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把个人爱好融入社区文明(随笔)
我只因年轻时的一点正当偏好,至老愈觉丰富滋润。并且还能对集体和他人有所益处。回头检视人生,优秀的中华文化真乃是为人处世的瑰宝,文明和谐的社区真乃是我挥洒晚年生活、托志寄情的乐园。
年轻时,我就喜欢写写画画,后来从学校参军又转地方工作后,疏远了画画,加浓了写读,并立有了那么一点藏于内心的小志向,三秋之果,尚在早春,羞涩的花蕾总在疾风冷雨中挣扎,等到春光明媚、柳暗花明之境时,早过不惑之年已近天命之期……这一年,已是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我业余创作有关改革开放的中篇小说《崛起与陷落》在北京获得十月杂志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办的优秀小说奖。局面一开,信心上提,后又有三篇作品在大赛参评中被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文艺报分别评选为三个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高规格的颁奖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合影留念。不久,相关媒体报导了这件事,赞扬鼓励之中,给我更多的是鞭策压力。当年的岳阳石化报总编、中国作协会员周迅老师还热情介绍我加入了中国石化作协。感激之下,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创作欲望,盼望早些退休,专事写作。
2004年7月,我如愿退休了,时间精力更加集中了,感到除不能回避的家事和后顾之忧外,闲暇时间不着急无事干了。于是,对于在音乐动感旋转的舞厅,在烟雾杂声喧闹的麻将棋牌室、在阳光清风舒心垂钓的湖面、在清聊闲扯的马路街头……诸多休闲生活之中,我则选择了觉得较之更有意义的也适合我的休闲养老方式——写作。把它叫养老文化会更觉品味高雅!之后几年,我便搜集整理多年来的创作文稿,交把中国世界华人作协出面,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一个小说集和一本散文集;加上退休前由珠江文艺出版社和湖北作家文献中心出的两个集子,便觉得把人生奔跑过的足迹夯实得有点值得回头看了,就可以践行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名言:当他离开这个世界,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一生碌碌无为而懊悔了!
不过,在我退休之后的一些时间里,我思想的天空并不十分晴朗,胸海的云涛也叠生晦暗。虽有直驾云帆的决心勇气,却差长风破浪的壮志豪情。只一味将自己囚于书斋著书立说,欲做个古人说的俯仰无愧于天地的须眉。在人生三立中只少有得一立,不说给国家社会做多大贡献,至少给我的后人做个榜样留点精神之传,再降格以求说,我可以因勤动脑,不得老年痴呆,为国家省点医药费,为自己活得充实健康快乐不烦,为子女替自己少操心省心,就是人生晚年之乐事了。正如我一位善钓的朋友,常顶风沐雨出去,晚上归来,鱼满篮,这个给两条,那个送两条,即是自己没了,也乐得哈哈一笑!我的这位朋友与我一样,只要心灵充实快乐了就行。什么养老文化不文化,那是领导嘴上去念的经。
所以我无“案牍之劳形后”,一门心思过退休后的“洞中”生活,管他世上已千年,人间咋变化。所以,当社区成立之初,组织上找我谈话委派我去当一个苑片的支部书记时,我婉言拒绝,让我多参加些社会活动时,我也婉言以退休就是退休,不再“入世”而相拒……直到经常耳闻目睹本社区那位几十年如一日、无论上班和退下工作岗位后都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以及他一心为社区的文明和谐建设不遗余力、不计名利、甘愿献出一切的郑建成同志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了我后,我才觉得我的思维、观念都出了问题,我有文没化,他少文能化,没化之文当为故纸,能化之文方是好文。于是,当老郑同志以总支委员、关工委负责人身份有次在路上和我亲切聊了一次,让我发挥余热所长也来参加社区文明和谐建设,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为社会多做公益事业,奉行“我奉献我快乐”的文化理念。我当即答应“出山”,不再拒绝困在“洞中”自私了。想,即是我能立言,德不厚,言也不响。言必融于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样我投入才会勤奋,我追求才会年轻,我奉献才会快乐。于是我答应做关工委自愿者协会的秘书长、法律咨询员。之后,便常参加社区在节假日、平时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捐钱捐物活动、法律咨询、社区内外征文、编节目、写对联、为孩子们讲故事、作辅导、为宣扬社区典型好人好事制作电视展播片撰写解说词等,我还把老郑为社区、为青少年奋力工作时那不计任何名利的老党员、老黄牛本色写了《他心似明月》一文在建党九十二周年之际在全国的党建刊物上发表了。社区内外都有不错的反响。与此同时,一些报刊杂志上也经常能见到我参与社区建设、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宣传文章和作品……这时,我才像在人生的台阶上真正垫高了一块砖。因为我的笔为他人也带来了春风快乐。已开始唱出能充满活力激情的心中乐章,未觉老之已至。大哲学家康德说过“老年时候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曲;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它的夜曲。”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体味到了唱好“夜曲”的魅力。
养老文化需不断得到传播普及。这对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石化梦”大有益处。并对不断增强坚持和发展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为党的事业、企业发展增添正能量,都是可从打造好老年文化中得到启迪的。同时对保持银发浪潮的平和稳定,开发余热,积聚正能量并减轻国家社会负担,减少子女的担忧操心都是大有益处的。养老文化对个人而言,更能使我们老年人获得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
还是以我自己的事例来说。也许是媒体的宣传和我那几本拙作的原因,社区中心要我参加了“五老”演讲报告团,地方人民法院聘我为人民陪审员(每有召唤都去认真参加陪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几年回顾参加五老演讲团所作的事情,共撰写了《做一个好孩子》、《用学习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立家规家训与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等好几篇较有份量的文章给所属分社区的居民和几所小学的孩子们,去宣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好处,家庭与社区的关系,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才是受欢迎的,是国家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普世价值观!我把所学知识的运用赋予心诚愉快的宣传,当时就获得欢迎赞许,我心里当然也高兴。特别是前年,我与文友们从咸宁文化采风回来(退休老同志就我一人参加),受巴陵石化报总编胡博先生看重,让我为公司通讯员、爱好文学青年所讲的那堂《我的文学观》,得到了广泛好评共鸣。公司宣传部李部长还特意夸奖了我。使我觉得这一花独放与万紫千红就是效果截然。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老兵积极参与!
