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养绿三章(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养绿三章(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0发表时间:2024-02-22 08:07:14
摘要:说起“绿”,突然冒出一串故事。绿,是个形容词,我始终把它当作名词,视为一种可爱之物。

绿,指的是绿植,绿色。当下居家养花的人极多,严格地说,是养绿。花未见开几朵,养着一片绿是常年的风光。我理解这个“养”字,完全可用“涵养”来解释,涵养是滋养培育,在花草上用心用情。
   也有远超“涵养”之举的,多了一份奇思妙想,的确也从养绿中,获得了独特的情调。
  
   ◎把辣椒养成绿树
   我的忘年交好友春宽先生,喜欢养“辣绿”,这个词是他的杜撰。他并不喜欢吃辣椒,主要是身体不允许,可喜欢看红绿相间的景儿,就在阳台给“辣绿”留出了一小块空间。
   每至他家,品茶闲聊,就被两株辣椒树陪着,冬日暖阳一抹,把两棵辣椒照得光鲜得很,婆娑的碎叶,在阳台的地面晃着影子,暗花给地板画上了图案,惊叹这黑白的拼图能力,让我从未觉得这是在冬天,尤其是三九隆冬。我并未觉得这是一种反季节,习以为常。
   一棵是旧时田园栽植的辣椒样子,辣椒不大,手指一般,下垂的,微微翘首的,姿态自然,藏在叶下的,让人有历数的冲动,侧头一望,藏匿不少。嫣红的辣椒就像是人工制作挂上去的,抚摸,却是真辣椒。
   一株是朝天椒,叶子更碎,绿意盎然,浓绿之上,是点燃的红灯一般,火焰跳闪,真怕带起一阵风就熄了火红。
   两棵辣椒的叶子上还跳着细如米粒的水珠,仿佛是刚刚经过晨露,难道绿叶偏爱晨露?这是我的知识,从小有“拉露”的习惯,图一个洗却尘垢,求一个干净。“拉露”是威海古老的习俗,在端午期间,以露洗脸、洗眼、擦身,这么金贵的露,我指尖轻抹,润唇吧。
   春宽先生说,这几年过年,就没再买灯笼,家有“辣子灯”,不会以假乱真。
   想起老家农事,辣椒经霜,便被刨根清除,辣椒就是草本,年生年亡。所有秋收的园菜,可能只有辣椒叶还有食用价值。那时,父亲就发现,辣椒叶在深秋更浓绿,便在辣椒顶上覆了一层杂草以隔霜寒,到下雪时节,揭开杂草,叶子更浓,父亲便摘叶腌制,成一冬的可爱小菜。
   不曾想,辣椒可由草本变木本,春宽先生的辣椒树已经三年了,枝杈已成木质,皮肤还有皲裂之象,那说明木质还在加粗。第一年的冬天,叶间突然跳脱出一枚枚乳黄色的碎如米粒的小花儿,春宽先生激情勃发,创作诗歌一首,记得题为“冬天里的春天”,还铭记着其中的几个名句——
   给你一个休眠/你却要醒来/你用红绿的底色/穿越冬季直送春来/怎舍得嚼红含绿/从不弄出红肥绿瘦/让目光总在红绿间轻轻剪裁……
   草本和木本之间并无界限?我不知这样说,是否违反植物学原理,但只要怀着一颗葱茏的心,植物真的会和着绿意的节拍与我们各处。深秋,并非是它的归宿,期待着,涵养着,心念着它的未来,奇迹真的会发生,颠覆了农事经验,也颠覆了我们的习惯认知。
   辣椒是辣的,枝干、叶片,应该都流动着火热的血液,所以才有傲冬而直奔春天的能耐吧?春宽先生今年90高龄,患病严重,居然和这两棵辣椒树有着同样的绿意追求,他说生命的经验是,不要设限。
   温暖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在温暖里,一切都可以试着改变状态。心性的暖,可以更长时间地延续生命的长度。春宽告诉我,三年株的辣椒树,并不能看出她一直处于绿态时的疲惫和憔悴。春宽曾经说,人差不多都是被冻死的。所以他更看重温暖,包括给两株辣椒以持续的关照与呵护。
