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飘零在烟雨下的死生契阔(随笔)
1.
屠格涅夫代表作《贵族之家》的结尾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男主拉夫列茨基终于找到了女主丽莎遁迹的那所遥远的修道院___还看到了她,“她从一个唱诗台走向另一个唱诗台的时候,就紧挨他身边走过,迈着修女的那种均匀、急促而又平静的脚步走了过去___并没有望他一眼;只是朝着他那一边的眼睛的睫毛几乎不可察觉地颤抖了一下”。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两个人心中从来不曾抹去的思念,全都隐匿进丽莎不可察觉的睫毛的不可察觉的轻轻颤抖里。那一刻,所有的爱恨情仇烟消云散,只剩下一颗颗读者的心黯然神伤。
极致的大喜大悲,从来就看不到风花雪月,看不到呼天抢地,看不到生死别离,而是若隐若现的漂零在一滴滴岁月的烟雨下,它们真正经久不息。
2.
世间,最打动人心的,绝不是枪林弹雨,也绝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生活,是某个时刻某一片被忽略的生活片段里沉浮的所有被肢解的生活的生死纠葛。
又是某一个时刻,这些被忽略的片断忽然从脑海里跳出,你会发现,生命曾经如此鲜活,自己所以为的平淡无奇竟然无比深刻,爱情尤其如此。
“我爱你,你随意。”这句话的魅力在于优秀如纪梵希,一辈子的相思,居然也只能留下这句话,潇洒的背后,让所有看好她们期待她们的人莫名的难受。这份难受成就了最痴情的纪梵希。倘若他果真圆了梦,这句话多半就流传不下来了。海誓山盟不过是司空见惯的男女对白,花好月圆亦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大众旁白,最精彩的爱情从来不是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永远发生在无言的独白里。
3.
很多人喜欢奥黛丽·赫本,但很多人的这种喜欢,极不同于那种单纯对美貌的依恋与猎奇,而是因为她天然去雕饰的作品与人生。它们以绝对西方的方式,经典的演绎出绝对东方的爱情味道,让观众们幡然醒悟,无论东西南北中,无论红黄蓝白黑,人类的情感原来是互同与共通的。
所以,“死生契阔”这个词,大可不必去翻阅字典解释,领悟她的最美方式,就是深深沉浸进这样的画面:
影片《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为了再次握住心上人、邂逅仅一天的美国穷记者乔的手,便逐一和所有在场的媒体记者握了一次手。而当公主终于再次牵上乔的手又放下的那一刹那,所有人心里都澿然泪下:世上,再也不会有那样的爱,她们的爱情永远停留在了1953年的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