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雨水节气感慨多(随笔)
B雨水节气感慨多(随笔)
文/张凤英
时间过得像织布的梭子,转眼间一年一度的雨水节气又来了!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今年的雨水这一天是正月初十。以雨水命名这个节气,多么生动活泼又形象的词汇,仿佛让我们看见一串串的雨水有节奏地落下来,甚至能“听”到雨水淅淅沥沥地从房檐上流下来的声音。因此《说文解字》云:“水从云下也”,令我们一看便知其雨水的特殊意义。
“雨水”是一个象征这生命与存活的节气,世间万物兼是因为有了水,才生机盎然,萌发出蒸蒸日上的景色。其三候也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在这个时节开始的时候起,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连动物也感恩雨水的恩赐;紧接着,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宋·刘辰翁《雨水时节》曰:“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诗中的“风追残雪”“水送破冰”“问雁”,说的就是雨水三候的实际情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首诗歌唱出了雨水的天生使命。即从这一天起,雨水就带着它“滋润万物”的使命,勤奋地起来工作,抚摸着大地的肌肤,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为人间普降甘露,滋润生灵,润泽生机勃勃的春天。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雨水,一个充满渴求的节气,一个滋润希望的节气。雨水是万物萌芽、开始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陆游用诗词喊出了天下农人的心声。“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楹外近聆新水响,遥穹一碧见天开。”朱元璋的《新雨水》,不仅是天底下农民和皇帝的共同所求,更也是农人的永久期盼,自古至今从不改变。如今的千家万户更是期盼着有个雨水丰沛的年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离不开雨水的丰盈!
雨水时节,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偶尔会有希望还干渴着的时候,偶尔飞来些许雨夹雪,正像谚语所言,“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可是总的趋势是盼雨水盼得焦急、盼得有希望,民以食为天,雨水就是上天恩赐给农人的一种祝福、一份美丽。而闹春的“雨水”总是先于种子入土,汗水总是先于雨水落地。这是雨水节气独有征候。
雨水时节,在细雨里流连忘返的不仅仅是农人“春争时”的勤奋,也有城里人“春日游”的惬意。农村与城市各有各的期盼,各有各的画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把伞撑起属于他们的的一片春天,恋爱的情侣们,撑起的更是是爱情一片天地。伞下是欢爱笑语飞来,飞落田间柔雨抚摸过的汗滴……
不记得是谁说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温润柔美的雨水过后,红艳欲滴的明日,将是龙抬头的惊蛰,大地一声惊雷,一个更加灿烂明媚的春色呼之欲出,随着雨水的深入,万紫千红的春潮澎湃涌滚滚来……
记得小时候的我,跟着爷爷奶奶住在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雨水节气来临的时候,就会拿一个洗脸盆接房檐下滴滴答答的雪水,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下慢慢融化,天空晴朗的时候,是我最欢乐的时刻,我会在外面玩耍,小脸蛋冻得红彤彤的,心里头是美美的爱意。感觉到来自爷爷奶奶的宠爱。
啊,人生如恍然如梦,眨眼间,吾已经是一枚世间七十岁的资深美女,撑着一把干渴的花雨伞,在春天的喜雨香风里追逐这文学的春天!吾是一个时代的快递员,在龙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要把幸福和快乐洒满人间!吾是一个美丽的主播,在雨水纷飞的田野间,将生态自然播送到千家万户,播送到渤海之滨,播送到喜马雅拉山!
作者简介:张凤英,副教授,原籍河北阜平人,现为烟台芝罘区人,山东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站签约作家兼编辑,在中国作家网、起点中文网河北新闻联盟等网站发表小说和散文,出版《月亮湾小说散文集》《静夜思》《张凤英散文集》《飞雪迎春》等书籍。短篇作品主要发表在《奔流》《草原》《荷花淀》《五台山》《河南文学》《时代报告》《参花》《枣花》《河南教育》《胶东文学》《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今晚报》《青年文学家》《家庭生活指南》《当代文学》《前卫文学》等各大媒体。



多谢。
老师:拜读了。
多谢!
多谢。
明天——————
多谢!
祝福您:
(6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