   能把辣椒养成绿树,那就能在生命临危的时候,涵养成一片片绿。我相信这个逻辑联系,不是因果,而是人生的力量推理。
   我选取了一张辣椒照,照片背景是窗外飘雪,一角辣椒树盎然,碎叶倩影遍地。将照片微信发给老同事,我让他们估摸一下辣椒的树龄,不能断木以观年轮,他们一定会说“正当年”。
  
   ◎红薯生绿萝
   谁也不会把红薯的藤蔓当作风景。这种说法,应该把去红薯地里看长势的心情排除在外。把红薯当成涵养风景的根,在室内养一盆“红薯绿”。这是我教学后期遇到的那位杨校长的“养绿大法”,我不敢称之为养花。就是查遍百度,也难发现世间还有这种“绿”,这个名字的专利归养绿的主人。
   记得他的不大办公室,除了养着两盆多肉,在窗台中间惹眼的位置就放着一盆红薯藤。原先我以为是绿萝,杨校长时不时地摘下一叶入口慢嚼。
   真有心情,居然把一棵红薯藤当风景!我感叹。
   不仅仅是心情,还有一些哲理在里面。内蕴的哲理都是与教育有关的,看到那盆红薯绿植,我就感觉那是他的一盆情怀。
   我们从没把红薯藤当风景吧?养着养着就把这些蓬勃向上的如耳的叶子当成了花叶,舍不得掐掉任何一枝。其实,平时并未给它一杯清水,只把茶渍倒进去,居然得了残汤废水,也照样可以涵养好一丛绿色。爱心并非特别的关照,只是不忘那抹绿即可。内心不禁自问,我们给它用漫长时间泛绿恣绿的机会了吗?
   一片绿色征服了我,阳光总是扑向绿色,多么有象征性的意义,植一抹绿就会赢得一缕阳光。这片不同层次感的绿,在阳光下不断流动着,恰似一个精彩的乐章,乐律不仅仅是轻快,而且带着更凝重的音符。并非是引起我们的痛苦或欢愉,没有绝望或希望之说,完全是一种多维的意境了。
   绿色最能表现生命的真谛。分蘖一片新芽,窜生一根新茎,侵占一点点外围的空间,显示出绿色向阳而生的德性。每一个物种,皆有突变和重塑的可能,我觉得其中有一种生长的观念和一种绿色的态度。一切可能舞步出自绿色,这些绿色,在我们的视线里,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们是闪着绿色的磷光的,照及的范围有限,但足够那抹绿在今天所要抵达的距离。沈从文说,绿,是一种魇。根据这种描述,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呻吟和惊叫,那种绿的声音,缓缓流进我启开的心扉。我们常常是听不到绿的魇声,视为一种简单的存在而忽略了它。
   窗外的花事正繁,楼下的花草,享受园丁的关照,一个人专心专情地把绿色引进来,置身盎然的绿意,呼吸着绿的分子,绿,成为一个校长独特的教育箴言。所谓,一字千金,原来如此。
   办公室也有秋收时节了,杨校长约我投入他的秋收。
   一盆泥土已经隆起,让人有了联想和猜测。如果不是盆限制了它的空间,埋在地里,我们是无法估量他会结出多少红薯的。一藤提起,红薯就像一个个未断脐带的婴儿,争相吃奶,不甘被拔起的样子,也让我们有些失落,为什么不再给它一点时间呢?就像学生到了高考的七八九三天,都要赴一场盛会,我们会在这三天感到一种别样的自豪。
   古人这样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是就诗的审美作用而言,我应该加上一条,还可以让我们真正关注一枝一叶,“总关情”,也总关教育的智慧和育人的期待。