长期坚持的某种爱好、兴趣和融入一种集体文化的共建后,我对养老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走向新天地的认知,其践行的自觉性也大不同于以前。在我的人生生涯中,读书写作、写字、画画、拉二胡,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后来为了注重读书写作,把其他的都放下了,当然未使其荒废,只是把它们当后妈生的看了。汉字的毛笔书法且一直视为雕虫小技,下功夫不深,处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状态,根本没有习过什么颜帖、柳帖之类,不求突破,顺其自然,像许多老年书法爱好者一样,自娱自乐即可。不精不专,一知半解的结果便出笑话。一次社区组织老年节老同志书法赛事,我也参加了,信手涂鸦时,将草书的“上下”二字居然写颠倒了,行家当场指出,好不羞煞人也……这对我教训颇深,要写为什么不能把它写好写精一些呢?自己快乐不了,又怎使他人快乐呢?于是我便抽些时间找到书帖专门练字。去年,参加中国石化总公司举办的首届行书大赛,我送去的作品,还有幸被选中入围,还赠送了证书和作品集,好不让人高兴!“翰墨惊天地,诗书通古今。”我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快乐的老年文化还能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在我平日的个人交往之中,那些了解我喜好文章诗词翰墨的人,及共同爱好者,只要他们愿意与我交流交往,我便觉得很高兴,可以播惠,可以切磋,可以取长补短。乡下我有个爱好诗词书法的农民朋友,一天,他把他厚积了多年的一本旧体诗词集拿来让我修改提意见,本着相互学习的态度,我就格式、韵律、技巧、修辞说了一些看法,他很满意开心。暂住长沙女儿家的岳化的曹先生,书法颇有功底、名气,为社区文化共建也是做过不少贡献之人。一天,他打来电话,说他在长沙新交了一位中风边瘫经治疗又康复了的朋友,请他写幅字挂在墙上,他想不出合适的好词,请我为他想出一个来。我沉思有倾说,你就写“否极泰来”四个字吧。他依我之意写上挂出后。老曹电话谢我说:这位康复病人的朋友、同事、家人看了赞不绝口。字虽他写,谋为我画,听了,我也有共座春风之感。能者也许区区之劳,需者却如甘泉解渴。中华文化运用之中的穿透力啊!
繁叙至此,到底何谓养老文化,何谓文化能养老呢?我以为:一方面就是能自己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老当益壮,永不言老,融入集体融入人群,自己快乐开心,也感动别人快乐开心,帮别人快乐开心,对共创共建社区文明和谐有益,对支持企业发展有益,对国家社会有益,便是养老文化和文化养老应含的真谛。另一方面,是人活着都需要有种精神文化支撑,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尤进入老年后,容易空虚寂寞,哪怕行走不便困在家中,也需要了解外面形势、企业发展,也需要除物资而外的精神慰藉(我就特别同情那些退休后无所事实、空虚无聊、坐立不安的人),这些人哪怕常与他们聊个天,说个小故事,唱支歌,跳支舞或念一篇报纸,写几个他喜欢的字,都会让他们如沐春风。同时,交谈之中也可得到相互学习补充、全方位的覆盖渗透能体现出养老文化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这些年,我践行养老文化理念。虽融入与社区文明和谐共创共建一起风雨跋涉前行,所留下的几行浅浅的足迹,只好比那从人生座标上找到这个点后,划了一条曲线。现在,我的晚年生活也离不开社区这个平台,社区也需要我这根曲线的延伸……
“清风观鹤舞,幽韵听松涛”。这是人至暮年之时所羡慕的一种怡情养性的至上境界。当我们把中央总部所倡导的养老文化融入进个人的精神血脉之后,大家便都是快乐的夕阳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