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枕头下面放本书(散文)
一
一个人在百无聊赖时,总会买一些书来看。
读书,其实并不是我的爱好,买下来也只是走马观花,偶尔翻翻,极少能把一本书给认真看完。虽然读书并不是我的爱好,但买书和收藏却成了一种习惯,时不时会上网看看,当看到那种吸引人的书名时,会把它买下来,有时,也会厚着脸皮跟别人乞讨一两本回来,放到自己的书架上。
说起书架,也只是我对它的称呼而已。其实它很不起眼,小到只有一米高,一米宽。书架分三层,上面和下面都是一长条,只有中间那一层分了三个格。这是我比较喜欢的设计,由此这一层放的也大都是自己写的,喜欢的,以及读完的书籍。看着这一个小小的书架,陆陆续续地摆满了书,家里人会开玩笑说,现在看书有啥用?修蹄子也没修成,还不如当成放火的燃料。玩笑始终是玩笑,就算没有助燃的纸张,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拿起书本就撕下一张来生火。
二
小时候读的书都是学校给发的书籍,都为主课,直到四年级的时候,才加入了政治跟历史课本。至于课外书籍,在当时都不懂何为课外书籍,就更不会有什么奢望。
读的第一本课外书籍,那时候已经上了五年级,是司马迁写的《史记》,看了将近半个月才把它看完,当时看得也是云里雾里的,现在想想书中内容,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之所以喜欢上读书,大概跟在学校上班的那几年有着直接原因,不然也不会一向把读书当催眠剂的我,会喜欢上买书和收藏。甚至,现在陆陆续续写了好多散文,小说之类的文字。
“近朱之赤近墨者黑”。可能也是受学校那些老师的熏陶,闲暇之余,就会拿起摆在桌上的书,翻上一翻,没想过自己也会喜欢上去写作。记得,当时看的是一本散文书籍,书里面写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还有就是亲身经历。看了几篇后,感觉格外亲切,就灵光一现,一个念头,突然间从脑海里蹦出来了,萌生了自己也写一写的想法。而且,一刻都不允许自己考虑,立即打开电脑,手指落在键盘上,噼啦啪啦一阵敲。写完后,下面显示文字一千七百余字,妈呀!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因为这是第一次写,也是一气呵成,读了读,觉得还蛮通顺的,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它给投了出去。当时没想过会被发表,当然期待还是有的,就这样满怀期待的过了两天,邮箱杳无音信,想着可能不会被采纳,心里还是有种失落感。又过了两天,再看公众号,上面的题目跟自己的一模一样,打开一看,正是自己所写的那篇文章。我高兴得像一个刚讨要到糖果的小孩一样,激动的无以言表。
自那之后,写文章就成了一种业余爱好,也因此喜欢上了买书和收藏。
三
如今离开学校也好多年,但枕头下面经常会放一本书,睡得时候会拿出来看一看,至于书中的内容和人物以及事件,一觉醒来,又忘的差不多了。读得多了,有时候也会把书中的场景跟另一本书的场景给混淆,记忆呈现一种错觉。
为什么习惯在枕头下面放本书,在于小时候经常开的玩笑。那就是如果读不进去书,就把书放到枕头下面,睡着的时候,书里面的知识就会跑到自己的脑袋里。对于这个玩笑,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把它当过真,睡觉之前把书本放到枕头下面,等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一股脑自己跑到脑海里,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于是在那个年龄段,不管学习好的,还是学习糟糕的都会看完书后,随手放到枕头下面。现在想想,那时候晚上读完书后,寝室里除了床,还是床,床下放的小木箱,里面堆放的都是米和零食,书确实没有好处放,枕头下面反而是最好的位置。加上有的室友早睡,拉出箱子和开箱会影响到其他人休息,再者夜间读书,用的都是小台灯,还得小心翼翼,躲到被窝里,怕被查岗的老师发现,随手塞在枕头下,来得迅速。
现在枕头下面放本书,自然不是还把玩笑当真,而是看过之后,习惯性的将它放到枕头下面,待到第二天把没看完的继续翻上一翻。
四
读书有没有用,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学习,有的人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可能是后者吧!但时间久了,也会觉得读书其实真的可以让浮躁的心得以平静,仿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不管怎样,枕头下面放本书,总是惬意的,无聊,烦恼的时候,夜色中却难以入眠的时候,不妨拿出来读一读,哪怕几行,几页,或许都可以让我们对生活别有一番认知。而且,读罢书,信手塞到枕头下,然后酣然入睡,做一个梦,注定也是宁静、甜美的。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