   绿萝是风景,我说,红薯生绿萝。把一株红薯藤视为绿萝,在我们心中就有了风景的价值,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教师的心中留下风景的影子,或许本来就是“风景观”的残缺吧。
   杨校长居然思路大开,将绿萝的藤剪了斜芽状,嫁接到了红薯上。我说,这是想创造一个神话。果然三个多月吧,红薯藤和绿萝同盆共情了,这充分证明一个道理,我们自认为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是能够在一盆中共荣的,说不定有了相互激励的精神,基因对接,可以创造新的基因。红薯和绿萝不属同一科属,但绿色成了二者的共性,绿色是有层次的,但谁看见一层绿色还扼杀另一层呢。
   好奇心啊,真的害人,也让人有了一片崭新的世界,世界从不缺少奇崛瑰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可观可达的路径。我想到当年的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所以,西南联大成了一代人人才的摇篮。否定式,几乎没有拿来做校训的,唯当年的西南联大敢于如此。这样的词不管怎么组合,都是大白话,但有着清晰的目标指向,要比某些所谓的校训,更切实际一些,按照逻辑去“养”,总也跳不出逻辑的定律,而按照奇思妙想去“养”,可能就有了惊目的发现。汪曾祺说,绿是会呼吸的。如果我们不给它更新的空气和呼吸空间,就会扼杀了绿。绿,自然可以成为一种纯粹的审美对象,置于居室,养在花架,可能我们在这种静养的状态下,继续审美就停止了。
   养一盆绿,生一道风景。从绿的风景里凝练思想,审美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愉悦闲趣,而有了更深的境界。红薯生绿萝,一盆藏生机。
  
   ◎每一片绿都孕着花
   妻子没有养长寿花的经验,但从“长寿”两个字里发现,无论怎么待她,都应该“万寿无疆”,所以,赶在秋天开过一巡花,马上就剪掉了枝叶,准备让长寿花在寒冬里肩负起“万紫千红”的角色。
   数日之后,那些被剪下的绿叶居然不蔫,落在盆里的叶居然自动依偎在土里,扒拉开,绿叶的茎生出了细若游丝的白须来,真是不可思议。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长寿花用不着扦插,也要来一个“绿如茵”。
   这种绿意,让我感到要比作家陆蠡更得意起来,他在《囚绿》里写那株常春藤偷偷从破了的窗子一角朝他瞭望,于是便将这一抹绿色抓进了屋子,囚禁起来。你囚着绿,绿给了一抹葳蕤。我不“囚”,绿多情地泛起来。长寿花的绿叶,却是“剪不断”,绿还浓。有时候,自作多情真会得到呼应的,我不敢肯定那绿是一时冲动,还是有着顽强的特质,拾取几片未枯干的叶子随意插在盆中,有待观察。
   你这是春心泛滥吗?妻子看我郑重其事,我也趁着在兴头上,跟她说规划:“窗台内外都收拾好,里10盆,外10盆,养双行的长寿花,来一个十全十美!”这个决定差不多和讽刺劝诫差不多,省得隔三差五就开车往花卉市场选花购花。我补充一点理由——养花就要养出气势和格局来。
   我们有过养长寿花的经验,三份腐叶土,三份花园泥,再来四份细沙透透气。拈取花肥一点,拌匀,以水沉实。
   半月余,扦插的绿叶皆苏醒了,有的从叶与土处窜出一芽尖儿,绒绒如一粒小米,不起眼,却给我们莫大的兴奋。就像曾经写了一首小诗,突然看见,一阵新奇,禁不住就吟哦起来。给点阳光就灿烂,那是给花的赠语。给抔泥土就盈绿,这是绿叶的好。
   闲着就赏绿,主要是观察绿的进度,何时葱茏满盆,让我不能囚住呢?
