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墨石记(散文)

精品 【东篱】墨石记(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61.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6发表时间:2023-11-03 06:20:04
摘要:去往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带点什么回家?半途,被一片笑盈盈的玉米地吸引了,下车观赏,发现草窠里有黑色的石头,捡起一块,于是写作《墨石记》。

【东篱】墨石记(散文)
   秋晖下的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的锦黄,就像踏着华美的地毯,可我还是觉得少了欢迎我们的人群。
   一路开心,必须来点“自作多情”。
   朋友志骏突然说,看看路边田野里的玉米穗子,露出大金牙,朝着我们微笑,这不是欢迎?
   是啊,停车,和遍野的玉米握握手吧。
   他们看到了微笑的牙齿,我却发现了黑色的眸子。原草里眨着黑色的眼睛,仿佛在向我示意什么。
   是黑色的星星落地了。这不是梦话。几次行走这趟路线,就没有看到石头,我一直在思考,敖包上的那些石头是从哪运来?原来石头藏在草窠里。捡起一块,拭去尘埃灰泥,黝黑晶莹,如乌金一般。
   “墨石!”我捧在手心里,就像捧着一个刚刚从母体诞生的婴儿,我给了他一个乳名。
   “那不就是一块煤矸石?”同伴这样说。我从草原裸露出来的石头断定,这不是煤矸石,是墨石,是墨石总会发出乌光。一块石头,放在煤炭里,它就是一个讨厌的异类。在不同人的眼中,其成色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人,在他人眼中,评价不可能相同。这个世界,太需要伯乐的眼光,去发现那些被遗弃被忽视的珍奇。
   草窠里那么多的墨石,我偏偏捡起这一块,我应该是从形状、色泽和造型上做出了迅速判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遇见是缘,我理解自己的感情。
   支撑我的这份感情的是我在江山文学的经历,那些初入江山的投稿者,一定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多么像一块着满尘埃的墨石,文学的光辉,可以擦亮他们的成色,变成一块具有文学个性的文学墨石。
  
   二
   探索,源自好奇。我不是地质学家,但我可以探索墨石的来历。捡石地点在科尔沁的科右中旗,亿万年前,这里曾经有过火山爆发,喷浆而出形成了黑色玄武岩。
   我从遗传学的角度去想墨石与土地的血脉关系,大兴安岭的黑土,一直延伸至内蒙古的兴安盟,科尔沁,黑色的泥土,自然要诞生墨石。黑土,不仅盛产金黄的玉米大豆,还产着和母体一样颜色的墨石。
   多么像母亲的分娩,血与火的洗礼,成全了一块石头。掂量一下份量,很重。原来墨石的构成主要是二氧化硅成分,其比重较花岗岩、页岩等都重,沉甸甸是第一感觉,我想不出书本上给它一个“浮石”的名字是为什么,猜吧,可能是这些墨石是为了得见天日?如此说来,它从地壳深处“浮”现出来,该是用尽了洪荒之力吧。
   内蒙人给它的名字叫“细粒黑”,据说,中国有一个“墨石公园”,就是用这样的石头打造的,墨石能够走进公园,成为一道来自地质深处的风景,这才是真正的奇观。
   我给它的名字,那么合适,之前,并未有过这方面的常识,一眼赐名,让我兴奋。石色如墨,我喜欢这个“墨”字,那些才高八斗的文人被称为“骚人墨客”,透着一股墨香,我举石近鼻孔,深嗅墨香。我就为之写出墨香吧,石染墨迹,便有了文学的灵性,其香自溢。
   站在旷野,思接千古,神飞八极。
   成吉思汗有过四任妻子,他驰马奔赴代钦塔拉(英雄的草原),以什么作为聘礼?也许就是手持一块墨石?墨石的质地坚硬,是否就代表着爱情之忠贞?石头,在内蒙,可做敖包的崇拜,也是彩礼。
   成吉思汗的马队,曾经也踏足过这块墨石吧?远征的马蹄和坚硬的墨石相撞,迸发出铿锵之音。
   亿万年的风霜雪雨的沁润,成就了一块墨石。歌词曰“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其实,“石不能言”,能够产生共鸣的是人和石头的相视一瞬。面对无言的石头,能够听到石头之语的,才是最懂得时光深处的涵义。
   墨石,一只只黑色的眼睛,总是看着草原生灵牛羊,慢慢走过,安然食草,甚至互相对视过,于是墨石的眼里充满了温度,也留存了牛羊的影子。
