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词与律诗的“道歉”(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词与律诗的“道歉”(随笔)


作者:孟飞 布衣,10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0发表时间:2023-12-24 05:49:05
摘要:阅读今体诗的一点体会


   近体诗和词都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和限制,如果标注了“七绝”、“七律”或注明了词牌的词,其中所用的字不合词谱或诗谱的规定,就会被人笑话了,甚至会被人不屑一顾。但有时候我们在学习研究近体诗和词的时候,会发现不少名家诗词并没有严格遵循诗词谱,但并没有人去笑话,更不会不屑一顾,反而依旧赞歌不断,这就是近体诗和词的“拗句”和“救拗”了。
   王力先生在他的《诗词格律》一书中讲到:“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同时强调:“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意思是拗句和救拗不能多,一首诗词里有一两字就足够了,用多了就不是近体诗而是古体诗了。
   通俗地讲,在律诗或词中,为了诗词意境的烘托,有时是可以不按诗词谱规定的平仄格调用字的,但是,如果前面的字改变了平仄,后面必须在合适的位置上给与补救,我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词与律诗的道歉”。
   所谓道歉,指的是“为不适当的言行承认过错并表达对不起的真诚情感。”作为具有很高艺术水准要求的近体诗和词,严格意义上是不能违背格律要求的,否则就不能冠以近体诗或词的名头,但现在没按要求用字,这就叫“出格”,“出格”就是错误,有了错误怎么办?通过道歉的方式加以消弭,加以补救,这就是“救拗”。
   我们看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第三句第四字的位置本来应该是个平声字,但却用了“不”这个仄声字,这就是“拗句”;但第四句第三字本该用仄声字,但改用了“吹”这个平声字,这就是“救拗”。通俗地讲,“不”字出了格,犯了“错”,后面让“吹”字来道歉,进行补救。
   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此吧,即便是在枯燥的格律形式上,也包含着深层次的中华民族的礼仪精髓,至于“对”“粘”“典”“孤”等要求,就更值得我们细细玩味了。
  

共 8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说的是近体诗和词的平仄规律,如果违规的情况下,怎样补救。文中,有例证,有评说,令人信服。前面的字改变平仄,后面的字必须补救,作者称之为“词与律诗的道歉”,非常形象,容易理解。好文,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2-24 05:51:19
  一篇很有特色的随笔,带给诗词爱好者特别的启示。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祝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孟飞        2023-12-24 07:49:01
  老师早上好!谢谢您选稿,谢谢您的按语和阅评!祝编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