   总在期待里,并非像车站接客,直让人心神不宁,赏这嫩稚的绿,培养了一份十分的耐心。
   绿如佛。我不信佛,但我有兴趣解佛事。佛像多镌刻于绿玉上,并非随意吧?据说,这样的挂件叫“绿笑佛”,绿叶总生愉悦之光,或许应该这样理解吧。这长寿花的绿,一旦有了天地,就像佛入寺门,剩下的时间就是修行了。不求一日可成,静待时光成就。一缕缕阳光寻绿而入窗,斑斑点点,撒落在绿芽儿上,不必扶正,绿芽倾向于光线,那是一种崇拜的仪态。每日滴水,并非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滴水就像佛每日念经,处在梵语妙音中。微风拂过,绿摇着叶片,一副渴望的样子。空气也绿了。打眼一看,绿叶晃动着,摇曳着绿光,静谧莫如绿啊。我甚至步履也轻起来,生怕打扰了这份正在弥漫的绿意。妻说,谁的孩子谁爱。我说,谁养的绿谁爱。一个人的性情,真的是生来就决定的?我怀疑。从未有过的爱绿之心,却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绿,会坚持下来?修行是一种觉悟,绿如佛,觉悟了生命之妙,不会轻易选择猝死或干枯。抔土可活绿,人世间,没有一处不能成为净土。假以时日,绿可蓬勃,绿可孕花。
   果然,初冬时某晨,拉开窗帘,绿间隐约着碎碎的骨朵,未醒的样子,阳光等不得了,赶着来照,想唤醒那些花儿。
   有时候,幼稚也是一种情趣。妻子喜欢上毛线织花,也学着长寿花开,碎碎的,五彩的,她说,绿的上面,不擎着粉、红、紫,闲着就让人想填满。还有理由,我用此话唤得长寿花开。不能打消一种美好,哪怕是一种假设。
   终于缤纷起来,让一个冬天直接奔到了春天。红得热烈,就像在绿中燃起一朵朵的火焰,亮了眼,暖了心。紫得浓重,仿佛是涂了厚厚的紫色脂粉,不肯匀一层给旁边的花色。粉得可爱,就像十七八的小姑娘,嘴里哼着“春天来了”。蓝得如海,恨不能把一面窗玻璃映成梦之蓝。
   想想从一片作废了的绿,到五彩缤纷,除了惊叹她的生命力,尤其是还获得一种饱满的生命美感,一滴水,一缕光,一份美好的期待,都是对生命的最好态度。突然怜悯起来,那么多的花,退居花下的绿能否承重?其实,这个担心更是幼稚的,不肯失却绿意,不就是为了擎着一朵朵花?绿,是一种朴实的力量,有一份举起花的理想。
   所有的“养”,往往会责怪养物难养,难免发出一点牢骚。唯有养绿养花,即使不尽人意,自责的都是主人。为什么?唯恐不能帮助绿孕出红来。
  
   绿的补白:
   陆蠡在《囚绿》里说,“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忧郁的心情”。可能所处的时代和心境不同,长寿花的绿,我拿来装饰我期待的心情,不惊不奇的绿可以给我这样的惊艳结果,一切美好都可以在期待里获得。
   有品位的养,是涵养。“涵”,是包容,是涵泳,是沉潜其中,反复玩味,这是古代文论的术语和方法论,我觉得,也是普适于生活。俞平伯说,一切美感都要涵泳才可获得。
   养一把茶壶,在泡养的过程里,主人和茶壶有了情感互动。养一口锅,油渍火温,轻刷慢抚,逐渐懂得了饭食的好。养一片绿,会有更多的期待。中国文化里,最深刻的“养”是“养德”,德不随生而来,需养而得之,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持一颗沉静之心,不求奢靡,能从些微中感受浩渺,一粟知米香,一毫称斤两,一锥之地见辽阔。
   想起白居易的《养竹记》,有句云“风来有清声”,养一池竹,清风自来。“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所有对绿意的养护和期待,都会变成一种情调,获得一些感悟,养绿的人,也会从绿中得到丰盈的绿意,人也就雅致起来了。
   生活,少了绿色,色彩就黯淡了。涵养一株绿,让生命多彩。
  
   2024年2月2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41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涵养一株绿,让生命多彩。"怀才老师的养绿三章,让我们感受到绿色表现出的生命的真谛:拥有美好的心境和生活的情调,生命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万事万物都有了期待,生命的奇迹真的会发生。◎把辣椒养成绿树。老师的忘年交好友春宽先生,喜欢养“辣绿”,两棵辣椒树,养了三年,没成想,辣椒由草本变木本。冬天,辣椒树叶间突然跳脱出一枚枚乳黄色的碎如米粒的小花儿,阳台上的辣椒树不能不说是生命的奇迹,春宽先生激情勃发,创作诗歌一首“冬天里的春天”。春宽先生今年90高龄,患病严重,他说生命的经验是,不要设限,只要给以温暖,期待着,涵养着,心念着它的未来,奇迹真的会发生,心性的暖,可以更长时间地延续生命的长度。◎红薯生绿萝。老师教书时有一位杨校长,办公室里养了一盆红薯藤,杨校长用漫长的时间滋养一片绿色,不舍得掐掉任何一枝,这是教育管理者的绿色情怀,老师从他身上学到了一种“养绿大法”:一枝一叶,“总关情”,也总关教育的智慧和育人的期待。老师突发奇想:红薯生绿萝。把一株红薯藤视为绿萝,心中就有了风景的价值,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教师的心中留下风景的影子,或许本来就是“风景观”的残缺吧。杨校长居然思路大开,将绿萝的藤剪了斜芽状,嫁接到了红薯上。可见世界从不缺少奇崛瑰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可达的路径。