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大西北风情一览(散文)
一
总要去一次大西北。这种念想在心中,不是一天两天了。
趁着暑假的尾巴,带着小孩一起,相约了几个兄弟姐妹,走了一趟大西北。路线是甘青大环线,旅游景点包括张掖七彩丹霞、大地之子、鸣沙月牙泉、莫高窟、茶卡盐湖、青海湖、8日大漠风情之旅。
我想让精彩的风景想珍珠一样穿起来,让这趟旅行来一个精彩纷呈。若和朋友叙述起来,我希望成为连续剧,不断片。
三个小时到达西宁。漫长旅途将我从“火炉”南昌带到了“夏都”西宁,这里夏季的清爽果然名不虚传。西宁的温度很低,10度左右,一下车就凉飕飕,还好来之前做好攻略,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
第一站是七彩张掖丹霞地貌。翻过祁连山便是七彩丹霞风景区了,看到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张掖风景是历史秀丽的山川,构成了独特西部特色绚丽的风景画卷。
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在丹霞,我改了几个字,想说“地彩物奇”。堆叠起来的褐红颜色,翻卷着滚来,真想一把抱住,这样的色彩,用不着容器装,也装不下,只能用怀抱来收揽,又不能不放出。哦,这是染我情思的色彩。真怪,我是个慢性子的人,丹霞地貌的颜色居然改变了我,起码这一路,我变得爽朗起来,热情那么强烈,老想着在同伴面前张扬一番。这样强烈的感染,带给我的欢快。所以,我所见的西宁人,个个都是爽快的,自身好像披着丹霞的色彩,热烈而奔放,一个人的性格再怎么沉稳,在西宁人面前,都会变得跃动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前,我总理解为山水土地带给人们丰厚的物产,养活了土地上的人们,哪知这种理解有些片面了,养人的还有一种磅礴的色彩。
早就听人说,“张掖除了没有大海,其它自然景观都有”。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迄今为止离城市最近的、且唯一的一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世界上的风景千千万,但各个风景之间也是千差万别。而位于张掖市临泽县的张掖七彩丹霞堪称为一种奇崛的美了。那种美是震撼人心的,那种艳丽是令人晕眩的。第一次游览七彩丹霞以后,我便久久难以平静,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天造地设啊。
那幅丹霞图画,以其强烈的色彩已经打印在我的心上,将化为我的强烈的情绪。
二
晚上,我们欣赏了在有着“塞上江南”“丝路明珠”等诸多美誉的《回道张掖》演出。即将上演一场不容错过的好秀——大型史诗巨作《回道张掖》。整部秀以张掖历史文化为背景,采用动感十足、黑科技满满的舞台设计,打造艺术感与科技感并存的国内首部室内实景“沙秀”。
《回道张掖》沙秀既是现代人通过演艺的形式,将张掖的千年传奇故事娓娓道来,亦是重回张掖,重走丝路的巅峰传世史诗。自古以来,张掖所在的河西走廊地区战争冲突不断,是兵家必争之地。《回道张掖》演出将重现张掖的千年辉煌,突出丝绸之路,谓之“回道”。既道尽了张掖的沧桑变迁,亦是整部秀的高潮。
甘肃瓜州的大地之子艺术雕像,是一位大学教授的杰作。生命安静而美丽,来自艺术,艺术造就美。一个小孩安静,坦然地睡在茫茫荒野,无人的沙漠,戈壁滩上。这是一个多么可爱,而有纯粹的灵魂。
在那一刻,我想要摸他的小屁股,小脸蛋。亲一亲这个可爱的精灵。我想问他一声,为什么你如此安静?
