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丁丁和妈妈(散文)
一
今天又是星期一,丁丁和妈妈都对这一天非常敏感。
丁丁开始哭闹,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听着让人心疼:“妈妈,呜呜呜,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我……想和你在一起!”也难怪,他才两岁多,自然对妈妈特别依赖。
“那怎么行?小朋友都得去幼儿园,快点儿……”妈妈催促丁丁,显得有点着急。毕竟七点半孩子们要吃早餐,八点钟她这个代课老师要准时给六年级毕业班上课。
“我不想离开妈妈。”他抱住妈妈的腿开始耍赖。
妈妈扯开丁丁的双臂:“不去幼儿园,别理我!”妈妈声色严厉起来,气呼呼地转身。
丁丁又开始撒泼——他在地板上打滚。见妈妈无动于衷,他坐起来哭喊:“妈妈,幼儿园不好,我就想跟着你。”
“啪,”妈妈气得打了丁丁一巴掌,“你到底去不去?”
丁丁不敢闹了,他哭泣着跟在妈妈身后,来到了幼儿园。
刚到大门口,丁丁又出现了反复,他开始啼哭。
妈妈抱起他哄劝:“丁丁,你看,小朋友都去幼儿园了,那里可好了,有好多好吃的;有好多玩具呢。你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还能学儿歌,学画画……”
“我不想上幼儿园,我要跟着妈妈玩。”丁丁打断妈妈。
丁丁老师赶了过来:“丁丁小朋友好!让老师抱抱怎么样?”
“不要,我跟妈妈玩。”
又一个老师跑过来:“丁丁小朋友,棒棒糖要不要?”
“不,我要妈妈。”
妈妈说:“丁丁,你看看,老师对小朋友可好了。”
丁丁贴着妈妈的头抽泣。
第三个老师像变戏法一样从衣兜里面掏出一个漂亮的小火车:“丁丁,你看这是什么?”
丁丁一抬头:“小火车。”
“想要吗?”
“不要。”丁丁转回头依然哭泣。
“这个小飞机呢?”
丁丁止住哭声,眼睛一亮。
“给,跟老师走呗!”老师围着他们娘俩转了两圈,又做了一个鬼脸。
“嗯。”丁丁很勉强地挤出来一个字。
老师从妈妈怀里接过丁丁,急冲冲进了幼儿园。
“唉!”望着丁丁离去的背影,妈妈发出一声叹息。那叹息道出了这对孤儿寡母说不尽的无奈和无助。
妈妈长长出了一口气,抬手看了看表:“坏了,要迟到了。”她急转身要去学校。
“妈妈,记住早点来接我啊!”远处飘来丁丁弱弱的乞求。
霎时,妈妈感觉心里隐隐作痛,泪水塞满双眼。
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四十年后,妈妈年迈体衰,且患上老年痴呆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作一次,行为举止越来越怪异。
丁丁带她去过几次医院,医生说这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通常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治疗意义不大。
而今,四十出头的丁丁依然奔走于钢铁水泥的冷漠之下,穿梭于繁忙喧嚣的人潮之中。他还没成家,也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她,但他不放心让妈妈一个人待在家里。
丁丁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个去处,他听人说那里对这样的人有管护经验。
在做出抉择的前夜,望着他进进出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妈妈的神志好像清醒了许多:“儿啊,妈不惹你生气,妈也不用你照顾,我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想去养……”妈妈害怕丁丁不高兴,后面的话怯生生地又咽了回去。
丁丁沉默了许久,慢慢抬头对妈妈说:“妈,我真没时间和精力照顾你,再说这家养老院是咱们这一带最好的!妈,你看这样好不好,咱们试住一阵子,不行咱们再想办法。”
妈妈默默无语。
最终,俩人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郊区的那座养老院里。
从办公室出来,做了交接手续后,丁丁对妈妈说:“妈,听话,我……我要走了,过几天我来看你。”
妈妈微微点头,张了张没有牙的嘴:“儿啊,记住早点来接妈妈啊,别让妈妈等啊……”