老师想到当年的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所以,西南联大成了一代人人才的摇篮。养一盆绿,生一道风景。从绿的风景里凝练思想,审美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愉悦闲趣,而有了更深的境界。红薯生绿萝,一盆藏生机。◎每一片绿都孕着花。老师的妻子,养了一盆长寿花,秋天开花过后便剪掉枝叶,没想到,绿叶的茎生出了细若游丝的白须来,收获一片“绿如茵”。于是感到要比作家陆蠡更得意起来,囚着绿,绿给了一抹葳蕤。老师不“囚”,绿多情地泛起来。里10盆,外10盆,养双行的长寿花,来一个十全十美!给点阳光就灿烂,给抔泥土就盈绿。“绿如佛”“绿笑佛”,觉悟了生命之妙。you抔土可活绿,人世间,没有一处不能成为净土。假以时日,绿可蓬勃,绿可孕花。老师的妻子懂得生活情趣,把长寿花织在毛衣上,老师唤作“长寿花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持一颗沉静之心,不求奢靡,能从些微中感受浩渺,一粟知米香,一毫称斤两,一锥之地见辽阔。对绿意的养护和期待,都会变成一种情调,获得一些感悟,养绿的人,也会从绿中得到丰盈的绿意,人也就雅致起来了。绿在生活中很常见,从常见的绿入手,指向绿意勃发的生命真谛、静待花开的教育情怀、雅致欢喜的生活情趣,不再简简单单是一盆绿植、一道风景,绿的意向鲜活有力、饱满生动,照进生命,怀才老师的叙述素自然,充盈着生活的智慧,体现的是老师充满智慧而又新鲜生动的精神世界,唤起了读者对精神世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意味深邃而丰富,涵养自己,孕出绿的人生,生命多彩多姿!【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2-22 08:42:19
  怀才老师的解读总是充满新意,老师的精神世界一定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读老师的文欣然就像行走在春光里,认知焕然一新,人也精神多了,是一道精神大餐,增智润心。欣然问好怀才老师,致敬最有才的灵魂作家!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09:10:00
  谢谢欣然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怀才也有养花的小趣,有时候看看花开,心中一片灿烂,有时候花是躲着我们偷偷地开,给我们惊喜。但我养花成绩不大,主要是夫人在打理,我赏花,我观察,家中常年绿意盎然,而花只能是一种期待。给与“绿”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一下我的赞美,一直觉得未观察出深度,这篇写绿的文章,是把这方面的拿来一锅煮,放在一起,给绿一首赋,歌颂之。欣然老师说就像行走在春光里,但愿有这个感觉,生活的美在沉淀在细节里的,文学就是要挖掘出来,让我们共赏。欣然老师的编按,精细唯美,鼓励之情很浓,谢谢。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欣然老师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22 08:59:40
  养绿三章,却突出一个主题:"涵养一株绿,让生命多彩。"欣然老师的编按也精准到位,非常棒。巧合的是,三个分章的内容我都非常熟悉。辣椒树,我喜欢养辣椒,也喜欢种辣椒,的确,老师说得对,草本和木本是相通的,划分也是相对的,这高高的辣椒树挂满红辣椒,实在是人间一大美景。红薯藤,地瓜苗,我去年种了好多,后来被人家毁掉。真的如老师所说,和绿萝如出一辙。如放在室内养植,也会非常好看。长寿花,我家近两年养的,很愿意开花,感觉很质朴,给点阳光就灿烂。从别人忽略的庸常景致中,提炼非凡的人生的哲理和智慧,非老师莫属。大赞!美文佳作,拜读学习,祝春节好,身体健康!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09:20:10
  非常感谢韩老师的美评,共情共振,但愿这篇小文能够引起兴趣。涵养一株绿,让生命多彩。绿是生命的象征,花是生命的璀璨高峰,我们的生活,绿的色彩多些,花只属于期待。所以爱绿,才是根本。欣然老师的编按我也非常喜欢,很有见地。辣椒树,的确是颠覆了我的认知,草本和木本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植物的特性,我们在书本上了解的毕竟是一部分,很多属性我们未必清楚,观察使我们获得了崭新的认知,真的很兴奋。我的校长朋友养红薯绿,很特别,他是不乏爱心的人,对教育别有情怀。长寿花,名字好,很吉利,这是我最初的认识,所以也喜欢,好像可以象征或预言着我们的生命,其实,这个理解还是肤浅了,长寿花的特性应该是不择条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我喜欢长寿花,只是觉得为什么那个价钱就是上不去,我觉得比牡丹还要艳丽,旺兴。10块钱一盆,很便宜,有没有在成片的土地像种植牡丹那样生动风景,我那年去菏泽的曹州牡丹园就想到这个问题,生怕牡丹不愿意,所以就停止继续想这个问题。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频频,谨祝元宵节快乐!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2-22 10:38:19
