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冬】冬趣儿(散文)
一
不要以为,寒冬里皑皑白雪的北方,会是一片寂静与枯燥。相反,在寒冷的冬天,一样有很多的乐趣,在等着我们住在北方的孩子们去嬉戏,去玩乐的。
雪花飘飘的日子,每天还是要去上学的。
记得小学就在本连队里读的。小学校离家很近,几步路就到了,每天与同伴们一起上学放学日子过得也蛮惬意的。然而,每到冬天,会增加一项任务的,那就是每天轮流着去做值日的,也就是两三个人一组去生炉火的。这件事,对我们东北孩子来说,是不在话下的,因为谁在家里也要生炉火的。何况有的是柴火,也就是劈柴,都是木头柈子,学校里用来生火用的,生起火来,再加上煤炭,炉子烧得火热,不要担心会挨冻,往往是外面雪花纷飞,教室里却是炉火正旺,很暖和的,家里更是暖和,每家每户都有火炕,还有火墙,屋子里暖和得很。
偏偏是小孩子们好像天生不怕冷,更喜欢到室外去玩耍。小孩子很贪玩的,即使外面下着雪,也不会阻挡住小孩子们的一颗贪玩的心。大人们,也从来不阻止孩们出去玩的,即使在下着雪,一群孩子也照样在街上村口的玩耍。开始下雪时,因为雪还不够厚,也不结实,只能团起雪球来打雪仗。我和同伴们杨树白桦萱草秋菊几个天天放了学,写完作业,都要玩一会打雪仗的,一直玩到天黑了,母亲们喊着回家吃饭了,才一个个不情愿地回家。
吃了晚饭,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出去玩耍的,大人们嘱咐不要玩得太晚,要早回来,预习明天的功课。答应着,跑出去了,呼唤着同伴们,一个个出来玩吧。一起去打雪仗捉迷藏,等到雪下得厚实了,村边的河叉子结冰了,这下好极了,可以在河面上滑冰了,还可以打冰球、抽冰尜滑雪爬犁。纷扬的雪花,柳絮梨花一样在乱纷纷舞蹈着,一群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衣服,男孩子带着棉帽子,女孩子带着五颜六色的围巾,一个个花蝴蝶一样在冰雪上穿梭着,飞速滑着冰雪。说笑声此起彼伏,空气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丝毫没有寒冷的感觉,好似在春天里、夏风里,一切那么的自然,和谐。
有的家长也喜欢加入到我们的一群孩子中间里来,也带上滑冰刀,在自然的冰场上滑起冰来。杨树的父亲和秋菊的父亲是冰上常客,我父亲也喜欢来运动一下,喜欢滑冰打打冰球。还有的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喜欢滚雪环打冰尕。
家长的加入,让孩子们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二
长大了,读《礼记•学记》,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无非是在说,我们学习时就努力好好学习好了,休息时,就要尽情去玩,去游乐。还记得,父亲也常说,要将游戏视为学习之余最好的放松休息方式,学习就该有张有弛。母亲们也从来不担心孩子们会碰着磕着的,也是鼓励孩子们去玩耍的。
白桦很顽皮,他总是推这人一下,搡那人一下的,有时候就会把人推得滑倒,或是绊个大跟头。小孩子们顽皮,打打闹闹,甚至玩恼了,但是,一会儿也就好了,流着眼泪呢,又互相搂着脖子称兄道弟的,好似一个头了。
然而,有的家长却要生生掺和进来,他孩子打别人家孩子,他不以为然,别人家孩子稍微推搡着他家孩子,他就会恼怒起来。白桦爹花老白就是这样的一位家长,大家都离着他家白桦远远的,生怕碰着白桦,被花老白来找,又是不分青红皂白,被数落被打几巴掌的。
杨树的父亲老杨就好不客气对花老白说:老白哥,我知道你晚年得子,娇惯孩子,但是,谁家的孩子又不是爹亲父母生的呐,不要娇惯自家孩子,这样你的孩子会没有朋友的。
老杨叔说了几次白桦爹,也就渐渐想开了,明白了道理,不再像从前那样了。由着孩子们一起玩耍,谁打谁一下,孩子们间的磕磕绊绊由着孩子们自己解决,不再掺和进去,只是嘱咐自己孩子要少惹事,要好好与同伴一起玩耍,团结友爱。
清人崔学古在《幼训》中则明确指出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古人认为要对儿童进行教育,不要逆着孩子们,要顺应。那么游戏,就是一种是最好的手段。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活动自主,娱乐自得,因为自己喜欢,没有丝毫的抗拒,也没有丝毫的抵制行为,自然会生机勃勃,大脑洞开,智力悟性也会充分得到发展,甚至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拓展与发挥。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他倡导“知行合一”, 是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王阳明很早就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毫无疑问,王阳明也指明了游戏是适应儿童天性、增进儿童身心与智力发展的活动。因此,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游戏,在不经意的游戏中,孩们可以学到很多难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与坚忍不拔。
