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篱】月牙(中篇小说)

精品 【东篱】月牙(中篇小说)


作者:灌园痴叟 童生,79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4发表时间:2024-01-09 16:12:07
摘要:1944年,伪满洲国反动统治即将分崩离析的至暗时刻,东北边城牡丹江有这样一对伴侣,演绎了一个终其一生,颇具革命浪漫情怀的爱情故事……


   “局座,局座,稍安勿躁啊,这可使不得,全市的洋车都来了,他们明摆着是要来拼命的。哎,您看,那边还有个脖子上挂着相机机的等着呢!咱当然不在乎,可捅到报上,也他妈挺丧气。依卑职之见,您还是先消消气,甭跟他们一般见识。那边不有人打着牌子吗,待卑职先去问一问到底是咋回事儿!”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几分儒雅斯文气的瘦高个儿警官,估计是局长身边摇羽毛扇儿的人物。他站在车门旁边,手搭起凉篷,把局长又请回车里,就朝挂着大牌子的帮主走了过去……
   “滴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扰了正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的黄鼠狼。这会儿他脸色蜡黄,敞着警服,皮靴搭在茶几上,斜歪着身子偎在沙发角上。昨晚泡在怡春院那个温柔富贵乡,和那个挂头牌的小妖精厮磨了一宿,这会儿他连打着哈欠,实在是累了。他懒洋洋地拿起话筒,可突然却像是被电打着了,激灵一下站起来,两腿一并,两个带刺马针的皮靴后跟儿“咔”地碰在一起,直板板地收腹挺胸,嘴里恨不能一口喊出两个“是”!话筒一撂,他大盖帽一摔,又擦了一把额头上冒出的冷汗,大喊一声“来人………”
   虚弱的大老杨被警察押出了警署大门,守在台阶下面的帮主,领着张小乙和好几个同僚哥们儿一涌而上,把他扶上了一台最新的黄包车。
  
   十
   福泰楼二楼的包厢,洋车帮主大出血,专门给大老杨办了接风洗尘的宴席。菜上齐了,酒斟满了,帮主就先致了欢迎词,邀着足足有二十个袍泽心腹开了饭局。酒杯一放,还没等帮主示意,大老杨就吃力地站起身。眼前这么大的排场,帮主和众位兄弟的真心实意,一腔热诚,已经感动得他热泪盈眶了。
   “帮主老大在上,各位大哥兄弟,俺大老杨先敬大家一杯,能逃出黄鼠狼的手心儿,全是大家伙儿的功劳。俺借花献佛,也请各位共同举杯,跟俺一块儿干了!”
   他仰脖一干而净,众帮友也都举杯响应。见大家放下杯子,他大喊了一嗓子,“跑堂的!”一个在包间儿门口伺候的小伙计,小跑了过来,
   “去厨房给俺拿一把筷子,听好了,俺要的是一整把,不是要一双!”
   一整把筷子拿上来,大伙儿有点儿发愣,这人是怎么啦,别是给打傻了吧?要这么多筷子干啥?大老杨又站了起来,嗓音低闷,却情感深沉地说:“俺想跟大伙儿说,俺得谢谢这次的笆篱子,没白蹲!俺遇到了一个活这么大,从来都没见过的世外高人,他教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也是俺与兄弟们今天还能这么坐在一起的道理!”
   说着,他先拿起自己的那一双筷子,两手一撅,筷子咔嚓断成两截儿。又拿起面前那一整把筷子,继续用双手握两端,又发功运力地狠撅,可筷子却仍旧完完好好。
   “俺一个人就是这一双筷子,而咱们一帮人,就是这一整把筷子。俺大老杨自觉功夫不差,可一个人再有通天的功夫,不还是被他们打得差点儿见了阎王老子!今天他们为啥又把俺放了,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咱哥们儿这一整把筷子的力量!高人告诉我,这就叫团结的力量,就是俺河北人老祖宗说的那句话,人心齐,泰山移!咱这些穷弟兄们拧成一股绳,别说小小的黄鼠狼,就是大老虎,也得惧了三分!”
   “好啊,说得太提气、太霸气了!”帮主又站起来,端着杯子,“咱大师哥说了一个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可又年年都没有往深了悟的道理,弟兄们,大伙儿听明白了吗?”
   “明白啦!”豪壮的回答声中,帮主激动地吼了一嗓子:“跑堂的,换大碗!弟兄们,为咱们这一整把筷子,干啦!”
