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夕阳红灿灿(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既往】夕阳红灿灿(散文)


作者:斯潜 童生,87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1发表时间:2024-01-16 06:16:08
摘要:我把岁月献给学生,学生给我幸福晚年。

我把岁月献给学生,学生回馈我幸福晚年。
  
   一
   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王老师,我现在向您现场播报,请您展开想象的翅膀,随我神游武夷山。”
   “我在竹筏上,一面溪流水涓涓,清风拂面,眼前巍然耸立的是大王峰,它拔地而起,不愧是山中之王。漂流九曲溪,观察武夷山,人在画中游。”我随话音想象着,体会着,仿佛置身于轻舟之中,仰视着惊险万状的大王峰。这是我的学生深知我酷爱旅游,从黄山,从雁荡山,从孙吴,从绍兴,每到一地都向我“现场播报”,给我欣喜,让我陶醉,令我神往,满足我的旅游“瘾”。
   学生都知道我喜欢旅游。他们在铁路工作的居多,往往出其不意地给我惊喜,给我搞到铁路疗养院的疗养单,有疗养单就有铁路免票。于是我曾在临潼疗养院,天天驻足华清池边,浮想翩翩,一池红艳艳的花瓣漂浮着,游动着,香雾袅袅,眼前常常幻化出: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贵妃,揣摩着她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世之美。我也曾在素有“春城”美誉,有诗赞叹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的昆明疗养,在大观楼公园,举世无双的孙髯翁长联下,沉吟,陶醉,叹服,真是天上文曲星,人间孙髯翁。也曾在无锡锡惠公园,久负盛名的天下第二泉边,流连,聆听,正在播放的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痴迷于凄婉,幽怨的妙曲中,体会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美景,长联,妙音给人欢愉,令人感动,杭州,桂林,广州石门,五大连池等铁路疗养院,我都不曾缺席。几乎阅尽人间春色,天天沉醉在美中,活在人间仙境,此生无憾。
   经常旅游,办卧铺票是一大难题,而我却是例外,从不为签卧铺票发愁,我的学生遍布哈尔滨站,滨江站,铁路局运输科,调度科等部门。一次在北京车站没签上卧铺票,直接进火车站,巧了,女车长是我的学生,全国“三八”红旗手。上车后,我坐在车长办公桌旁,她的周围站满了等着补票的人。一个稽查模样的人来到她的身旁,看到别的乘客都站着,唯有我坐着,指着我问:“她是谁?”我的学生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的老师,等我安排卧铺。”。那语气,那神情,分明在说:给老师补办卧铺票,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稽查专查列车上违章违纪行为,是车长的“鬼见愁”)旁边的乘客羡慕不已,感叹道:还是当老师好!我在铺位上放好行李,刚刚坐下,一个乘务员拿着一条热毛巾,一个水果盘儿,走到我面前说“是车长的老师吧?车长正忙着呢,老师擦擦脸吧!吃点儿水果。”我周围的旅客,目光都聚焦到我的脸上,是羡慕是叹息,我很享受这份礼遇,心花暗放。
   学生在风景宜人的地方买房,也热情地邀我到他们家做客。那一年,热浪滚滚的夏日,我置身在长兴岛海滨学生家中,享受清凉,感受学生盛情。流连在小菜园,不必说黄瓜架上娇嫩的小黄瓜,西红柿秧上红红绿绿的小柿子,是多么赏心悦目,单是屋檐下,水井旁就有无穷的乐趣:悬在藤上的丝瓜,长长的,悠悠的几欲垂地,水蜜桃压弯了枝,大李子羞红的脸,紫红的葡萄好似要流出汁液让人垂涎,噢,咖啡豆原来是这个模样,月季花挤着牵牛花,满院蜂飞蝶舞蜻蜓绕,好一派田园风光!在客厅闲坐,远望是大海,海风穿过珠帘,温柔的抚摸着人的肌肤,真是通体舒畅。“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那感觉,那况味,难以言表,我已经乐不思蜀了。
   哈尔滨,大庆、海口、秦皇岛、沈阳学生的家中都飘过我和学生欢乐的笑声。
  