  欣赏美文写的细腻,春天万复苏各种各样的的植物绿油油,春意安盎然,各种植物嫩绿发芽,柳树随着春风飘扬,春风里柔柔拂面,阳光不暖不燥,大地开满鲜花,花开成海,莺歌燕舞,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好文,不愧是作家写的,问好老师,春天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1:24:09
  谢谢蓝色老师的美评。我喜欢绿植,每一株叶子都是不一样的层次和境界,仔细观赏,颇有雅趣。早就积累了这几个材料,组合在一起,表达我对绿色旅绿意的思考吧。遥握,期待蓝色老师投入创作,写出佳品。问候春祺,祝你元宵节快乐!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22 11:14:47
  怀才老师的美文,总是令人眼前一亮,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给人惊艳之美。这篇《养绿三章》,每一章都很精妙,养绿,养的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也是延续生命蓬勃的绿意,感悟生命的真谛和深刻的哲思,生发生活的情趣和意趣……读老师的美文,不仅得到文学艺术之美的熏陶,更提高了精神的素养和人生的境界,受益匪浅,回味无穷。怀才老师的奇思妙想令人叹服!盛赞才情!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祝老师元宵节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1:32:13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谢谢你的精彩解读。几个关于绿色的材料,早就心中琢磨,于是拼出一篇,觉得组合在一起,才算是对绿意的热爱。我们的生活,往往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从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养眼的美妙,更有深层的东西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校长的那盆红薯绿蔓,让我觉得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有自己的感悟,人在一起,多看他人的绿意,我觉得很美妙,但愿每个人都在绿意里活着。可能这也是我们家庭养绿的意义吧。遥握,问候如菊老师春祺,很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22 13:47:35
  绿,用“养”,别开生面。辣椒,红薯,每一片绿都孕育着花朵,寓意深远的解读,哲理性很强的诠释。绿,有着无尽的生命力,修心养性,修德修身修性情,养心养眼养精神。很喜欢老师的充满正能量的文,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3:51:12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古人就提倡养,养德,并非一个人天生就有高尚去情操,养而得之。养绿,让生命力在养护中发出光彩。有时候我们太在意是否开花,其实,养绿得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有耐心才得情调,这些关系我们忽视了,写出来,改变我们对绿意的认识。遥握,期待你的佳作,问候春祺。祝你元宵节快乐。
6 楼        文友:枫桦        2024-02-22 14:15:29
  能把普通的绿植,养护成一个风景,有自身的修为在其中。生活虽然普普通通,却要乐在其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我们常说人要有境界,这个境界的培养,需要有深邃的思想才可以。进入境界的人,常常会在普通的事物之中,发现不普通的东西。如同一棵树,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它才能越长越高。森林之中最高的那棵树,一定是境界最高的。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4:33:45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很有深度,我喜欢看到你的点评,总给我不俗的启迪。枫桦老师对树木的理解是独特的,也是深刻的。所有的养,都应该是一种修为在支撑,并非是一个人有点闲工夫没有事干,这种一个情调。如此,也是在修心养性,我相信这些行为对于一个人的涵养的深刻的。多少年积累了这些给与绿意的材料,总想写出来,怕表达肤浅,沉淀下来,终于有自己的发现。养绿,也养德,我觉得两者是有关系的,为何德,德就是热爱生命,从生命里找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潜在的,只是我们没有反觉发现而已。我觉得森林里的树木,高者依然再高,是为了那一抹阳光,这样的树木和人生多么相似。那些低矮的树木,只能借得阳光,也要生长,即使那缕阳光微薄,对于那棵树,则是全部。所以,我想通了这些,可能就多了一份温暖之情,怜悯卑微,不冷他人,这是做人的境界。绿意,从来都是一部书,读读收获生命的感悟。遥握,很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祝你元宵节快乐!
