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我的父母
昨天听闻母亲有病,明天请假回去接她来县城治疗。昨夜辗转反侧睡不着,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
父亲是一名平凡的信用社职工,工作期间任劳任怨,为我们的生活操劳了一辈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才发觉父亲真的老了。记得小时候,父亲上班去了,听说他会回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那种心情现在还记忆犹新。自己会时不时去看看父亲回家的路上有没有父亲的身影,那种等待父亲回家的祈盼陪我度过了我的童年生活。自已慢慢长大后,后来上了学,参加了工作,成了家。父亲退休回老家住后,与父亲接触的机会渐渐的减少了。我与父亲交流的机会少了,加上我一年都难得回几趟老家,是否我与父亲心灵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呢?
父亲平凡,但值得我们晚辈学习。他忠厚老实,凭自已的努力踏进了信用社的大门,从此告别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辈子节俭,在我印象中很少穿好的衣服。他经手做了两幢房子,庄坑一幢,大汾一幢,在他们那代的人来说可谓做了事。父亲在我小时候非常疼我。印象中父亲只打过我一次。那次是我要随赶集的母亲回家,可能是天色已晚,而回家又要走30多里山路的原因,父亲不肯我回家。我哭着、闹着,追着母亲一直追到竹坑村蕉头角桥边。那次父亲狠狠的打了我。从那次起我再也不那么任性了。
我父亲是老农金人,一直默默地支持信用社工作。但凡阳历12月生病,他都不让我母亲告诉我,怕影响我年终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就以这样残忍的方式默默支持我们,致敬,天下所有父母!
2006年正月听母亲说,父亲身体不好,心里一直记着,挂念他的身体会不会好起来。因工作忙一直到4月都还未曾回家去看他,心里真的过意不去。4月上旬联社通知我,联社将组织一批退休职工去旅游,我举双手赞成。父亲接到通知后也很高兴,因乘坐飞机要身份证,而父亲的身份证又损坏看不清楚,怎么办呢?为了能让他顺利去北京旅游,我想尽办法给他及时补办了一张临时身份证。我觉得去北京旅游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作子女的光荣,我们应该支持他去旅游。父亲就要动身去北京了,我祝他一路顺风,玩得开心。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小学没毕业,是我外公家里的老大。小时候小小年纪不是带弟妹,就是做农活,可谓吃尽了生活的苦。嫁给我爸后,生活状况当时也没比在外公家强。那时是搞大集体年代,除了要到生产队搞劳动,挣少得可怜的工分,又要照顾我兄弟姐妹四人,我爸在外乡工作,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母亲在操持着。我记得那时家里少粮食,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去外公家搞点外援。正是母亲的坚强,外公的接济,带我们走出了那苦涩的困难年代。
母亲是心直口快之人,刀子嘴,豆腐心。我爸两兄弟,因当时老屋住房少,两兄弟就分开住了。后来两家经济好转,两兄弟又把屋做到一起。虽然我不敢说我妈和婶婶有多好,但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我都没见她们俩人吵过架,这就是自家人的亲情使然吧!
记得2015年5月5日发梦与母亲争吵,醒来后很久睡不着,思绪像脱疆的野马,回到了儿时,那时的我像我儿明宇一样粘母亲,在遂中读书放假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母亲,会和母亲一起在菜园摘菜,跟母亲说自己在学校生物课上学到的豆角什么时候开花等知识。儿时的我是那样依赖父母,而现在自己已成家了,有了子女,不再依赖父母,与父母在一起久了,也会顶撞父母,想想真的不应该。自己儿子大约3岁时,有一次跟父母回老家去了,久不久会想打电话,只为听听儿子带着奶味的声音,看有没有生病。我小时候我父母也是这样挂念我。亲情,就在生活寻常处。在你不曾留意时,默默陪伴你长大;在你学会珍惜时,依然守候在身旁。愿母亲在医生的治疗下能早日康复。
如用我的整个生命只能感激两个人的话,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父母。他们是亿万人中普普通通一员,可他们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母亲常对我说:“妈没多少文化,可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念过的高尔基的一句话“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如果说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我就要说,我的父母,他们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