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左手莲右手梅(散文)

精品 【东篱】左手莲右手梅(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198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5发表时间:2023-10-30 00:02:05

左手莲右手梅,我处于诗意里。莲和梅,在中国文化里,最具美感,多少文人倾情歌唱,不能没有我的声音,我的故事。
  
   ◎莲花无莲
   莲,立于方塘之中,守一池清水,只求无尘无埃。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逸出,舒展婉约的柔软、露出甜甜的笑靥、传来盈盈的笑语、飘着淡淡的清香。让人沉迷,让人陶醉。
   我与莲的渊源颇深,情谊浓郁。故乡的名字叫莲花,那是前世的情缘;小妹的名字叫莲,那是后来的情结。从牙牙学语就知道自己是莲花村人。长大后,出远门,走亲戚,告诉陌生人,我是莲花人。莲花,依水而生,临水而居,恬淡芬芳,多美的地方啊!心里莫名地泛起一种美感、自豪感。可是奇怪,莲花无莲,就连池塘也见不着,为何就叫莲花村呢。生怕别人问起“莲花”和“莲事”,心虚得很,纳闷得很。我问父亲,父亲反问我“莲花前面村子叫什么?”“叫莲塘啊。”我不加思索地说。“这就对了,你从莲塘村前面葛公留山顶上俯视下来,莲塘就有塘,塘上就有一朵舒展的莲花。”哦,原来是地里构图。长大后,常登留山顶,翘首北望,一幅莫大的莲花盆景让我惊讶。天然巧夺,鬼斧神工让我震撼。偌大的盆里,有蓝汪汪的水,恰似一面硕大又精致的方塘。塘上有一朵莲花绽放,放大了美的景色。无边的田畴宛若构成花瓣,道路成为莲叶的脉络。神奇的是莲花四季绽放,色彩迥异,景色迷人。春天里,鹅黄牵着红颜,那便是田间的菜籽黄和着村边的桃花红;夏天里,无边墨绿点缀着洁白的栀子花、火红的三角梅和紫色的丁香;秋天里,是一朵金色的莲花,那是满野的稻谷黄,旷世磅礴的金莲花,饱了眼福,醉了心;冬天里,是一朵素色莲,可是大雪飘飞,又成了一朵奇大无比的雪莲花,傲立莲塘,任凭寒风吹,仰天迎雪笑,让人感叹,让人敬仰。
   谁说莲花无莲呢?莲花村里圣花开,四季更装堪称美。山水诗情犹画意,天然锦绣入梦来。
   莲花无莲,但莲花村人心里都有一朵美丽的莲。心有莲花,方能心如莲开。
   母亲45岁生下小妹,高龄难产,失血过多,体虚,父亲请来本村孙桂英老中医,孙老把脉后,开出一副药单子,10味药中,少了一味莲花药引。孙老说:“我到城里去一趟吧,我还要进别的药。”晚上,父亲与孙老小酌两杯,烈酒下肚一时兴起,父亲说:“这几天,给小女取名,读半年私塾,那点墨水不够用,孙老给我想想吧。”孙老沉默一会,然后摇头晃脑,用手指蘸点白酒在桌上写了一个大字“莲”。“莲?好名字!我怎么想不到!”父亲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味道,鼓掌叫好!孙老说:“今天,我走出莲花专为莲。莲,花之君子者也,纯洁、高雅、富贵,作女孩子的名字好听,小女把前面的哥姐五人连起来,又姓吴(谐音无),吴梦莲(一梦醒来不见莲,无莲),与莲花村名的意蕴契合,妙哉!”于是,莲花村里又多了一朵娇艳美丽的莲。
   佛祖和菩萨的座下是莲花。我见过最大的莲花台就是九华山地藏菩萨的宝座。池州市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巍峨的山下,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155米,其下面汉白玉莲花底座高度就有56米,由136块莲花花瓣组成,仰望高不可攀的莲花宝座,宏伟、庄严、神圣、安谧,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传说,莲花是玉姬的化身,玉姬是王母娘娘身边一位美丽的侍女,侍女下阶来到人间看到男女成双成对,男耕女织,恩恩爱爱,十分羡慕,动了凡心。一次,陪河神的女儿下凡来到杭州西湖游玩,西湖的水碧波荡漾,西湖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侍女拉着女神和游客们嬉戏,流连忘返,触犯了天规,王母娘娘一气之下,用莲花宝座将侍女打入西湖之中,从此,天庭少了一位美丽的仙女,西湖却开出一朵玉肌水灵的鲜花,一朵粉红透亮的莲。莲花拔出水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一年中考,突来灵感,觉得周敦颐的《爱莲说》要考,理由有两点。其一,在考纲中,属于必考的文言文篇目,近三年来未出考题。其二,时值社会正处反腐倡廉之际,青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精神值得倡导。莲花始终默默无闻,尽平生力量驱除污浊,坚强不屈,捍卫圣洁的心灵,挺住高贵的身躯。它从不向罪恶低头,它永不让邪恶靠近。于是,中考的前天晚上,我把学生集中起来,把《爱莲说》认认真真地重新温习了一遍。第二天,试卷上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果然就是《爱莲说》,满分12分,全班人人过关,同学们欢呼雀跃,崇拜的眼神令人陶醉,哈哈,多么幸福、自豪!后来,同事们调侃我,喊我“爱莲老师”,我喜欢。我与莲心相通、神相融。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
  
