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探访雾云山村(散文)
一、车道弯弯托起梦想
6月3日午后,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湖北黄石知青一行,怀着寻访美丽乡村的愉悦心情出发了。两辆小轿车行驶在108省道上,蓝天白云下,滿眼是层峦叠嶂的绿色海浪,山花烂漫的各色野花,白墙黛瓦掩映其间,静谧安详。知友们一边欣赏着窗外美景,一边回忆起知青岁月,心中充满感叹。
檀林镇位于湖北蕲春县北部,大别山南麓,是鄂、皖两省的结合部,蕲春的北大门。去蕲春须经过英山县,山道越来越高,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峡谷,一边是兀突石骨的高山峻岭,两辆小车紧跟着盘旋而上,真是让两位司机师傅受累了。近两点从黄石出发,中途下车拍照,临近黄昏,我们的车才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黄冈蕲春县檀林镇雾云山村。
这是一片静谧而神奇的土地。初夏的雾云山村,满山是郁郁葱葱的浓荫,松柏、翠竹、银杏、檀木、山桃和不知名的树木。山风摇曳着路旁林中的树干枝叶,送来阵阵凉爽的风和泥土的芬芳,浓荫下流淌的清涧山泉,一路欢歌相伴。车沿着幽径山道,曲折迂回,抬眼望去,远山淡得像云,近山浓得似雾,云雾缭绕,是山是云,分辨不清。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停好车,我们走进住宿处,房间紧靠山边,山雀儿在窗前啼鸣,清脆悦耳。没人问身份证,也没有房钥匙,空气洁净,人畜安宁,一派祥和。
稍作洗浴休憩,走出大门又见山峦。夕阳西沉,天际升起红霞,放眼黄昏,山村的晚霞如此壮观瑰丽,从氤氲的山凹燃烧起火红的、紫蓝的、杏黄的、金色的霞光,光华四射,五彩缤纷,这使我忆起知青的山村。晚餐是红皮花生米,油煎小椒鱼,油淋青菜,爆炒青椒竹笋,鸡蛋拌韮菜,土鸡汤等,还有同行知友带去的鸭肠,满满一大桌,简单、味美,充满乡情和友爱。
二、梦幻梯田如诗如画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摄影师们就出门抓拍晨曦时光。我独自出门,仰望座落在雾云山村的梯田,这是我们此行观赏的主题。大寨梯田,我们从电影、画报、杂志上见过,知青下乡的村庄,多少也有点梯田,但雾云山村的梯田不比寻常,远眺,插了秧苗的梯田,绿毯连天宇,层层叠叠,如诗如画;近看,待插秧苗的梯田,是一块块明镜,似梦似幻。据介绍,雾云山村现有连片梯田600余亩,其中,雷公梯田为黄冈最大的梯田,总面积达210亩,分为410小块梯田,高低落差120米,且保留汗青。传说这里的梯田是宋亡元兴时期,南宋末年最后一任的宰相田梦罴和他的随从们,战乱时落难至此地,因生活困顿,随从们开垦了这片梯田。随着历史的沿革,梯田被后世代代扩张开垦,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村民,我们看到,梯田至今仍留有历史的迹痕。近年来,雾云山村的梯田被湖北、安徽、河南摄影协会,授予“农耕文化摄影创作基地”,堪与云南盛名的“元阳梯田”相媲美。
为了表达我们对这里乡民的敬意,也为了致敬我们的知青年华,几位老知青还脱下衬衫、丝裙、旅游鞋,换上农服、高深套鞋,下到梯田插秧(一季晚稻正是这时插秧),直到村民们喊我们上岸。
三、雾云茶园放飞诗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基本的生活条件。
雾云山村的茶叶种植,最早始于唐宋时期。我们去的时候,夏日的雾云茶园,绿波似海,气象万千,真是亮了眉眼,暖了心窝,使人想拔蹦子跑。据介绍,目前,雾云茶园面积600余亩,年产精品茶叶9000公斤,粗茶叶11000公斤,《雾云山》牌新品红茶2000公斤。2010年以来,《雾云龙山特牌茶叶》,荣获第七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银奖。雾云山茶园,平均海拔800米,为高山有机茶区。这里的茶叶,均由鲜嫩的芽叶精制而成,具有外型秀细卷曲,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明亮,口味鲜醇爽口,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的功效,细细品味,唇齿留香,神清气静,是茶中珍品,主要产品有:龙井、春笋、春蕊、龙特、松针。令人叹息的是,因遇星期天休息日,我们没能欣赏到茶庄技师的斟茶技艺表演,这令全体知友感到特别的遗憾与落寞。茶师技艺表演,名为“功夫茶”,据说,包括斟茶、品茶、倒茶、茶温、捧茶、迎客、交谈、送客等等,都含有茶技的规范与礼数,表演精湛,令人眼花缭乱。要想品尝到茶师的“功夫茶”,须持有湖北省摄影协会会员的证件,我们中的砖哥持有这证件。
