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将军作家给我写序言(散文)

精品 【流年】将军作家给我写序言(散文)


作者:董攀山 布衣,1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46发表时间:2024-03-07 19:50:12

2015年,我写了一本关于自己部队生活经历的“砖”著,题目是《我的军旅生涯》,想请方南江给写个序言。
   之所以想请方南江写,一是他是我的老处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原济南军区司令部直工部组织处当干事时,他是处长。尽管后来他历任军区组织部部长、山东武警总队政委、中国武警政治部副主任,官至正军少将,我也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但一直没有断了联系,还时不时地瞅机会小聚一次。二是他是著名的军旅作家。
   早在1980年,就写出了小说《最后一个军礼》(合作),在全军、全国获奖,并由他编剧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同名电影。之后又陆陆续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即便从中国武警政治部副主任位子上退休后,又写出了长篇小说《中国近卫军》,不但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奖一等奖、茅盾文学奖提名等。他自己也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文化学会高级顾问、山东省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顾问等。让这样一位德高望重、闻名遐迩的将军作家作序,肯定能把我的拙作包装得离“巧作”的距离近一点儿。不过,此时的他年龄七十又二,还患有主动脉炎、带状疱疹等严重疾病,并且正在构思一部自己的长篇小说。为了让老处长省点儿事儿,我起草了一个序言初稿,用意让他对我的初稿稍加修改,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就行了,不必过于劳心费神。初稿写出来后,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了远在北京的他。
   这天晚饭后,我正在院子里散步,突然手机响了。我一接听,是老处长亲切的声音:
   “攀山,你交代给我的任务完成了。”仍是那么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有一点说明的是,你写的那个序言初稿很好,但由于你自己不方便夸奖自己,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我在你的基础上简单修改了一下,明天用快递给你寄去,你看一看,不行的地方你再改过来。”
   在给他“交代任务”时,无论在电话中还是在电子邮件上,我都跟他说,不要急,啥时有空啥时写。没想到,只一天多工夫就“完成了任务”。我想,既然这么神速,那肯定是像他说的那样,在我初稿的基础上“简单修改了一下”吧。可第二天接到快递一看,我不禁怦然心动!这哪是“简单修改了一下”啊,哪有“不行的地方再改过来”一说,完全是推倒重来、高标准高质量地重写了一遍。我的初稿着重介绍了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什么搞好铺垫、集中矛盾啊,什么注重情节细节的刻画与描写啊,等等,只是在皮毛上比画了几下子,没有深进去,并且老一套,毫无新意。而老处长则一反初稿,直接将笔触挺进书稿的骨子里,把介绍书与介绍作者结合起来,把我的经历与时代大背景结合起来,把对具体工作的描述与部队建设的全局结合起来,使序言宏大深刻,精准到位,集中表达了当年的同志爱、战友情,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篇充满着“南江情怀”“南江风格”和“南江味道”,请看开头的一段:
   读战友关于部队生活经历的作品,历来都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从中可以读出人物,读出情感,读出岁月,伴随着作者一同喜怒哀乐之时,还能隐约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攀山的《我的军旅生涯》一书,就使我很有这些感慨。个人的经历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生涯》梳理了我们共同的一段生活,唤出了我们共同的一群战友,拨动了我们共同的一缕情思……
   连用三个“读”和三个“共同”,就彻底跳出了个人的小圈圈,使“我”这一滴水,融入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滚滚洪流,用时髦的话说,真正的高大上。再看中间这一段:
   ……攀山是个纯粹的农家子。入伍之后不会钻管,鄙视权术,但到哪个单位都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欢迎。究其原因,是他赶上了好时代,时代造就了他,提携了他。他在乡间和学校的那些年,他从军的那些年,社会的风气、部队的风气多好啊。我敢说,他从当兵到晋升为我军的上校,没有为升迁找过一次人,花过一分钱。看看他参军、提干的过程,看看他从部队到机关和从机关到部队任职的经历,这一点相当可信。回忆那个时代,是为了唤回那时的春风。《生涯》一书,对于重温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呼唤社会的良知,净化人们的心灵,无疑将发挥一种正能量的作用,值得一读。
   老首长的序言,既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又富于诗一般的语言。特别是“回忆那个时代,是为了唤回那时的春风。”一句,如醍醐灌顶,集中揭示了全书的主旨,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充满着诗情画意。再看结尾处:
   攀山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尤其感恩于他各个时期的首长和战友们,那一个个火热的群体,烘热了他,净化了他,也成就了他。……我想,几易其稿、多方求证、呕心沥血地写出这部书,也许就是攀山对时代、对社会、对军营,特别是对战友、对亲人大恩大德的一个回报吧!
   寥寥数语,就把我憋在肚子里、转来转去、就是吐不出来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聚焦和升华。
   看着老处长那苍劲有力的笔迹,联想到当年在组织处工作时,围绕着文字材料的写作问题,他一次又一次对我的帮助和教育,我深感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作家首长就是作家首长啊,思想水平、领导经验、文字功底等就是不一般。所不同的是,那时他是“作家处长”,现在是“作家将军”了。而作家将军还是跟作家处长一样和蔼可亲,力挺他人。
   正是南江老处长的修改和推介,使我的这本还称不上书的书大为增辉。书出来后,得到不少老首长、老战友的好评,有的章节先后被《时代文学》《写作》《报刊文摘》《齐鲁晚报》等报刊采用,有的电子媒体平台还予以了连载。
   正当我准备再写点儿东西请他继续指点时,2018年10月3日,老处长却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5岁。噩耗传来,所有熟悉他的首长、战友无不悲痛万分,大家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方南江的哀悼之情。我们组织处的几个老干事还有其他战友,专门从济南赶到北京,向其家人表示慰问,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向老处长告别。在他去世两周年之际,战友们又纷纷撰文予以怀念,并将怀念文章结集成册。直工部首任部长、河南省军区原政委张建中将军亲自为文集作序,历数与方南江共事的日日夜夜和结下的深厚情谊;组织处老干事、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韩利嘉大校,抱病写了三篇怀念文章还不足以表达怀念之情;远在长沙的当年的秘书处秘书、国防科技大学师职教员许家祥大校,在历数方南江在写作、学习和生活上对他帮助的基础上,满怀深情地写道:“方南江走了。我们党失去了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天堂里多了一位好作家……”
   是的,老处长,您安息吧!您的干事们都很争气,他们时时刻刻按照您的榜样做人做事,大都逐步成长为师职干部,有的甚至到了大区正,最不济的我也成了部队的正团、地方上的正高。而且,受您的影响和教练,大都对文学情有独钟,经常发表一些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有的还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专著。