   ◎梅城无梅
   1987年,我到县城梅城安家。梅城,诗一样的名字,心头展现迎风傲雪的梅影,以为梅城是梅的海洋、梅的世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凌寒盛开的梅,远远地看它,知道它并不是雪,是因为它有阵阵幽香。让人心动、让人陶醉、让人梦沉魂牵,然而梅城无梅,萧索寒冷的冬天,走遍大街小巷,走遍社区村落,走遍花圃农庄,见不到一株梅。见不到一朵花,见不到梅的铮铮铁骨,这个冬天精神不振,索然无味。梅城怎么会没梅呢?大雪飞舞的冬天,我对着梅城发问。
   难得一日闲,乘着天高云淡,秋风习习的好天气,和朋友一道秋游,到梅城后面的白象山上,看到有一段古城墙,发现了梅公亭遗址,不远处还有几方修建梅公亭、纪念梅尧臣的摩崖石刻。于是,拨开草棘,拂去尘埃,沿着历史遗迹,走进历史时空,打开曾经的一页,发现了端倪。梅尧臣,北宋政治家,现实主义诗人,景祐元年,调任建德(即秋浦、至德、今东至;原县治在尧渡梅城)县令,建德的山水让其陶冶、安心。为官5年,清廉、勤政、为民。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做了许多惠政爱民的好事善事,五年的时间,把建德上下治理得分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据《建德县志》记载:梅尧臣离任后,建德人为纪念他,于宋嘉定年间,把建德改为梅城,并建梅公堂以祀之;后人又在白象山麓修建梅公亭。遗憾的是,于“文革”时期被毁,只留下断壁残垣,但梅尧臣的为民爱民、德政仁政的情怀深受百姓的崇敬、爱戴。至今被东至梅城人所传诵。梅公亭遗址及古城墙残垣,仿佛与人们诉说着白象山曾经的辉煌、千年梅城的古往……
   怪不得梅城无梅,只因梅尧臣(昵称:梅臣、梅公)而留名也。
   近几年,稍有闲情,我便在门前小院里置起盆景,力争做到花开四季,馨香满院。石榴、月季、秋菊、映山红、凤仙、美人蕉、玉兰、蝴蝶兰、茶花、紫荆、铁观音、百合花、金银花、幽兰花等几十盆。因有莲的情结,置了一盆很大的彩色瓷缸,养了一盆莲,想不到,春风吹来,暖阳普照,墨绿色的莲叶硕大田田,高低错落有致,粉红的盘状大朵莲花次第绽放,花香四溢。莲,很快成了院里的主角。莲花,就是把故乡移到梅城,根植院里,朝夕相伴,那是怎样的乡愁?怎样的情愫?
   梅城不能无梅,冬天不能让院里寂寞。于是,我从拼多多购了苗,栽进盆里,精心管理,施肥、治虫、浇水,百般呵护。梅树渐渐长高,第一年未开花,第二年未开花,第三年长到80公分高还不见花蕊。我有些纠结失望,难道梅城的土壤、气候不易梅花的生长?相信不会的,梅城风调雨顺,气候宜人。什么花儿都能开,我决定不过早地将其判死刑。果然,第四年冬天,梅叶落尽,根根光梢上绽满了花蕾,大雪催着花蕾开,寒风裹着清香来。朵朵梅花白底红颜,丝丝黄色花芯漂亮极了。看到如此的美景,精神为之一振,冬天不再寒冷,心里不再寂寞。
   庭院东西,大门两边,春有莲,冬有梅。莲与梅,成了院子里花神、花魁、花魂,精神支柱。让庭院锦绣,让香飘四溢,让路人驻足。梅城是我的第二故乡。两个故乡拉近了距离,走到了一起,相依相伴,互赠美丽,互送芳香。这是怎样的意境?这是怎样的妄想?这是怎样超脱时空?童年的味道,年老的味道,在莲花梅城的乡愁里酝酿着甜蜜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秋风里,莲叶渐渐泛黄,叶沿焦成一圈。时光的脚步越过了霜降,莲叶一夜间垂下了头,落寞成灰色、焦色,只有莲蓬依旧挺起高昂的头,莲蓬睁开了眼,一个个莲子,像乌溜溜的眼珠,仰望湛蓝的天空,望着对对南飞的大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莲,从头到脚散发着浓浓的秋韵。我喜欢欣赏这样的秋色,不忍心将黄叶、灰叶甚至是死掉的叶剔除。
   霜降过后,梅,青青的枝头上露出一点、两点、三点……是嫩叶胚?还是花蕾?花期早得很呢,怎么现在就着蕾了?“是蕾。”妻子说,“嫁接的,赶时尚,花期提前了。”妻子哈哈一笑,笑得像朵花。她扯下一莲蓬,递给我,说:“来,站到梅前,握着带蕾的枝,我给你照张相。”于是,左手莲,右手梅,摄下深秋经典,太诗意了。
   莲和梅,本来就是诗意满满的名字,只是没有用文学的视野去关照,去挖掘,莲和梅只能沉睡在外面的周围。
   莲和梅的故事,有些属于我所居的地方,有些属于我的珍藏。身在莲和梅的故事里,我有了写意人生。
  