   洋车帮主,虽然是一个黑白两道都能左右逢源的社会人,可骨子里也对日本人和汉奸恨得直咬牙。帮里哪有没被小鬼子欺负过的兄弟!上车大骂“八格牙路,你的快快滴跑!”下车扬手“三宾的给,良心大大滴坏啦!”汉奸警察狗比他们的主子更邪虎,坐车不给钱不揍你就不错了。有一回他为了给帮里挨了打的弟兄去争气,也被扣下好一顿收拾,打得浑身跟个血葫芦似的,押了三天,送了两根金条才保住了性命。大老杨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摊上这样的事儿,哪能袖手旁观,自然也就忍无可忍地豁出去了。
   可是用老百姓的话,有错抓的,没有错放的!警察局长虽然施了压,可黄鼠狼还是以交什么保释金的名义,敲了帮主一大笔,那个摇羽毛扇儿的,也让疤瘌眼儿递过来话,他也不得不打发人送去了“孝敬”。
  
   十一
   又回到了自家的小屋。大老杨还是觉得浑身无力,特别是被黄鼠狼折磨的鞭伤,烙的烫伤,更是来了后反劲儿,火辣辣疼得厉害。张小乙先到院子里劈了柈子撮了煤,给师傅烧了火炕,等屋子里有了一点儿热乎气儿,就拿出了帮主给的药膏,帮师傅脱了衣裳,轻轻地擦抹起来。
   “师傅,这个黄鼠狼下手也太狠了!我那次挨他的皮带,还是隔着一层夹襖,和一个大坎肩子,让他抽的三天都没能爬起炕,早晚有一天,我得亲手宰了他!”
   大老杨没言语,只是不断皱着眉,小乙知道,是药膏杀了创面儿,手涂抹得更轻了。
   铁打的汉子也是肉长的。大老杨身上的那些伤,谁看了能不感觉触目惊心地疼,可这一回,小乙想错了。他不可能知道师傅在笆篱子那半天一宿,到底发生了什么。与皮外伤相比,真正让大老杨感觉到痛彻骨髓的,还是那个“世外高人”。
   那一夜的经历,他骨子里深潜了七年的怒火,就是那短短的半个时辰,被高人勾起来了。
   “爷们儿,下面我说的话一定要记住,少一个字儿,多一个字儿都不行!”
   大老杨郑重地点着头,高人接着说:“你要是能出去,就去趟林口,镇上十字街有家太和堂药铺,你见了伙计就这么说……”
   大老杨由耳入心,牢牢记住了高人说的每一个字,刚说了放心两个字,走廊里的警察就喊起来。
   “136、127、114,到时辰了,该上路了!”
   大老杨的心咯噔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这位高人的囚衣就贴着136号的纸牌牌!“哗啦哗啦”地锁链子响,牢门打开了,两个警察进来了,一个端枪瞄着,一个蹲下,用钥匙打开了高人脚脖子上的脚镣。
   老虎凳已经毁了高人的膝盖,他已经站不起来了,两个警察架着他往门外拖着。临出门那一瞬,高人回头留给了大老杨那最后的一个,似乎爆出了火花,又满含期待的目光,又平静地留下最后一句话:“爷们儿,记住,一定要好好活着,来世再见!”
   就是那句话,一下子摧垮了大老杨的泪腺,他从来都瞧不起那些动不动就哭唧赖尿的男人,骂他们眼窝子浅,长的是娘们儿眼。可这会儿,他的泪却像最后一镢头下去,被挖开了泉眼的泉水汩汩而出,止也止不住。这泪流到了脸颊上,流到了鼻子里,更流到了心里。
   “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着惊雷般的口号声,沉沉黑夜里,响起了一排凄厉动魄的枪声……
   大老杨双手紧抓着牢屋小窗户上的铁栏杆儿,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出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高人,为他挡住罪恶的子弹。就是这暴戾的枪声,唤起了他心中,已经过去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久远的记忆。他眼前又出现了那个月黑风高,鸡飞狗叫,火光冲天的夜晚。又看到了乡亲们横尸血泊,看到了娘趴在门槛上,看到了妹子被糟蹋后的血淋淋惨状。
   七年了,深仇大恨他从来没忘,也不敢忘。每到月亮圆,清明节,每遇七月半和八月十五,他都是形单影只,或去牡丹江边,或去北山坡上,一坐就是大半宿。他想,他恨,可是当亡国奴的日子,却又使他有些麻木了,每天都看着小鬼子横行霸道,汉奸警察狐假虎威,荼毒肆虐,让他就觉着暗夜无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东边天际的太阳。
   他想到过反抗,尤其是看到爱徒小乙,吴家女人这个最近的邻里,又遭遇黄鼠狼施暴的情景,他何尝不想去找那帮恶鬼算账!但而立之年的成熟,已经让他意识到了独木不能成林,单打独斗只能搭上自己,最终落一个功败垂成。他听说过共产党,听说过山上打鬼子的抗联英雄,可就是无缘相遇。没有想到,今天这个夜晚,上天终于给了他机会,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爷们儿,什么样的壮举,才称得上视死如归!一个共产党的男人的形象,在他的心中立起来了!
