那次的生日宴会非常隆重。
生日宴在辽宁熊岳的一家大饭店举行,摆了好几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长寿面必不可少,还有一个大大的蛋糕。那天,奶奶穿着妈妈给她新买的深紫色的衣服,仿佛年轻了几十岁,精神矍铄,一点不像九十岁的样子。那天,舅爷坐在奶奶的身边,舅爷比奶奶小三岁,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舅爷的身边坐着小姑,小姑长的非常漂亮,明眸皓齿,秋瞳剪水,舅爷对我们说,奶奶年轻时,和小姑长得很像。奶奶听了,转过头看着小姑,眼里蓄满了温柔,她在小姑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那天奶奶笑的特别开心,我从来没见过她那么开心过。那次生日宴会也是奶奶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生日宴会。
爷爷奶奶、舅爷舅奶、大伯父、二伯父、父亲都已经去了天堂,但他们在生日宴会上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时光虽然远去,但记忆永恒。
四
我想起了妈妈六十岁的生日,是她人生第一次这么隆重祝贺生日,五十岁那年,由于外婆的突然离世,她那年的生日在悲伤中度过。妈妈六十岁的时候,我和哥哥说,再不要错过妈妈的生日了,要好好给妈妈庆生。
生日宴会在熊岳的一家高档饭店举行,那时候,父亲已经不在了,二姨、小姨、二伯母。哥哥嫂嫂、我的表哥表姐们,还有红叶阿姨等都参加了这次生日宴会。
那天,妈妈看起来特别漂亮,穿着嫂子给她新买的紫罗兰羊绒衫,光彩照人。她那天特别开心,还喝了一杯红酒,脸上红扑扑的,容光焕发,那是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最开心的一天。
妈妈说,我出生那天,她白天还在田地里复收花生,按她的叙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挺着一个圆鼓鼓的大肚子,弯腰的动作对她来说,太过高难,如同演杂技,她不得不慢慢地蹲下来,用小锄头一下子一下子刨着花生垄,蹲了一会儿,感觉腿有些酸痛,腹部有一种沉重的下坠感,她干脆坐到了地上,一点一点地在地上挪动着,把遗落在地里的一枚枚白生生的花生捡到篮子里,勤劳节俭的她,不舍得丢掉一颗花生在地里,在那贫困的岁月里,每一颗花生都很金贵,花生可以用来榨油,可以用来做菜,还可以换钱贴补家用。
她剥开一枚花生,露出红如宝石的花生仁,塞到嘴里,她想给肚子里的宝宝增加一些营养,听说吃花生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生下来一定会又聪明,又水灵,白嫩嫩的,就像去了红皮的花生一样。她想着想着,幸福地笑了,握着锄头的手好像多了几分力量。
篮子装满时,她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提着篮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去,感觉回家的路途是那么遥远,感觉步履是那么艰难。
傍晚时分,她感觉肚子开始一阵又一阵疼痛,和平时的肚子痛不一样,她知道要生了,她赶快叫父亲快去找田叔叔,田叔叔一听,没有半点犹豫,开着他家的半新不旧的拖拉机,“突突突”,载着父亲去离家十里地的归州乡,去接韩大夫了,韩大夫是方圆十里八村有名的接生婆。
二十分钟后,田叔叔把韩大夫接来了。韩大夫六十多岁,面容慈祥,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袱,这个包袱就是她的百宝箱,里面包着所有接生的医疗器械。
韩大夫非常专业,经验丰富,不知有多少新生命被她的双手托举到了这个世界上,数也数不清。
韩大夫动作麻利,不到一个小时,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夜的寂静,一个新生儿诞生到了这个世界上,妈妈听到钟声“铛铛铛”敲了十下,后来妈妈告诉我,我出生的时间是亥时。
在我的故乡,那些婶婶大娘们,有着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和妈妈一样,勤劳,淳朴,节俭,善良,她们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哪怕快生宝宝了,还在坚持劳作。我的妈妈,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中华女性的缩影。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加国的感恩节,在这个充满感恩的日子,我最需要感恩的是我的妈妈,是妈妈给予了我宝贵的生命,让我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感恩妈妈让我拥有了一个瑰丽而多彩的人生!也要感恩韩大夫,感恩她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带到这个美好的人间。
母亲一阵腹痛,我来到了这个世界。如今,我在异国他乡,母亲一定会想起我生日那天的喜悦,她一定还要擀一锅面。
想不到,我的生日也隆重,每个人的生日,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和出生的世界是人生之缘的对接。朋友简,那个面馆,那个紫衣女子,那个老板娘,那一派祥和而温馨的氛围,再次让我感到了生日的快乐。快乐,用不着奢华,但需要温馨,温馨,是给生命加油的力量。
还有想不到的。江山文学东篱采菊社团的文友,也有文字给我点亮了生日蜡烛。透过文字的缝隙,我仿佛看到了文友们的笑脸,比蜡烛还亮。生日,因有了这么多朋友的温馨祝福,而有了特别的意义。
2023年10月9日晚于温哥华,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