   二
   平日家居,学生经常安排聚会,一定是学生亲自驾车接送我,远行归来的学生更是深深地向我鞠躬,和我热情相拥,带给我丰厚的礼物:胸针,项链,服装,包包,昂贵的营养品,向我汇报他们的美满生活,骄人的成绩。我端详着他们的变化,发现着他们的成熟,感到欣慰与满足。那一次,一个日本大使馆一等秘书回国,给我带来衣服、包包等礼物,他拿起一个精巧的首饰盒,打开,取出一枚光闪闪,別致的胸针给我看,“漂亮!”我脱口夸赞道。他说:“老师,你儿子国庆结婚,你要戴这枚胸针啊!”“一定!”儿子结婚那天,当嘉宾夸我的胸针新颖,美丽时,我炫耀地说:“是从日本归来的学生送我的。”喜悦,骄傲写在脸上,美在心中。
   退休后学生给我的温暖、关爱、欢悦,使我的日子天天阳光明媚。那年元旦,一个考上哈工大的我曾单独辅导的学生来看我,赠我一枚18K金的哈尔滨工大全景的书签,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学生告诉我:老师,发行量很小,是孤版。学生父亲是哈工大分院建工学院副院长,一般情况下是搞不到的。我小心翼翼捧着,爱不释手,端详它,好有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绝品:核桃雕刻的核舟的感觉,珍视它,黄金有价,情无价呀!那年春节,我进入古稀之年,学生知道我在学书法,贈我他的墨宝《仁者寿》,我欣赏着,品味着,从飘逸,洒脱的字迹中读懂了他的深情,希冀与祝福。
   那年初一,瑞雪纷飞气温骤降。我刚迁入新居,四名学生来拜年,他们手捧鲜花在我的楼前楼后找了好一会儿,当脸冻得通红,满身是雪花的学生把鲜花送到我手中时,我心潮澎湃,热泪难禁了。
  
   三
   晚年我生活在学生的光环中,学生事业有成,带给我骄傲无限。每年六月我最关注的是“哈洽会”的电视节目,因为哈洽会的主要负责人是我的学生,我欣赏他屏幕上的风采;省政协会议期间,锁定省台,渴望倾听某政协常委,我的学生高屋建瓴的发言。提起某人出任某国参赞,某国大使馆秘书,全国屈指可数的某换肾专家,工程院院士……我自豪地说:“那是我学生呀!”说起学生中的出国访问学者、博士后、教授、作家、法官、报社主编、企业家,更是如数家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毕生追求,我梦想成真了。
   早在我退休前夕,心心念念于退休生活该如何安排。想到汪曾祺说:一个人一定要有点爱好,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我喜欢文学,首选当然是多读文学作品,其余没想太多。一天,一个电话,传来热情洋溢的声音:“老师快退休了,写点文章,投给报刊杂志吧!”学生是报社主编,我颇为怀疑地问:“我行吗?”“行,老师,你文学功底深厚,试试吧!”于是一篇《师恩难忘》出现在《黑龙江日报》上,仔细看看,与原稿一致,读到结尾眼前一亮,精彩!原来是学生给加两句抒情兼议论,点睛之笔,文章主题得到升华,让我茅塞顿开。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以散文形式见报,兴奋不已。正如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前我视在媒体发表文章是高山,我对这高山望而却步,现在心想,文章见报也并非高不可攀。不久,主编学生又来电话:老师继续写呀!《黑龙江日报》新设一个读书栏目,你有写的,就投稿吧!于是我一发不可收,写作兴趣益浓,渐入佳境。是学生的提醒,鼓励,支持让我有了信心,勇气,力量,助我迈开文学创作路上可喜的第一步,学生是我的引路人,启蒙者,导师。
   新竹恨不高千尺,全凭学生来扶持。至2012年,我已经在《散文百家》《名汇》等十几种杂志、报刊发表多篇文章。我还荣幸地忝列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
   学生是我的热心读者,粉丝。学生建议:老师出书吧!我们也可以多读几篇。于是有了我的《也曾》文集,给了许多学生。一次,学生来看我:“老师,还有没有《也曾》文集了,不好意思,再给我一本呗!我那本让一个加拿大归国的同学拿走了。”嘿嘿,有点意思,我的文集漂洋过海,去大洋彼岸了。还有一次我去北京,带给一个女学生一本《也曾》文集,第二天,学生夫妇开车陪我逛北京城,学生的丈夫告诉我:“王老师,昨天,你的大弟子读您的文章直到十二点以后,直夸写得真好,吸引眼球。”我清醒地意识到我的文章没有那么好,爱屋及乌,是过誉,是认可,是期盼。
   每逢我有新作,他们都转发各自的群里,阅读,讨论,多是溢美之词。一次我发了一篇《断,舍,离》后好舒爽,学生反馈给我:断舍离,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我也断舍离了,好畅快;一次我发了《为登杏坛改口音》,学生留言:老师的文章有趣,精彩,励志,宝刀不老;有的说:老师奔九十岁了,还笔耕不辍,是不老女神,我们的楷模。
   更有许多唱和的诗文,我写了一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写了一首《卜算子·致敬王老师》:解惑启蒙童,授业人崇敬,热血盈腔育栋梁,……桃李缤纷竞……每读学生的感言,都令我“热血盈腔”,催我奋进,鼓励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科技在进步,纸媒也只收电子邮件,这可难坏了我。不会用电脑,每次投稿,我都紧闭房门,小心翼翼,屏气凝神,心无旁骛,靠一指禅,一个字,一个字在手机上写,或者是拼音,老眼昏花,笔误频出,写上一二千字文章需几个小时,疲惫不堪。
   我向一位掌握手机功能娴熟的学生道出苦衷,学生说:老师,你的学生都欣赏你的文章,你给纸媒投稿命中率几乎百分之百,你不能动摇,不能停笔。我告诉你用语音输入法写文章,速度很快。她一边给我发截图,一边加解说,我按图索骥,打两千余字文章没用上半小时,“我会了!”我喊出声,喜悦跃上心头,跳上眉梢,这回我写稿由蜗牛速度变策马扬鞭了!梁启超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许多学生都是我的老师呀!
   学生又推介我加入了文学社群,文章发到公众号,传播益远。纸媒的编辑从公众号里选我的文章发表,不用我投稿就见报了。
  
