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沟通与交流(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沟通与交流(散文)


作者:鲲鹏一飞 童生,919.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9发表时间:2023-11-28 08:02:45

偶尔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向一个天生的盲人去表述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还有烟火的绚烂,山川的雄伟,花草树木的美丽与婀娜,而那个盲人又如何能感知这些他完全没有概念的事物呢?
   为此我到网上专门去搜索了相关的问题,“知乎”上有这样的答案:“颜色联想触觉或其他感觉,比如,黄色——温暖,红色——炙热,浅蓝——好像夏天炎热时水流过身体的清凉,黑色——沉重、悲伤又或者是稳重肃穆。”这种答案如同文学写作里写的通感,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有这样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就是非常经典的一个通感用法。这种方法也许能让盲人对不同的颜色有些许不同的区别认知,但他对于颜色这种东西还是没有任何概念,更谈不上对颜色的认识。
   还有网友说:“在阳光下摆不同颜色的金属板,因为不同颜色吸收热量不一样,可以摸出来。”我不知道不同颜色的金属板在阳光下温度会有多大的差别,也不知这种细微的差别盲人触觉能否准确区别开来,但是即便能通过触觉感受到不同颜色的温度,但盲人对颜色上其实还是一无所知,而且也不可能理解颜色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的颜色,至于其他的大的物体的形体与形状,他也不可能真正去感知到。
   同样的,一个天生的听觉障碍患者,你又怎样去向他表述一首歌曲的精妙呢?他听不见,但是能看见,从来不知道音符是什么,鸟儿和狗叫的声音他也无法区别,同理,我们也许可能通过画画来代表某种声音让天生听觉障碍患者对声音有所区别,但是对于一美妙的歌曲,他却是永远都欣赏不来的,除非他能够佩戴某种特殊设备而让他的听觉有所恢复。
   人之有五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看似平常的五觉,却是上帝很完美的设计,有了五觉就可以正常地进行交流,但是如果缺少其中的一种,我们在交流某些问题时就会发现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根本不可能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再试想一下,一个人天生没有触觉的人,他就不可能感受清风的和煦,天气的冷暖,你要向他讲述摔打的疼痛和按摩的舒适,他肯定也不能理解,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感觉。一个人天生就丧失了味觉,吃再美味的食物都不过是味如嚼蜡,而你要向其讲述莲子的苦、火锅的辣、柠檬的酸、冰淇淋的甜,那也不过对牛弹琴。一个天生没有嗅觉的人,对于各种气味亦完全一无所知,怎么向他表述和区别香与臭呢?他又怎么去理解这些气味呢?困难到几乎不可能。
   当某个人天生缺少某种官能,我们与之沟通的障碍远远大于与一个不懂汉语的老外沟通的难度,语言不通,我们还可以借助手势、图画、声音等等方式来进行简单的交流,而跟天生缺少某种官能的人在某些问题上几乎是不能沟通的。
   我之所以说上帝为人类设计的五觉很完美,但并不是超完美,比如一些动物用于传递信号的功能就不是人类所有的,海豚和松鼠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超声波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故而人类对这种波听不到,所以人类其自身的所具备的能力并不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只是因为我们有了很高的智力进行了弥补。
   海豚发出的超声波人类不借助设备是无从听到的,但是同为海豚的同类却能接收到对方发出的信息,而且能理解对方的表达,可见同类是沟通是先决条件。广东有句传至全国熟悉的词叫“鸡同鸭讲”,意思是鸡鸭语言不通的,无法沟通与交流,但同时说明鸡与鸡之间是可以交流的。古人云,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总之同类之间的沟通,它们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语言系统,而其中更多的是我们人类还没有破译罢了。
   推而广之,植物之间也是可以交流的,当一种植物的花需要授粉时,它肯定会向附近的植物发出信号,也许是气味,也许是其它人类根本没有探索出的物质,如若不然,那些植物也只怕有面临绝种的危机。
   以上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同一个维度的方可以沟通,而不是一个维度的沟通却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有时候在与他人沟通时会觉得对方怎么完全无法沟通,不可理喻,但是对方却可能认为你说的完全是屁话,因为存在沟通障碍的时候是无法完成沟通的。
   科幻小说《三体》里讲,三体人沟通靠脑电波的方式进信息的传输,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罢了,而由此引发了很多关于外星人的讨论,还比如如何跟外星人沟通与交流等等问题,不过我觉得这都不过是人类从已有的技术和认知来推测外星人可能交流的方式,但也许他们交流的方式或者存在的形式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也不在一个维度上,所以根本不可能进行交流。
   思想可以隐藏,事实可以撒谎,观点可以被曲解,我们固然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获取一定的信息,但是对于信息的真与假我们却无法辨别。对于一个信息真伪的辨别,我们可以依照既有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或者是用实验来证明,甚至用行刑逼供的方式来让当事人说出真相,但是事实的真相却永远只有一个,你以为的永远都只是你以为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因为立场、身份等多种因素,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否则便不会出现罗生门事件。
   在交流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失真、遗失、甚至走样的现象,这如同之前八十年代用天线接受信号的老黑白电视机,由电视台发送出来的信号是清晰的,但是由于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信号就很不清晰了,但是现在的信号用光纤传输损耗就少得多。还有古代军队在打仗行军过程中,当一个命令从队前传到队尾的军士耳朵里,通过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口头传送,到了后面意思可能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谣言亦是如此,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件,但随着好事的吃瓜者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油添醋,到了最后就真正成了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谣言。
   还有就是语言的精准性问题,在各种语言中,某一个词语可能有多重意思,当这个词有歧义而我们要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时,就必须结合上下文,以及当时的语境,否则我们可能就会被某个词弄得云里雾里。
   以前曾想过这样一个科幻故事,如果有人能发明一种试剂注入到人体内,一旦人讲谎话,那么这种试剂就会让你的额头上显示出与皮肤不同的其他颜色,那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从此谁也不要报侥幸心理去撒谎,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单纯得多。
  