   在内蒙,石头是担负着朝拜的角色,那些散落的石头,随时都可能被蒙人拾取到敖包上,刻上虔诚的蒙文,刻上祭祀的礼仪,成为祭品和香火,一旦被注入这些蒙文化,石头就生出了灵魂,石头就成了有温度的肉体。我曾在敖包前巡视那些刻石的蒙文,我应该把什么样的汉文字刻在墨石上呢?刻下对美好的祝福,刻下一个时代的声音。蒙文化,给了我激情澎湃的想法,我先在这块墨石上打上文学的草稿吧,更希望可以打开更为广阔的文学视觉。
  
   三
   我怎样解读一块墨石呢?墨石上珍藏着一套密码,破解,是唯一的方式。我恭敬地放在大巴车的挡风玻璃后面,让一车的人来打开它的密码。
   是一朵黑玫瑰,神秘而美丽,恒开而不凋,最好送给懂得它的人。
   如我?送给一个想解开神秘内涵的写手?我接受同伴“雪华”的说法。
   是英雄的五官,有棱有角。代钦塔拉是“英雄的草原”,墨石就是英雄之子。
   是啊,饱含80%的二氧化硅的墨石,棱角分明。墨石的节理多为六边形,棱角如刀,宁可折而不浑圆。我把800多年前的蒙古铁骑与这块墨石联系起来,仿佛找到了这片广袤草原为何有英雄问世的一个原因。
   是一只铁拳。分不清五指,但可以明显感觉出握拳的动作,紧紧地,攒足了力量,仿佛一拳击出,可以打碎时空。地层的深处,在火焰中苏醒,淬炼而出,铁色的雄劲,从此凝固为永不放手的样子。墨石,永远不会贫血,所有的热血,都凝聚在拳头,成为击碎觊觎这片土地的力量。中华民族的护国保土精神,从来不是空穴来风,一定可以找到这种精神的寄托。
   是一艘铁船,一艘破冰斩浪的战舰。
   调动想象,无边的草原,成了浩瀚的海洋,秋风阵阵,催动了战舰劈波斗浪。将我们的国家比喻为一艘战舰,是那么恰切。我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你是否具有文学禀赋,都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些生动的意象,来认识国家的未来。
   年纪最小的侯超,小声告诉我,这块墨石就是一个卡通。卡通,就是夸张的漫画。是黑色的机器猫?但要给它安装上猫耳;是蹲坐的机器狗?但要“画犬点睛”才相像。可爱,是一个美好的主题,我怎么能否定呢。
   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才会发现这些意趣。如果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它一定是一颗黑色的子弹。
   一块墨石,一旦赋予了它以价值和情感,它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意象物,或者说是一个朋友,尽管墨石无声无语,但可以与人心对话。
   石头,包括我喜欢的这块墨石,就是一部书,太阳每日经过它的领空,要用热情读它;月亮每晚用光泽与之交辉,以温情读它;草原的风吹过它的面容,用柔情读它;淅沥的雨水,淋湿它,洗却着它的悲情。它没有成长为一块奇石,还是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谁能说,它天生愚钝不可造就呢?它默默地接受了这些,成为一块墨石就是对时光的回报。
   捧在手心里的墨石,还是一块孤独的个体吗?起码记载着我与墨石相逢有缘的故事,我面对墨石,可以用缜密的文学语言来叙述故事的梗概和细节,人生啊,从不乏故事,只是我们不从捡起,到头来,只觉得自己两手空空。丰满的人生,倒无需多少精彩的故事,但一定要有属于能够激起自己情感的往事,或记忆,或寄托。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文学是带着磁性的,文学是最好的教育。当然文学也是一种修养。不必发给一车人一篇文章,围绕一块墨石,一下子唤出了他们的文学之心,千里之行,因有墨石,寂寞退后,思维活跃,审美的眼光可能千差万别,但内心的冲动,已经让审美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
   有人习惯于把文学、文化关在纸上书中,以为只有文字表达出来才算,文学、文化并非是所谓的文化人作家的专利,更生动更有意义的文化,从来都是来自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甚至以为能够走进审美境界,获得审美体验和愉悦,就是在创造文学和文化,是简单生活之外的高级享受,就算入门了,不同的是深浅程度不同罢了。
  
   四
   石头,墨石,是草原的风骨,我把风骨带到家。家人总是责备我几次前往草原,就没想着带点什么回来。带了,带着一件墨石艺术品。桌上无石不雅。古人说“行人归来石应语”,不带回家,石头和谁语?