共 3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佳作。莲花和梅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梅花有“凌寒独自开”的傲然风骨。作者和莲花的渊源颇深,对莲有着深厚的情感,故乡的名字叫莲花,小妹的小名也叫莲。作者是莲花村人,“莲花”二字,念起来口齿含香,身为莲花村人的作者,和外地人说起自己的故乡时,心里会泛起莫名的美感和自豪感。但儿时的作者对“莲花无莲“心生困惑,莲花村却看不到莲花,就连池塘也不见踪影,于是问父亲,得知原来源自地理构图,这才恍然大悟。作者长大后,常常登临山顶俯视家乡,一幅巨大的莲花盆景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而且随着四季风景的不同,莲花的色彩迥异,美不胜收,莲花绽放在每个莲花人的心中。孙医生给妹妹取名“莲”,与莲花村名的意蕴契合,非常精妙,此外,莲花宝座、关于莲花的美丽传说、“爱莲老师”名字的由来等,精彩纷呈。作者居住在梅城,但这座城并非因遍布梅花而得名,而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梅尧臣”的县令,他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官五年期间,体察民情,做了很多惠政爱民的好事善事,因此深得民心,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原来的“建德”改为“梅城”,并建梅公堂以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县令。作者爱花,在自家的小院里栽种各种各样的花卉盆景,这其中就有梅花,甚至在彩色的池缸里,养了一盆莲花。从此,大门两边,春有莲,冬有梅,成了院子里一道最美最倩丽的风景,每逢花开时节,花香四溢,吸引路人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在沁人心脾的花香中,漫溢着幸福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乡愁的味道。霜降过后,作者站在梅前,右手握着带着花蕾的梅枝,左手捧着一个莲蓬,让妻子为自己摄下一张最美最富诗意的深秋经典。这篇文章内容厚重,语言优美灵动,构思巧妙,文采飞扬,场景描写生动细腻,情景交融,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莲花深厚的情感和对梅花的喜爱,抒发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梅城县令梅尧臣的赞美之意,诗意般的语言令人沉醉!美文佳作,力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10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10-30 17:50:55
  吴老师的文章越写越精致,越写越诗意,越写越有味道。此篇莲与梅,诗意盎然,意境高雅,显示出老师不同凡响的格局和境界。大赞!问好!
回复1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0-30 19:56:42
  月亮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鼓励!问好月亮老师,祝秋日吉祥,创作愉快!
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0-30 19:29:50
  很有特色的散文,莲花无莲,莲却在村子人的心中,在家里小妹的含香里。梅城无梅,梅在成家后的小院里绽放,在冬日里显得勃勃生机。文章构思新颖,托物言志,情深绵绵的美文佳作,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1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0-30 19:57:55
   红花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鼓励!问好月亮老师,祝秋日吉祥,创作愉快!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