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闲,孤独中盛放的花(散文)

精品 【东篱】闲,孤独中盛放的花(散文)


作者:亭上秋风 举人,480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29发表时间:2023-10-14 06:05:40


   越来越怕吵,越来越喜欢安静,越来越爱与草木相处,越来越珍惜闲暇时光。这是通透的标志?是成熟的记号?还是生命本能的召唤?或者都有。
   身体最诚实,对外界的感知,犹如光之于声音的速度,在大脑启动判断,心灵开始感应之前,身体早就将外界的一切清晰地扫描出来。直觉,人类最本能的觉知之一,它不需要分析推理,不需要逻辑思维,就能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一切了然于心,一切无所遁形。
   八天长假,没有选择远行。除了家人朋友聚会外,个人以为,最有意义、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个上午,必用半天的时间,闲于花草间,闻花香、赏花色、看花落。
   在大自然中,卸下俗世所有的标签,彻底放空,像草木一样,回到同类中间,是那样安心、安静、安稳、安定、安闲。如果要问幸福是什么样子?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对我来说,当心灵处于闲适安宁的状态,无忧无虑,无烦无恼,就是幸福最好的模样。
  
   二
   尘事纷纷扰扰,执拗如我,一路走来,放弃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惟有像草木一样安闲地活着,这个执念从未改变过。
   走在草木中间,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心,是愉悦的;神情,是恬澹的;思绪,是自由的;身体,是轻盈的。
   我们喜欢置身于某个环境,喜欢和某个人相处,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喜欢彼时彼刻,自己呈现出来的状态:不攻不守、不取不舍、不骄不躁、不纠结不拧巴。每个细胞都舒展自如,谈笑风生间,彼此赋能,彼此滋养,生命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进阶。
   忽而体会到了古人造词的“别具匠心”:闲,门内的一株草木。有木才是闲,像草木一样自在随意、从容淡定,才是闲的本质与核心。门内,若换了任何字,都不能称之为“闲”。且看:问、闪、闭、间、闯等字,哪一个不是充满了入世的困惑、焦灼与挣扎?
   闲的反面是忙,忙的代价是亡。亡,不一定是生命的终结,心灵的僵化也是亡。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忙忙碌碌,没有闲暇静下来,读几页闲书,吃几盏闲茶,看一看月色与星光,写一写内心的喜怒忧思;心,就会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积满尘垢,结满老茧。然后不知不觉失血硬化,丧失感知与活力。这样的人,即使肉体还活着,心灵已经枯竭,又如何能发现万物之美?感受生命之乐?体验人生之趣?
   也许有人会说,谁不想做个闲人?谁不想终日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流连花间?忙碌的人,并非天生喜欢劳作,只因肩上有责任,现实不允许停歇。活着的悲哀,大抵是:我们活成了现实的人质,总是拿自由换取几两碎银;再期待用碎银换取一点自由。
   大多人眼里的自由,不过是财务自由:等哪天我有钱了,就辞去工作,云游四海,依山伴水处处眠,石涧幽瀑觅清闲;等哪天我中个五百万,就去山里置个院子,前院种花,后院种菜,也学学陶渊明,耕耘种月,把酒问菊。
   在孤独者眼里,闲是心灵的自由。要享受这份自由,得先有颗不肯屈从于世俗的心,有个傲岸不羁的灵魂,才能安于孤独,闲于淡泊。钱,能让硬化的心灵发芽开花吗?能让缺钙的脊梁变得挺直吗?那些靠钱来撑腰壮胆的自由,终究是脆弱的。坍塌的精神,是财富救治不了的重疾,惟有自省、自救。
  
