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军营湖南百灵鸟,红梅开封花儿开(随笔)
延安战友当兵三十周年在陕西延安聚会,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战友来了五十多个,战友聚会聊天,有人就提起湖南湘妹子会唱歌的邹红梅,可惜聚会前没有谁能通知到她来延安参加战友们的聚会。
聚会之后战友们还在努力通过微信群四处寻找更多的战友,我虽然因为无法请假七天时间未能到延安参加战友聚会,但我也努力通过微信群帮助大家寻找更多的战友,不久我就把邹红梅拉入延安战友微信群。
一 宝塔山旁穿军装,延河水边入了党
延安,是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年时间,这里是革命老区。后来谁能在延安的部队服役,也就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能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件值得牢记的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采访了一些人,学雷锋的三月初,我就写了《谢谢这些兵妹子》稿子,送给延安报社,发表在1991年3月19日《延安报》第一版的右下角“延河一滴水”栏目内。医院领导就叫我负责管理勤务排的工作,参加医院机关干部轮流排班担任总值班员,说的是代理排长,主要写新闻报道。医院政委在大会上把我写的发表在《延安报》的《谢谢这些兵妹子》一文,一字不减地宣读了一遍。
有人说:这是表扬女兵的,虽然才300多字,不长,但是能在延安报上发表出来也是不容易的,谁如果想在延安报发表长文章,更是不容易的。在解放军第34医院里的主任、护士长、大夫、护士、机关干部、男兵,都是很好的,其他人是绿叶,女兵成了最显眼的鲜花了。
199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福州召开了双拥工作会议,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表彰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拥政爱民先进个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我于1992年5月在驻延安解放军第三十四医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七大会议大礼堂旧址,参加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医院政委说:能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在延安拜访老红军为老区人民服务,是永远值得珍惜的美好回忆。
解放军第34医院被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授予解放军第三十四医院女兵班为“女子爱民模范班”荣誉称号。兰州军区授予我们医院女兵班“爱民模范女兵班”荣誉称号。我被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上级机关评选我新闻报道三等奖。
邹红梅作为女兵班里会唱歌的湘妹子,被人称为“百灵鸟”,我们去延安八一敬老院慰问老红军时,邹红梅唱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为老红军过生日,唱歌祝寿,邹红梅也是最受老红军欢迎的女兵之一。
邹红梅为老红军祝寿唱歌的照片,还刊登在报刊杂志上,邹红梅在西安——延安的“双拥列车”上,为旅客唱歌,引起大家的阵阵掌声。政委、院长对邹红梅很器重,很快邹红梅就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 复员回家在湖南,零五年后来河南
邹红梅服役三年时间期满,回到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老家,因为她是退役军人,安置在电业局工作,工资待遇不错。按照一般普通人的安居乐业规划,她在湖南工作生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邹红梅在部队优秀的表现,部队首长的关怀,战友的牵挂,时刻都会有信息来往。其中张永刚就是一个邹红梅的崇拜者,邹红梅在部队参加各种歌咏比赛,张永刚都会去捧场、鼓励,邹红梅退役之后,他们的感情进一步升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交往,他们就结婚了。
邹红梅是湖南祁东人,张永刚是河南开封人,张永刚转业去了湖南省祁东县电业局工作。但是张永刚的父母有实际困难(长子夫妇都是残疾人),张永刚就调回到河南开封父母的身边,在开封的工商银行工作。
河南到湖南,中间隔着湖北,相距一千多公里,分居的生活自然会有许多实际困难。经过几次协商,邹红梅为了一份执着的爱,为了公公、婆婆,为了爱人张永刚的残疾哥哥、嫂嫂和年幼的侄儿、侄女,2005年7月,邹红梅她就调到开封定居下来,在开封市禹王台区工作。
邹红梅虽然过得很辛苦,但他们夫妻两个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同舟共济。邹红梅的亲朋好友就有一些想不通了,说:一个好好的湖南姑娘,家庭条件这么好,就心甘情愿远离家乡到河南开封去生活后半生?
邹红梅说:既然我选择了,我决不后悔,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邹红梅主动请战去一线参加卡点值班,原本还在休公休假,一听说单位疫情需要值班人员,丢下三岁多的女儿和家中的老母亲,顾大家、舍小家,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高姿态,做好榜样,为铁路社区捐款2000元,为王屯乡敬老院捐物价值1500元,为西湖社区和值班工作人员捐物1000元,为一个12岁患骨癌的小女孩捐款500元,每个月为一些贫困户的还给一些捐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家照顾残疾的哥嫂,把年幼的侄儿、侄女,接回家中把他们养育长大,上初中、高中、大学、安排工作,从未有一句怨言。
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孝顺老人是中华传统的美德。邹红梅和爱人结婚二十七年来,一直为这个家默默的奉献,再苦再难,她从未有怨言。
公公在2017年去世了。公公生前有严重的心脏病和支气管扩张,每年她都要接公公到开封中医院来住院疗养。
一次公公住院期间了,邹红梅来给公公端茶喂药,端屎倒尿,病房的人原想着是他的女儿,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儿媳妇。病房里的人,知道邹红梅在延安部队当兵,给老红军祝寿唱歌,复员回湖南安置了工作,为了照顾公婆,从湖南调来开封工作,都表现出来由衷地敬佩。有人说:你们当兵的儿子了不起,找个当兵的儿媳妇更带劲。
每次邹红梅去病房,病友们都是赞不绝口,她的公公和婆婆说:“我这个媳妇好呀,天底下最好的媳妇,我们家真是烧高香了。”
邹红梅爱人张永刚的哥哥八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听觉神经受损导致耳聋,精神状态也不好。为了能有人照顾他的起居,公婆给他娶了一个先天性哑巴的爱人。哥嫂都是残疾人,无法进城打工。邹红梅就到处打听,有什么适合残疾的哥嫂干的活,贴补家用。邹红梅到临近的村庄里看见别的正常的人都在做卫生香,她就想,人家能干,他俩也能干。邹红梅就要家人先学会,再教他们。哥嫂会认字,她就用粉笔在墙上写给他们看,配料多少克,水多少比例,每台机器能出多少卫生香,征求哥嫂的意见后,邹红梅就开始筹钱买设备。他们做卫生香,邹红梅每个星期日都去家里拉货,帮助他们销售到开封各个旅游景点,卖了钱给他们买日常用品。哥嫂生育了一对儿女,孩子渐渐长大了,教育也很重要。他们的爸妈不会说话,年迈的公婆也不懂如何教育他们,邹红梅就和家人商量,叫两个孩子进城抚养他们。就这样,侄儿、侄女上完了小学就进城来开封,一直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两个孩子非常懂事,每年都得学校的奖学金。现在侄女上完大学,也成家了,侄儿上完大学分到医院上班。有一天俩姐弟拉着邹红梅,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婶婶,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是你教育我们做人,是你给了我们的自信心,是你让我们姐弟俩看到了光明。让我和姐姐从农村出来受了高等教育,又给我俩安排了工作。”
