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筐】沈阳故宫,满清的龙兴之地(随笔)
虽为沈阳人,又是满八旗的镶蓝旗后裔,可我去沈阳故宫的次数还没有去北京故宫的次数多。第一次去沈阳故宫还是我在天津工作时回沈阳休假,算起来已有45年了,这次是我第二次游览沈阳故宫。
我们国家现在有四座故宫,一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北京故宫,二是南京的故宫,三是台湾的故宫,四是沈阳的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待到1783年才建成现在的样子。这里居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后来清朝迁都北京后,这里成为了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
沈阳故宫藏品大都是满清时期的老物件。
从西侧大门走进沈阳故宫,迎面就是崇政殿,这里是皇太极的金銮宝殿。走崇政殿东侧门就进入了十王亭和大政殿,在大政殿东西两侧南向分八字排列的是十王亭。
紧挨大政殿西侧先是右翼王亭,然后依次是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亭。东侧紧挨大政殿的是左翼王亭,然后依次是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亭。
努尔哈赤时期八旗旗主: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努尔哈赤;正红旗和镶红旗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代善。正白旗是努尔哈赤的八儿子皇太极;镶白旗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杜度,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的长子。正蓝旗是努尔哈赤的五儿子莽古尔泰;镶蓝旗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皇太极和顺治时期有的旗主有些变动。
大政殿是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比如皇帝继位、颁布重要政令、迎接凯旋将士、国宴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我们都知道八旗亭是八旗旗主的办公用所,那么二个翼王亭是谁的办公用所呢?史书没有记载谁是翼王,就连野史和传说都没有,这一直是个迷。
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根据努尔哈赤的旨意建造的,迁都到这里也就一年,努尔哈赤因背生“毒疮”就亡故了,可能是努尔哈赤还没来得及确定二个翼王的人选吧。
八旗亭里有努尔哈赤的宝刀(复制品),想到当年就凭借宝刀,披荆斩棘,无坚不摧,可霸凌任何一只敢与他作对的敌人。1618年,他竟然敢以七大恨为由向明王朝宣战。老罕王的后辈也继承了其衣钵,仅用了26年就推翻了大明王朝,顺治小皇帝就坐上了北京的金銮宝殿。
这充分说明满清政府能审时度势,精明了善断,兵士骁勇善战,一能顶百。否则不足百万之众的满清怎么能够打败人口过亿的大明王朝。
人们普遍认为沈阳是一朝发祥地,二代帝王都,其实满清的第三位皇帝顺治也是在沈阳登基的,登基后的一年零三个月才迁都北京,所以说沈阳故宫是三代帝王都也不为过。
沈阳故宫有一百多座建筑,建筑的风格也是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是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并了满、蒙、藏民族的风格特点。故宫比较有名的建筑如凤凰楼、文溯阁、仰熙斋、大政殿等,其中凤凰楼的“凤楼晓日”还是当时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还有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门匾“紫气东来”。
别看乾隆写诗很一般,可乾隆的书法还是很受后人好评的,他的书法流畅自然,笔法娴熟,苍劲飘逸。这块匾额可是乾隆爷亲笔书写的真迹,北京颐和园的“紫气东来”和承德避暑山庄的“紫气东来”匾额,都是模仿乾隆爷的御笔。
看到多尔衮的画像,我想到在百家讲坛里闫崇年和纪连海讲皇太极猝死后,在短短的五六天里为夺皇位,几位皇子皇孙明里暗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就差刀光剑影了。想必当时肯定有吃不下饭的,有睡不着觉的,有相互串通的,有没有人大把掉头发的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皇太极生前没有确定接班人,当时豪格和多尔衮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豪格是皇太极的嫡长子,也能征惯战,最具备继承皇位的条件。而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子,在连年征战中,战功赫赫,又足智多谋。
当时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支持豪格继位,皇族中资历最老、地位也最高的掌握两红旗的代善,也支持豪格,豪格当时还掌管正蓝旗。而多尔衮和弟弟多铎掌握两白旗,哥哥阿济格等少部分人支持多尔衮。
当时皇太极的旧部鳌拜、索尼、图尔格、图赖、鳌拜等人,也是拥护豪格的。因为豪格是皇太极嫡长子嘛,这也是皇位继承的老传统。可豪格假惺惺嘴不对心地多次说自己“德小福薄”不配继承皇位,有点谦虚过度了。还有多尔衮一方拿豪格当年杀妻的恶行说事,让鳌拜、索尼等人失去了支持的信心。争来争去多尔衮的胜算就比较大了,可多尔衮考虑到一旦争得皇位,豪格、代善、鳌拜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思来想去多尔衮转而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提出你豪格我多尔衮都不当皇上,咱们让给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来当,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就这样,刚六岁的福临捡了个便宜,多尔衮为了平衡关系提出由自己加济尔哈朗辅政,也被众人接受了。
多尔衮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睿亲王可不是白叫的,心想过段时间我就干掉你济尔哈朗,你给我滚犊子吧!然后我成为不是皇上的皇上,这就为最后的皇父摄政王铺平了道路。
沈阳故宫有好多文物供游客欣赏。如果你喜欢瓷器,这里有清乾隆款粉彩勾莲纹盘,清掐丝珐琅高足盘等;你要是喜欢钟表这里有清时期英国制造的铜镀金圆式钟和瑞士制造的铜镀金珐琅奖杯式寒暑表座钟等。这里还曾经展览过仿汝窑的带耳观音瓶、有仿明宣德的郎窑红瓶、有仿成化款的五彩麻姑献寿图盘等。清代瓷器的特点就是喜欢仿制,虽然是仿制,但工艺高超,大都可以假乱真。
如果你喜欢书画,这里也曾经展过清方士庶的墨笔《江山佳胜图》,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啊!还有清乾隆和臣子董邦达共同创作的《登兴安大岭歌》,也展过齐白石画的蟹、蛙、鱼图。
现在因为还在正月里,展出的大都是杨柳青年画和一些剪纸。
如果你喜欢古建筑,我看了一圈,这里的建筑与其它的古建筑如寺庙、宫殿、楼阁等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沿袭了中国古建筑风格。
如这里的大政殿采用的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抬梁式技法,就是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置檀,檀上置椽、望板构成屋项,连接处都是榫卯。
如果是你喜欢探究满清历史的发烧友,抑或是满八旗子孙,当你来到大政殿和崇政殿你会不会想到迁都北京前努尔哈赤的宁远之战,皇太极设计除掉袁崇焕的那些事以及皇太极的松锦之战,还有多尔衮多次入关战战皆胜等。
当你来到永福宫,是不是会想这大玉儿是用什么手段把多尔衮忽悠得五迷三道。大玉儿是不是三五句话就把很多人劝降不了的洪承畴劝降了。
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你的先祖是怎么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你的先祖是哪个旗的,是牛录额真还是甲喇额真,或者一直是个兵丁,打过不知多少恶仗,从死人堆里爬出过几回。
纵观中国朝代更替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出现了较大偏差时,统治集团和官僚机构就会腐败,国体上下一腐败,老百姓就会民怨沸腾,一当有识之士举旗,民众就会响应,随之就会改朝换代。
转了一大圈,我感慨的是大清国尽管有康乾盛世,有1300多万国土,可也没有逃过三百年魔咒。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政治腐败而导致社会动荡是清政府灭亡的主要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