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走进韶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走进韶山(散文)


作者:旭冰 布衣,22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2发表时间:2023-11-22 01:16:48
摘要:11月6日15时10分,我们一行6人,迎着明媚的阳光,到达湖南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接受心灵洗礼,这是我盼望多年的夙愿。

11月6日15时10分,我们一行6人,迎着明媚的阳光,到达湖南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接受心灵洗礼,这是我盼望多年的夙愿。
   车停稳后,我跑步奔向集散中心购票。经导游介绍,15时50分停止进去,好在还来得及。几分钟后,我们一行6人在导游的引导下,奔向毛主席故居。在车上,导游简单介绍了故居里的情况,提醒注意事项。
   15时46分,我们快速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越接近故居,人集中得越多。首次瞻仰毛主席故居,内心有些激动。我紧跟人流朝前走,终于走到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前。故居右侧是领居家,堂屋共用。我怀着沉重的脚步迈进大门,思绪万千,由于人多,只能跟随队伍朝前走,不能多停顿细看。在堂屋左侧看到墙上挂的黑白照片,那是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家乡和乡亲们的合影。堂屋旁边的是厨房,在1921年春,毛主席在火塘旁召开家庭会议,教育亲人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横屋里看到了摆放的桌子板凳,1925年和1927年毛主席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和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在这里召开过小型会议。随后,看到的是毛主席父母的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房内,除了一张床外,还有一个柜子,一张长方形带抽屉桌的右上角摆放着一把算盘,以及两条大小不一的板凳,墙上挂着毛主席父母的照片。在毛主席卧室看到了墙上的两幅照片,一幅是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儿子的合影,另一幅是毛主席三兄弟和母亲的合影。穿过天井,看到了猪圈,牛栏,农具房,碓屋,等等。最后,看到了毛主席二目之所及,视野开阔,农舍和池塘掩映在树木竹林间,四面环山,这里的确是个风水宝地,才孕育出一代伟人。在故居前,走散的6人重新走在一起,拍下珍贵的合影。离开时,我快速跑到故居对面,放眼望去,门前池塘的荷花,拥挤的人潮,及周围树木竹林掩映着整个故居,在阳光的映照下,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我连忙拍下精彩瞬间。
   故居不远处,便是毛主席铜像广场。我们慢步在宽敞的瞻仰大道上,只见周围巨石上雕刻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及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等,雄伟壮观。在鲜花拥簇的旗帜上印有“为人民服务”5个金黄色大字前,我驻足拍照留念。旨在警醒自己,要牢记宗旨,有所作为,永不褪色。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时,老师最先教的就是写好“毛主席万岁”五个字。之后,就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无论写什么文章,开头都要写上“最高指示”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等内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永远铭记毛主席的历史功勋。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毛主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才能富起来和强起来,进而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走过183米长的瞻仰大道,来到毛主席铜像前。这里,年轻人,老人,孩子,各个年龄段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我们不曾相识,也不知来自何方,可此刻我们目标一致。走过千山万水,只为在毛主席铜像前鞠躬致敬,表达我们由衷的敬仰与怀念。
   我站在主席铜像前,想起了81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系统阐述党的文艺主张,创造性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等重要论断,明确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基本方针,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将与武铁文学分会的会员们一道,拿起手中的笔,深入生活,实地采访,潜心挖掘,努力讲好武铁故事,传播武铁声音。这是对毛主席最好的怀念。我挺胸抬头站在主席铜像前拍照时,仿佛听见他的声音——牢记使命,勇往直前。
   接下来,大家一起给毛主席敬献花篮,深深三鞠躬,并缓步绕行铜像一周,瞻仰伟人风范,深情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瞻仰完毛主席铜像,还想去纪念馆参观,由于该馆在提质改造,暂时不开放,有点遗憾。临行前,我回望毛主席铜像,久久不愿离开.。
   (原创首发)

共 17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旭冰老师的散文《走进韶山》,是一篇传承红色文化的佳作。到达湖南韶山,走进伟人故居,瞻仰伟人家庭,了解伟人革命故事以及伟人家庭革命史,参观伟人诞生地,感受伟人童年少年的成长足迹,瞻仰毛主席卧室墙上的两幅照片,妻子杨开慧与两个儿子的合影,一幅是母亲与毛主席三兄弟的合影。感慨风水宝地孕育出一代伟人。怀着崇敬心情瞻仰毛主席铜像,并拍照留念。“为人民服务”五个金色大字,在提醒游人,牢记宗旨,永不褪色。一次韶山行,赌物思人,加深了对伟人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感受到毛主席为革命高瞻远瞩的领袖风范。毛主席家中为革命献身的六位先烈英气浩荡,满门忠烈为千秋大业献身的浩然正气震撼着我的灵魂。韶山行洗涤了人们心灵,受到深刻教育,不虚此行。作者感情真挚,观察细致,文笔精彩,描述生动。力荐佳作共赏,期待更多精彩。【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11-22 01:21:26
  感谢旭冰老师分享传作,瞻仰伟人风范,传承红色文化,表达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之情。学习欣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35:40
  感谢老师关注和鼓励!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11-22 01:27:59
  跟着旭冰老师的笔触走进伟人故居,感受革命氛围,瞻仰革命先烈气节。作者文笔精彩,如临其境,谢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2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36:07
  感谢老师关注和鼓励!
回复2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52:47
  感谢老师关注和鼓励!
3 楼        文友:张若俞        2023-11-22 10:39:04
  瞻仰毛主席故居,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作者有幸亲赴韶山,亲近伟人的故土,亲吻圣所的气息,亲历伟人的足迹,亲闻主席的乡音,激动而自豪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感同身受,心悦神怡!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37:15
  谢谢老师关注和评论!
4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1-22 12:23:33
  瞻仰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历史,回味过去的艰苦岁月,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作辛苦,给老师敬茶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37:54
  感谢老师关注和鼓励!
5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1-22 12:24:30
  枫叶总编老师编辑辛苦,敬茶问安。
6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2 13:34:56
  感谢老师用稿和精彩点评,甚感惭愧。
7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3-11-22 17:52:59
  同是旧国翻新国,
   改天换地好生活。
   而今精神依然在,
   功垂千秋万古流。
回复7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6 22:35:05
  感谢老师的好诗!
8 楼        文友:闰土        2023-11-22 20:06:23
  《走进韶山》写的好,无中对毛主席又一次产生怀念,韶山是革命圣地。“我们走过183米长的瞻仰大道,来到毛主席铜像前。这里,年轻人,老人,孩子,各个年龄段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我们不曾相识,也不知来自何方,可此刻我们目标一致。走过千山万水,只为在毛主席铜像前鞠躬致敬,表达我们由衷的敬仰与怀念。”写的多么感人。
回复8 楼        文友:旭冰        2023-11-26 22:34:13
  感谢老师关注和鼓励!
9 楼        文友:闰土        2023-11-22 20:10:55
  谢谢晚秋总编倾情编辑,辛苦了,我最近给小麦打除草剂,十分忙碌,您多操心打理一下,再次谢谢。
10 楼        文友:王金启        2023-11-23 10:05:24
  晚秋枫叶老师编辑辛苦,祝福愉快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