邹红梅摸着他俩的头说:“傻孩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谁叫咱们是一家人呢!你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分配进单位上班,好好干工作做出成绩,就是对婶婶最大的报答。”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好事永远不停地做下去。邹红梅和爱人靠工资支撑这个大家庭,真的压力大如山,没办法,他们夫妇平时就节省开支。邹红梅的爸妈知道自己的女儿受苦了,爸妈从家拿来自己攒的积蓄,帮邹红梅买房,每次见到邹红梅都是心疼地流泪。邹红梅在娘家一个手指头都没湿过的人,在婆家年年秋收时还去责任田里干活,还要照顾这么多的人,照顾年迈的公婆、残疾的哥嫂、还有一对年幼的侄儿侄女,婆婆现已八十八岁高龄了。
邹红梅说:“爸妈,有人说我傻,但是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我的快乐就是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付出一份辛劳。”
邹红梅和爱人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孝顺父母,为大家庭挑起重担,做的这些家务事也得到了村里人和社会上一致好评。
邹红梅是一个热情大方、喜欢乐于助人的人,与邻居能够和睦相处,只要邻居有什么困难,我能办到的,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我也是用这样的做人准则教育我自己的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文明待人、真诚待人,家庭成员都应当积极地营造和谐、包容、幸福的氛围。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文明、才能和谐,邹红梅和爱人都是退役军人,他们不忘曾经在革命圣地延安当过兵,工作生活中时刻发扬延安精神,永远对社会无私地发着光和热。开封市好人公园内的宣传版面展出了邹红梅和其他好人的照片。
三 五好家庭受表彰,和睦家庭上了榜
邹红梅,2015年被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表彰为“和睦家庭示范户”,2016年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妇女联合会表彰为“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开封市也给她许多荣誉。1990年12月从湖南祁东应征入伍去部队服役,1993年12月退伍回到湖南老家。2005年调入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行政事务管理局工作,爱人张永刚在开封工商银行上班。夫妻俩在生活中尊重对方,相互理解,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在工作中相互支持,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解决问题。对待公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爸亲妈一样,做饭洗衣,嘘寒问暖。
儿子品学优良,2010年曾在星耀中华全国总决赛中获音乐组金奖,2012年在金明中学小品大赛中获最佳主持人奖,同年参加开封市艺术团闭幕歌舞获特等奖。2013年7月代表开封市青少年团赴日本进行中日友好访问交流学习表演,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好评,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声乐后,在北京发展声乐事业。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让许多工作人员有了生二胎的想法,邹红梅和爱人张永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二胎又生下一个女孩,现在女儿已经五岁多了,有几个战友得知情况,纷纷表示很羡慕邹红梅如今儿女双全,生活幸福。
战友微信群里经常会有一些喜人的消息,邹红梅在延安解放军医院的战友们,不断能听到她在微信群、朋友圈唱的歌曲。
陕北民歌、湖南民歌、解放军军歌,是邹红梅的最爱,她一张口唱歌时不时就会有湖南口音,这一些特色,战友们听来别有一番滋味,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邹红梅唱出了湖南风味,战友们点赞分享转发给更多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是常有的事情。
(原创首发)
读完《【雅香】军营湖南百灵鸟,红梅开封》这篇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用质朴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战友情深的动人画卷。
在作者的笔下,延安这片革命圣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见证了战友们的青春岁月和深厚情谊。那一场三十周年的战友聚会,虽有遗憾,却也成为了大家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五十多位战友齐聚延安,他们在聊天中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似乎早已被遗忘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大家对未能参加聚会的湖南湘妹子邹红梅的牵挂。这种牵挂,不仅仅是对一位战友的思念,更是对那段共同奋斗、共同成长岁月的怀念。而作者虽未能参加聚会,却也在努力通过微信群为大家寻找更多的战友,这份用心,充分体现了战友情的珍贵。
作为一名新兵,我被作者和老兵们的这份战友情深深触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忙碌于自己的生活,而战友情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岁月的深处,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它是那么纯粹,那么真挚,没有丝毫的功利色彩。
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身着军装的身影,在宝塔山旁、延河水边,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向老兵们致敬!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战友情,什么是军人的担当。我将以你们为榜样,珍惜身边的战友,努力训练,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战友情永远长存,愿我们都能在军旅生涯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如果大家能读到我这篇文章,欢迎添加微信联系。我们在微信群里。继续我们的战友之情,微信a-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