   他心里再也按捺不住了。高人的托付言犹在耳,他不能就这么老老实实地躺下去,早一点儿把消息传出去,可能就会使高人的伙伴儿们少一分危险。这可是高人用他最后的生命,嘱托给自己的使命啊!
  
   十二
   “小乙,明早你不用来照料我了,我要出趟门儿,有点儿事儿着急。”
   “啥?都这样了,还要出门儿?你不要命了,师傅!”
   “你别担心,我不是面儿捏的,没那么娇贵,黄鼠狼他弄不死我!哦,明天拉完车,你能不能再去一个地方,帮师傅探望一下,师傅这心里老闹腾,有点儿不放心……”
   接着他就把岳月娘家的地址告诉了小乙。
   “啊,要管人家叫吴太太。别弄错了。她要是问起我咋没过来,你就说我有点事儿耽搁住了。”
   第二天,鸡叫头遍,他揣上昨晚从那个福泰楼馆子带回来的剩饭,就去了火车站买票上车,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林口。
   林口他以前没来过,可听走南闯北的帮主说过,这是一个既能进山钻林子,又守着铁道线儿,能南北东西可处溜达,要过边境线,去老毛子那边更方便的地方。林口要是用文词儿说道说道,就是四通八达的什么枢纽,要不怎么就能叫上这“口”呢!
   以自己这几年拉车去过的地方,大老杨眼里,这林口除了随处可见的树高林子密,也没觉得有啥出奇,也就是一个大屯子。
   他不敢耽搁,在一家大车店门口打听了一下,就急匆匆朝着那条说是最有人气的十字街奔过去。
   果然,比比那些个穷街陋巷,这里还真是看出了热闹,就是沿街两边的买卖铺子多。不过细一瞅,来往的行人也都是问的多,买的少,能进店的,更是寥寥无几。唉,满洲国,小鬼子,还有狗汉奸,哪能叫老百姓手里有钱,不早就搜刮走了,能填饱肚子就得烧高香了!
   诶~与十字街相交,前面有一个街口,临街一个不大的门脸儿,门上的横匾,写的不就是太和堂吗?还是中规中矩的隶书体呢!
   以为大老杨胸无点墨,斗大的字不识两麻袋,只是一个出苦大力的“老伯待”,那可就错了。二十年前,他刚十来岁的时候,还真念过三年书。后来爹给财主家盖房子,从梯子上摔下来,一病不起。财主家的梁上去了,他家的梁却塌了。大老杨不得不子承父业,辍学拜师作了瓦匠。他得像爹那样,顶起这个家呀。
   走到太和堂门口,仔细一打量,除了门上的横匾,门旁还挂着块木牌儿。上写,本药铺兼收山珍山货,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哦,开药铺,还同时做着山货生意,这个老板可够精明的。
   大老杨还是那身洋车夫的打扮儿。出门前,他也犹豫过,是不是应该捯饬捯饬,穿上件体面的大褂,再戴上顶礼帽,手里也拿上把折扇儿摇着呢?那样商家就不会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了。可上哪去弄这身行头?噢,他一拍秃脑壳,咋忘了呢,眼前不就有现成的嘛,朝帮主借呀!可还没等出门,他又变了主意,你自己半斤八两不知道啊,这是去相亲,去谈买卖吗,装什么大瓣儿蒜!再说了,穿上这样的行头,不更引人注意吗,别烧着香引来了鬼子汉奸,尤其那帮警察的本地笨狗鼻子,比他主子的东洋大狼狗还尖,还不得闻出味儿盯上你呀!真是猪脑子,忘了你是去干啥的啦!
