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平凡铸就伟大(随笔)

编辑推荐 【心灵】平凡铸就伟大(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1发表时间:2023-11-06 09:30:42
摘要:人们的生活一般都是寻常平淡无奇的,但就在这平淡平凡中蕴含和积蓄着伟大因素,只待时机,就会显示爆发。所以,不要忽视平凡,那是伟大的基石!我们应该注重平凡,从平凡小事中领悟伟大的成因,由小到大地促使自己成长成熟,尽快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国家与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我景仰英模、崇拜伟人,因为他们以其巍巍壮举、千秋伟业,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史诗,树立了一座座流芳百世的丰碑。我也敬佩满腔热忱做好事、默默无闻作奉献的普通人,他们的平凡举动,虽只给别人一点方便、一丝温暖,可这平凡却蕴含着崇高的品德,折射着伟大的精神。
   所谓平凡,就是平常,不稀奇。平凡“小事”,在我们的周围,在日常生活当中,几乎随处可见,时时遇到。25年前,我出版的第一部文集《青春寄语》中就收录了一篇《平凡——伟大的基石》文稿,是专给青少年学生看的,文中举例说:比如在校园,在班级,当你遇到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总有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你解困排难,使你柳暗花明,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当你身体不适,头疼脑热的时候,那些热心的同学就会关怀备至,请医取药,使你的心田激起一股股暖流;当你经济拮据,难以为继的时候,又有同学慷慨解囊,鼎力支助,使你顺利完成学业;夜深人静,突然大风刮得门窗乒乓作响,大家不得安眠,这时就有同学立即离开暖和的被窝,去关好门窗(就寄宿生而言);教室里撒下纸屑、讲台上落下灰尘、黑板上留有该揩掉的字迹,这时又有同学主动去清除……
   许许多多的“小事”,看起来确实很平凡,很不起眼,但又并不是人人都能自觉做到。要真正做好,坚持不懈,更不容易。一件件平凡“小事”,正如一道道人生考题,它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校内坚持做平凡“小事”,那么走上社会,就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就能事业成功,做出不凡的业绩;上了战场就能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
   我曾与一些青少年聊过家常,谈过理想。他们对舍生忘死的壮烈英雄,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一往情深,敬慕不已,感慨万千,跃跃欲试,大有仿效一番酬壮志的架势。可是,一谈起“平凡人”、“平常事”,有的则不屑一顾,不为所动,以为不值一提,说不出小中见大的涵义。我当时很诧异,但细想一下,也不足为奇。他们毕竟年轻,虽血气方刚,却涉世不深,好高骛远。对伟大与平凡、壮举与“小事”的辩证关系尚难以诠释,对英雄、伟人的经历、成功的因素缺乏探究。那仰慕,那感叹,那激情,并无思想根基,尚缺理性依据,可以说,只是一种盲目崇拜而已。嘴上说说容易,真到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畏葸不前,经不起考验,难以成事。
   人们常说:伟大出于平凡,平凡孕育伟大。事实正是这样,震惊世人的英雄行为,绝不是一时冲动的举措,它是日积月累的“平凡小事”孕育的结晶;杰出人物的出现,绝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它是千锤百炼的凡人凡事的产物。高楼耸立、塔身巍
   巍,离不开坚实的基石、稳固的底座。一个人要建树起伟大的业绩,要把雄心壮志变为现实,必须从点滴开始,从“平凡小事”做起。崇高的灵魂往往都有小事积累。小中见大,见微知著。
   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形象,总是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分不开的。周总理生前曾订下10条“家法”:晚辈不能以看望他为由丢下工作不干,只能工作顺路才可以看望他;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有工作的自己付钱,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使用招待券;来访者一律住宿国务院招待所;不许动用公家车子;不许请客送礼;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做;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他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尤其如今对比来说,真是微不足道,但它能反映伟大的人格。小事创造品格,创造精神,铸就伟大。常言道“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就是这个道理。
   凭我的认知,众多冲锋陷阵、前仆后继的英雄,耿耿忠心、任劳任怨的模范,往往涌现在那些热心为集体、为他人做“平凡事”的人之中。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可见人心。很难设想,一个平时贪婪自私的人,一个惧难畏葸不前的人,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做出牺牲;很难想象,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一个对他人漠不关心、社会漫不经心的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负起重托,做出贡献。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不屑于平凡小事和不肯下苦功学习和敬业的人,即使他的理想多么壮丽,也只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从眼前踩出远行的路,难以便捷;绘就光彩人生,并非易事。千万不要小视“平凡”,那是伟大的先导;千万不要拒做“小事”,那是伟业的基石。
   说起平常人平凡事这个题目,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军休所里,我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的不少人做的平凡事并不平凡,而是蕴含着难能可贵的非凡。因为他们的作为毫无私心或受人指使,完全出于自觉自愿、乐于奉献,服务自如,且坚持不息,只为军休所营造文化养老、健康乐活、颐养天年的生活环境,发挥着余热生辉的正能量。现就摘录六位我曾著文宣扬过的休干,彰显他们虽平凡却非凡的事迹。
   张佳政:建所近14年来,一直负责所里的几扇宣传橱窗栏目的制作,图文并茂,引人注目。他不辞辛劳,乐于付出,特别是在双目病变、视力极度下降的情况下,硬是借助放大镜创作,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耕耘不辍;他曾任宣传报道组长,极端负责,著文颇多,出类拔萃。我曾几次报道过他的事迹:《打造军休文化的热心人》《呕心沥血,坚守十年——张佳政与他的宣传报道阵地》在报刊登载。
  
