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格言点亮心灵(随笔)
朋友,你搜集过格言、警句吗?有否择其所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那你是怎样遵循它,用来指导实践的呢?还没有,那你是否想过,要为自己设置它,让它伴你终生呢?我想,这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新时代想有所作为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座右铭,通常是指人们置于自己座位或案头右边或贴在墙和器物上的铭文,富于哲理性和蕴含深刻寓意的格言、警句。人们用它激励、警戒自己,作为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
座右铭源于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一文。吕延济题注说:“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大体有三种:一是自题;二是笔录经典言论或格言;三是请别人题写。
格言,乃是心志的火石,照亮心灵的明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人志士留下了他们探索人生的思想浪花。这是人类文化宝库里的珍贵财富,是指引人们奋勇前进、奋发向上的力量,值得珍惜,按此前行,开拓与丰富自己的人生。一条格言或一个警句,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们一旦被人选用、信奉,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那么,它就会似火石一般,与心灵相碰撞,与意志相撞击,发出烈焰,产生伟力,起到立志、明志、远志、壮志的作用,并矢志不渝地为着一个光芒四射的目标而进击。一个好的警句,它简练而涵义深邃,胜似一座警钟,犹如一位严师,它能常鸣不息,时时给你以教诲,提醒你的言语,规范你的行为,使你头脑清醒,灵魂洁净;一条好的格言,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富有生动形象、诗的语言和文采,能给予你无穷的回味和启迪。格言,它是人们所信奉的真理和道德信条,它似一把锻打的铁锤,一盏导航的明灯,将会在你的人生中起着锤炼、熏陶和指向的作用,只要你注视它、尊重他,它就会把你的人生变得更加完美、更加灿烂,更加富有价值。
翻开历史,读着伟人、名人的卷宗;正视现实,看着有为人物的业绩,不难发现,他们所建树的巍巍丰碑、写下的熠熠发光的一页,是跟他们认真记取的格言、努力实践自己的座右铭分不开的。
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当我们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显而易见,这正是这位历史巨人“思考一切”的硕果。人类的“一切”,经过马克思的勤奋“思考”,变成了《资本论》等浩繁卷帙,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的座右铭是“天下为公”,他的志向格言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毛泽东主席曾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赞扬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制,建立共和国立下丰功伟绩。“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曾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引为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一生都在求索。他的雄才大略,他的伟大功勋令无数仁人志士(甚至他曾经的对手)由衷钦佩。朱德元帅曾赋诗高度赞扬毛泽东主席:“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群龙之首,就是毛主席。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格言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这“心忧天下”“血战到底的气概”,他“掀天揭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幸福。
周恩来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也是他一生自觉进行党性修养的生动写照。还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特别注重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他学习格外刻苦,并给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就连在战争年代也不例外。建国后,他身居高位,日理万机,却一刻也不曾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不断完善自己,站到时代的前列。他鞠躬尽瘁的一生,也是实践“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一生。周恩来写照人生辉煌的格言:“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我们要像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无论时光如何飞逝,周恩来这座不朽的丰碑,都永远屹立于我们的心中,与中华儿女同在,与我们的民族同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在三味书屋就读时,在课桌上写了一个“早”字,鼓励自己早年奋进,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后来,他惜时励志的诸多名言成了众多人的座右铭。如:“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吴玉章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但还总是忙里偷闲地读些书。他虽老却爱做学问,从不懈怠。81岁高龄时,吴玉章在自己的案头上挥笔写下了一则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拓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吴玉章坚持不懈,勤学不倦的精神,为后人做出了楷模。