如果有一天,能走向这个生命化身,我一定扯一张大被盖在他的身上,让他温暖。但是,他不需要,因为蓝天就在头顶。蓝天是孩子的大棉被,土地是他最温暖的床铺。对于生活,孩子没有需求,他只有温暖,安静地休息。把生命注入了黄土,于是诞生了敦煌这片戈壁滩。
三
第三站是迷沙山月牙泉,大西北这片雄浑辽阔的地方总是让生在江南的人心系魂牵。大巴车停好后,我们在摊贩那里租好了桔红色防砂靴。太阳这么烈,我买好了防晒袖套,至于其他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步行到大门口,拍照留念。进入大门,一声惊叹,好美哇,只见眼前蓝天在上,沙山延绵,黑压压一群骆驼等待着客人来到。看见远处骆驼弯弯曲曲地缓行,形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我们租了双峰驼,来到驼队驻地。五头骆驼一个驼队,第一头由村民牵着,我们五个人穿上桔红色的防沙靴,后头的骆驼由前面的骆驼带着,联系它们的是一根穿过鼻孔的小木棍,木棍上系着绳子,这细节让人心疼。
第一次骑骆驼,非常好奇,骆驼细细长长的腿,怎么上去呢?村民把骆驼牵来,一声吆喝,骆驼跪下前腿,然后跪下后腿,我们扶着驼峰坐在双峰间的毛毯上。又一声吆喝,骆驼麻利地站起来,人在上面摇晃了几下就坐稳了,等五个人全部骑上,驼队就在一大群骆驼间出发了。
骑在骆驼上的高度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虽然抖动厉害,我还是冒着手机掉下去的风险来拍摄,骆驼走得很慢,固定的节奏固定的速度,稳稳当当地前行。最喜欢的是沙山背景下蜿蜒的驼队,那是一种神定气闲的美,漫漫长路,骆驼一步步地走,不急不躁,伴着叮铛的驼铃,行走天涯。
到了半山腰的拆返点,驼队停下,骆驼又一次跪下,我们小心地下来,然后爬上沙山去坐沙地卡丁车。鸣沙山的沙特别细,而且均匀,呈灰白色,爬上100米左右的沙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有木梯,但是会气喘吁吁。
我们五个人实在走不动了,没有再去看月牙泉,也是一种遗憾。二哥和小妞两个人体力好,他们去了月牙泉。只能欣赏他们发回来的月牙泉美照。月牙泉四周沙山环绕,灰黄中一抹鲜绿,一汪清泉,着实吸引人的眼球。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
骆驼,月牙泉。两个无法连接的景象,居然在我的心中生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画面。骆驼,是大漠上的一脉沙泉,它流动着,载着喜欢大沙漠的人,解着思念之渴。狂沙飞起,天昏地暗,驼队依然从容,从容才是一道可以让人不舍的风景。沙漠里的月牙泉,从容着,不惧沙漠的轮番填掩,从容面对着风沙,和骆驼的体性多么相似。
四
我们来到敦煌莫高窟,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历史长河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有着很多像鸣沙山、月牙泉那样的自然奇观,但无疑莫高窟,这支悠远回旋的古曲成就了她的辉煌。
跟着讲解员轻柔的步伐,走进黑暗暗的洞窟,踩着凹凸不平的地面,一束微光照来,我仿佛到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飞天的女神;千百年后依然栩栩如生,壁画之上是倒斗形的洞顶,上面绘满了千佛图像,这种设计即使图像更有立体感,也将壁顶的压力分散到四壁,让其屹立千年不倒。
莫高窟的正中央就是闻名中外的九层楼,九层楼层层檐牙高啄,轮廓错落,白壁丹盈,红色的飞檐衬托出九层楼的壮观雄伟。被九层楼的气概震撼的游人怀着崇敬的心迈进了大殿,一时间,人群惊呼连连,一尊15.8米高的弥勒佛映入眼帘,他仪态端庄光艳柔美,色泽祥和,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在一个洞窟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这是多么引人崇拜的一个奇观啊。在没有纸张之前,古人哪里来的创作欲望?如果我们这样去想,我们的思维就迟钝了。绘画,雕塑,不因没有纸张而扼杀在人们的意识里,大地,洞窟,蓝天,山水,在创造者的眼中,都是一张纸,一张蓝图。敦煌莫高窟带给我们的是无限创作力的启迪。
我们来到茶卡盐湖,海拔有3000多米,一路上我有点高原反应,我们走路都特别小心,很容易喘气。高原的阳光很充足,紫外线强,太阳虽然不大,但是容易晒黑。茶卡盐湖天空湛蓝,清澈的湖水和雪白的盐晶交织在一起,编出一张无边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山峦、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绘制出了水天合一的绝美景象。
在盐湖一带,最吸引人的还是这空旷广袤的盐湖。通往盐湖有人行道,是用纯粹的盐铺就的道路。穿插其间的小火车轨道很是繁忙,小火车来来回回载着游人通向湖心游赏。盐湖很奇特,一眼望去,整个盐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有水的地方,就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来,湖水在阳光下从蓝到白,异常壮观。再看看那些堆积在湖边的粗盐,就像是刚刚清扫的积雪,硬硬的,碎碎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冰妆玉砌的盐晶世界。
盐湖很好玩,多数人都在湖岸蹦跳拍照,在这高海拔的盐湖,不少女游客特意穿上大红的衣裙,都希望拍出水、天、人完美融合的艳照。有的还在湖水里摆各式的造型,做着各种各样的鬼脸,我们异性的两个小孩在湖里打水仗,你推我搡,追逐奔跑,玩得特嗨。越往前走,盐也越显纯白,环顾湖的尽头,天、地、湖连在了一块。离开湖水,被高原的太阳一晒,手上脚上立即便有了盐迹斑斑,甚至还露出白皙皙的盐。
