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那年有月食(散文)
十五岁就辍学在家的我,每天都生活在痛苦迷茫中。九零年,我离开了我的学校,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那个破败的家。母亲没有埋怨我的无能,端上来热汤热饭。可父亲的脸上却布满了冰霜:“还有脸吃饭!不读书,给我搬砖去,家里不养闲人!”
那个年代,高中还没有普及,能够考上高中的人,就是村里的秀才。如果再从百里挑一考上大学,那就是中了举人,成为令人羡慕的事情,全村都会对他另眼相看。村委领导有面子,会雇场电影,为他祝贺高榜提名。那一年,金树和得胜考上了大学,连放了两场电影,全村的人都在夸奖他们,他们成为万家坊最值得骄傲的人。而我却连高中都没有上,那种失落和无奈,让我不敢出门,蒙着头痛哭。
我有了复读的想法,平时很懒惰的我,那天特别勤快,端水端饭,打扫院子,喂猪喂羊。可当听到我小心翼翼地提议,父亲立刻对我高声训斥:“考不上就是笨蛋,再上也不行,啥都别想了,明天去干建筑!能挣钱才是你的出路。”
那年开春,村东的胜利油田农场,正在扩建,要修建一座电影院。我便跟着保全,锁子,国良等伙伴们,去那里干起了建筑。筛沙子,搬砖,和水泥,成为一名建筑工。从未受过如此劳累的活,我浑身酸疼,手上起了水泡。建筑公司是淄博桓台的,一个戴眼镜的小工头,斯斯文文。他站在我面前看我干活,突然对我说:“你这么小,怎么不上学?你今年多大了?”
我看着他那副眼镜,怯怯地说:“我十六了,没有考上。”
“才十六!咋不复读?你就打算干一辈子建筑?”他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摇着头走了。留下思绪万千的我,心情沉重。
晚上回来,我一头倒在床上,不想动弹。母亲端来一盆热水,给我擦洗着双手双脚,拿针挑破我手上那些水泡。我含着泪对母亲说:“我想读书,不愿再干建筑。”
母亲的眼里也湿润了,她说:“你爹是啥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他能让你读完初中就不错了,他认为读书没有用,除非真能考上大学。可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了,多少年来,咱附近的村子都没有考上的。这么多年了,周围村成千上百人里,才出来两个,你考不上也是正常的。再说,你高中都没有考上,就别再想大学的事了。咱家穷,也供不起你再去上学,还是听你爹的。干累活也就是头几天最累,坚持几天就好了,适应后就不累了,凡事都要坚持,在哪里干好了都有出息。”
人的身体,真是这样,如果能够坚持,就没有干不了的累活。我对复读的事彻底放下后,就把那种失落感埋进心里,把劲头儿都憋着干活,虽然每天下工后还是腰酸背痛,可我再没有叫苦,慢慢就适应了。月底,我拿到了工资,每天四块半,二十八天,一共挣了一百二十六块钱。那时候一斤小麦才三毛八分钱,我这个月挣的,可以买三百多斤麦子。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晚上,母亲炒了几个菜,父亲喝了两杯白酒。父亲是个懒惰的人,每年种的庄稼都稀稀拉拉,地里长满了草。都是母亲整天靠在地里收拾。我们家六亩地,一年也就两千斤小麦,去除上交的公粮,只剩下一千五百斤。四口人,细粮不够吃,只能吃玉米饼子窝窝头。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对于孩子读书的看法很简单,只要能够认识几个字,能算账就行了,别的从没有考虑过。这也是我和哥哥十几岁就早早打工的原因。
九一年,通过关系,我进了商河铅网厂上班。那里是出产的各种铁丝,铁网,十分畅销。我没有技术,就被安排在包装车间,做学徒。包装车间人不多,十来个女人,只有我和车间主任是男的。车间主任那时已经五十多岁,从年轻就跟着厂长打拼,是厂子的老功臣。现在年龄大了,老厂长就安排他在相对轻松的包装车间。其他车间里机器轰鸣,到处是钢筋盘圆,要不就是拔丝,镀锌,拧网,又累又危险。包装车间里两个男人,一个是老人,一个是才十七岁的我。