   四
   学生的鼎力相助,是春水,如甘露,像琼浆润泽着我的一片文学沃土,刘半农有歌词曰:“教我如何不想她?”我要说“教我如何不由衷地感谢学生?”
   2023年春,经文友介绍,知道有个大网站叫“江山文学网”,但登录不易,填表字太小,我又太愚钝,在文友提示下,我一步一步操作,费心费时,怎么也迈不进这个门坎,真想放弃,也巧了,学生来看我,检查我的操作程序,学生乐了:“老师,就差复制,粘贴了!”一步之遥,我几乎功亏一篑。给《江山文学》网投稿,阅读量空前扩大,我的一篇《扼住命运的喉咙》阅读量9900多,始料不及,我的文章还多次被评为精品,惬意,小有成就感。学生在他们的群里欢呼,夸张地说:王老师成了网红老师了!分享我的点滴进步与成功。他们理解我的追求,与我心有灵犀一点通。
   文学创作使我晚年生活滋润,潇洒,温馨,太美妙了!
   年轻时,我把自己比作绿叶,渴望花朵成才;晚年我饱尝果实的甜美,我原想得到一缕春风,学生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得到一滴水,学生给了我整片大海。
   我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有的是“满目青山夕照明”,是满天下的桃李使我的夕阳燃烧得红灿灿。
  