7 楼        文友:岚亮        2024-02-22 14:20:21
  在这个阴沉沉的下午,坐下来读读《养绿三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读罢,我好像走进浓浓的绿里去了。辣椒,一直是我的最爱,去年在露台上还种了三棵,遗憾的是去了一趟广西,发现它们居然全部都在骄阳下壮烈了。红薯藤,就如同乡亲般熟悉了,少年时曾在自家的山园上种过,几千棵,绿了一坡,收了一仓。长寿花,从未接触过。人世间,绿色是不可缺少的。只要绿在,希望就在,生命之花就会永不凋谢。养绿,是养美,也是养心。诗意三章,盎然如春,拜读大赞!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4:40:23
  还在温州,我知道,这个全国性的阴冷天气里,你更感觉阴冷一些,好在总升温之时。你报告的消息,让我觉得释然了很多,绿意,此时是可以抵抗阴冷的,是有着生命的温度的,那就拿这篇写绿的文章给岚亮老师吧,绿色属于此时。可能居家的人,都喜欢养绿吧,我觉得给我们的眼睛添彩的同时,还让我们走进曾经的日子,回顾那些往事,就像绿意一样,依然发亮。低首敲字,突然抬头看到那盆绿,鲜鲜的眼缘,真的好。无需别人在测鼓励,自得葱茏,情绪就搞起来了。愿岚亮老师好好的打理好心情,愿亲人早日康复。遥握,问候春祺,谨祝安康!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2-22 17:02:44
  一盆盆常见的绿植,也能写成璀璨之作,令人折服!作者写绿植,而意不在此,是为了突出绿意盎然的心情,彰显被绿色缭绕的顽强的生命力。养绿,是涵养性情,是在告诉自己,要像绿植那样,给点土壤,给点阳光,给点水分,就可以活成大树,就可以活成风景!作者那位被几种恶疾缠身的忘年交朋友,养花弄草钓鱼,至今活得很好,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活得开心最重要!不被医生的诊断吓倒,与命运之神较量,接纳自己,包括疾病,与之坦然相处。如此,疾病好像已远离,真好!该文构思奇特,思绪飘逸,情感深挚,文笔轻灵,文字跳脱,富有哲思和禅意。非常耐读的大作,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春祺顺遂!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2 18:16:47
  感谢罗老师的精彩美评。辛苦了!家养的花说起来基本上是绿植,我对绿色有着特别的好感,即使不开花,就那么绿着,就很好,也养眼,可能很多人都喜欢吧。年轻时疏于涵养性情,看事往往极端,或者随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老了好一点,可能这些绿植也是启发吧。是的,我的老朋友的确是人生的别样,从他的口中从来听不到消极悲观的表达,可能生命就是不能有负面,他深谙这种逻辑吧。写作,也是陶冶性情的方式,在写作过程中,一度模糊的东西,此时清晰起来,那些负面的都好被排斥在笔头之外。读罗老师的美文,颇有美感,那些句子发自内心,跳跃而出,将人的情绪带到极悦的境界。遥握,问候春祺,期待罗老师的佳作,祝你元宵节快乐,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丁文书        2024-02-22 22:02:58
  怀才社长的每一篇作品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欣赏!
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3 07:53:19
  谢谢丁老师的留墨鼓励。希望你在东篱收获更多的精品和快乐。遥握,问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