十来个女人,几个四五十岁的,她们都是厂子里的老员工,也是照顾她们的年龄。还有五六个年轻的,据说都是当官的亲属,有门子的人才会安排到轻松安全的地方。我的表哥当时在商河法院,所以我也就被照顾了一下。尽管她们都拿我当孩子逗,但遇到比较用力气的活,还是都叫我干。我那时候年轻气盛,又老实腼腆,从来不知道攀比和拒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一次,东关老五家竟然让我给她按腰,说是腰痛。看到我羞红的脸,那些女人都唧唧地笑个不停。
那些女人都闲得难受,平时就爱说一些荤素搭配的笑话,也不管我这个年轻小伙在旁边。我实在听不下去,就去外边干活。副厂长的妻子也在这群女人里,她说话更是口无遮拦。对着我的背影说:“小家伙,咋出去了?来听听啊,我们拉呱,都是你以后用得着的。快过来,看看你的小鸡抬头了吗?”然后就是一片哄然大笑。我慌慌张张地往外跑,裤子被铁丝刮破都不知道。
小贺是拔丝车间主任的妻子,她平时爱打扮,走路扭扭捏捏,兜里准备一面小镜子,有空就拿出来照。她不大爱说话,却非常的色,有时候会对着我看,弄得我浑身不自在。有一次,她让我去给她家搬煤气罐,在我要走的时候,她竟然摸了摸我的屁股,吓得我赶紧逃离。后来再叫我去帮忙,我说什么也不敢去了。
车间里有两个比我大一两岁的女孩,一个叫张守香,人长得小巧玲珑,十分的俊俏可人,说话也慢声细语。还有一个叫大青的,长相一般,身体健壮,一笑两酒窝。我挺喜欢她们俩,只是从没有说。后来,我还给张守香撮合过对象,就是我的发小江子,只是没有成。江子的父亲在电业局上班,他接了班,成为正式的国家职工。他想找个正式职工做妻子,这方面不合适。大青平时对我不理不睬,和我说话也是冷冰冰的。我对她的印象没有对张守香好,所以和她也很少说话。
那年的八月初十,厂里要紧急赶一批出口的货,全厂都在加班,我们包装车间也加班加点。到了晚上,几个上了年纪的女人都说有事,主任没有办法,就让她们提前回家。我和大青被安排贴标签,她刷胶水,我贴商标。她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干活。有时候我把商标贴歪了,她就用手指指,我心领神会地赶紧去弄正,但都不出声。这时,老五家上厕所路过,看到我们都没有一句话说,扑哧一声笑出来:“你俩咋回事?都成了哑巴了。以后结婚咋办?在一个被窝里也不说话?哈哈。”老五家二十多嫁到东关,三十岁守寡,平时寂寞无聊,和人家总是开玩笑,大大咧咧惯了,嘴上没有把门的。
“五嫂,你!”大青羞红了脸,跑过去捶打老五家,老五家嘻嘻笑着跑开了。我和大青都很尴尬,两个人都面红耳赤,大青握住刷子的手有点颤抖,哆嗦着刷上胶水,竟然把胶水桶碰倒,那胶水流淌得到处是。我看到胶水到处流,赶紧帮她收拾,胳膊碰到了她的胳膊,我的心嘭嘭地跳。我偷偷看了大青一眼,发现她也正在偷看我。我们四目相对一下,就像受到电击一般,迅速收住目光,低头。收拾完地上的胶水,我们又干了一会儿,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咱们歇息歇息,去车间外边透透气吧。”
“嗯!”大青答应了一声。我觉得这“嗯”的一声,虽然只有一个字,可是那么的动听。
在车间外边,排放着很多半成品的铁丝网。我和大青坐在上边,看着天空那弯明月,又看向那深邃的天际,谁也不说话。突然,大青说:“快看,天狗吃月亮了!”我一看,真的,刚刚还一丝不染的明亮弯月,此时一个圆圆的黑影已经压住了它的边沿,慢慢靠近,慢慢融入进月亮里。大青说:“听说天狗吃月亮的时候,敲锣打鼓,或者大声喊叫,就能吓跑天狗。”
我看着她说:“那你喊吧,我可不喊。”
“我也不敢喊,其实这都是骗人的,过一会,天狗就跑了,这是月食现象。”大青看着月亮,脸上露出微笑。我发现大青其实也挺好看,白皙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脸上有一对酒窝,很迷人。
我正看得着迷,她突然看到我在看她,脸上又红了,就像一朵花。她扭头低声说:“不准看我,怪不好意思的。”
“我觉得你好看,真的。”我的心砰砰直跳,磕磕巴巴地说。
大青面红耳赤,起身跑回车间,临走说了句:“傻瓜!”