共 41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美夕阳红。这话笼统地说,觉得没多少意思,如果拿来说一位被学生拥戴的老教师,那故事,那荣耀,就真的是让人羡慕。作者喜欢旅游,虽年岁已迈,但步履不输风景,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作者的足印。有学生在铁路工作,那就沾沾铁路的光,八百里秦川无挡脚步,七彩云南有作者的身影,锦绣的鱼米之乡有作者的笑声。享受女列车长的“专陪”,令人惊羡,也是应该的。也去过学生打理的田园生活,享受多样的人生滋味。想想那些学生给作者送来的礼物,挣钱的,不值钱的,都是对老师的爱的表达。一枚胸针,光彩绰然。一件孤品,收藏着深厚的师生情。一张雪地的合影,让真正的青春永驻。作者感到最得意的是晚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心中的文学梦。学生鼓励作者写文章,还上了日报的版面。创作水平的投稿,这些年发表的文章很多,还有了结集,可谓文学道路一帆风顺。和爱好文学的学生也有了互相唱和的文学经历,注册江山,也有先生帮助,从此如鱼得水。特别是走进江山文学,作者焕发了热情,写出很多有分量的文章,被学生在群里广为宣传,扩大了精神的感召力。如此晚年,还是晚年吗?读后让人怀疑,作者年华正茂,青春焕发了。文章材料丰富,感受贴切,这些学生给老师的光环,正是对作者从教的肯定,这对于做教师的人而言,就是很大的鼓励。桃李满天下,真正做到不易,作者做到了。表达很深情,感激学生,引为忘年,显示出作者亲切而朴素的美好情怀。尤其是作者选择江山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她的学生中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我想,这份描述和肯定就是对江山文学的最大喜欢。真正的正文学,才是文学的生命,作者也在证明着这个论断。文章布局清晰,条理井然,从旅游到文学,所选取的材料极有高度,显示了作者驾驭材料的从容和有所舍弃。这样类型的散文,往往会写成流水账,但这篇散文,以特色和境界高卓而吸引人,读感不凡。【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16 07:58:17
  选择教育这个职业,完全不是为了学子满天下给老师以回报,但师生情到底会发生什么,在不同的老师身上是不一样的,斯潜老师,与她的学生有着深厚的情谊,踏出家门就可以找到旅游的方向,总有学生的款待,创作文学,更有平台发表。投身江山,作品也在学生群圈里广为传播。这些,对于正在教书的老师,是一种憧憬,不必为此而等待这样的妙遇,但必须为教育倾力奉献。奉献和收获,永远是正比。感谢通过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暖,谨祝斯潜大姐创丰!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1-16 09:02:01
  老师桃李满天下,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帮助也是不觉得意外。难得老师有一颗年轻的心,让自己的全身心都能有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去。晚年生活如此的浪漫,是后辈人所要学习的!拜读好文!
3 楼        文友:斯潜        2024-01-16 09:02:44
  谢谢怀才老师的精心编者按!谢谢鼓励支持,肯定!辛苦了!编者按让我很受启发,学习了!问候冬暖,祝创
   丰收。
4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6 09:56:57
  旧社会老辈子人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斯潜老师虽年入米寿,但却幸运地赶上了新时代列车的事业之旅。用知识的阳光雨露哺育了万千芬芳桃李,收获了天南地北学生们回报的浓浓爱意,真的太叫人羡慕了!老师虽年事已高,但行文叙语,仍如涓涓流水,充满了正能量的活力。遣词用句依然是当年与高考对接的语文老师的风彩,中规中矩。亦叫人佩服,不由得不生励志之情。点赞了!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16 11:03:52
  夕阳最暖,因为有那么多可爱的学生簇拥着斯潜大姐这朵美丽的花。斯潜大姐的文章,对于养老,也是最好的礼物。愿大姐心情十分好 ,但要注意身体,眼睛不好,不要老写作,时而为之就可,保重,愿大姐祥安!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岚亮        2024-01-16 13:20:47
  想不到,斯潜老师是我的本家,皆源于太原郡,百万年前是一家。教师的一生,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福报是大大的,老师的夕阳黄昏,必须是红灿灿的。祝老师青春永驻,永远年轻!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1-16 14:38:21
  老师桃李遍天下,以学生学有所成为傲,学生不忘师恩,心心念念老师,真是一篇爱的佳话。如此高龄,老师仍坚持笔耕不错,且结出累累硕果,令人敬佩。文章叙述流畅,驾轻就熟,洋溢着满心的喜悦,值得回味。拜读学习老师美文,祝安好,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8 楼        文友:斯潜        2024-01-16 15:16:26
  感谢枫桦,灌园痴叟,岚亮,怀才抱器各位老师的美评,夸奖!我认真拜读留言,收获颇丰。感谢怀才兄弟的关心,叮嘱,我保护好眼睛,一定小心。和岚亮老师是本家,荣幸之至!一向对本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望以后多指教。祝各位老师冬安,佳作頻发
9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1-16 18:37:51
  老师的文,老师的人,老师的学生皆让人羡慕不已。咱们既是本家又是同行,淡墨却无老师的殊荣,可能县城与大都城还是有很大差距吧。老师年已米寿,仍活力不减,精力旺盛,笔耕不辍,佳作频出,令人羡慕,又让我汗颜。祝老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10 楼        文友:斯潜        2024-01-16 20:27:12
  韩格拉图老师好!是的,我写此文时,回忆和学生在一起时的情形,心里依然很温暖,我爱学生,他们也真心关怀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是英明的。谢谢老师鼓励我,我的文章还有很多不足,望指点。向老师学习。祝安好!编创愉快!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