多少人去了茶卡盐湖,却不曾知道茫崖翡翠湖,这里湖面开阔,碧波荡漾,不同的时间和角度下,呈现异样的大气磅礴,干净璀璨,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静静地倒映在白绿相间的翡翠镜宫中。你会目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景象,每次去都会被它的美丽而征服。
较之于茶卡盐湖,翡翠湖则显得娇小、天然而清纯,她是一片未开垦之地。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散发着翡翠一样翠绿色的光芒,走近她,仿佛走进了一个碧绿色的人间仙境,“天空之镜”在这里透明到了极至。
她没有丝毫的雕饰,却是拍照者的天堂,站在湖与湖之岸,她实在是过于清澈了。人倒映在水中,稍有迷离,深怕踩碎了那一湖的宁静。湖面上的红裙绿衫、飘逸的披肩,在一颦一笑、一动一静之间,都会成为天空之下一幅幅美丽的倒影,简直美仑美奂、精彩绝伦。
大自然总是照顾着我们,创造着可以让人类感到有情趣的场景。我理解了,那么多的女子,都痴情湖泊,那些男人,扯着嗓门喊,也无济于事,她们在面湖梳妆打扮,爱情,此时要交给湖。我在湖泊前,获得了一幅现代的“仕女图”。
五
欣赏完茶卡盐湖和翡翠湖后,我们来到二郎剑青海湖景区。我们进入景区,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还有一只奔跑的骏马。草原、沙滩、珍稀动物相伴,是青海湖旅游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湖水是宁静的,恬静且神秘的。三五只小黄鸭在湖中嬉戏,白色的海鸥在空中翱翔,这更为青海湖平添了几分生机。青海湖的美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用灵魂去触摸的。
湖面和蓝天,不知是湖面映出了蓝天,还是蓝天映出了湖面。海鸥云集,或翔于湖面,或戏于水中,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浪花和白云忽然变得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开始追逐,开始嬉闹,这景象更加让人浮想翩翩,心旷神怡。
蓝天白云下,一座佛塔耸立在湖岸边,一座藏传卧佛的浮雕栩栩如生。佛塔下的转经筒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间,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壮美风光和旖旎景色在博大壮丽中不失俊秀温柔,在磅礴奔放中不失含蓄委婉。
青海湖的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云是那么的白。蓝天白云、五彩经幡、洁白佛塔,五色飘带织成了五彩的梦,发散着佛光,护佑着大地生灵。
行程最后一站是塔尔寺。到达塔尔寺,穿过一片古典的仿古建筑物,远远看到一栋栋大楼,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
走近塔尔寺,一股浓郁的藏文化风扑面而来。依山而建的塔尔寺,像一道绚丽夺目的“光”,吸引着潮水一般的人群前来追逐,我们就是其中的追光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抬眼望去,抢先摄人心魄的是色彩绚丽的藏式建筑风格,其装饰美感与汉式建筑风格迥异。我不是那人潮中的宗教信徒,只是以一颗慕名的心,感受着它的气度恢宏、藏文化的深厚。
塔尔寺在绿树如荫的遮蔽下,乍一看去,好像范围不大,穿梭其中,却别有洞天。寺院殿宇连绵起伏,层楼叠阁、错落紧致,呈现出一派辉煌壮丽的汉藏艺术相结合的建筑群。此外,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堪称“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广场上的“八宝如意塔”,是塔尔寺最独特的象征,以八个塔式建筑,再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磐的八大业绩。行走于红墙金瓦之间,仿佛时间在塔尔寺的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流淌,各族信徒络绎不绝,沿着那条古老而悠长的朝圣路穿穿梭梭,一种悄无声息的神秘感,传递着藏传佛教的空灵之美。
殿内回廊处,身着藏袍的信徒五体投地,长拜不起,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地祈祷,一遍遍许着我们听不懂的愿望,使古老的木地板显出长年累月的光滑和凹槽。信徒们有的是千里迢迢来这里租房祈祷,听导游说,有些人要做10万个祈祷,一天只能做100个左右,要几个月才能做完。塔尔寺里天天都有许多来朝拜佛法的藏民。他们那种虔诚的言谈举止和面目表情,一下子让我感悟到了雪域民族的人生精神。
塔尔寺,的确是一个可以让人逃避现实的地方。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什么名利、虚荣、烦恼都离得很远,甚至没有大喜大悲,有的只是对人生的领悟和思索。用我们的方式聆听着他们的世界,用他们的方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红尘,对于他们无丝毫关系。
2023年8月24日,我们结束大西北之旅,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我们穿越了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全程有3000多公里,每个景区间坐车都要几个钟。虽然舟车劳顿,但是我们心情是非常愉悦的。导游说,高原是没有天气预报,只有天气乱报。反复无常的天气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再见大西北,有机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