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呦!钟腾人(散文)
昨日,我在《我们的同学会》这篇散文叙到鸭母坑(溪)不知它的由来的事情,同学黄海森和黄志强都在【我们都是同学】群中发来对鸭母坑(溪)的见解和解释,因此我深受感动,虽然爷爷十三岁就离开钟腾横路下到霞寨圩发展,但我们根在那里,老家在那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童年我在钟腾横路下放过牧、打过猎,这是文革武斗的时候,那时候学校还没有复课。
一九六九年大联合了,我才从钟腾横路下回到霞寨圩,就读霞寨小学一年级。
所以,我的故乡在钟腾,我是地地道道的钟腾人。
“鸭母讨吃不知溪深,所以铜陵人走到那里,都无所谓忌!”这是黄海森同学的原话。
昨天,同学黄志强还口占了一首古诗《七绝·咏榜眼轶事》:“寒雨连天话古贤,相传轶事已如烟。铜陵府第今犹在,鸭母坑溪流万年。”这首诗只有28个字,却点到要穴、写出真禅,写出真实的感受,而且具有高度囊括性,毕竟,黄志强同学是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的,毕业曾任教于云霄师范学校,后调到东山县组织部工作,是在东山县组织部付部长这个位置退下来、退休的!
黄志强粉碎“四人帮”时候就会填古诗词,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中学生呢!我们高一(4)班是同班同学,高二(1)班理科重点班又是同学。
初中他就读2班,当班长,有一次在学校大礼堂、讲鲁迅遇鬼的故事,引得满堂的学生捧腹大笑,至今我还记得。
志强生性就比较幽默,讲话爱钻牛角尖、有个性、而且还会走象棋,并且自学拉过二胡,应该说他是一个一专多能的才子,多面手。
他是我们钟腾人的骄傲,和黄海森一样。
钟腾人无所畏惧也无所谓忌,确实如此,难怪会出武榜眼黄国梁,四品带刀侍卫、乾隆皇帝的私人保镖,最后还去平息西藏叛乱。
至今榜眼府,他舞的器械有十几种,还依次排列在榜眼府的主厅堂。
那只他耍过大刀,我青少年时可举二十次,现在我依然可以举起十次,文友、音乐友陈士奇和许南峰到榜眼府的时候,我还扔起来,然后去接,这样做了四次。
而且我还演示了其他的武术器械给他们看,给他们做示范。
武榜眼的故事很传奇,但毕竟已经远去,今人,我踏着今天的脚步,在武术之乡钟腾,开办学校,传授今天的知识,我就在故乡,折腾起:“横路下学校”。
武榜眼估计没读多少书,缺乏文采,但他懂得害羞,懂得尊严,所以不敢说有乞丐,是为了长家乡的志气,所以正打歪着了,被乾隆皇帝从状元降成榜眼,这是甚为可惜的。
但他的精神是高尚的!
如今,在榜眼府的斜对面,以前当过村主任的黄树发的儿子就考上北京大学,我的侄媳妇也厦门大学法学博士毕业了,我的侄儿还以第一名的成绩(29名的人去考)考到省政法委去工作,他是副科级干部考上去的,他同时也是一个留学英国的硕士。
同学黄志强的儿子也考到福州去工作,先到省委组织部交流,而后调到福州市委工作。
做为钟腾人,我们既骄傲,又自豪,大文豪也罢,中国文学家也罢,子乌虚名,没有钱,则什么都是空的。
武榜眼三十九岁就早夭了,留下的只有太多的关于武榜眼曾经的故事,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们应该重视今天,广泛助学兴帮,这才是新的武榜眼精神,应该说,我们今天已经创造了个中国第二,我们更应该创造出中国第一,毕竟,时代是在进步的。
这就是新的榜眼精神,新的榜眼,应该是文榜眼,而懂武术、武道,即使是将军、元帅,也应该是儒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钟腾人。
呦!钟腾人,走到那里,都无所谓忌!更无所畏惧!
2024.3.11.
写于漳州