   杨红军:他是所里首任的合唱队指挥,不仅擅唱,还能作词谱曲,拉琴伴奏。由他作词谱曲的《雷锋精神我弘扬》《我们携手建小康》以及我作词他谱曲的《军魂颂》,参加演出、比赛,均获赞誉和褒奖。为此,我写了《我们所的合唱队》赞扬他的辛劳付出;在报刊登载后,又以《弘扬传统颂党恩》为题收入由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为霞正满天——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多彩生活巡礼》文集中。
  
   谭谷生:党支部书记兼总支宣传委员,擅长书法,热爱唱歌,接替杨红军任军休所合唱队队长后,热心组织排练演出,每次集体活动,歌咏队成为主角,演出效果极佳。他不仅书法作品上乘,且精心细致地帮所里在活动室布置书画摄影作品,营造文化氛围。我曾为他写了《谷生歌显正能量——聆听谭谷生微信歌声有感》,在网站发表。
  
   马连海:原为自己练习太极拳养生健体,当看到一些休干也喜欢太极,于是进修,刻苦学习,扎实地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功夫,带起了一批拳手,他也成为所里“夕阳红太极辅导站”的教练,由于他的精心辅导,太极队很快就红火起来,走上正轨,成为所里的一张亮丽品牌,多次参赛表演,获得成功与喝彩。对此,我写了《速成的太极“大师”》在报上发表,后又以《太极拳运动的“领头雁”》一文,收录于北京市军休干部《为霞正满天》文集。
  
   刘德玲:这是一位近似专业的摄影爱好者,热心为群众服务,每遇军休所与居委会组织活动,他就和张佳政一起现场奔波拍摄实况,为撰稿人提供珍贵的图片资料。所里人员春秋游,就为大家拍合影留作纪念。他精心拍摄的多幅祖国风光、社会风貌佳作,在投给报刊的同时,制作镜框在活动室走廊里展示,增添文化生活情趣。
  
   祝裕彪:这是一位热忱公益服务、热心关怀他人的十分难得的奉献者。他不仅乒乓球打得好,而且为所里乒乓球爱好者创造良好环境,倾心竭力。在广场打球,为防球飞远不易拾捡,他自费买围网、布设场地;室内打球,为让老人不弯腰或少捡球,就自费买了许多球,配上简便捡球器材,并陪耄耋休干打球炼体。他几乎每天都以不少精力组织多人打球强身。极为难得的是,他积极主动地整理器具、清扫活动场所,处理垃圾,还维护活动室规章秩序,俨然成了编外工作员和清洁工。
   祝裕彪同志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常问我和身边同志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尽管说。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得知我老伴在八宝山遗体告别,随即与休友张守真一道乘车到场。他俩是我移交到军休所才认识的,其情谊就像相处多年的老战友,十分亲切,让我动容,终身难忘。
  
   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凡,足以让人感到文化养老的温馨、大家庭里的温暖,启迪心智,催人前进,踔厉奋发!
   在朝阳区军休十五所里,有许多让人感动的人与事,我曾著文宣扬点赞过的休干,除上六位外,还有张国明(已故总支书记)、马洪平、张守真、墙师琼、陶虚舟、靳根戌、张森请、荀恒栋、周宝义等九位。他们的某些业绩与作为,虽然是平凡的,但却是可圈可点的;其形象风貌,虽然是平常的,但却是熠熠闪光的,各有优长特色。我们应见贤思齐,在平凡中发现和挖掘不凡,即使是点滴也好,让每一粒金子不被掩埋,使其闪耀生辉,取长补短,那么就可彰显平凡意蕴,远离平庸俗气,铸就和完善优秀人格,发挥余热,体现人生应有的价值,为伟大时代,增色添彩!
   朋友们,让我们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紧紧地把握住“平凡小事”这根缰绳吧!它能融洽关系、温暖集体,使理想的千里马腾飞不息,奔向梦想的境地,驰达光辉的目标,让平凡铸就伟大!
   (2023年11月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共 3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写“小事”的随笔。小事随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这些小事。在他们看来,这些是太平常了,根本进不了眼帘,也就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但殊不知,正是一件件小事的累积,成就了大事。作品用朴实的文字阐述了作者自己对“小事”的看法,赞扬了那些乐意做好事,小事,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们。作者特别联系朝阳区军休十五所里那些感人的事情,让众多的平常人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感谢作者以八十七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感谢作者对心灵的支持。【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11-06 09:31:43
  拜读了,谢谢您对心灵地支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11-06 09:32:06
  恭祝身体健康,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11-06 09:32:28
  期待更多精彩在这里绽放。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危峰兀立        2023-11-09 15:37:34
  向作者的佳作点赞!
   此文给人一种思想的平衡、认知的平衡,平凡与伟大总是那么具体的印证着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然而,我们在描绘伟大赞扬伟大的同时,还是不自觉的会忽视平凡,这是认知的偏见。平凡并不是平庸,它有独特的价值,也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素质体现,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社会需要这种平凡,只有平凡的行动、平常的事情才能平衡我们的关系。作者本身就是一位积平凡促伟大的史诗级大家,文中可见其佳作很多,对于身边人身边事有深度的思考和观察,从平凡中积聚起来伟大的专注和军干精神。
   真诚祝愿朱老师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