   三
   一生并不长,如果身体素质足够好,也就三万多天;除却一半的睡眠,也就一万多天;而这仅有的一万多天,除却每天七小时的工作时间外,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少之又少。
   在一天仅有的24个小时里,我们活得畅快吗?活得轻松吗?活得肆意吗?看看路人的表情,一个个那么苦闷,那么凝重,那么压抑,答案不问自明。
   生命多么珍贵,有谁能逃过那股无形力量的裹挟?就像挑着一担水走山路,不管是上坡还是下坡,总之,一路踉跄,一路晃荡,桶里的水越来越少。谁能保证,我们到达终点时,桶里的水还是满的呢。
   当时间在忙碌中悄悄溜走,内心总有一种慢性自杀式的沮丧感、无力感、倦怠感。尽管自己明白,这就是活着的代价,只是成本太高;不过,我们在程序化的工作中,又磨砺了自己的耐心和韧性,这是为活着付出时间所赚取的微薄利息。
   一件事,有无意义与价值,区别在于我们做这件事时,心灵是否得到了快乐,精神是否感到了充实。只有在闲暇,思考、审视、回顾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我们才会从中做出取舍,留下一些让内心感到快乐的人和事,远离一些无益于身心的人,舍弃一些无益于成长的事。
   对我来说,“闲”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闲”传递出的,是生命呈现的一种平静安然的面貌;“闲”也可以是形容词,表达的,是生命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来的豁达感、悠然感。一个人,若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缺乏对自我情绪的驾驭感,是很难有闲适状态的。
   闲,门内一株草木,出,则天远地阔;入,则自成一隅。如果没有了一扇窗或门,就成了困。困,总是和苦、难并列:困难、困苦、困顿……多么拧巴的生命状态,看到就让人眉头一紧。我们一生所有的努力,奋斗的方向,似乎就是为了摆脱困顿状态,抵达闲适的状态。
   闲,总是和清、悠同行,与雅、情共处:清闲、悠闲、安闲;闲雅、闲适、闲情……从古到今,闲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梦:“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个清闲梦啊,成了多少磨上驴的稻草,支撑着人们,推着生活沉重的磨盘,一圈一圈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四
   神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闲不是懒散,闲是沉淀、是过滤、是自省、是修复,闲是无为胜有为。文字,带着与生俱来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在入眼的那一瞬,就给人最直观、最真切、最入心的感受。
   中秋国庆长假,每天忙于聚会,忙于应酬,少有闲暇独处,更难得静下来写写文章,内心总有一种荒芜感。忙碌的生活,带给人的只有疲惫。
   我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享受安闲,闲是为了让人更从容地活下去;正如,活着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写文,写文是为了拂拭心灵的尘埃,清理内心的秩序。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认清了这一点,我学会了随时切换:以局外人的身份,在忙碌中体验现实;以本我的虔诚,在闲暇里寻找真实。尽管现实的路上总有泥潭,我也要让脚上的淤泥,成为自己的养分。
   越喧嚣,越荒芜;越孤独,越丰富。内心贫瘠的人,总是希望用外界的声音,来掩盖内在的空虚,孤独是属于勇敢者的。
   能安于孤独,才能尽享闲暇之趣。闲,是孤独中盛开的花,闲情,是花间的朝露,云上的野鹤。清如朝露杳无痕,闲似野鹤不拘形。在这个仲秋的夜晚,当我闲下来,写下这段文字时,眼里不觉盛满了笑意。
   当一个人,内心逐渐丰盈,杂念逐渐清减,什么都不想拥有,什么都不怕失去,不陪任何人演戏,也不戴着面具生活,只做真实的自己,像一株草木一样,自在安闲,这世上,就没有什么能伤害到她了。
   每当倦意来袭,我又在闲暇散步,闲暇写文的时光里,拥有了再次出发的力量。
  
   亭上秋风原创首发
   2023年10月14日
  

共 27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所谓岁月静好,还要有一份内心的宁静,心静了,世界才静了。作者越来越喜欢安静。八天长假,自己每天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流连花草间,闻暗香浮动,赏花色嬗变,看花开花落。心灵闲适安宁,幸福难以自持。尘事纷扰,走在草木间,与其彼此滋养,并加深对“闲”的理解,闲,门内一草木,有木才有闲,闲的反面是忙,忙的代价是亡,中国汉字早就表明不同的生活状态,必将带来不同的结果。一生忙碌,如何发现万物之美?如何体验生之乐趣?闲,是一种自由,但不仅仅是财务自由,金钱壮胆的自由是脆弱的,真自由是心灵的自由,首先要有一颗不屈从于世俗的心。屈指算,人一辈子的有效时间不过一万多天。在每天仅有的24小时里,作者感叹,有多少人活得畅快,活着的成本,太高。所以,只有在闲暇,思考审视,才能对生活做出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于作者而言,闲,其实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闲是人们心中一个梦。但闲不是懒散,是沉淀,是过滤,是自省,是修复。中秋国庆长假,忙于应酬,少得闲暇,只觉内心荒芜。越喧嚣,越荒芜;越孤独,越丰富。作者安于孤独,闲下来的时候写文,拥有了再次出发的力量,闲,积聚的是呼之欲出的正能量。作者以空灵的文笔,将假期的闲适写得淋漓尽致,细腻温婉,通篇情思交融,哲理的词句闪闪发光,是一篇珠圆玉润的精美散文!倾情之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1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秋水翁        2023-10-17 15:48:46
  忙,就是心死。心死之后,哪里还有什么东西值得去称赞。
回复1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3-10-17 17:39:55
  看来你今天心情不好,没琐事忙坏了。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