   你得是孩儿他娘的男人,孩儿她娘病了,给她来抓药的。这样才不会引起人怀疑。这可是高人叮嘱的。
   天已经不那么冷了,店堂的门已经敞着了。他一进门,迎面一面墙靠着的,是上下足有十多层格的中药饮片匣子。左右一撒磨,店里还有两个人,一个在等着抓药,另一个在低头看着柜台下面的中成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计迎了上来,看着他笑盈盈地打了招呼。
   “师傅,你是来抓药的吧?”这眼也忒毒了,叫他师傅,应该是一眼就看出了自己是出苦大力的身份。
   “呵,俺是来抓药的。哦,你们掌柜的在吗?麻烦你告诉他,他大表哥家的侄子来了,让俺捎信儿给他!”
   “嗯哪,你等着。”他麻溜儿地掀开门帘儿进了后面。
  
   十三
   也就是不到半袋烟的工夫,一个真像他一开始想的那样,穿长衫戴礼帽,看来已有四十岁的人走了出来,不过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他把镜腿儿向下往鼻头上压着,眼睛往上移出镜片儿,细细地打量着大老杨。
   “师傅,在下姓王,就是本店的掌柜。哦,是我那个腿脚不方便的侄子吧,谢谢你来送信儿,请问师傅,还想顺便抓药吗?”
   “是要抓一味药,俺想抓一两红花。”
   “真不凑巧,红花没有了,只有藏红花。”
   “藏红花也行。”
   “要多少?”
   “要半两。”
   王掌柜没动声色,弯腰伸出右手朝他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一进后屋,又从账桌摆着的笔架上,拿下一支毛笔,指着桌上的纸和砚台,又是一个“请”字。
   大老杨从容地拿笔蘸墨,在纸上画出一个两头儿尖尖向上的上弦月牙。还没等放好笔,掌柜的就伸出双手,与大老杨的大手握到了一起。

共 66255 字 1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有49个章节的中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岳月,于2004年夏,回忆起非常时期的一段人生往事。在一个傍晚,新婚不久的丈夫未归,车夫大老杨带信告诉岳月,可能丈夫吴玉珪被警察署抓了做劳工,岳月凭着署长是父亲的学生的关系,前往警察署要人,不料被这个丧尽天良的署长强暴了。晚上,岳月含恨上吊,被细心的大老杨救下,并用车送往岳月的娘家。返回时,被黄署长抓住拷打,大老杨的徒弟张小乙组织车夫舆论示威,救下大老杨。大老杨在牢房里遇到那个“世外高人”,受到启发,加上车帮帮主的仗义,便有了干一场的冲动。想到“高人”被枪毙,想到周围的人被欺负,一股怒火中烧。大老杨告别的徒弟张小乙,踏上了追求革命的道路。他把拉车作为身份,暗中从事革命活动。他的活动不被徒弟理解,被暗中盯梢。张小乙出手斗叛徒,大老杨狠狠补上一拳,结果了叛徒的性命。锄奸的事迹受到党组织表扬,大老杨从此和徒弟有了革命劲头。岳月怀孕了,正想弄掉身孕,遇到了前来探望的大老杨,得知岳月怀着的孩子可能是黄鼠狼署长的,面对一个大难题。岳月和大老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而岳月的新婚丈夫在劳工营里受尽折磨,最终丧命。日久生情,岳月和大老杨跌进爱情的漩涡了。由于大老杨的工作出色,加入了党组织。日本投降,大老杨和张小乙双双加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大老杨在战争中成长,成为革命队伍里的“活地图”,在战斗中,与黄鼠狼交锋,亲刃其性命,结束其罪恶的一生。在一次战斗中,身为排长的大老杨,英勇牺牲。大老杨的孩子出生了,但大老杨却牺牲了,岳月得知消息,不胜悲恸。接到张小乙的来信,岳月激动不已。大老杨和岳月的孩子都有了出息,考取了大学。而岳月受到文革的冲击,成了“坏分子”,原来是曾经那个恶人虾米腰暗中作祟。岳月受到冲击,陷入无休无止的批斗之中。是尚在军中的张小乙的一份证明信让岳月获得了清白。1995年,岳月才向孩子们讲述了她和大老杨的人生故事,也让女儿杨旭真正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值得欣慰的是,杨旭和杨升姐弟俩一起出现的抗震救灾的一线,做了领导,不幸的是杨旭是一次手术中遇到了余震,不幸牺牲,骨灰被葬在父亲杨树的身边。乡愁难断,岳月还是被儿子送回了牡丹江老家。烈士陵园,哀风徐徐,母子站在杨树和杨旭的墓前,默哀沉思。这个故事,写得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读感。内容很厚重,还原了一代人的苦难生活和爱情故事。尤其是塑造了大老杨、岳月、张小乙以及金水木火土五星的革命故事和经历。塑造了革命者的伟大形象,人物个个饱满,事迹惊天动地。这个故事,历史跨度很长,写出了人物的酸甜苦辣,还有悲喜交加的人生变迁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杨树这个人物的成长,一步步,从一个拉车夫到解放军排长,他经受住了革命烈火的考验和洗礼,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可以说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缩影,具有普遍的意义。同时,读完小说,我还有一个体会,应该人物,在历史的长河和风浪里,是无法选择自己的苦难的,只能默默忍受,但不等于她的屈辱就是历史的全部。