   我想给墨石亲手做一个木质的底座,工具不凑手。放弃了。我突然找到了墨石的位置,放在一本我正在阅读的书上,仿佛墨石的墨香和书香有了交汇,石如佛,端坐书上,读书求佛心,得佛意,墨石告诉了我这个读书的境界。
   因为一块墨石,和“东篱”文友“夕泠”老师交流,她更有奇思妙想,居然生出“种石”的想法。把一块墨石作为一粒种子,种出石头的希望,尽管不能成为巍峨的高山,但在心中一定会种出不一样的风景。她把曾经的“种石”填词赠与了我,哦,我还缺少给墨石的一首填词啊。墨石,会向我索诗约词吗?它能够打开我的灵感,也足见其价值不菲。
   能够把一块石头视为一粒种子,赋予生命状态的人,一定怀着期待很多奇妙出现的浪漫情怀。
   突然又觉得墨石是有呼吸的,每当打开一本书,墨石就带着芳香的气息,走进字里行间。所有的石头都是缄默的,这是地火沸腾后嬗变的结果,读书不也如此,当我心烦躁时,正需要一块墨石压住烦躁的风,沉浸在书页里,求取人文的精华蕴意。
   黑色,并不艳丽,可能不符合太多人的审美。可世界上没有一种人工的艳丽,通达过伟大……(余秋雨语)真正的底气,来自对自然之物的深切理解,并从中汲取我们需要的。
   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并不喜欢十分华丽的色彩,从古代流传的绘画看,都娴熟于单色的水墨,而疏淡于色彩的敷陈。我觉得,我们不能不从这些现象去关注单色的作品,墨石,应该会给我最底色的思考和启迪。我们又不能总是满足于一种颜色,我更相信,随着这块墨石和我日日注目,一定会蝶变出更为丰盈的色彩。记得一位名人说过:“黑色是一种最有态度的颜色。”态度?沉稳,优雅,不炫耀,不轻浮,这就是态度。香奈儿说:“黑色可以让周遭的一切相形见绌。”一块墨石,给了我书桌一道不一样的色彩风景,希望它会点亮我的书桌,不断点亮我读书的热情。
   想起《红楼梦》的另一个名字“石头记”,当然,那块石头是“顽石”,我捡拾的这块墨石,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但存在着一种哲学,石头记里的“顽石”,那是一种阳刚灵顽之物,与绛株草相遇,阴阳互融,于是才有了故事的大观园。我的哲学就是我需要和有灵性的东西对话,墨石和我的故事正在发生。
   我把自己看作是那块墨石吧,没有被发现时,它沉睡在几千里之外的荒漠草原,淡定地等到了我。我会等到谁呢?一块墨石,可能走不进很多人的视野,对它进行审美,也不是主流审美,但符合我的审美要求,或许是它仅存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把我放在审美里,足够了,不必要求获得广泛的审美认可。
   我突然觉得,这块墨石,比那些来自奇石市场的石头,更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我等着风霜雨雪的洗礼,我总是要睁开黑色的眼睛。
   今天,写下这篇散文,突然面对一个选择性判断,我能够和一块墨石做朋友,是愚钝,还是聪慧了?那些想法,并非具有振聋发聩的含义,但没有遇到这块墨石,一定都沉睡在意识的底层。
   返璞归真,我喜欢那块带着草原温度的墨石。于是,为之记。
  
   2023年10月27日原创,11月3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3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晖下,老师来到了科尔沁草原,停车和遍野的玉米握手,在草窠里发现了“墨石”,拾起带回家。一切仿佛是缘分,老师把它比作黑色的眸子,他是黑色的星星落地而成,多么富有想象力。朋友说他是煤矸石,“我”却坚信,这是一块墨石,是墨石总会发出乌光。一块石头,放在煤炭里,它就是一个讨厌的异类。就像一个人,在他人眼中,评价不可能相同。这个世界,太需要伯乐的眼光,去发现那些被遗弃被忽视的珍奇。那么多的墨石,老师偏偏捡起这一块,定是情有独钟,遇见是缘,老师说这就像在江山文学的经历,初入江山的投稿者,一定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多么像一块着满尘埃的墨石,文学的光辉,可以擦亮他们的成色,变成一块具有文学个性的文学墨石。读到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被老师当作墨石拾起,再细致擦拭灰尘,何其幸运!