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在爱晚亭(散文)
一
没去“爱晚亭”时,“爱晚亭”早就悬了一幅画在我的心中,想必那里有一棵两棵的枫树,顶着一树一树火红的叶子,站在青绿的草中,粉红的花中。想象着有成双成对的灰鹤、白鹤,还有温柔的梅花鹿出没繁花绿水间。想象着有纷飞的萤火虫,星星点点,不管我坐着,走着,仿佛置身银河。
岳麓山脚下,队伍拉的老长,在等观光车把自己带上山顶。不远处的斜对面,有一亭子,书“爱晚亭”。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杜枚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满腹才气,一身抱负,可生不逢时,终生不得志,可他在面对枫林晚景时,没有哀伤叹气,有的是惊喜之情,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表现的不仅仅是才气,更是向上的精神和见的。我情不自禁为杜枚点赞!杜牧与我相隔千年,奇怪的是我却没有彼时与此时的距离,有的是心的契合,我闭上眼睛,能感受到诗人强大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内在情感。这一下子,我知道了,我不必攀上奇峰陡壁,不必一览众山小,爱晚亭就是我心所向,我能感知阳光在亭阁上跳跃的喜气,我能听见微风亲吻树叶的声音。
我无心等观光车,自顾自地撇开了人群,一头扎进了爱晚亭。
爱晚亭原名叫“红叶亭”,后改名“爱晚亭”。不管是红叶亭还是爱晚亭,此时,我都觉得她的每一个字都写着诗,挂着画,荡着幽远的香。这里,仿佛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便有清纯、古朴与高雅之气扑面而来,让你的每一次呼吸都觉得明净,轻松,幸福。
倚在爱晚亭,我的心安稳了。
二
爱晚亭来自清代建筑,以八根圆木支撑,上下两层,丹柱碧瓦,彩绘天花,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高翘。近观,古朴典雅,秀丽清朗。远观,似雄鹰展翅欲飞,气势非凡。东西两面亭棂各悬“爱晚亭”匾额,红底鎏金。亭内一横匾,上刻毛主席《沁园春·长沙》诗句。笔法雄健飘逸,大有风生水起,海立山奔之势。其实,爱晚亭除了是赏景点,也是革命圣地。确切地说,爱晚亭是毛主席探求革命真理的见证者。据说,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常与同学在爱晚亭交流读书心得,畅谈社会和国家大事。还是学生时代的毛主席,就已经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壮志。望着爱晚亭,我仿佛看见了伟人年轻时的音容笑貌,正在高声诵读,“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此时,我用手深情地触摸着爱晚亭的每一根柱子,上面,似乎还存留着先贤们的余温。多少年来,偷日换月,花开花落,岁月更迭,可爱晚亭随时供奉着记忆,随时提醒着什么,我的心像被什么点化了似的,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感染,深沉严肃却又豪放旷达。
爱晚亭四周怪石或横卧,或蹲坐,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各具色彩,各具形象,看似冰冷无情,却又带着一种不寻常的神秘与安宁。它们如守望岁月的老人,千百年来,化成一个个奇妙的图案,有着永恒的魅力,仿佛在等着你去破译生命的密码。这是很奇怪的一种感觉。
爱晚亭左右曲径相接,花树掩映,四面溪流盘绕,水声潺潺。竹丛、桃树、枫林、柳丝飞翠。近岸观之,水中水藻、彩石、游鱼历历在目。与溪毗邻有半亩方塘,似明眸,蓄一往情深收得倒影成趣。浅水处,长着各种水草。辣蓼花绿绿的叶间,摇曳着一穗两穗的艳红、粉白,正掩面含笑,柔软得搔人的心啊!海寿花,一串一串,串串都是柔蓝泛紫的灿烂,直指蓝天。萍蓬草像睡莲,金黄色的小骨朵宛若精灵,让你沉醉不知归路。还有那灯芯草,绿莹莹的成丛成片,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蓬勃葱郁。花菖蒲,一株株,一朵朵,株株朵朵白底镶红,美好的如同五月的晴空。
我坐在爱晚亭中,有一只两只蝴蝶在我身边打转。想想吧,我一直醉在绿叶花间,哪有不被花香浸透的道理?人间仙境,莫过如是。我自感到我的生命的土壤里有了各种颜色,能长绿的树,红的花,青的草。
三
爱晚亭的南端有一石,称“放鹤石”,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岳麓山的七律诗。
我用心默读了七律诗,但我对“放鹤石”更有兴致,它让我想起了“放鹤园”。
放鹤园在山东潍水之滨某个村庄。系“张氏四逸”之园,其中设有“放鹤石”。相传张氏始祖张泰,于潍河之畔网住一白鹤,见鹤翅悬一牌,曰“元至正二年再放”。张泰为它换了一个牌子,写上“明正德十二年三放”。说句实话,若让我早日遇见“放鹤石”,我就不会犯一件至今都后悔的事。
