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我是一颗酸枣(散文)
一
我的故乡在太行山的东边缘,田野里到处是一棵棵、一丛丛的酸枣树。
小时候,迫切地盼望着二哥回家——二哥给生产队放牛,回家时习惯带回一些酸枣。或者通红或者半红、闪着亮光的小圆球,含在嘴里咬一口,酸酸甜甜香香的美味,一下子就通过味蕾传遍全身,那个爽快啊!稍微长大一点以后,我与伙伴们你追我赶,成群结伙采摘酸枣,欢乐的笑声飘荡在无边的原野。自己采摘的酸枣,更有独特的味道。
小时候在意的酸枣的美味,长大后上班了,慢慢变老,明白了人情事理,查询了很多资料,从理性上认知酸枣树,逐渐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酸枣树,官名棘,就是与“荆”连用组成“荆棘”的那个棘。因为浑身小刺,扎着了尖疼尖疼,农民叫它们圪针,有的地方称之为角针。我自己郑重的称呼它们刺棘。
二
绵延八百里太行山,雄伟壮观,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区域内林木繁茂,花草丰艳,可爱可赞的植物数不胜数。树木类有凌寒傲雪的松树,力争上游的杨树,中通节直的竹子,抱朴守拙的槐树等。花卉类有高洁孤傲的梅花,雍容华贵的牡丹,芳香馥郁的玫瑰,冰清玉洁的莲花,清幽典雅的菊花等。从古至今,歌之颂之的诗词美句,本身也形成了园林花海,繁若群星,万紫千红,芳香弥远。
不过,赞美刺棘的诗词,却查询不到,似乎它们没有特别之处。刺棘,给人第一感觉,就是艰难吧。披荆斩棘!是的,荆与棘,都是野生灌木,经常混生在一起,枝繁叶茂,阻塞道路。给人第二感觉,应该是荒凉。曹植说“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许浑说“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荆棘成了荒凉的暗喻。
我敬仰刺棘,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土质肥厚的土埂上,还是沙土贫瘠的坡岭上,甚至是山石嶙峋的石缝里,到处有刺棘的身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写野草,其实更适用于刺棘。刺棘的繁殖能力不逊野草,生命力绝对超过野草。酷热干旱的热天,庄稼可能减产乃至旱死绝收,路旁边、坡岭上很多丰茂的野草枯干乃至旱死了,但是从没有人见过被旱死的刺棘,从来没有。刺棘不但不会旱死,而且任再热再干旱的天气,它的叶子很少会卷起来。叶子卷起,是植物的抗旱的本能,意在减少蒸发、保存水分。可见刺棘耐酷热耐干旱能力强大。
记得在夏秋,父亲经常用镰刀割去大把大把的刺棘枝条。时间不长,刺棘又长了出来,一片片、一丛丛、一枝枝,好不旺盛。在冬春,父亲用镢头刨除一些刺棘,还会割些干草堆到刺棘下边点燃,刺棘的枝条被烧枯了烧黑了,看去是烧死了。不久地缝里会无声无息的长出刺棘的幼芽,不久仍然是一片片、一葱葱、一枝枝,蔚为壮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写竹子的。其实竹子的生命力与刺棘相比,差了好多。在南方,雨水不断,竹子可以在山涧、石缝到处生长。竹子是喜水植物,一旦干旱,很容易的枯黄乃至干死。在北方,竹子作为观赏植物,一般种在房前屋后,或者园林里经常接受浇水的土地。在北方的荒地里,坡岭上,田埂上,竹子就不适合生存,它受不了干旱,无法生长。
我敬仰刺棘,还因为它们浑身是宝。酸枣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耐磨耐压,是制造农具和雕刻工艺品的良材。树皮和根皮是药材,可治疗神经官能症。树叶含酸叶酮,制为枣叶茶,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刺棘花是好蜜源,据说枣花蜜、酸枣花蜜是最甜的。刺棘的果实,酸甜可口,在物资丰富的今天,很少再有人垂涎它们的美味,人们独具匠心地将酸枣果实加工成酸枣浓缩汁、酸枣果酒、枣糖、枣酱等食品,具有促进消化、安神养心等功效。酸枣仁是珍贵的中草药,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之功能,为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不可或缺。
我敬仰刺棘,还因为我有另一种情感。京、晋、冀、豫,太行山一脉相连,从古至今,太行山人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在苍茫无边的太行大地上繁衍生活,像刺棘那样繁衍不息。和平年代,他们勤劳耕作,省吃俭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就像刺棘那样扎根大地、回馈大地;灾乱年代,他们以顽强的生命力,咬牙承受一次又一次、一轮又一轮、一年又一年的水灾、旱灾、蝗灾、匪灾,坚韧生存,就像刺棘那样旱不死、烧不灭、割不亡;外敌入侵时,他们奋起抗争,保卫家园,铁骨铮铮,就像刺棘那样满身的棘刺,让敌人举步维艰。就在太行山区;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王二小,出现在太行山区;铁血平山团,产生在太行山区;抗美援朝一级英雄孙占元,出生在太行山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千五百公里人工天河红旗渠,由太行山区林州人民创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首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养育了茫茫无际原始森林,铸造了长白山人的豪爽、大气、彪悍;内蒙古地域辽阔,干旱少雨、多风沙,耐旱的芨芨草、胡杨树就多见,也就造就了内蒙古人的乐观、豪爽、热情;江苏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各种喜水的花草树木特别多,也蕴育了江苏人的温婉、灵慧。沉稳、大气、厚重、勇敢、坚韧的太行山,滋养了坚韧、坚强、顽强的刺棘树,孕育了厚重、坚韧、坚强、勇敢的太行人。英雄的太行人,顽强的酸枣树,都接纳太行山的阳光、吸收太行山的雨露、汲取太行山的大地营养,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品质。
刺棘生命力顽强,在于其发达的根系。它把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入太行山的土地里、石缝里,吸收大地深层的营养和水分,与太行大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融化成一体。
三
现在,我远离故乡,视线里再也没有漫山遍野的酸枣树了。可它们顽强坚韧的姿态,依然栽满我的记忆。
偶尔,我就会想起那些树木,那些酸枣。也常常购买一些,不时放进嘴里,让酸甜的味道从口腔直抵心灵,让我始终记得,我是太行山人,也是一颗酸枣。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