虽然,我自小身体不是很健康,容易感冒,也容易生病。但是,母亲和父亲却从不阻拦我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还经常参加进我们的游戏。尤其是父亲,也像孩子一样,大呼小叫,与我们一起玩耍,欢乐非常。
一只小爬犁,是父亲特意给我制作的。父亲先是选择出坚硬的木质,什么柞木,榆木,椴木都是很好的材料。然后就用锯子锯开,锯成一节节相同长度的小段。再用刨子刨得溜光水滑的,制作出来的爬犁坐在上面很是舒坦。
三
经常的父亲带着我们一起玩耍,一个个先要包袱剪子锤来论出先后次序,然后,一个个轮着来坐上小爬犁,其余的要帮着拉小爬犁或是推着小爬犁在冰面上滑动。那可是,好似公主或是王子一样的快乐,欢快地被簇拥着,被护驾着……
可以想象的,镜子面一样的小河上,一群孩子欢天喜地在划着小爬犁,雪花在飞扬,远处有村庄,有烟囱在冒出炊烟,有人影在村庄里走动,卖豆腐的棒子梆梆地敲着,有吆喝声:豆腐——豆腐——还有卖糖葫芦的也在吆喝:糖葫芦嘞——糖葫芦——
鸡鸣偶尔传来,狗吠声也时而传来,再有一些说话声也会时而传来。
父亲会掏出钱,叫几个行动快的孩子,跑去买回来几串糖葫芦。大家围在一起几个人吃着一串儿糖葫芦,往往是你吃一粒儿我吃一粒儿的,一个个甜甜酸酸含在口里,幸福快乐的指数简直爆表。
此刻,坐在小爬犁的孩子好似成为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欢呼着,大笑着,真是快乐无比。父亲也像孩子似的,同我们包袱剪子锤,挣得一个排次,轮上了,也是坐在小爬犁上,故意使劲坐着,我们几个孩子推也推不动,惹得孩子们大笑不止,雪花飘飘,冰面上落着一层层雪花,孩子们依旧玩兴不减,一片祥和气氛。
再就是在冰面上玩打冰尕,冰尕一般的也是家里人制作的。那时候玩得东西,大多都是制作的,很少是买的。有的还是自己的哥哥姐姐们给制作的,也有的是自己学着制作。什么毽子,口袋,自己学着做。我家邻居孙叔叔喜欢去山里打野鸡,我们就去他家里要回一些野鸡毛儿,用来制作毽子,孙叔叔很严肃,一般不喜欢说笑的,可是,一见到我们一群小孩子,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也很随和地与我们一起说说笑笑,帮我们选出最好看最完美的野鸡毛来。一根根野鸡毛儿,毛羽花点斑斓,在阳光下,闪闪亮亮,五光十色,夺目耀眼。即高贵又漂亮,真是好看,十足的满足着一个个小小孩子们的心儿。
制作好了毛毽子,孩们在雪地上踢着毽子,冰天雪地里,没一个嫌冷,反而,一个个踢得一身热乎乎的,有时候连围巾帽子也甩掉,玩个痛快。
很快就要迎来春节了,学校里也就放寒假了。这下好了,孩子们可以放开玩耍了,毫无顾忌了。不再局限自己门口和村后的小河边了,而是去林子里;不单单是玩耍,有的是去林子里是捡木柴,给家里做点贡献。
这时候,就更是用上爬犁了。去山里的爬犁,和我们平时玩得小爬犁不同,去山里的爬犁比较大,能装载更多的柴禾。
早晨,一个个伙伴儿,带足了干粮和饮用水,带上锯子斧头绳子,拉起小爬犁就往山林进发了。别人看着是劳作,孩子们眼里也好似是一种游戏,不过这种游戏玩得大了一点,玩得更有意义,因为可以给家里创造出点点收益的,最起码可以取暖做饭,木柴绊子,无论谁家里都像小山一样,摞着一排排的,崭新的木柴,那可是一种骄傲,一种财富呢。
进了山林里,先要玩一场雪仗的。林间的雪要比村子里的雪厚得多,棉被一样厚厚地铺在林子里,一棵棵树木高高插入云天一样,天碧蓝碧蓝的,白云一朵朵,好似一片片大大的棉絮挂在天边。有时候,分不清是白云还是雪片,碧蓝的天空好似融入在冬天的景色里,让人心情愉悦,想大声欢呼,想大声高歌。
孩子们在林间的雪地里玩耍着滚动着,玩一会儿,就赶紧干活了,拾捡着早已北风吹倒的树木,把它锯得一段段的,再绑在小爬犁上,自己捡足了,再去帮别的同伴拾捡,大家都拾捡足了,再一起往家里走。一般的中午就在林子里吃饭,把带来的水和馒头在那林子里的小木屋里热一热,林子里有看山林的老爷爷,他总是热情地为孩子们热饭菜的。还带着孩们去找寻干木柴的,也会拿出自己套着的野兔肉分享给孩子们吃。
好似那些欢笑与游戏就在昨天,然而,我们却早已离开了村庄,一个个去了远方,再次想起时,依旧会沉醉在孩童的游戏里,欢笑里。
我说,若是可能,我宁愿永远长不大,做一个天真快乐的小女孩。无忧无虑,住在我的村庄里,天天去与同伴们在一起,上学,游戏。冬天,在纷飞的雪花里,拾捡起一个个美丽的冬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