共 27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将军作家给我写序言》,着力塑造了一个德高望重、悉心鼓励后学的老将军形象。2015年,“我”写了一本关于自己部队生活经历的集子,题目是《我的军旅生涯》。成稿后,想请老首长方南江将军给写个序言。虽然老首长已官至正军少将,“我”也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但两个人一直没有断了联系。这位德高望重、闻名遐迩的将军作家,在七十二岁高龄之际,即便身患主动脉炎、带状疱疹等严重疾病,依然只用一天多工夫就完成了撰写序言的任务,而且,他所撰写的序言高标准、高质量,宏大深刻,精准到位,集中表达了当年的同志爱、战友情,真正对即将出版的集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2018年10月3日,老首长因病与世长辞,但他的光辉形象一直留在了战友和部下的心中。作品以纪实手法,通过请老首长撰写序言这一件小事,极力表现了方南江将军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性格,展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热爱战友的高尚品德与人格情操,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方南江将军的无限敬仰之情。一篇感人的真情佳作,流年倾情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1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3-07 19:53:46
  读了这样的文字,方南江将军的感人形象如在眼前,方南江将军的品德更加让人心生敬意。为作者能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而庆幸,也为作者至今笔耕不辍点赞。
思绪飞扬淡墨痕
2 楼        文友:董攀山        2024-03-10 23:03:47
  老处长对我的培育至今收益,能写出这些文字,也是老处长教教的结果。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3-13 15:11:2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