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忆往昔恰青春少年(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忆往昔恰青春少年(散文)


作者:艾梅 布衣,21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6发表时间:2023-10-15 17:30:20

【菊韵】忆往昔恰青春少年(散文) 最近,大冶有色冶炼厂老厂房的一些照片在《冶炼熔炉》上刊出。以原诺兰达炉为代表的一批老厂房最后的沧桑容颜在尘封的光阴深处,被镜头拉了出来。这些凝固了的音符,深沉、雄浑。23年前,这些还是冶炼厂初生的婴儿,如今,它们将要消失在岁月的风云里。
   1997年的暮春时节,我们一行红男绿女浩浩荡荡行走在冶炼厂的主马路上,如接受检阅一般。我终于是国企的一名员工了。带队师傅说,那些在建的新建筑,分别是诺兰达炉、制氧、硫酸三系。那时,宽阔的大工地上,高高的铁塔似乎伸向半天云。国庆节诺兰达炉要点火,这是大冶有色的希望之炉,自动化程度高,我们这批人就是为赴大冶有色新的远航而来。
   还没有投产的时候,我们在一座老房子里培训学习,分成四个班,集中在一个有着窄窄铁楼梯上去的简陋小房子里。椅子不够坐,我们坐在一辆大卡车的车厢里去厂区山边的库房里搬木板回来。当时站在风里飞驰,一路的意气风发。椅子的框架都是铁的,我们把木板搬回来交给木工师傅加工好后,用粗大的铁螺丝固定在临时焊接的铁架上,然后刷了绿油漆。厚实的木椅,出自我们之手,不禁前看后看,坐上去满满的享受、自豪和欢喜,仿佛是第一次给家里添置新家什。休息之余,聊聊天,看看书,各个学校各种专业毕业的人都有,叽叽喳喳说不完的话。
   见到了鲍尔环、瓷环、触媒,触媒就是那个化学课上学过的加速化学反应的神奇东西。鲍尔环是白色塑料的,圆柱状。我们去塔里填装鲍尔环的时候,要从两段三四米长竖直的铁梯子上去。当我颤栗地扶着铁梯,站着不敢动也不敢往下望的时候,呼呼的风从耳边奔过,头发随风疯狂零乱,宽大的工作服紧紧贴在身上。那时,瘦小的我飘在半空中像一只随时要被风吹跑的风筝。瓷环是马蹄形的,虽外形小巧玲珑,但是死沉死沉,一小筐,一小筐,女孩子咬牙放一筐在肩上,艰难地沿着铁的陡梯缓缓上去,男孩子力气大些,当我们还没有到的时候,他们的第二、三趟已经跑到了前面。青春年少初出校门的我们,不惜一身的力气,也没想到我们的身上居然藏着这么大的潜能。
   装触媒是又脏又累的活儿。在一个只有两个人孔对流的密闭空间里,站在跳板上,把一百斤一袋的触媒传进来,倒在转化器内。男女无别,一样的节奏做同样的事情。触媒黄色的灰尘扬起来,淹没了我们。密闭的空间,严实的口罩,呼吸困难,挥汗如雨。倒完一吊篮,我们从一肩宽的人孔里艰难地爬出来,坐在铁塔的栏杆旁边,每个人的眼睫毛都是一层金黄色的触媒灰,使平时似乎不存在的眼睫毛灵动漂亮起来。大家对望以后都哈哈大笑。触媒有毒性,然而那时我们并不在意这些。头顶上的蓝天白云似乎很近。填触媒是硬茬活,一个班会另外发八个工作日的保健费,也就是六块四毛钱的菜票。全然不知道累的我们,等到第二天上班,都腰酸背痛,还有几个人的喉咙痛得不能说话了。捣鼓触媒看来真是如饮后劲十足的白酒一般,难受的在后面。
   刚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自食其力,日子每天是新的,青春的火焰,摇曳妖娆。少男少女们在一起,玫瑰色的情绪在眼神里氤氲。厂领导在进厂欢迎大会上说过,冶炼厂男职工的单身问题,希望靠我们这些女孩子来解决,所以,这次女职工招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男女在一起干活,青春的荷尔蒙在空气里飘荡。有一个男同事,每天提一个笨重的大铁水壶给大家打开水喝,做事情总是冲在前头,业务培训时深受培训师傅喜欢。他很快成为我们这群人的“带头大哥”,也受到女孩子们的欢迎。
   第一次近距离地见到了外国人,站在风机的控制屏旁边,叽里呱啦地说话,旁边站着公司的翻译。那时,站在西门子派来的工作人员旁边,很费劲地想听懂他在说一些什么,能捕捉到几个单词,还有简单的对话。当时很自豪地讲给同事听。培训课上听说过,这机器是从德国进口的,价值近680万元,控制屏上全是英文字母。那时车间主任千叮咛万嘱咐我们要好好伺候这“洋玩意”,为此,我们还被安排突击补习英文。诺兰达炉也是从外国进口的,这是冶炼厂历史上第一次大规则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到国庆节的时候,机器轰鸣起来,一次性开车成功。鞭炮声虽然被机器的声音淹得不值一提,可是那种欢欣喜庆的气息却清晰明了。
   后来才知道,我们所付出的,跟老一辈冶炼人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后来的后来还知道,这些磨练,只是我们冶炼工人冶炼人生中最普通不过的画面。在不断付出中,慢慢对赤铜情根深种。
   如今,老硫酸三系已在熊熊的炉火外静默了数年,更不用说以前纯手工劳作的一系、二系,现在还在生产的四系也已经生产了近20年,跟澳斯麦特炉配套的新硫酸三系,已经生产了快十年。澳斯麦特炉的第八炉期生产周期已经达到20个月,成功实现澳炉三年两修的目标,还创造了全球同类炉型炉寿的最高纪录。新的年产40万吨阴极铜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长江一浪高一浪,后浪更比前浪雄。
   20多年,我们随冶炼的峥嵘岁月一路前行,已经不再年轻。可是,那些曾经跟青春跟铜焰一起飞扬的日子,某个时刻还是会被赫然牵绊出来。整个冶炼厂厂区,从1953年开始投产,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岁月,旧的总是在被新的替代。一代一代冶炼人走过的风雨如磐青春如歌的岁月,却永远带着铜的筋骨和光芒,不会被时光湮灭。

共 20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冶有色冶炼厂的沧桑老照片,充满了悠悠的年代感。刚进冶炼厂的时候,忙着布置培训基地,忙前忙后,那是一种自豪感,把厂当做家的感觉。有色冶炼厂工作的必须程序,装填鲍尔环、瓷杯、装触媒,活虽然很苦,但那时是快乐的,眼睫毛上的金黄色的触媒灰也成了我们的笑语;对于诺兰达炉上面的英文字母,虽不熟悉,但是加班学啊,于是试车一次成功。时过境迁,二十几年的光阴倏忽而过,诺兰达已过时,新的澳斯麦特的新硫酸三系已经生产了十余年。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厂区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但是那个时候的艰苦岁月,那个时候的岁月痕迹,依旧在心中徜徉。好文共赏,倾情推荐。【编辑:寂寞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寞        2023-10-15 17:31:52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如今旧貌换新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