顷刻之间,丁丁的眼睛模糊了,眼泪挣扎着涌出了眼眶。
三
第一个春节期间,丁丁把妈妈带回家。谁知都闹完元宵了,妈妈说什么也不回去了。
丁丁耐心说劝:“咱们明天去郊区吧,其实那里挺好的,再说我得去工地了。”他用“郊区“指代养老院,因为妈妈对“养老院”有抵触情绪。
“嗯,”妈妈答应得很好。
不料第二天出发前,妈妈和他小时候一样又变卦了:“儿啊,妈就想和你在一起,哪里都不去。”
“妈,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怎么又反悔了?”丁丁显得有些不耐烦,因为说好他要去工地给人绑钢筋,都迟到两天了。
“……”妈妈不再言语。
谁也想不到,下午妈妈就又犯病了,而且这一次情况相当糟糕:
她像狂人一样嚎叫,在房间里声嘶力竭;
她像傻人一样自弃,大冬天脱掉棉衣,在院子里晃来晃去,随地大小便;
她甚至像疯人一样自残,她打开煤气气灶阀门,那“滋,滋,滋”的声音令人心惊;
她手摸电门,那“啪,啪,啪”的火花令人恐怖;
她用绳勒脖,那“嘿,嘿,嘿”的夸张表情让人胆颤;她用头猛烈撞墙……
邻居们纷纷抱怨,物业也找上门来。
沮丧、郁闷、痛苦、恐惧等等像寒潮一并袭来,丁丁感到心力交瘁,伤心欲绝。
四
有一天清晨,丁丁发现小院的门敞开着,他顿生疑窦:昨晚明明我锁上了门,怎么开了,莫非来了小偷了?
他来到妈妈的房间,床铺上空无一人,妈妈不见了!
经过两天的奔波,最终在农村老家的一个堂兄家找到了妈妈。
见到丁丁,堂嫂悄悄把他拉到炕沿:“我婶子道行可大了,你知道她是怎么来我家的吗?”
于是她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你妈总是怀疑你们那里有坏人打她的主意。于是她借助夜幕的掩护,从窗户上跳出来,砸了你家小院的门锁,带着一个包袱,花五块钱雇了一个三轮车。他们打听到我家时都快十点半了。我们估摸着你一定着急,正琢磨着给你送信……”
丁丁惊呆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将信将疑地问道:“她,她真有这么大本事?”
“可不是嘛。这次她显得还有些固执:睡觉时只枕她的包袱不枕枕头,怎么说都不行……”
“天哪!”丁丁的头立刻大了三圈。
妈妈急忙从炕头挪过来拉住丁丁的手,低声说道:“儿啊,妈妈听话,不惹你生气,妈妈不去那个地方,只和你在一起……”说着,不争气的老泪可劲儿地流。
哀求的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变得越来越弱,最后便成了哽咽。
“惊人的人生轮回!”丁丁暗自思量,想起了四十年前自己的“糗事”——妈妈平时最爱讲他让幼儿园这段经历。
丁丁打量着妈妈,一股热流从他心底升腾,刹那间,又化作一颗颗滚烫的泪珠夺眶而出,滴落在母子热乎乎的手上。
五
“妈妈不愿去养老院就算了,我再想想别的办法。”丁丁暗自下定决心。
他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他雇了一个阿姨,又在工地附近村头租了个平房,白天让阿姨打理妈妈衣食住行,晚上他过去和妈妈作伴。
一晃九个月过去了。
今天晚上,丁丁准时回到出租屋陪伴妈妈。
屋外,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抚摸着大地,田野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如同一首悦耳动听的“田野交响曲”。
屋内,母子俩轻声细语。
“妈妈,我不去幼儿园!”丁丁模仿小时候的童音说道。
“丁丁,小朋友都去幼儿园。”妈妈用年轻时的口吻回答。
“儿啊,妈妈不去养老院。”丁丁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
“妈,咱们只是试住几天。”妈妈用丁丁的语调回应。
……
“咱们哪里都不去,”娘俩心有灵犀。
“咱们就在一起!”母子异口同声。
“哈哈哈……”出租屋子里飘出母子发自肺腑的笑声!
幸福刹那充满了出租屋,那种情景就像失明的人恢复了视觉;失聪的人恢复了听觉;智障的人恢复了智力!
说来也奇怪,既没有打针,也没有吃药,妈妈居然没再犯病。
还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阿姨给丁丁介绍了一个对象,明天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