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遇见】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
在我的印象里,总觉得“闲”这个字很惬意,无拘无束,但生活中似乎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学生时代,整天忙着好好学习,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哪有那闲功夫去玩耍;参加工作以后,天天忙着教学,也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了家庭之后,更是身不由己,每天忙忙碌碌,围着孩子家人团团转,一直也不得闲。
闲,似乎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望,难以接近,又让人向往。
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空灵境界,并非人人都能达到。那些得道的高僧,哪个不是打坐修行悟道,只有闲,能让人静思,让人用眼睛看透生活中美好与丑陋的一面。这样说来,其实,闲是一种休整状态,让人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我,获得内心成长的力量,然后再出发。
只有闲的时候,我们才能拥有平和稳定的心态。不急不躁,不以物喜,不为己悲,淡然地看云卷云舒,宠辱不惊,还可以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做的事情。
许多文人墨客喜欢闲暇时,寄情于山水之间,置身于自然的怀抱里,欣赏一棵树的姿态,聆听溪水流动的声音,独享生命的美妙滋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的《鸟鸣涧》里这两句诗我特别喜欢,一“闲”一“空”之间充满了生命的禅意。人如果每天都匆匆忙忙,便无心顾及别的东西,只有闲下来,抛开世间一切的纷纷扰扰,才能听到桂花落下的细微声音,那么轻盈,那么静谧,若有似无。白天太过于嘈杂,鸟鸣声,人语声,山间只有夜里,才能感受它的空旷幽静。人居于闹市,纷繁杂乱,内心是很难有安放的地方,而山水具有灵秀之气,温婉柔软,是绝佳的心灵港湾。
我喜欢闲,因为闲的时候,我就可以去远方旅行。沿途欣赏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还有那诗意的山水画卷。我去过宁夏的沙湖,看到过水和沙相连的壮观景象;曾到过四季如春的云南,领略彩云之南的迷人风光;到祖国最北端,在北极村里感受那里夏日特有的清凉;也曾到过福建的小渔村,看潮起潮落,凝望海那边的台湾,盼它归来的那一天。祖国幅员辽阔,让我可以尽情地品味山的味道,水的味道,树木葱绿,空气清新,在那里可以感受自然的美好,洗涤心灵,让身心得到放松。
你有没有感觉到,生活中难得有这么一段空闲的时间,放下手头的工作,放空身心,约上三五好友,欢聚一起,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人是需要时不时地给自己打打气,充充电。
那天中午时分,我忽然接到好友蕾打来的电话,邀约我和敏三人一起去吃鱼,她说:“我们好久没有坐在一起聊天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中国人喜欢鱼字,也许是取“余”的斜音。每年的春节,总要贴“年年有鱼”的年画,人们希望家里有余粮,那样就不会饿肚子了。一个胖娃娃抱着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鱼,好像那鱼随时要从年画里蹦出来似的,看着就喜庆。我们也喜欢吃鱼,大概是因为鱼生活在水中,营养价值高,身体里有水的味道。
敏建议我们到“一个吃鱼的地方”去用餐,蕾说:“我们还是到‘岁岁鱼’吧,岁岁鱼,岁岁余,很吉利的字眼。”岁岁鱼,在东郊叫百岁鱼,在这里换了叫法。楼上楼下,摆满了餐桌,这家店生意非常兴隆,用独特鱼的味道征服了顾客的味蕾,来吃饭的大多数应该是回头客。这里鱼的做法与别处不同,他们选择刺极少的黑鱼、青鱼作为材料,加上店里的独家调料,把鱼味做得非常可口,吸引了不少食客。
我们来到点鱼处,挑了一条三斤多重的黑鱼,让厨师加工。随后便找一处无人的餐桌,我们三人坐下。服务员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店里的菜,除了鱼火锅,就是涮菜了,红白黄绿,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一会儿,鱼火锅端上来了,满满的一锅,还没有尝,光闻着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
锅里有薄薄的鱼片,有菜花,有葱、姜、辣椒、花椒。白的是鱼肉片,绿的是葱花,红的是辣椒,色彩搭配和谐,像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服务员熟练地往我们的小碗里加一些鱼火锅里的底料。我们不约而同地拿起筷子,叨了一块鱼肉放入嘴里,肉质鲜美,味道可口,好吃得停不下来。
一餐结束,我们仍然意犹未尽。蕾提议,我们再去吃点甜点,喝喝咖啡。这一刻,我们抛下所有的牵挂,像三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一般,往自己的目的地——街角的咖啡店进发。
小店面积不大,装修得朴素淡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老板娘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长得秀气,说话温柔大方,整个人显得非常有气质。
我们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拿铁,一杯焦糖玛奇朵。要了两个小甜点,一个是奶油小蛋糕,一个是巧克力味的提拉米苏。