好奇心驱使下,老师探寻他的来历,“乳石”“细粒黑”“墨石公园”,一眼赐名,还是”墨“最和”我“意,“骚人墨客”,透着一股“墨”香,石染墨迹,便有了文学的灵性。遥想草原英雄成吉思汗,墨石生出了灵魂,是有温度的肉体,墨石生出了英雄的五官,墨石就是英雄之子,是一只铁拳、一艘战舰、一枚黑色的子弹,可以救名族于危难,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卡通,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墨石被老师带回家,与书为伴,墨石仿佛有了佛性,给予“我”最底色的思考和启迪,沉稳、优雅、不炫耀、不轻浮,这是态度,也是老师的人生底色,黑色定会蝶变成丰盈的色彩!一块普通的黑石引发的思考,字字珠玑,墨香四溢,老师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想,诗意的灵魂,震撼读者心灵,正如老师文中所言:人生从不乏故事,只是我们不从捡起!致敬老师,深佩老师才情,倾力荐读,问候怀才老师,创作快乐,日日安好!【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3-11-03 14:40:08
  我去湖南小溪村溯溪时,也捡回了好多石头,一直放在阳台上。等着某一天,我有个小院时,用它铺成鹅卵石小径。却没有把它写进文章,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还是缺少挖掘。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4:48:29
  湖南小溪村溯溪有的是不是鹅卵石?我的花盆摆了不少黄海之滨的鹅卵石,觉得也是风景,是可以每天看一眼的风景。“雅好”居然和秋风老师的如此相似。不过,小院铺着鹅卵石小径,的想法挺奢侈的,东篱的夕泠老师有一个想法,告诉秋风——种石。各类的石头种在花盆,那是把山峰搬回家了。试试?哈哈。感谢秋风老师的留墨,喜欢读你的文章,用词犀利,透过尘埃,抓住一把阳光的感觉,很美,继续期待你的美文。遥握!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11-03 14:40:48
  黑色是一种态度,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喜欢黑色。一块黑色的石头,拭去尘埃,就像一只眼睛,多么形象的比喻。而墨,带着书香,带着墨香,典雅沉稳,坐于书中,带着草原的风和阳光,带着草原的故事和经历,日日相看,思绪翩飞,也是享受啊!拜读老师佳作!问好!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4:51:52
  和月亮老师有同感,喜欢那种本色的态度,墨石可能从未主动讨好路人,愿意看就看几眼,不愿意的,墨石也不吆喝。我喜欢和墨石的故事,我们的人生,有多少故事都丢了,这次忽然觉得不应该丢掉,用回忆,以文字,拾起曾经的故事,真不错。感谢月亮老师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3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1-03 15:08:42
  一块随手拾起的石头,竟然引发老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赋予了它美名、情感和灵情,使它有了生命,有了风骨,有了灵魂,有了诗意,有了禅意,有了情意。妙哉,妙不可言,感佩老师旷世才情。祝老师天天开心快乐。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5:12:28
  谢谢淡墨花开老师的美评。有着旷世才情的是墨石,与它相逢纯属偶然,好像又是等着我,就这么奇特。本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在我眼中起码是有着价值的,这种审美,可能费主流,但符合我的审美要求,于是就阅读它,带回它。起码能够记下一段相遇的故事,看着它,有时候感觉就像朋友,可以无语交流。很长时间未看到淡墨老师的美文了,始终在期待呢。遥握,问候秋祺!