共 24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向一个盲人表述各种颜色。于是上网搜索相关问题,答案如同文学写作里写的通感。也有网友说,利用触感。但还是一无所知,不可能让盲人理解颜色是什么。同样,一个失去听觉的,对于美妙歌曲,是永远都欣赏不来的。人之有“五觉”,看似平常,却是上帝最完美的设计。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物有物语。但人类是不懂兽言物语,要同一维度方可沟通。同样是人,可沟通可交流,但思想可隐藏,事实可以撒谎,观点可以被曲解,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获取一定的信息,但是对于信息的真与假,我们都无法辨别,在交流中还存在信息失真、遗失、甚至走样现象,还有语言的精准性问题。本文举例子,打比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人感到鞭僻入里的逻辑力量。并夹叙夹议,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穿插在文章的段落细节里,可见作者有思想,会分析,善表达,见识独到而深刻,给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好文,力荐之!【东篱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8 09:30:36
  没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一种深度探究的精神,是难以写出如此精彩的随笔作品的。我在创作过程中,有时候感觉想去解读动植物的语言,解读风物的语言,也认为我们可能存在于一个语言系统之中,彼此是可以互解的,当然,这种互解,只是一厢情愿,是以我的语言揣度那些看似没有语言的动植物风物等,有时候记得是自作多情,自以为是,我的那种语言可能是强加给它们的。是便于抒情的需要。这篇随笔,丰富了我认知。不过,我总觉得没有语言的东西,总在跟我们交流,这种错觉,可能来自什么?不知。怀才抱器留言问候老师冬祺,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1-28 09:59:26
  文章构思新颖独特,但又是生活中的常态,读来给人思考,产生共鸣!好文!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1-28 10:38:39
  老师的文章很有见地。在职场上,我意识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文章层层递进,有理有据,逻辑清晰,非常深刻的一篇随笔。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11-28 13:51:23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虽然题目是《沟通与交流》,而文章的涉及的内容却非常深入,比如盲人对颜色的辨别,天生听觉障碍的人对音乐的感知,动物之间的超声波沟通,植物之间的气味传递等,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该文立意新颖,见解读到,语言逻辑缜密,写的很精彩!拜读佳作,大赞!问好鲲鹏一飞老师,遥祝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