我回味了很久,我很傻吗?我没有做什么傻事啊。大青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后来的日子,我虽然心里非常想和大青说说话,可总鼓不起勇气。再不就是没有机会,那些女人总在我身边叽叽咋咋,我也听不进她们说的啥,只有那晚的月食。
一个月后,我被调到铅网一厂,没有机会再和大青见面。心里却一直在回忆那晚的月亮。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真的傻,她在暗示我什么呢?难道她认为我成天被那些女人戏耍,不懂得反抗,或者是因为我木讷?我弄不明白。
过年的时候,七婶来到我家,递给我一方手帕,说是大青让给我。原来大青是四神的侄女,过年来走亲戚,问起了我。我打开手帕,上边绣着一团云彩,一弯月亮。这让我立刻想起了那晚,我们一起看月食的情景。那晚,让我心情激动,热血沸腾,第一次笨嘴笨舌的夸了一个女孩。那也许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一个女孩,也是第一次心猿意马。
我真想去找大青,好好说说心里话,我喜欢她。可是从小木讷腼腆的我,也没有勇气和七婶说让她去提亲。我没有被调去二厂,就没有机会见到大青。九三年,我辞掉了铅网厂工作,去地调二大队,当了一年地调工人。整天在野外工作的我,十分的寂寞,实在忍不住,就鼓起勇气给大青写信,信里述说了对她的思念。可是这封信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我就此也就放弃了对她的思念。
九四年我去了济南打工,一呆就是三年。那年我回家过年,看到了大青,她来七婶家走亲戚。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变得爱说话了,也潇洒大方了许多。我问她最近的情况。她说她结婚了,过得挺好。我由衷地为她祝福。她突然又说:“你走了为什么不说一声?也不给我写信。”
“啊!?”我非常吃惊:“我给你写了啊!你没有收到?”
“没有啊,你寄到哪里了?”大青脸上带着焦急。
“我不知道你家的地址,寄到了厂里。”我解释道。
“完了,完了,我早就不在厂里了。”大青懊恼地说。她眼里竟然有了泪花。她又说:“你知道吗,自从那晚咱们一起看月食,我就喜欢上了你,可是我一个女孩子,又不能表现出来,我在等你的表白。我等了你四年,可是音信皆无,只好听家里的安排,嫁给一个不爱的人。你真是个木头。”
很多年过去了,我总是喜欢看月亮,希望再次看到月食的出现,只是,像那晚的月亮,再也没有出现过。如今岁月摧残了容颜,白发点缀在黑发间,没有了以往的激情与冲动。有时候,偶尔还是想起原来的事情,只能偷着一笑,生命已经注定,即使再次出现月食,也不再是那年的情景。
作品人物形象塑造丰满。
语言流畅精炼,结构清晰明了。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