我们在一张木桌前坐下来。环顾四周,东边是临街的透明玻璃窗,上面写着“新年快乐”四个喜庆的大字,窗帘是一层白纱,就那么自然地挂着,若隐若现。桌子的左边,是两盆苍翠的绿植,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绿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让人眼前不觉一亮,发出一声对生命的赞叹:“哇,真漂亮!”桌上面,摆的是一瓶干花,就那么随意地插在玻璃瓶上,上面结满了颗颗红豆,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老板娘端来了点心,和三杯咖啡。每一杯咖啡,用不同的颜色的杯子,有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杯子,每一个杯子里除了咖啡,还有用牛奶做的“拉花”轻盈地漂浮在水面上。一种是漂亮的叶子,一种是洁白的莲花,还有一种像橘子的横切面,每一种拉花都像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花,让我们不忍下勺子去挖。
我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品着咖啡。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她们两个喝的拿铁是原味的,有些苦,但细品,苦中还有一丝甜味。我的咖啡是加了糖的,相对而言,就没有那般苦的味道。杯子很小巧精致,勺子也是玲珑剔透,勺子碰到杯子会发出悦耳的响声,格外清脆。我们慢慢地品,生活原来也可以过得这么诗意,品咖啡的苦味,也是在品生活滋味。
蕾老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白净的皮肤,温柔的性格,看起来就像林黛玉一样的柔弱,惹人怜爱。她因为肌无力,眼皮有时难以抬起,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每年的夏天,她都会和女儿一起到万仙山小居一段时间,听听潺潺的流水,看看山花开放,让身心得到休息。她有一个爱他的丈夫,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家庭生活和睦,对她来说,这就是追求的平凡幸福。
敏老师更是有个性,圆圆的脸蛋,微笑的眼睛,能言善辩的,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她已人到中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当你觉得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坚强、独立。”她对我们说,眼神是那么坚定,像一个坚不可摧的女汉子。她自己买了房子,按自己喜欢的样子进行装修,过得潇洒自在,这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别人无关。快乐是自己的事,高不高兴自己知道。她是美术老师,是自己独特审美。闲暇时间,她喜欢画画、读书打发时间,还参加过樊登的读书会。没有小家庭的牵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说起我,她俩都觉得我最幸福,现在工作很适合我,让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东西。我的业余时间有读书写作的爱好,假期里时常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自得其乐,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因为我女儿大了,不需要我去管她了,对于女儿,我属于放养状态,她想考研,自己去努力好了,她有自己的生活,我只是给予意见,并不干预她的选择。我们经常一起外出旅行,行程都是她来安排。有一次到许昌游玩,在曹魏古城,看到许多穿汉服的女孩花枝招展的,女儿动了心,她和好朋友也走进了一家汉服店,租了衣服,让化妆师化妆,美美地体验了一把古装美女的快乐。看着她灿烂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快乐。
我们谈家庭,谈父母,谈孩子,也谈身边人的变化。范老师五十多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病得几乎走不了路,那时的他焦虑抑郁,整个人都很憔悴。后来,他唯一的女儿成了家,有了小外孙之后,他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重新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他到郑州、跑北京,中西医结合治疗,终于走出了命运的低谷。现在的他,脱胎换骨一般,说话风趣,走路带风,好像浑身有着用不完的劲。
最后,我给她们推荐了一部电影《日日是好日》,这是一部唯美且治愈的日本电影,以茶道为主线,指引人们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真谛,雨天听雨,冬天赏雪,在四季的变化里,感受万物的变化,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真正的幸福。调整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品出生活的好味道。人生无常,有些人一转身或许就再也不见,善待生活的每一天,把日子过成花香,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在繁忙的日子里,偶尔让自己闲下来,享受阳光的抚摸,和好友聊聊天,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生活不会永远阳光灿烂,也不会阴雨无晴,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没有过不去的坎,风雨过后会有美丽的彩虹。
林清玄说:“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生活是最好的治愈师,心存感激,欢喜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