如今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审慎地观察他们的历史,给历史以最客观最温暖的评价和待遇。作品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再现了故事的脉络和毫毛,细致入微,人物对话生动再现,有如闻其声的阅读效果。这是东篱社团自建社以来,第一篇具有史学价值的中篇小说,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佳作。篇幅很长,无法在编按叙述故事的情节大概,只能蜻蜓点水,具体情节,还需读者走进去。力荐精彩小说,读懂一代人的革命故事。【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1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10 14:13:08
  能完成6万几千字的小说,本身就非常不容易,其中包含了多少心血和劳累?如果没有写过这般小说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在这点上,至少要老师表示敬意和佩服。此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抗日战争叙述到如今,两代人的经历与成长,无不浸透着血泪、苦难与拼搏。以岳月为主角的核心人物,刻画得十分鲜活饱满,语言也非常精彩。拜读学习了!
1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1-10 19:44:30
  痴叟老师创作辛苦了!佩服老师,完成巨作,花费很多心血,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人物的性格鲜明,情节前后铺设衔接非常精彩!问好老师,敬佩之至!
随心而有趣的人
1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0 19:45:29
  江南小溪,无畏冬的酷凛,如大西洋暖流的热度,在心中叮咚流淌。非常感谢小溪老师的理解,和誉赞,只是没有老师说那么好。主人公经历的人生历程,除了伪满洲国那一段之外,解放后的场景都有切身体验。人生不易,爱一个人很苦。写着写着,就觉着不把岳月一生的路铺完,似乎对不起她了。不管怎样总算把这个老太太故事讲完了。唯一觉得,痴叟笔拙,只能企羡老师以及东篱众菊之美,创作了那般灵动华美的词章,觉得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学不会了。谢谢小溪老师的肯定、理解与鼓励。
14 楼        文友:岚亮        2024-01-10 21:08:30
  从昨天晚上开始看,陆陆续续看到现在,才粗阅了一遍《月牙》。小说首发引起我兴趣的是题目,因为我曾写过一篇《月牙儿》,而真正让人读下去的,是文学叙述的语言和故事。说实话,如果语言不好,我是绝然读不下去的。读了以后,我感到故事好听,人物鲜活,叙述生动,小说耐看,写得真好。这个中篇,有点长,有人告诉我,现在二万以上为中篇,八万以上为小长篇,字字皆辛苦,实属不易。有一点,老师可能不知,有一段历史,咱们最好莫涉。月牙,一个不平凡的女性,拜读学习了。
15 楼        文友:岚亮        2024-01-10 21:10:56
  掉了一个字,二万五字以上即中篇。
16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1 04:55:44
  欣然花开老师,你对这篇拙作的肯定和评点。讲了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几乎跨越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就是趟着石头过河,试着写的,觉得老师能看得下去就OK了。谢谢欣然老师。
17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1 05:01:49
  岚亮老师,我一直很佩服你的文笔,觉得老师是东篱之下的精菊一品。老师的评点言简意赅,痴叟这个文苑新手,很有收益。会认真考虑老师的。谢谢老师!
18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1 05:07:04
  哦,漏了俩字“意见”,抱歉!
1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11 16:25:48
  祝贺痴叟老师的这篇小说摘精。这个精品份量足,名至实归。我读这篇小说,印象很清晰,感觉对这个革命的历史有了跟深一层的认识。
怀才抱器
20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1 18:59:16
  再谢怀才老师不吝心血和时间,编发这篇挺长的文字,刚刚看到还评了精品,同时也多谢各位东篱编辑老师的鼎力推荐,还有各位文友的支持鼓励了。文中依附的那一段时代背景,我在下笔时,都作了翻阅和搜索,均有跡可循。包括当时主人公大老杨宣誓入党的誓词,都是那个年代的版本。谢谢怀才和各位老师啦。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