1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1-03 16:12:52
  老师走了一趟草原,发现草丛里一块黒石头,捡到手中就是故事来了,灵感来了。谈论起文学,谈论起东篱,浮想联翩,居然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这墨石真的与老师的缘分不浅,与墨石做朋友,不是愚钝而是聪慧。很美的文章,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6:18:20
  是的,所谓缘分不浅,不是我要从墨石上得到什么经济利益,是因为记住了那段故事。有时候思路不能打开,墨石倒是帮助了我,很多之前的模糊思考,此时显得那么清晰起来。草原继续生活宝藏一样,只要开掘,就有发现和收获的。就像红花草老师的农田,总是有着美好,包括那些农事,都是生活的意义。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5 楼        文友:岚亮        2023-11-03 16:19:40
  一篇人与墨石的传奇,写来今古兼备,动静相宜,情景交融,物我相通,纵横捭阖,妙不可言。精美的石头不仅会唱歌,而且还会与人交朋友,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再阅《墨石记》,谈点读后的个见。一直以来,与好多文友一样,感觉怀才兄长写文太神了。这不,一座赤山,他居然写了一个文集,两趟科尔沁草原之行,佳作又层出不穷,犹如风吹草动现牛羊。人人都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发愁,惟他的文思似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为何?经我细一琢磨,其中自有玄机。他写作,走的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妙路。其构思的路径是:瞄准一事物——思考推敲——琢磨一个形象的比喻为题——起动知识诸备——展开纵横想象——内涵、外延、历史、现在、将来——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名人、自我——以经为线、以纬为网、巧妙编织——最终成为一幅锦织。比如这篇墨石记》,原本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但说是墨色的。一个墨字,就有了书香味,石头就显得有文化。石头搁在草原上,就显得奇特。这草原又不是一一般的草原,这石头就多了见识,富有历史感,充满了故事。同时,引经据典,加之自己的解读,与之对话心语,便又多了几许感悟。于是,这石头就站起来了,成了作者的朋友,一篇散文就这样亭亭玉立了起来。当然,他也可以写成《黑石记》《绿石记》,黑与绿,自有道理。此般妙构巧作,当然需要慧眼灵心,雄厚笔力,却也值得吾等好好学习。下午有点闲,信口开河了,请大哥莫怪。祝龙体康健,创作大丰!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6:36:33
  谢谢岚亮怎么花时间读怀才小文,给我的创作指出了方向。有时候自己并未觉出什么,是在朦胧的状态,而名家一语,顿时茅塞顿开。我非常佩服岚亮老师雄健的笔力,惊人的想象,和暖的笔墨,任何一个细节,一个镜头,甚至一个词,都是散文可以下笔的缝隙。向你学习,不是一句虚妄的话。就像我和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是“耶稣光”,一个专业的术语,换掉了,可能都无法表达那种光线的特点。但我看见“耶稣”这个词,就要去找基督教的影子,实在是孤陋寡闻。
  
   和岚亮老师有着近似的创作理念,最好的意境可能就是无我同化,一篇好的散文,作者必须具有第一入场感,更好的散文,是要有同化的内蕴,我努力追求着。石头与人交朋友,所谓的孤寂孤独,带回退去,我的感觉,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很外向的角色,需要生活的热闹和喧嚣,其实并不是,我几乎从一杯茶,几个字的组装里,找到了喧嚣和热闹,所以,那些东西往往会成为我眼中的朋友,哪怕是短暂的,也是朋友一见。曲径通幽,的确是写作的路径,我是努力在这条路上爬行着,也为素材和灵感犯愁,但不给自己堵路,总有些东西可以撞开我们的脑门的。有人说,写作一定不是浩瀚大海里的浪花,从众,一样,可能无法形成个性吧。岚亮老师总结的写作思路,对于我,是提炼,比如这篇墨石记》,原本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但说是墨色的。一个墨字,就有了书香味,石头就显得有文化。石头搁在草原上,就显得奇特。这草原又不是一一般的草原,这石头就多了见识,富有历史感,很多时候,我只是偶得而已。但对于一个题目,一个题材,先要费心求解,的确是每个现在者都要做的工作。岚亮老师的思路,给我启迪,谨记。的确,给石头一个名字,存在着学问,黑,黛,深绿,墨色,都是可以形容其光泽的,喜欢这个墨字,可能可以更多生发出新意,所以就呼出这个名字。看到岚亮老师的美文了,正在啃读,一定好好学习你的创作。难得岚亮老师能有如此闲时,还拨冗为怀才留墨,受教得很!遥握!