有遗憾就有动力。没有看到茶艺技师的表演,我们就在茶庄池塘边的绿茵地上,即兴唱歌跳舞,自娱自乐,不辜负这美好时光。
四、节庆活动多姿多彩
雾云山村村民,不甘家乡闭塞落后,他们改造自然,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化风景。
每年节庆之日,除了开展传统的彩莲船、玩龙灯、舞龙狮等活动,他们还创办了火把节、釆茶节、插秧节、星光节等农耕文化活动,建有大戏台,美食广场。
美食广场有九大美食,即:将军山牛骨汤、朱冲石斛煨土鸡、檀林老豆腐、野生羊肚菇炖排骨、青草坪羊肉汤、泗流山酸辣椒煮豆腐、桐山千张炖塘鱼、大王山花儿菜、泗流山薏苡仁炖猪脚。九大碗美食,颇有山村野地的原汁原味,诱色可餐,香味浓郁,食之爽口,回味绵长。
每年开秧门时,家家户户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唱秧歌,祈福一年好收成。采茶时节,远近村民唱着釆茶歌来釆茶,指尖荡出诗行。其中每年四、五月份开展的“火把节”犹为壮观。那时,燕子飞回来了,云雀也赶来了,大雁排成一行行,飞过银光闪闪的梯田,在蓝天白云间徘徊。布谷鸟声声催生百谷,村前村后,清脆嘹亮的叫着“割麦插禾”,让乡民的心中充满新春的希望与快乐,他们纷纷上山砍伐废弃的竹木,扎成火把,星光下,男女老少齐上阵,一队队一排排火把,围着梯田转,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和幸福。这些活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国家媒体作了深度宣传后,雾云山村名声鹊起,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村民们更增添了信心。
五、宏伟蓝图亲手描绘
勤在家书一生读,俭在良田一世耕。在雾云山村,村主任田保良先生还告诉我们,雾云山村的梯田十分独特,不可复制,是唯一能留住乡愁的厚土,待字闺中。他说,近几年来,外出打工的乡人,已有200多人回到乡村创业,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创收了200万元。这位七0后的村主任满怀信心,他告诉我们,这片沃土旅游资源还有待开发,将军山、桐山、野人河、乌石河,有待开发。蕲河源头泗流山村的薏米,供不应求。还有檀林山野名菜,品种繁多,市场前景广阔。这位村主任的“红色檀林,绿色发展”的思路是,既要有“绿水青山,也要有金山银山”。田主任说,雾云山村有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有1200亩,山林面积2255亩,森林履盖率达60%以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无污染,是一处世外桃源,前景广阔。田主任的构思是:二期将开发200名亩梯田,种植花卉,将雾云山村致力打造成旅游、康养、农耕文化、摄影基地、花海的独特秀美景区。
2018年,檀林镇雾云山村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19年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村,作为蕲北大门,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重点口子镇”,新农村试点镇,湖北生态示范镇。每年的3至4月,桃花盛开,油菜金黄,每年9至10月,果木飘香,稻浪泛金,雾云山村是旅游的最佳时节,游人如织。
风暖人间草木香,山中岁月不羡仙。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随着蕲太、英黄高速公路的建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雾云山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干部和全体乡民的不懈努力拼博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践自己的宏伟蓝图,美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