那年,我生了孩子,奶水不足,丈夫去集市买回一只野山鸡给补补。那只野山鸡真漂亮啊!黄喙红颊,蓝颈,花外衣,一双金黄脚,尾巴长长,韵味十足。怎么看,都像一位高贵的公主。我一见倾心,要丈夫不要杀它。我把它关在了屋顶上的一间空房里,来了个“金屋藏娇”。我刚放入,还来不及喂食,野山鸡以为我要伤害它,在空房里惊飞四处,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我慌忙撒一把稻谷和玉米粒,匆忙关上门。当我再次去喂食,野山鸡依然惊恐四飞,最后撞破了窗玻璃,冲飞了出去,像一道火焰,划出一条长长的亮线。我看呆了,望着消失的线条久久不肯收目。虽有不舍但也默默祝福。可我心里不知怎么了,总是担心野山鸡活不了。第二天,我顺着它飞的方向找了去,果真发现了一只死的野山鸡。它身上血斑告诉了我,是昨天的那只。我心里很是难过,像拴着一个铅块,往下堕,自责着自己不该囚禁它。同时,我更为它那为了追求自由而以命抗争的心动容。
此刻,看到放鹤石,想起那只美丽的野山鸡,我的心还在隐隐作痛。
对了,今年上半年,我的大女儿大学毕业了,我有意让她在我们本地找一份工作,家里有房住,有饭吃,有事我还可以帮忙照顾着。可她死活不肯,毅然辞去了工作,跑去了深圳。我很不悦,现想想,常常大树底下不长草,想要昂首见日,必经风雨。我也就释然了。爱她,就放手!作为母亲,爱雏心切,巴不得一辈子用翅膀呵护着孩子。如今,女儿翅膀硬了,她就是我放飞的一只小鹤,她的未来属于蓝天。放鹤石与我女儿并没有什么关联,我不知为什么,望着放鹤石,我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联想了。
我低下头默默地抚摸了一把放鹤石。一处风景,不是建筑的本身需要有多华美,哪怕就一石,在相遇的一刹那,可以使人读懂什么,能勾起人的回忆与思考,我认为,就是好风景。
四
我倚着爱晚亭,举目远眺,有湘江横流,水域辽阔,上下长达几十里,白帆点点。我出生江西,祖籍湖南,曾在妈妈的叹息中知道她对故乡的思念。妈妈有说,曾有几张老家的照片,在湘江照的呢,可惜在几次搬家中遗失了……一条湘江,给了母亲生命的牵挂与慰籍。我很想替母亲跑去湘江,拍一张照,再掬一把湘江水,饮一口,一定清冽甘甜。
我收回目光,撞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用一根树枝在方塘的浅水处挖着一株灯芯草。她慈眉善目,眼光坚定。这个画面是那样的熟悉啊——亲切、柔软!心中的弦,“砰”一下子被弹响,往事就这样蔓延开来。
家门外,李树下,浅塘里,有绿油油的菖蒲,红灿灿的辣蓼花,还有三丛五丛灯芯草。那些灯芯草,之前长在十里开外的野沟里,某一天,被外婆看见:咦,这里怎么有灯芯草?外婆喜出望外,把它们全部移来栽进了门外的浅塘里。几个春秋,灯芯草从三株五株摇曳成一丛丛,一蓬蓬,不管不顾地霸占着半个池塘。夏未秋初,外婆总会收割几把,就着塘水洗净,晾干,找来细针,轻轻挑开外皮,取出淡黄色的内芯,翻晒几个日头,用草纸包好,放在了香案的抽屉里。
我们住在偏远的山村,外婆懂医术,在医疗条件极不完善的情景下,外婆总是免费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瞧病。有一次,有一个患者眼斜嘴歪的,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面瘫。我心想,这下严重了。可我看见外婆,淡然自若地从抽屉里取出灯芯,把一头浸上食用油,点燃,烧灼病人脸部的穴位处,发出“啪”的一声响。就这样,反复二三十下,两三天下来,病人居然好了。那时候,乡里人都很穷,但感恩的心不会丢,事罢,患者总要拎一把鸡蛋登门,表示感谢。外婆一般不会收,实在拧不过,也会收下两个三个,煮了,再添两个菜,留下那人吃了饭再走。
门外的那口浅塘不知何时填埋了,消失的还有菖蒲、辣蓼花、灯芯草,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宽的水泥马路,和一幢幢高楼大厦。外婆也走了很多年了,我们那里,再也没有人用灯芯草给人治病了。其实,外婆曾教过我,但我不上心,总感觉有外婆在,我操什么心呢?想着想着,我的眼里起了黄雾。
当我再望向那位老婆婆时,老婆婆已用报纸包好了灯芯草,正小心翼翼搂在怀中。我以前很是看不惯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今天,我懂得,因为,此时的画面与当年的外婆重合了。我觉得她是那样亲切、可爱、可敬,她让我的内心又多了一份柔软与美好,这是千金难买的缘份。
五
在爱晚亭,可俯察大地,让你领悟生命的情趣与生命的本质。在爱晚亭,也可仰观宇宙,天空、白云和彩霞,它们光亮、鲜活,有着壮美的气韵。在爱晚亭,也可让你感觉如蜷伏在父亲的怀里,因为背倚麓山主峰,浑圆敦厚,无比踏实。让你在一仰一俯间,领略了劲拔的气势和雄浑的意境。他是那样的稳重、憨拙、朴素又是那样的通灵、华丽、丰富,他伟岸与柔情并存。
阳光穿透层林,拉出一条一条亮闪闪的线,在黑的石间,绿的叶间,青的水间跳跃,似碎金,如游鱼……有人告诉我,如果再晚些天来,会看到满山满山的红叶呢。我笑,并不觉得遗憾,有些好,原是要留在想象里的,这样才有念想呢。
太阳偏西了,旅客渐渐稀少了,有人提醒我,前面是最后一趟观光车了,再不去排队,今天可就上不了山了。我点头微笑。心想,我还需要上山吗?这里的时光是这样的安静祥和,所谓的地久天长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可以,此生此世,我都愿意在这里坐着,倚着,躺着。如果可以,此生此世,把爱守在这里,长长久久,久久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