1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11-03 17:13:19
  坐下来读岚亮老师的留评,受益匪浅。岚亮老师也是散文大家,却这般爱学习爱琢磨,总结怀才老师的写作构架于我非常有用,顺手拿来留存了。有如此优秀老师同行,真是幸运啊。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7:18:25
  谢谢月亮老师的再度留墨。岚亮老师的散文大家,他的见解很深刻很细腻,对我的创作也有很大帮助。散文创作,有着广阔的空间,是我们追求人生真理的领地,只要怀着对生活敬畏之心,生活总会献给我们以丰厚。写作不是冲动,但必须要创作的激情,激情激发我们的思考,从无人问津处找到散文表现的领地。月亮老师以自身生活为底色,写出了很多温暖的散文,我很喜欢读,充满了烟火气,更有生活深度的挖掘。遥握,问候秋安!
17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1-03 19:12:24
  怀才老师和岚亮老师对散文的真知灼见很是受教,收藏起来,作为以后写作的指南。各位老师在群里多些宏论,对像我这样的小白,作用非凡,望老师们多多赐教。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19:34:38
  谢谢淡墨老师的再度留墨。客气了,大家同在一个社团,一家人,絮语闲话,淡墨老师参与进来,声音更美。探索创作的秘密规律,共同提高,这是意义。岚亮老师的散文大家,他的见解很深刻,我也要学习,揣摩,争取创作自由。遥握,问候秋安!
1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11-03 20:04:56
  一块墨石,一篇雄奇之作!怀才老师此文写得极富想象力,彰显了无比浪漫的情怀,非常深邃的思考,无限绚美空灵的意境。有故事有历史有现实有憧憬,纵横捭阖,广袤丰盈,这样的文,我的评论语已词穷,亮哥的评论一语中的,非常赞同。怀才兄亮哥都是江山文学的领军人物,向二位致敬,谨祝秋祺!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20:08:57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鼓励。得到褒奖,是开心的事,以为鼓励,是真。写作这篇散文,我觉得更易于发挥,或许我对这块石头有缘吧,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其实,我也觉得,生活中很多素材,我们往往忽略了,错过了,散文的意趣在于挖掘,感受风物对人生的力量,石头有,那就可以写。岚亮是江山散文大家,跟他学习,会提高自己。我引以为榜样。遥握,问候罗老师秋安,谨祝工作顺利!
19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1-03 21:20:59
  可入文的东西当然是多得很,可没有老师那么深的挖掘,没有老师那么丰富的联想想象,没有老师那么丰厚的知识储备,只是一个事物是难以成文的,更何况要洋洋洒洒几千言,实难做到。老师可多讲讲思路或构思。祝老师吉祥。
回复1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3 21:24:22
  淡墨老师好,其实,走进创作的佳境,结合自己的经历,很多东西就有了不一样的视觉和感悟。个人觉得,散文的意义在于我们认识生活,给人生活的深度理解和感悟,个人的东西,才是散文的生命。淡墨老师的散文,也是非常地道,有着自己的文字特色和生活悟性,我很喜欢。非常期待老师的美文。
2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1-03 21:50:21
  老师,深度的理解和感悟,一般人很难做到。我总觉得自己思想肤浅,就是缘于此。可能是生活经历和阅历太简单单纯顺利,所以对生活的理解很不深刻,因此很难写出深邃的文字,这正是我所忧虑的。望老师多指教。
回复2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04 07:36:18
  淡墨老师好,我觉得,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特的,只要对表现的题材有了自我认识的阶段,一定会生出见解,这些见解,就是散文的灵魂,会驱动我们的笔墨表现,思想是蕴含的,也是流露的,是个自然的过程吧。怀才写作也不是有意要表现什么。创作是很复杂的东西,怀才只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见谅。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