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微雨送春归(散文)
一
微雨濛濛天接水,翦翦轻寒扑面风。
寒鸭拍翅迎春晓,葭苇含冰待昭梦。
爱极了这样的雨天,细雨不仅润泽万物,还能催生人的诗意,激发人的创作灵感。一到雨天,似乎总有一种想要对天地倾述些什么的愿望,萦绕心间,不吐不快。一如天地有浩浩荡荡的爱,经过寒冬的酝酿,最终以花的形式爆发。
撑伞走在北湖畔,一人独享岁末年初的静谧安然。落雨的天气,空气总是格外新鲜,被雨水洗涤过的心情,如湖水般澄明。清风拂来,漾起涟漪无数。人在时光里,品味甜酸苦辣,对岁月的感怀,如湖上波纹,层层叠叠,永无止息。
2月4日立春,近了,近了,在雨中,仔细聆听,春天,随着那沙沙的细雨,走来了。
春天总是让人激动莫名,那一树一树的梅花,红的、白的,已经绽放枝头。从花蕊中散发出的馨香,让人惊叹生命的伟力,造物的神奇。
还有迎春花,明丽的金黄,在翠绿的映衬下,朝气袭人。尤其在雨天,花叶上垂挂着晶莹的雨珠,更显清丽出尘。
花是上苍赐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世间只要有花开,即使再大的冰雪,再冷的寒霜,也是值得的。
所谓诗意和灵性,大抵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和天地对话,与万物交流。人一旦与自然建立起一种默契,孤独就成了生命的礼物、灵魂的独舞。在孤独中,一呼一吸之间,与大地同频共振,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繁华。
二
喜欢一切柔软之物,比如花朵、比如青草。哪怕是冬季的枯草,只要根在泥土里,就不容小觑。草的生命力顽强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水泥块、岩石缝,都可见小草纤细的身影。
对于草,我是既不忍践踏,又想要亲近。枯黄的草坪被细雨浸润得湿漉漉的,脚踏在上面,发出格叽格叽的声响,像蔡琴的女低音,淳厚低沉,沁人心扉。
每次,只要脚心贴紧草地,总有一股直达心底的柔软,在眼底眉梢弥漫开来,随着飞鸟翅膀的舞动,在空中撒下一串串音符,绵延天际。
可是,仅有柔软是不够的,还得韧,韧比软多了一份弹性和力量感。有韧劲,才不易被摧毁,草如是,人亦如是。你看,每当小草被踩踏后,它都很快地挺立起来,这就是柔韧的力量。
心地柔韧,又多愁善感,看似矛盾,却和谐统一。擅于体察万物的人,生命的维度更为宽厚广博,哪怕岁月赐予容颜皱纹,那每一条皱褶,也如花瓣上的脉络,叶片上的纹理,呈现出云的舒展,雨的流畅。
柔韧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一种浑然的天真,一种青春的状态,我一直用心养护着,深怕一疏忽,就被尘世的风霜夺走这稀世珍宝。
活成个柔韧的老天真吧,这绝非讽刺,而是一种祝福。想一想,一个人,看到一朵花开,就欣喜雀跃;遇见一株青草,就俯身细嗅;收到一份小小的礼物,就陶陶欲醉。相比那些不容易被感动的人,一颗心简直是盛满了太多的快乐。
向着小草立足,望着大树生长吧。渺小如草,也用细微的根守护了土壤,装点了大地,滋润了空气。
三
北湖的一角有块墓地,每次走到附近,似乎总弥漫着一股森寒肃穆之气,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墓地前的枯草坪上,趴着一只小黄狗,假如不是那双亮晶晶的黑眼睛,很难让人一下子发现。狗狗的皮毛与枯草同色系,是一种淡淡的草黄色,狗狗的眼神里透出几许落寞、几许忧伤。真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来,抚摸一下它的额头,给予它安慰和短暂的陪伴。
它为什么趴在雨中?眼里还含着泪水?是受委屈了么?我环顾四周,空无一人,只是添了一座新的墓碑,碑前插着三炷香,有一篮新鲜的白菊。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那墓碑下面的人,也许与狗狗有着深厚的感情。多长情的狗狗,主人去世了,它独自来此凭吊。
我拿起手机,想把这只深情的狗狗拍下来。狗狗看到有人前来,默默起身,低垂着头,向岛中心走去。我的到来惊扰了它的追思,不由得心生几分歉意。望着狗狗远去的背影,一种刺痛感袭上心头,它也是生命,谁来心疼它?谁来怜惜它?无解。
在雨中,边走边想:人啊,有时候还不如一株花草,花谢了还会再开,草枯了还可再绿。人的青春逝去了,就没有了;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终结了。唯一可以让人不朽的,是人的思想、精神,是亲人的思念。狗狗也是家庭成员,也是亲人,而且狗狗对人的爱与依赖,更为纯粹、更为深沉。
没有分别心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珍贵的东西,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在嗔心生发的一刹那,就已经失去了很多。
在雨中,邂逅一条深情的狗狗,有感触、也有收获。它让我明白,万物皆有情,你给它一粒种子,它还你一个春天。一个生命消逝于冬季,另一个生命,用思念,将他的生命延续。
美景中有墓地,总是不合时宜,这些墓碑总在提醒人:时光仓促,人生苦短。眼下,微雨纷纷,春天将至,有人离去,有花待开,我走在时间的渡口,悲欣交集。
四
冬至晴,年必雨。看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从小雨、冻雨到中雨,总之,一句话:风雨送春归。再一次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对自然的观察是如此之精准。
下雨就下雨吧,过年总是要起风下雨才更显气氛。窗外雨雪纷纷,窗内家人围炉,灯火可亲,觥筹交错间,更显甜蜜温馨。雨是诗意的催化剂、代名词,尤其是岁末年初的雨,似在挥手告别,又似在接风洗尘。喜欢用诗表达自我情绪:
冬去春又回,时光如逝水。
朝朝复暮暮,勿使染尘灰。
走走又停停,细细来品味。
漫行歌且乐,此生无愧悔。
边走边天马行空的遐想,心无挂碍,才能走得才轻松。假如一直忙着赶路,就算小小的一段路程,也会使得人疲累。散步就不同,散步养的是心。一个人,漫无目的,又心有所系;来去自由,又情有皈依,应该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了吧。
一如眼前的北湖,闹中取静,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人间烟火,湖水中是与世无争的恬淡清静。水杉褐红的针叶铺满了湖畔小径,落霞般的色彩,给冬天的湖泊平添了许多暖意。
没有经历寒冬的生命是浮躁的,冬季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枯萎,而是生命必要的蛰伏、沉淀与修整。有时感慨,生命多像四季,要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季节多像人生,刚刚从春季萌芽到夏季生长,还没享受几天秋季的成果,又要开始面临冬季的衰微。且衰微过后又是新生,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季节的更替,总是带着戏剧性的色彩,假如少了风雨这样的前奏,剧情未免显得太过平淡。像春天这样盛大的节日,没有几场风的唤醒,雨的浇灌,天地又如何更换新颜呢。
走在天青色的烟雨里,犹如行走在水墨国画中。突然觉得,冬天不就是一首宋词么,一咏三叹,缠绵悱恻;而春天,像极了唐诗,鲜衣怒马,热烈奔放。
听,春天嘚嘚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这绵绵的春雨啊,似在告诉行人:
莫叹光阴催人老,松柏傲雪更峥嵘。
冬去春来新气象,且行且歌且从容。
亭上秋风原创首发
2024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