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柳暗花明(随笔)
但凡万事万物,只要是天然的,在自然光下,一定会泛出诱人的光泽。像一棵树木、一个苹果,或者是野鸡、野猪的皮毛,甚至是一块石、一粒沙,无一例外,都有不一样的神采。那是日月的精华,是黑屋内漏进的一束神光,透着喜悦,透着力量,透着信念,透着智慧。
一、喜悦
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是一张圆桌的图片,那是关于明亮带给我的喜悦。已经三十年了,一张圆桌,在家里阳台的一角,满室的喜悦,那是我幼小心灵想要的明亮。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张浅黄色的圆桌,让我深深着迷。成年后,偶然参观一个家具厂,在一个库房里,一张圆桌吸引了我,浅黄色的桌面,直径一米,中心用不同色彩的原木拼接出一朵淡雅的花朵。正中的一个圆桌腿,结实别致,风姿绰约。梦中的情人,只是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在这里相遇。用湿布擦净桌子,浅黄色的实木纹映着花朵跃然桌面。
这是我最喜欢的场景之一。在冬日里,窗明几净,桌上一本喜欢的书,一杯热茶,暖阳透过阳台倾泻到室内,幸福在浅黄色的桌面流淌。就这样,书里的文字流动起来。就这样,静静的,喜悦浸满全身。那些平日里的不如意,心里的阴云,在一点点消散。感恩的心在眉头舒展,感恩暖阳,感恩清静,感恩好时光。明亮的色彩是有能量的,也是有情感的,我好奇秋天为什么选择了金黄,那是由内而外的喜悦,那是一年的付出,那是生命在歌唱。诸葛亮的淡泊明志,想必也是有感而发。
二、力量
中国的五岳以“雄、险、秀、幽、峻”闻名于世,我已经领教过四岳,独与北岳恒山无缘。在山巅观日出,应该是所有登山者的必选项目。有的二三点钟起床,背上行囊,三五成群,披星戴月,拾级而上。前者呼,后者应,络绎不绝。四五个小时,坚持到了山顶。气喘吁吁,以为是捷足先登,四望朦朦,隐隐约约,可见黑压压人群都在翘首以盼。东方吐白,云雾弥漫,感觉整个世界就在脚下。日出云海,波澜壮阔,一个新世界喷薄欲出。人声唏嘘欢呼,群情鼎沸,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高山仰止,到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刻,天地间,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有人问,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意义,最走心的回答是:震撼了我的心。人心多半是封闭的,只有心被震撼、被感动的时候,心门才是打开的。这一刻,是接收高频能量的时刻,是觉悟的时刻,是成长的时刻。
《大学》里讲“修身齐家平天下”,是说人生规划,也是说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重要,行更重要,实践出真知。日出还是那个日出,只是山顶的日出能够震撼人心,而往日里地平线上的日出可能都是平淡无奇,更不要说那些躺在床上在手机里观日出了,这有质的差别。人生需要经历,人生需要感动。我想,每个有条件的中国人,都应该攀登一座中国的名山,不枉此生。
三、信念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已近600天,乌克兰“亚速团”战地摄影师迪米特洛·科萨茨基拍摄的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地下室内一束光线的图片牵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地下堡垒里,弹痕累累,惨不忍睹,一束光线利剑一般射进暗室,一名战士张开双臂迎着阳光,这是一束信念之光,也是正义之光。在这一刻,人性的光辉照进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心里。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尊严,乌克兰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意志,令世界为之动容,让全世界肃然起敬。当然,乌克兰第6任总统,这位曾经被很多人戏称的喜剧演员,让许多俄粉们颜面尽失的——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以他的坚定、勇敢和智慧,以他不屈的人格,赢得了世人的瞩目,矗立起一座世界级领袖的丰碑。
关于俄乌战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当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新加坡明确表态谴责俄罗斯。一般新加坡人明白政府的立场,但是也有些人问政府为什么要得罪俄罗斯,为什么要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新加坡何必强出头?我们向来反对强权就是公理,在乌克兰问题上,如果我们不坚持立场不明确表态,万一有一天我们面对侵略的时候,国际上就不会有人为我们说话了”。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正义与非正义,好比光明与黑暗。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地堡内的那一线光明,是全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向往美好的意志之剑,一定会刺破黑暗。
四、智慧
日月合体为明,日多月少为阳,日少月多为阴。阳气过盛上火,阴气过重湿寒。阴阳平衡,天长地久。一个“明”字,有日月,有天地,有阴阳,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着大智慧。《周易》的乾卦讲“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坤卦又讲“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乾卦是纯阳卦,代表自强、刚健,坤卦是纯阴卦,代表涵养、柔顺。《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乾》为父,《坤》为母;《乾》为男,《坤》为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有道,男女有别。伟人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说优势互补,不是说男女拔河比赛。一个社会,如果是普遍的男强女弱,一堆干柴烈火,很容易火烧连营;若是普遍的男弱女强,连日的淫雨霏霏,难免山洪暴发。其实,可叹的是,当代社会女性化已经比较明显了,刚强不足,阴柔有余,在很多方面,看起来,妇女已经能顶大半个天了。网传马云有经典论述:企业做大靠男人,做好靠女人,做妙靠男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上,真正能够自知的少之又少,而能够做到公开悔过的寥若星辰。汉武帝刘彻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他的《轮台罪己诏》确立了他非凡的历史地位。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连年的开疆拓土,以至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国运衰微,好在汉武帝有自知之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够及时整改。汉武帝刘彻时代距今已经2000年了,这种自我批评、悔过自新的精神,今人能作何感想呢?
人在江山,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