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历史人物、中外名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座右铭:民族英雄岳飞:“还我河山”;著名画家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气象学家竺可桢:“见面少叙寒暄语,多把学术谈几声”;史学家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寒,文章不可一句空”;马克思夫人燕妮:“永不绝望”;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我现在还在学习,我愿终生是学生”;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天才和灵感是不愿作懒汉的客人的”;俄国杰出的科学家、学者罗蒙诺索夫:“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呵!由此足以见得,一切有志成才者、一切有抱负的人,他们都注重运用座右铭自勉、自砺,紧紧抓住生命的绳索,以执著的人生态度,向着崇高的理想攀登,才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伟人、哲人、科学家都以自身的体验总结了精粹格言,仅勤奋成才就有:马克思的“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恩格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斯大林:“咬紧牙关学习,不怕敌人讥笑我们,笑我们无知,笑我们落后。”毛泽东:“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周恩来:“不要不懂装懂,要老老实实地学,学到老,做到老,改造到老。”爱因斯坦:“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我们之中,只有懒汉才是无所作为的……无所作为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巨石挡道,流水受阻;如不燃烧,必将熄灭——这就是规律。生命之火万岁!”这些启迪人生的格言,多么令人奋发,催人奋进,以生命创造人生价值啊!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看到或听到一句美好的格言,这句格言竟成了终生的伴侣,像火炬能照亮他一生的旅程,像号角能唤起他为之奋斗一生。河南省鹿邑县老庄农技站站长朱庆晖,早在1952年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受到“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启迪,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我的一生,决不虚度年华,要把全部精力献给党,献给人民,争取在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在社会上能保留一点痕迹。”在以后的20年里,朱庆晖身处逆境,默默忍辱,谈不上留下什么痕迹。但人生誓言却深藏心中,始终不灭。改革时代到来,朱庆晖依旧算不上幸运,他仅仅担任了一个小乡镇的农技站站长。但不平凡的誓言始终是一种巨大的原动力。8年后,这个乡级小站的技术力量从一人发展到84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从一文不名发展到120万元,为全国同行业树立了一个典范。当然,朱庆晖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是经历了艰辛的,是他坚定地实践座右铭的结果。
一句简短的格言,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法国的罗曼•罗兰说:“不断地让自己有新理想,新计划,使自己有新的发挥,生命才不致平淡无聊,生命的价值也才能充分地显现。”英国的萧伯纳说:“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这些格言警句不时地闪耀在我的脑海,激励着自己要有理想计划,有目标追求,要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智慧,尽情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地体现生命的价值,不能让岁月白白地流逝。尤其到了耄耋之年,再次认真通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看到那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后面的“赶紧生活”的话语,提醒人们生命是短暂的,难以预测的,不知哪场事故,哪种疾病,就会夺去生命。这让我联想到:一位老部下因车祸,几位因疾病,且都比我年轻,就告别了世界,想实现的目标成了泡影。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觉得生命已经很有限了,只有“赶紧生活”,实现人生愿望,至生命终结时,才会不留遗憾。例如我想尽快实现在有生之年再出一部《耄耋心声》文集,以此作为“伟大的目标”,于是在去年7月第四部文集《晚霞拾零》出版后,就马不停蹄地紧赶慢赶,起早睡晚,惜时如金,思维不息,笔耕不辍,在一年半时间里写下近200篇文稿,约57万字,不久就可出版。这一成果都是在名人格言,尤其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赶紧生活”点亮心灵的启迪,给予力量的结果。
朋友们,当你看了上面名人与座右铭,名人的志向格言,以及朱庆晖为实践座右铭而奋进不息的事例,还有我——老朽的体验,有何感想与启示呢?不妨作一番深思吧!在大力提倡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长征精神,为祖国腾飞而拼搏的今天,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新时代的奋斗者,多么需要自勉、自立、自强啊!愿你行动起来,根据自己所需,找准名言、格言和警句,或自拟要求,作为座右铭,并付诸行动,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光辉的彼岸奋勇前进吧!人生苦短,不能懒懒散散、优哉游哉地度日,想要留下些闪光的足迹,就得有目标地奋进攀登,希望就在前面,就在峰巅!
(2023年12月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